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任忠福

合集下载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作者:黎锦波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手术前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记录患者手术后首次排气、排便、首次进食、腹痛腹胀缓解、住院及WBC恢复时间。

结果 20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患者中,发病部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小肠、结肠;病理类型主要以免疫表型B细胞淋巴瘤为主,占85.00%;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检查,CT下将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分为肠壁增厚型、动脉瘤样扩张型、息肉肿块型及肠系膜浸润型四种类型。

20例患者中8例肠壁增厚型,CT下可见肠壁不规则增厚,厚度1.4~4.0cm,部分患者可见病变肠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瘤样扩张型7例,CT下未见管腔狭窄,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扩张,呈“动脉瘤样”增强扫描下病灶部位肠管、肿大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息肉样肿块型3例,CT下可见息肉状软组织肿块影,形状相对规则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部位形态规则或多呈分叶状,增强扫描下可见病灶轻度强化;肠系膜浸润型2例,CT下可见肠系膜增厚,脂肪间隙密度增高;2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手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23.51±4.52)h、首次进食时间(13.27±2.31)h、腹痛腹胀缓解时间(14.69±3.21)h、住院时间(12.14±3.42)d。

结论将CT用于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诊断;胃肠功能;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中图分类号]R574.62;R735.3;R8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3-117-04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小肠黏膜下的淋巴滤泡,多数肠道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瘤的局部表现,多发生在长期慢性乳糜泻、免疫缺陷患者中[1]。

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孕18~28周的孕妇。

该种检查方式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泌尿系统、心血管畸形的检出率非常高。

在神经管畸形诊断中,产前超声能在孕12~13周就可较易发现胎儿露脑畸形以及无脑畸形问题;通过辨别脐带与胎儿前腹壁之间的关系,能发现腹裂、胎儿脐膨出等腹壁畸形问题;超声检查还可通过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扫查方式,测量胎儿骨骼长度、肢体与手足位置关系,从而分析是否存在致死性骨发育不良问题;通过超声检查可从四腔心切面以及左右室流出通道切面观察胎儿瓣膜情况、房室间隔情况以及心脏位置,明确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

通过本文研究证实,100例新生儿缺陷者,产前超声诊断检出90例,诊断率90.0%,其中胎儿六大畸形76例,产前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六大畸形诊断率高达100%。

若在孕中期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胎儿畸形,可通过选择性引产方式,来提升新生儿质量。

本文研究还发现,100例新生儿缺陷者,产前超声诊断微小畸形14例,漏诊(均为微小畸形)10例,其对新生儿微小畸形诊断率58.3%。

对于手指、足趾、肛门以及五官等部位的微小畸形,在超声图像形态上变化不显著,这也是导致产前超声微小畸形检出率低的重要原因。

在超声检查中,脚趾、手指的显示率比较低,部分胎儿握拳,无法显示远节指骨,只能显示扇形排列的掌骨,故而容易导致检查盲区。

产前超声无法清晰显示软腭情况,故而对于唇腭裂的检出率也比较低。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三维超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可通过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情况进行多侧面观察,表面模式对于唇腭裂的检出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消化道闭锁的胎儿,羊水会通过瘘管直接进入,这就导致肠管无法扩张,再加上超声检查下胃内充满羊水,这就容易造成漏诊。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筛查对降低新生儿缺陷率的作用显著,对六大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高达100%,但对于微小畸形的诊断不明显,漏诊率较高。

