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培养
人肿瘤细胞培养的原理

人肿瘤细胞培养的原理人肿瘤细胞培养是指将来自人体中的肿瘤组织或细胞分离、培养和保存的过程。
这种细胞培养技术不仅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筛选、毒性测试及疾病模型的构建等领域。
人肿瘤细胞培养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基的选择:首先从人体肿瘤组织中获得细胞,通常采用手术、活检或穿刺等方法取得。
然后将组织样本经过切碎、消化酶处理等步骤,使其中的细胞得以分离。
根据所选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来维持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功能维持。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杜尔贝科修正鹰鳝培养基)、RPMI 1640(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1640)、F12(Ham's F-12鹰鳝培养基)等。
2. 细胞的传代:肿瘤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细胞会经过一系列的传代过程。
一般情况下,初始细胞数较少的细胞会在培养基中进行扩增,达到一定的细胞数量后,需要进行传代。
传代是将已经增殖的细胞在一个新的培养器中继续培养的过程。
传代过程需要注意,细胞的数目、培养基的成分和细胞培养器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影响细胞的传代效果。
3. 培养条件的优化:为了使肿瘤细胞在体外更好地生长和繁殖,需要优化培养条件。
这包括培养基的配方、温度、pH值、气体组成等因素的调整。
培养基中通常会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同时,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将温度维持在37,湿度维持在95%以上。
还需要提供合适的气体环境,如5%CO2 /空气混合体,以维持细胞生长所需要的适宜pH值。
4. 检测细胞的纯度和活力: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细胞的纯度和活力。
细胞的纯度是指细胞中肿瘤细胞的比例,可以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检测。
肿瘤干细胞培养条件与方法

肿瘤干细胞培养条件与方法
肿瘤干细胞培养条件和方法可能因不同的肿瘤类型和研究目的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般的肿瘤干细胞培养条件和方法的概述:
1. 肿瘤组织获取:从患者或动物模型中获取肿瘤组织样本。
2. 肿瘤细胞分离:使用适当的方法,如酶消化或机械破碎,将肿瘤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
3. 细胞筛选:通过特定的标志物或功能特性,如表面标志物表达、干细胞特性等,筛选出肿瘤干细胞。
4. 培养条件:肿瘤干细胞通常需要特殊的培养条件,如无血清或低血清培养基、特定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合适的气体环境等。
5. 细胞培养:将筛选出的肿瘤干细胞接种到培养容器中,并提供适当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等。
6. 监测和鉴定:定期观察肿瘤干细胞的生长情况、形态和功能特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技术鉴定其干细胞特性。
需要强调的是,肿瘤干细胞的培养和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肿瘤细胞培养技术

EGF FGF NGF
5ng/ml 5ng/ml 5ng/ml
肿瘤细胞的培养
与常规细胞培养技术相同 一个细胞群体,存在多种亚群,复杂性 建株细胞较正常细胞易于培养
细胞分裂增殖的调控 (细胞周期)
多种基因的协同作用 调控因子:
基因:Cdc2、 cyclin 蛋白磷酸化 蛋白激酶的调控 胸苷激酶的调控 负调:DNA损伤与DNA修复:抑制抗性
体内:裸鼠或免疫功能抑制鼠,成瘤率、抑瘤 生长率、转移率、生存时间及死亡率
作用机理的研究:基因、蛋白、酶、标志、受体
肿瘤细胞培养的应用
肿瘤细胞的遗传特性:各种癌基因及抑 癌基因的分析、染色体定位(FISH法)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细胞周期 (FACS)、信号传递
肿瘤细胞的标志与激素、受体变化(免 疫细胞化学、放射自显影、酶免疫、荧 光免疫、放射免疫、免疫印迹)
建株:生长半年以上,病理诊断、光镜及电 镜观察、生长特征、染色体分析、肿瘤标志、 致瘤及转移情况
注意:不是每一肿瘤组织都能建株
应用- 肿瘤治疗的研究
治疗药物敏感性的鉴定与筛选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的鉴定 各种新药治疗的实验研究
体外:肿瘤的生长(3HTdr掺入) 肿瘤的杀伤率(MTT、51Cr释放)
增生、吞噬碎片;第4~5天可见小堆 杂交瘤细胞生长。记录。 2. 融合后5~7天确认骨髓瘤细胞全部死亡, 毛细吸管吸出0.1ml ~ 0.15ml HAT, 换成同量HT培基。
单克隆抗体制备
七. 杂交瘤抗体检测: 培基变黄,杂交瘤细胞占孔底面积1/4、状
态好,可测上清液抗体(非分泌性比分泌性杂 交瘤长速快),及时测抗体及时克隆化,以免 目的杂交瘤丢失。
可溶性抗原:2~10g
细胞抗原:1 105
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是指细胞或组织在身体内异常增生并失控的状态。
