浅析甘肃民勤生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甘肃民勤生态问题
民勤作为夹在两大沙漠之间的珍贵绿洲,作为河西走廊的关键地带,其生态问题引人关注。
民勤生态环境恶劣,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当然也有现今人们造成的恶性循环。
民勤县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该地区的生态治理仍任重道远。
1民勤生态环境概况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西邻巴丹吉林沙漠沙漠,东北靠腾格里沙漠。
民勤作为两大沙漠夹缝中的一抹绿洲,是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重要屏障,但在这个长达400多公里的风沙线上,沙漠仍在日夜不停的侵吞着这最后的土地。
人为开发与自然环境本身限制造成了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水质也恶化严重。
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日益严峻。
草场林地不断退化、万亩植被死亡,自然防沙屏障屡遭破坏。
沙患等灾害性天气直接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
民勤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关系着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
这里的生态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反思。
2民勤生态危机原因
(一)历史原因
民勤这片神奇之地,演绎了大漠绿洲的沧海桑田。
四千多年前,人类开始在民勤居住。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屯田实边”。
当时民勤境内“河流遍布”、“湖泊星罗”。
清雍乾年间,垦荒大军涌进这一地区,耕地猛增,河流逐渐不能敷用。
到清末,水土流失异常严重,植被衰竭,风沙肆虐。
民国时期,战乱肆意,军阀集团种植鸦片又使农业极度衰败,沙漠化已无法控制。
新中国成立后,石羊河流域大规模的农业开发,造成石羊河水资源空间配置不均。
民勤人民又大量开采地下水作为弥补,如此一来,便出现了如今的民勤样貌。
(二)具体原因
1.水资源短缺
民勤县唯一的地表径流就是石羊河。
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使石羊河上游大力修建水库,流入民勤的地表径流逐年锐减。
人民又大面积开发利用地下水。
但上游的开发阻断或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民勤产业用水结构也存在缺陷,农业用水方式以漫灌为主,这使得民勤水资源问题加剧。
同时当地大气降水不仅少而且年内和年际分布都不均,蒸发量又大,该区水资源可想而知。
2.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不计其数,民勤现状也受到影响。
由于沙面比热容高,导热性强,在日光照耀下,沙面温度会迅速增加。
裸露的沙面将大量的太阳辐射反射到大气,使得这一地区春季增温迅速,这就响应了全球变暖时气候的不稳定性。
如此现象对农业有很大的影响,农作物遭受冻害、风沙等灾害,减产严重。
特大沙尘暴也导致停电、火灾等灾害。
全球变暖使得民勤县气候变化明显,极端气温出现频繁,给居民生活及农牧业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
3.人为原因
造成民勤生态退化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人类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合理利用。
石羊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上游水库无力调节。
大力开发地下水,出现大量弃耕现象出现。
人们生产与生活用水造成水污染,而石羊河流量小,无法自净调节,使得下游水水质迅速恶化,也加重生态危机。
还有粗放型生产方式、消极退耕还林意识等等,种种因素都使得民勤处于生态急剧恶化的尴尬境地。
3措施与效果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勤生态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曾多次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并于2007年亲赴民勤视察,这就更加坚定了民勤人们保卫绿洲的决心。
近年来,民勤县为防沙治沙采取了诸多措施,当然,效果也很明显。
1.生态移民
民勤县政府也提出了以水定人、生态移民的人口发展思路。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以整村移民的方式,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实现人口与水资源的平衡。
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县外定居。
同时,民勤根据水来规定发展规模,也依据水来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高效的农业与畜牧业。
大規模提倡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节水技术,构建节水型社会。
2.改革水权水价,实行调水方案
治理民勤生态,最主要的是协调治理好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出台。
全县开始推行节水型建设,通过价格控制水资源配置。
农户拥有水权证,使每个农民对自己有多少水了如指掌,提高了农户的节水意识。
逐步告别粗放型漫灌方式。
实施“景电二期工程”和“大柳树调水”等工程,向民勤调水。
科学加大人工增雨雪作业力度,补充水源。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
在党与国家的鞭策与鼓励下,民勤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把恢复生态环境定为发展前提。
不再一味的提高经济发展,甚至在环境极度恶化地区不再提倡经济高速增长。
工业发展也秉持节水型体系。
4.人民智慧的结晶
麦草方格压沙技术的节能环保、经济实效性得到了国内外治沙专家的高度赞赏。
梭梭从新疆引入民勤后就成为人工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
其耐干旱、易成活,还可促进土壤的形成。
除梭梭外,还有许多珍奇的沙生植物,例如锁阳、沙葱、沙枣等植物,它们不仅承载着防风固沙的使命,还可用于药材实用。
民勤人同样意识到绿洲边缘的积沙带的重要性。
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通过人工设计,借用风力和风沙流,促使积沙带形成与增高增大,使得防御风沙范围扩大,同时保证积沙带的稳定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民勤,顽强地阻隔着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合拢,也坚强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生机与不息。
虽然民勤县生态环境还具有不少问题,其措施也在一步步改善与修整,但民勤精神却让我们看到了这片绿洲战胜风沙的希望。
民勤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我们还会继续对该地区的生态治理予以关注与帮助,这场与风沙的战斗才刚刚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