从理论角度分析,可通过超声切面以及对孕周的合理选择,再加上对三维超声技术的运用来提高产生超声检查对微小畸形的检出率。

【读书笔记】3种肠道恶性肿瘤CT分析

【读书笔记】3种肠道恶性肿瘤CT分析

【读书笔记】3种肠道恶性肿瘤CT分析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初艳龙所读书籍:《消化系统CT诊断》原著主编:林晓珠、唐磊一、腺癌1.临床概述空肠及回肠癌根据大体形态可分为息肉型、浸润溃疡型、缩窄型和弥漫型,其中以缩窄型最多见,空肠癌好发于近端空肠,回肠癌常发生于回肠远端;结肠癌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2.CT表现①缩窄型:肠壁呈环形或不规则增厚,局部肠腔狭窄、变形,管壁僵硬,双期增强扫描显示肠管形态大致相同,蠕动消失,其近端肠管不同程度扩张,常伴有肠梗阻。

②息肉肿块型:表现为息肉样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隆起于肠腔内,肿块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常伴坏死。

③溃疡浸润型:肿块所在肠管管壁均匀增厚,肿块表面黏膜面不连续,凹凸不平,可显示不规则溃疡,病变肠管常扩张。

④黏液腺癌:平扫时肿块实质内显示散在点状钙化,肿块边缘可见片状低密度黏液湖,增强后门脉期肿块周边明显强化,管壁不规则增厚。

3.鉴别诊断①小肠淋巴瘤:淋巴瘤好发于远端小肠,典型的小肠淋巴瘤常表现为受累肠壁明显增厚,受累肠管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常伴有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团,包绕肠系膜血管,病灶边界较光滑,肠周脂肪层常存在。

②高度风险间质瘤:病灶密度不均匀,中央多见坏死囊变,且以向腔外生长为多,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病变常侵犯周围脏器及组织,但淋巴结转移罕见。

③腺癌及息肉:常呈向腔内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小,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周围黏膜正常,无邻近肠壁增厚。

二、胃肠道间质瘤1.临床概述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OG-1表达阳性,间质瘤最好发生于胃,其次是小肠。

2.CT表现①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多呈腔外生长,肿块内可出现钙化,多呈斑点状或环形、弧形。

②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门脉期延迟强化,肿块中央可发生溃疡,当坏死区与胃肠道相通时,显示明显气液平面改变,表面凹凸不平。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种为容积重建 ( v o l u m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V R) , 可 以
例、 混 合型腺癌2 例、 淋 巴瘤 4 例。 1 . 2 检查 方 法 2 2 例采 用 A q u i l i o n 1 6 排螺旋C T ( 由 E t 本东芝 公司生产 )扫描 , 3 4 例 采用 L i g h t S p e e d 8 排 螺旋 C T ( 由美 国G E 公 司生产 ) 扫描。 对 于无梗 阻症 状
获得 彩色 图像 ;另 一种 方法 为 最大 密度 投影 ( m a x i —
mH m i n t e n s i t y p r o j e c t i o n , MI P ) , 可 以获 得 黑 白 图像 。 两种方 法 都能显 示肿 瘤供 血血 管 ,同时 能显示 肿瘤
① 肿 瘤定 位 : 主要 为供血 血管 的来 源 , 增 粗 的供血 血
部 的应用 已不 再局 限 于对腹 部大 血管 本身病 变 的诊
断 和评价 . 而 已经逐 渐扩 展 到 中小 血管 。 本 次研 究收
集 经 临床 或 病 理 证 实 的 消化 道 肿 瘤 5 6 例 ,分 析 其
MS C T A 表现, 探讨MS C T A 在肠道 肿瘤诊 断 中的应用 。
分: 十 二指 肠 1 例、 空肠l 例、 回肠2 例、 回盲 部 3 例、 升
结 肠5 例、 结肠 肝 曲2 例、 降 结肠 3 例、 乙状 结肠 l 2 例、
直 肠 乙状 结 肠9 例、 直肠1 7 例、 胃肠 多发 1 例: 按 良恶
性肿瘤分 : 良性 4 例、 恶性5 2 例; 按 病理分 : 腺 癌4 4
欧乃派 克针 ( 由上海通用 电气药 业生产 ) 3 0 0 mg I / mL , 经肘 静脉 注射7 5 — 1 0 0 m l ,注射速 率 为3 . 0 ~ 3 . 5 ml / s , 利 用S ma r t P r e p 软 件监 控腹 主动 脉 的腹 腔 干水 平 C T 值, 触 发 阈值 1 5 0 H u 、 延 迟5 ~ 6 s 开始 扫 描 , 必要时 , 间 隔3 2 ~ 3 8 s 再行静脉期扫描 . 3 ~ 4 mi n 后 行 延迟 期 扫描 。 1 . 3 图像后 处 理 选 择 动脉 期原 始 数据 , 将 横 断 面 图像 采用 2 . 5 mm 层厚 、 0 . 4 ~ 0 . 5 m m间隔 减薄 . 传至G E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小肠肉瘤样癌3例报道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小肠肉瘤样癌3例报道