肿瘤的治疗方式有许多种,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而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细胞培养技术介绍细胞培养技术是将细胞从原发组织或体液样本中分离出来,然后将其培养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使其不断扩增。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药物筛选、细胞工程等领域。
二、肿瘤细胞的培养肿瘤细胞是指在体内或外部培养条件下失去了正常细胞生长调节的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的培养是肿瘤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以用于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新方法的研究。
肿瘤细胞的培养方法与正常细胞的培养方法基本相同。
将肿瘤细胞分离出来后,将其悬浮于培养基中,利用不同的培养基、血清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但是,肿瘤细胞由于失去了正常细胞的调节,故往往比正常细胞更易于分裂。
三、肿瘤细胞的应用1、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肿瘤细胞的培养在肿瘤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了解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新方法的研究。
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培养,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肿瘤细胞的特性:肿瘤是由恶性细胞组成的,因此肿瘤细胞在生长和生存上与正常细胞存在巨大的差异。
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培养,可以了解到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分化特点和基因表达情况,从而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2)寻找抗肿瘤药物:肿瘤细胞培养可以用于筛选抗肿瘤药物。
通过对不同药物的加入,可以测试不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更有效的药物。
2、肿瘤细胞的移植研究肿瘤细胞的移植研究是在动物体内将肿瘤细胞移植到其特定的器官或者组织中,并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与侵袭的一类实验方法。
它可以用于预测肿瘤的危险性和发生情况,测试和评价药物的疗效,探究肿瘤转移的过程和机制。
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肿瘤细胞培养成功关键在于:取材、成纤维细胞的排除、选用适宜的培养液和培养底物等几个方面。
在具体培养方法方面,肿瘤细胞培养与正常组织细胞培养并无原则差别,初代培养应用组织块和消化培养法均可。
1、取材:
人肿瘤细胞来自外科手术或活检瘤组织。
取材部位非常重要,体积较大的肿瘤组织中有退变或坏死区,取材时尽量避免用退变组织,要挑选活力较好的部位。
癌性转移淋巴结或胸腹水是好的培养材料。
取材后宜尽快进行培养,如因故不能立即培养,可贮存于4℃中,但不宜栽过24小时。
2、培养基:
肿瘤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如正常细胞严格,一般常用的RPMII640. DMEM s Mc-Coy等培养基等皆可用于肿瘤细胞培养。
肿瘤细胞对血清的需求比正常细胞低,正常细胞培养不加血清不能生长,肿瘤细胞在低血清培养基中也能生长。
肿瘤细胞对培养环境适应性较大,是因肿瘤细胞有自泌(Autocrine )性产生促生长物质之故。
但这并不说明肿瘤细胞完全不需要这些成分。
按不同细胞需要不同的生长因子;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肿瘤细胞与肿瘤
细胞之间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都存在着差异。
但大多数肿瘤细胞培养中仍需要生长因子。
有的还需特异性生长因子〔如乳腺癌细胞等)。
总之培养肿瘤细胞仍需加血清和相关生长因子培养更易成功。
肿瘤细胞培养

第6章肿瘤细胞得培养肿瘤细胞培养就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得敏感性、肿瘤细胞与癌分子生物学特性得重要手段。
癌细胞就是比较容易培养得细胞,当前所建立得细胞系中癌细胞就是最多得。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肿瘤研究具有许多优点:(1)可免受机体内环境因素得影响,避免了个体差异性,便于探索各种物理、化与生物因素对肿瘤细胞生命活动得影响。
(2)既便于从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细胞得结构与功能,又便于从基因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癌变得发生机理;(3)可长期传代、保存,便于观察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与遗传行为得改变。
(4)可用于快速筛选抗癌药物与研究耐药机理。
(5)研究周期短,比较经济。
但就是它也有缺点,如长期培养可使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体外实验所得得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体内得情况,应与体内试验结合研究更为合理等。
