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晨读小古文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晨读古诗

小学三年级晨读古诗

小学三年级晨读古诗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唐)白居易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商歌》(宋)罗与之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唐)王维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6、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嫁娘》(唐)王建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唐)王维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唐)王维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11、花落春无语, 春归鸟自鸣。

多情是蜂蝶, 飞过粉墙西。

《书窗即事》(宋)朱淑珍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唐)杜甫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风鸢图诗》(明) 徐渭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终。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一去二三里》佚名1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唐)杜甫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忆往一师》(唐) 李商隐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唐) 李绅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自题墨竹》(宋)刘延世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赠窦家小儿》(唐)张祜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完整)三年级小古文23篇

(完整)三年级小古文23篇

三年级上册:10篇+《千字文》第31篇《朱子家训》(节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注释】1.恒:常常。

【译文】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许多物质能源和很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第32篇《续小儿语》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注释】1.休:不要。

2.惊:警醒。

3.誉:称赞。

【译文】从小就要谨慎注意,不要在为人处世的事情上哪怕做错一丁点,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想要回来就很晚了。

晚上反省自己的白日所做所为,做了坏事要警醒,做了好事可以欢喜。

别人称赞我,我谦虚低调,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优点;自夸自擂,败坏自己的名声,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污点。

待人的礼节要丰厚,对自己的待遇要俭约,要求自己要从重从严,要求别人要从轻从宽。

第33篇《读书需有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

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

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

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第34篇《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

三年级上早读晨诵古诗词

三年级上早读晨诵古诗词

1.幼仪杂箴(节选)[明]方孝孺诵其言,思其义。

存诸心,见乎事。

以敬畜德,以静养志。

日化岁加,山立川驶。

圣道卓然,焉敢不至。

2.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唐]杜甫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7.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8.赏花[宋]苏轼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9.答鄱阳客·药名诗[唐]张籍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10.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1.杂兴[宋]陆游古寺高楼暮倚阑,野云不散白漫漫。

好山遮尽君无恨,且作沧溟万里看。

12.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4.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5.南园十三首(其一)[唐]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16.望洞庭湖上张丞相(节选)[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10首三年级晨读古诗(双色版)

210首三年级晨读古诗(双色版)

29.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洲。
30.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1.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32.竹石 [清]郑燮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14.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15.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6.元日 [宋]王安石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10首
三年级(35首)
1.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3.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10.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年级小古文100篇晨读背诵

三年级小古文100篇晨读背诵

三年级小古文100篇晨读背诵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
(可继续补充更多小古文内容直至100篇)。

三(3)班晨诵诗词(第一学期)

三(3)班晨诵诗词(第一学期)

10为人处事的准则 --------- 孔子语录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节选自《孟子》
(节选自《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
14晏子言行的记录 -------《 晏子春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行己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5临终诗 (孔融)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黄河赞美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唐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唐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船工号子 (一)
一条飞龙出昆仑, 摇头摆尾过三门。 吼声震裂邙山头, 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 诸葛将台祭东风。 祭起东风连三阵, 火烧曹营百万兵。
2黄河船工号子 (一)
一条飞龙出昆仑, 摇头摆尾过三门。 吼声震裂邙山头, 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 诸葛将台祭东风。 祭起东风连三阵, 火烧曹营百万兵。
3公无渡河(节选)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古诗小古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小古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小古文三年级上册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饮湖上初睛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9、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0、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12、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3、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5、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2、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统编版三年级上 晨读小古文20篇(附注释与翻译,20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 晨读小古文20篇(附注释与翻译,20页)

三年级上册晨诵小古文20篇班级:姓名:第一课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①前行,吾②后行③。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汝:rǔ,你或姓氏。