短篇报道?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小肠肉瘤样癌3例报道冷媛媛,黄燕涛,唐 翎,仲建全,肖 瑞Thevalueofmulti-slicespiralCTscanningandpost-processingtechniquesinthedi agnosisofsmallbowelsarcomatoidcarcinomaLENGYuanyuan,HUANGYantao,TANGLing,ZHONGJianquan,XIAORuiDepartmentofRadiology,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ZigongCity,SichuanZigong643000,China.【Keywords】multi-slicespiralCTscanning,post-processingtechniques,smallbowelsarcomatoidcarcinomaModernOncology2021,29(12):2152-2154【关键词】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小肠肉瘤样癌【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21.12.030【文章编号】1672-4992-(2021)12-2152-03 小肠具有长度长、活动度大的特点,小肠疾病目前仍是各种临床相关检查检出率减少的部位;小肠肿瘤以间质瘤、脂肪瘤多见,恶性肿瘤以腺癌常见且好发于十二指肠,而原发于小肠的肉瘤样癌临床上极罕见;多层螺旋CT扫描是目前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小肠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06月-2018年10月行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3例小肠肉瘤样癌患者。

患者1:男,54岁;因“腹痛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就诊;腹部CT增强扫描示回肠远段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5.3cm×4.5cm,并致近端肠管呈套叠改变(图1);术中回肠远段见2个病灶,较大者约5.5cm×4.6cm,呈菜花状向腔内突出,套叠肠管长度约12cm;较大者侵及深肌层,免疫组化中P-CK、Vim均为阳性。

多层螺旋CT在小肠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在小肠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在小肠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周利民;徐兆龙;纪建松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6(008)005
【摘要】小肠原发性肿瘤少见,在胃肠道肿瘤中不到25%,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以下。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小肠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受到重视,尤其是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提高。

【总页数】1页(P541)
【作者】周利民;徐兆龙;纪建松
【作者单位】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J], 赵毓;王正芳
2.X线小肠造影和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J], 李培永
3.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J], 赵毓;王正芳
4.多层螺旋CT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J], 周东风; 于安星; 李宏; 李小川; 窦昭峰
5.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及脑囊液细胞学检查在原发性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 陈自南;朱建英;钟丽琴;熊敏荣;姚剑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误诊小肠淋巴瘤1例