一、肿瘤细胞培养得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性状形态不规则,细胞界限淸晰,伸展较差,核膜、核仁轮廉明显,核仁多、核浆丰富、折光性强, 电镜观察细胞表而微绒毛多而细密,与肿瘤细胞具不左向运动与铺着不依赖性有关、2、生物特性癌细胞在无血淸或低血淸(2%~ 5 %)时仍能生长,营养要求不奇,因能自分泌促增殖因子, 在软琼脂培养时单个细胞能形成集落,生长方向性消失,再加上失去了接触抑制,癌细胞数量增多时可呈多层重叠生长,细胞饱与密度大,有丰富得三极有丝分裂,分裂指数髙,细胞倍增周期短。
3、永生性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可无限制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 i s ),体外培养得肿瘤细胞系(株)都表现有这种特性。
但体外培养得永生性与体内肿瘤得恶性(包括侵润性) 就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得,因恶性肿瘤多数在体外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获得成功,生长增殖能力并不旺盛,有时只能传若「代,说明体外培养得永生性可在体外培养后获得得。
另外,体外培养得许多细胞系,如N 1H3T3、Rat -1 10T1/2等均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
但两者有相关性,永生性可能就是细胞恶性变得某一阶段。
肿瘤细胞培养

肿瘤细胞培养肿瘤细胞培养是一种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增殖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还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外培养条件模拟体内微环境,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和合适的温度、pH值等因素,使肿瘤细胞在培养皿中快速增殖。
培养的肿瘤细胞可以源自原发肿瘤组织、转移灶或肿瘤细胞系,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能够在体外长期维持其生物学特性。
二、肿瘤细胞培养的方法1. 细胞来源选择肿瘤细胞培养的最初步骤是选择合适的细胞来源。
可以从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或转移灶中分离细胞,也可以使用已建立的肿瘤细胞系。
选择适宜的细胞来源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2. 细胞分离和传代细胞分离是将肿瘤组织或培养皿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胰蛋白酶消化、机械切割等。
分离的细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传代,以延长细胞的寿命并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
3. 细胞培养条件细胞培养条件是保证肿瘤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的关键。
首先是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其中包含维持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
此外,还需要控制培养温度、CO2浓度和pH值等条件,模拟体内环境。
4. 细胞检测和鉴定培养的肿瘤细胞需要进行鉴定,以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等。
鉴定后的细胞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三、肿瘤细胞培养的应用1. 药物筛选和耐药性研究肿瘤细胞培养可以用于药物筛选,通过观察不同药物对细胞的影响,筛选出对某种类型的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药物。
此外,肿瘤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研究耐药性的机制和逆转耐药的方法。
2.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转染技术将特定基因靶向敲除或过表达到肿瘤细胞中,可以研究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并探索潜在的靶向治疗策略。
肿瘤细胞培养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是一种将体内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在培养基中进行繁殖和扩增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需要选择适当的细胞类型和培养条件。
通常采用的细胞类型有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
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的成分、PH值、温度、氧气含量、营养物质等。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大量的肿瘤细胞,方便进行实验和研究。
同时,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更接近于体内的肿瘤细胞,更适合用于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
然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肿瘤细胞的不稳定性和异质性,有些肿瘤细胞很难在培养中生长和扩增。