本文中指你。

②.吾:wú,我、我们或姓氏。

本文中指我。

③.行:xíng,动词,本文中指走。

译文:在青草地上放风筝,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走。

(翻译可以更生动: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

)第二课乡村乡间①/农家,竹篱②/茅③屋,临④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⑤株,中夹⑥/桃李,飞燕/一双⑦,忽⑧高/忽低,来去/甚⑨捷⑩。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间:指一定空间或时间内。

本文指里,中间。

②.篱:指用竹、苇、树枝等编成围墙。

文中指茅屋外竹编的围墙。

③.茅:文中指简陋的茅草屋。

④.临:靠近,临近⑤.数:几,许多。

⑥.中夹:(杨柳)中间夹杂,穿插。

⑦.双:成双,两只。

⑧.忽:忽然,一会儿。

⑨.甚:指很,非常。

⑩.捷:指敏捷,迅速。

译文:乡下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笆,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而形成村落。

水边有几棵杨树柳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丛间穿行,忽然高飞,忽然低落,来来去去非常迅速。

第三课芦花水滨①多芦荻②。

秋日③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④雪。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滨:靠近水的地方。

水滨,是指水边。

②.芦荻(dí):又叫芦竹,一种水边植物。

③.秋日:秋天。

④.如:像。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第四课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①白。

荷梗②/直③立。

荷叶/形④圆。

茎⑤/横⑥泥中,其⑦名曰⑧/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⑨/有丝。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或:有的。

⑧.曰:(yuē)叫作。

②.梗:(gěng)在文中指植物的枝或茎。

③.直:笔直④.形:形状。

⑤.茎:(jīng)是植物体根和叶之间的营养器官。

⑥.横: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hún dùn)如鸡子,盘古生其 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 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 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 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 天去地九万里。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恰,不亦君子乎?”
雪人
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 偕(xié)来,堆雪作人形。目张、口开, 肢体腑肿,跌坐如僧。有顷(qǐng), 日出雪融。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今日天阴, 晓雾渐浓, 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 风吹云散, 明月初出。
日则有日, 夜则有月, 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 日最明, 月次之, 星又次之。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jí)道,军皆渴,乃令 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 可以解渴。”士卒(zú)闻之,口皆出水, 乘此得及前源。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zhú)走, 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 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zhàng),化为邓 林。
共工触山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 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 则龟已先至矣。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jǐng)而死,因释其 耒(l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 (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 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 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suì)与 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 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 耸毛竖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 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幼学琼林 五岳五湖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 恒山,中岳嵩[sōng]山,此之谓五岳;
饶之鄱(pān)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 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不倒翁
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 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 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 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职业
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 事。人无职业,不如猫犬。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 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不倒翁,状似老人。头大。 身短。须长。发秃。耳、目、 口、鼻皆全。上轻下重。以手 推之,随倒随起。

四面陆地,水潴[zhū]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湖水 深阔,巨舟可以往来。水中 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 便。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 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 儿年幼,当取小者。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 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 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 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杨柳 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 宜。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及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 细而黑。蕊落,有絮绽 (zhàn)出,质轻如棉,色 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 处。
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 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 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 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 象重可知矣。”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 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 茎(jīng)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
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
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 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

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
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zhòu)。公欣然曰:“白雪 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乐(yuè)。
晨读
放风筝
青草地, 放风筝。 汝前行, 我后行。
芦花
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 一片白色, 西风吹来, 花飞如雪。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 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 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 忽低,来去甚捷。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 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 白、或赭(zhě)、或红,种类 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 花零落,惟菊独盛。
日月星
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 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 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 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雨雪霜露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 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 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霜 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 一猫伏缸上,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 急跃起,全身皆湿。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 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 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 yān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ǎo ) 尘埃归焉。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yōng)堵 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 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 度(duó)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 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 不同也。
大雨 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 蝇纷飞庭前。少顷,大风陡起, 沙尘扑面。黑云自西北来,电 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 沟浍(huì)皆盈。未几,雨 霁(jì),夕阳返照墙隅 (yú),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雍也第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 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