此外,肿瘤细胞原代培养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细菌和真菌的污染、PH 值的变化等,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时,需要注意细胞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恶性转化细胞系和癌细胞系一样具有永生性和
恶性表型,对此两种来源的细胞系鉴定也是相
似的,为研究恶性肿瘤提供了有用模型。
一般转化细胞系只具有无限生长能力,不具有
恶性细胞的表型,此种细胞系可相似于正常细
胞的模型而被应用。
20
癌细胞系的建立
癌细胞培养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从体内到体外环
境的改变。
22
癌细胞系的建立
② 肿瘤细胞的自分泌也会因分散培养而被稀释,达不到
肿瘤生长的需求,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力。
③ 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有强的生长活力和长的生命周期, 只有干细胞才有强的增殖生长能力,但这些细胞数量 很少。 ④ 离体培养肿瘤细胞可能需求与体内相似的特殊生存条
件。
23
癌细胞系的建立
(一)癌细胞原代培养
这些试验只有采用细胞培养法才能在短期内观察到细胞
的变化,动物试验很难判定药物的直接作用,因此细胞 培养及癌的细胞诱导分化的细胞工程是进行抗癌研究、 癌细胞的恶性逆转研究理想的实验诱导模型。
7
5、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研究
抗癌的间接效应,往往是药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促使
免疫细胞发生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应 答,如释放免疫调节因子(如IFN、IL-2等)或细胞毒 因子(LT、TNFα/β),以及激活杀伤肿瘤的淋巴细胞 发挥杀肿瘤效应。
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检测、
肿瘤细胞和癌分子生物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肿
瘤细胞培养对阐明和解决癌症将起着不可估量
的作用。
3
1、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体外试验证明了物理因素(如射线)、化学因素(化学
致癌剂)及生物因素(致癌病毒、EB病毒、SV40和多 发瘤病毒等),均能使正常细胞发生转化,致使正常细
胞永生化或恶性化,为癌的诱发因素和环境提供了实验
依据。
环境因素或药物的致畸、致突变研究也可为该环境条件
或药物的致癌性提供实验依据,因此细胞培养是癌的发 生和发展研究的理想实验研究手段。
4
2、抗癌药物筛选方面的研究
不同的癌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采用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既可研究某种药物对不同癌
核型、呈异倍体或多倍体等。
17
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三个显著
基本特征:
永生性
不受控增殖性 致瘤性
18
三、肿瘤细胞系的建立
恶性肿瘤细胞培养建立细胞系,包括从人或动
物恶性肿瘤取材建立癌细胞系和正常细胞在体
外经理化、生物因素诱发的转化细胞系。
转化细胞系可以是恶性转化细胞和一般转化细
胞两种。
物上生长。
低血清要求,不依赖生长因子,因其可自分泌产
生促增殖因子。
癌细胞或培养中发生恶性转化后的单个细胞培养
时,形成集落(克隆)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
11
3、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细胞
可无限传代而不凋亡。体外培养中的肿瘤细胞 系(株)都表现有这种性状。
永生性和恶性(包括浸润性)是两种性状,受
细胞的敏感性,为药物抗癌敏感谱提供依据;
同时又可采用某种癌细胞开展对不同药物,不同剂量的
敏感性研究,以筛选出对该肿瘤最敏感的化疗药物和使 用剂量,供人体治疗时参考。
5
3、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方面的研究
实验证明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癌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
基因两种基因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体外细胞培养既利于测定癌基因及癌基因表达产物,又
用Hanks洗涤处理一次后,更换新培养液,继续培养,
可获纯净肿瘤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未被除净,可再次 重复。
38
癌细胞系的建立
(5)其它方法
聚丙烯酰胺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 密度梯度离心等
39
癌细胞系的建立
5、选择性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是针对特殊细胞生长的营养要求
设计的。
在癌细胞建系中,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是提高
28
癌细胞系的建立
常用酶:
胰蛋白酶是分离细胞最常应用的酶,但它对结缔
组织的消化能力有限,适合含结缔组织较少的肿
瘤,并且对细胞膜有损害作用,影响细胞存活。
胶原蛋白酶仅对细胞间质有消化作用而对上皮细
胞影响不大,适于分离纤维性组织、上皮及癌组
织。
29
癌细胞系的建立
胶原酶的消化方法:
0.5mg/ml胶原酶处理,可在显微镜下观 察,纤维细胞逐渐被除去为止。用Hanks液或 培养基洗涤,除去附着细胞的酶,再进行接种
和培养。
30
癌细胞系的建立
注意:
当肿瘤组织标本很小,不能用酶消化获取癌细
胞时,可以用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
癌组织中不可避免有已耗竭和坏死的细胞,在
酶消化前,应尽可能清除,以免接种后很快溶
解破坏,释放出影响癌细胞生长的有害物。
31
癌细胞系的建立
3、接种细胞
消化后制备的癌细胞,培养时应有足够的细胞
核型、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均
不同,这种特性被称为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heterogeneity)。
15
同一肿瘤内细胞的活力有差别,有的细胞衰老
退化,有的处于周期阻滞状态,那些呈活跃增 殖状态的细胞称肿瘤干细胞。只有肿瘤干细胞 才是支持肿瘤生长的成分。
16
7、细胞遗传
大多数肿瘤细胞有遗传学改变,如失去二倍体
密度,通常接种细胞浓度为5×105/ml,37℃ 培养。
32
癌细胞系的建立
4、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的去除
常采用机械刮除法、反复贴壁法、消化排除法、
胶原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等。
用选择培养基、饲养层等方法可以克服其过度
生长。
33
癌细胞系的建立
(1)机械刮除法
将玻璃吸管前端在火焰上烧弯曲,用作除去成纤 维细胞的工具。可在显微镜下直接刮除生长的成纤维 细胞,也可事先在显微镜下对有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单 层培养瓶上做出标记,然后按标记刮除。刮除后,用 培养液洗1~2次后,加入新培养液培养。如需要可多次 刮除。
可以测定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癌细胞的体外培养是定 量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调控的理想工具。
6
4、癌细胞的诱导分化和逆转方面的研究
血癌往往是由低分化的幼稚细胞的单克隆恶性增生所引
起,若将血癌的体细胞通过体外诱导分化,促使向终未 细胞分化成为功能性血液细胞,这就可使血癌患者获得
完全缓解或达到治愈的目的。
肿瘤细胞的培养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
内容纲要
肿瘤细胞体外培养的重要性和应用 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特征
肿瘤细胞系的建立
癌细胞系的建立
转化细胞系的建立
癌细胞系和转化细胞系的鉴定
2
一、肿瘤细胞体外培养的重要性和应用
肿瘤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当前
建立的细胞系中癌细胞系是最多的。
化疗情况,为细胞建系的重要材料。
为了鉴定建立的细胞系来源和生物学特性,最
好留有病人正常组织和血标本。
27
癌细胞系的建立
2、分离
单纯的机械方法分离如吹打和过滤对癌细胞损
伤小。有些肿瘤如人卵巢癌、某些神经胶质瘤
可采用。
癌组织多为较坚实的实体,肿瘤细胞包埋在大
量的纤维基质中,难以进行机械分离。因此酶 消化法是分散癌细胞的好方法。
培养。
用此法处理后,成纤维细胞比肿瘤细胞易先脱落。经过 几次反复处理,可能把成纤维细胞除净。
37
癌细胞系的建立
(4)胶原酶消化法
本法是利用成纤维细胞对胶原酶较为敏感的特点,
通过消化进行选择。
可用0.5mg/ml的胶原酶消化处理,边消化边在倒置显 微镜下观察,当发现成纤维细胞被除掉后,即终止消 化;
这种效应均可通过体外杀肿瘤细胞试验来证实,取同体
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并加入IL-2/IFN-γ等,能明显 增强NK、TCL、LAK和TIL杀肿瘤活性。经扩增达一定 数量后再回输给病人,其疗效明显。
8
二、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特征
肿瘤细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 内或在体外,在形态、生长增殖、遗传性状等 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
13
5、浸润性
浸润性是肿瘤细胞的扩张性增殖行为,培养癌
细胞仍持有这种性状。
在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浸润入其它组织
细胞中,并有穿透人工隔膜生长的能力。
14
6、异质性
通过肿瘤细胞培养及克隆分析发现,同一肿瘤
是由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的细胞亚群构成的。
这些细胞亚群的浸润性、生长率、转移能力、
36
癌细胞系的建立
(3)消化排除法
先是用0.5%胰蛋白酶和0.02%EDTA(1:1)混合液漂洗 培养细胞一次,然后再换成新的混合液继续消化,并在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和不时摇动培养瓶,到半数细胞脱落 下来后,便立即停止消化;
把消化液吸入离心管中,离心去上清,吸入另瓶中,加 培养液置温箱中培养;向原瓶内也补加新的培养液继续
不同基因调控。从一些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的
细胞系,如NIH3T3、Rat-1、10T1/2等细胞可以
证明。
12
4、致瘤性
细胞接种同种动物或裸鼠后的致瘤性是客观反
映细胞恶性程度的指标。
具体做法是:
1)收集培养的肿瘤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液洗一遍;2)计数 后将0.2ml含2×106~2×107个细胞的细胞悬液注射到动物皮下。 约一个月左右(最短在3天后),可见注射局部有肿瘤出现,甚至 有转移瘤形成。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是否由接种的细 胞产生。也可接种到腹腔或通过鼠尾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