CT误诊小肠淋巴瘤1例

CT误诊小肠淋巴瘤1例
刘爱波;赵汉田;陶德成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4(4)7
【总页数】1页(P1155-1155)
【关键词】小肠/放射摄影术;淋巴瘤/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作者】刘爱波;赵汉田;陶德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肿瘤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20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在鉴别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应用价值探讨 [J], 方红萍
2.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 [J], 孙付喜
3.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中的表现及价值 [J], 唐洪渠;刘津;武粟;陈小春
4.分析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腺癌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J], 郭建榕;蔡美花
5.双源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J], 马映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结肠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综上所述ꎬ对结肠癌予以多层螺旋 CT 诊断具
有良好效能ꎬ值得推广应用ꎮ
参考文献:
[1] 任兆增.MRI 与多层螺旋 CT 诊断结肠癌致
血液性疾病ꎻ③精神异常或不能正常沟通者ꎻ④中
的关系ꎬ也 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显 示 淋 巴 及 肝 转 移 情
途退出或拒不配合者ꎮ
况ꎬ对结肠癌的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改善均有一定
价值ꎮ 为进一步探究多层螺旋 CT 在结肠癌诊断中
( 三)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开展多层螺旋 CT 检查ꎬ仪器选
的实施效果ꎬ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 80 例结肠癌
择美国 GE 128 层 Lightspeed VCTꎮ 检查前 48hꎬ提
二、 资料与方法
检查前 30 分钟ꎬ提醒患者摄入大量水分ꎬ以实现肠
患者进行了分析ꎬ具体情况如下ꎮ
( 一)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
治的结肠 癌 患 者 中ꎬ 随 机 择 取 80 例 为 分 析 病 例ꎮ
患者足部开始ꎬ逐步往上开展常规平扫ꎬ注意手臂
上举ꎬ扫描范围为膈顶直至耻骨ꎮ 常规平扫后开展
三期增强检查ꎬ于患者肘正中静脉处注射造影剂碘
海醇ꎬ剂量为 100mLꎬ速率控制为 4mL / sꎬ等待 30s
后开展扫描ꎮ 扫描完成后ꎬ将获取图像上传至工作
站进行处理ꎮ 图像结果由科内阅片经验丰富且专
业知识扎小东ꎬ来炳祺.多层螺旋 CT 联合
方式为多层的薄层扫描ꎬ图像清晰度高ꎬ对结肠壁
示ꎬ辅以多平面的重建技术ꎬ更利于帮助医师判断
肿瘤浸润情况和病灶扩散范围ꎬ为后续治疗提供有
益参考信息ꎮ 杨昱等研究结果显示ꎬ53 例结肠癌患
析[ J] .中国肛肠病杂志ꎬ2019ꎬ39(11) :8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任忠福
发表时间:
2018-07-12T15:13:31.68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 作者: 任忠福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人民医院
161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的15例
小肠淋巴瘤患者和
12例小肠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两种疾病CT诊断特征和鉴别方式。结果:小肠
淋巴瘤主要在小肠远端发病,发病的范围比较广,小肠腺癌主要是在小肠近端发病,范围较小;强化模式小肠淋巴瘤缓慢上升,小肠腺癌
上升快速,
CTA表明,小肠淋巴瘤是肿瘤包围血管,小肠淋巴瘤会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患者接受多层螺

CT诊断和鉴别效果突出,临床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肠淋巴瘤;小肠腺癌;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鉴别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effect of multi slice spiral CT in patients with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and 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Methods
:according to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09 to February 2012,15 cases of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patients and 12 cases of intestinal gland cancer patients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analysis
,for patients with multi-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diseases on CT diagnostic feature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Results: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mainly in the distal small intestine disease
,incidence range is wide,adenocarcinoma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mainly in the proximal small intestine disease
,to a lesser extent;strengthening model of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slowly rising,the
rapid rise in the 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
,suggesting that CTA and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is tumor surrounded by blood vessels
and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will lead to mesenteric lymph nodes.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and 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ith multi-slice spiral CT is prominent
,and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
[Key words]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multi-slice spiral CT;diagnostic method;differential
significance

小肠肿瘤临床中发病率不高,在消化道肿瘤疾病中的比例大约是5%,现在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所以
消除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的临床发病率也在增长
[1]。现在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多层螺旋CT,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患
者初期的症状不容易察觉,所以漏诊率较高。此次就
CT诊断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诊断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选取了1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来分析,共有男性12例,女性3例,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50.0±2.0)
岁。同期选取
12例小肠腺癌患者,共有男性8例,女性4例,最小42岁,最大76岁,平均(48.0±3.0)岁。两种疾病患者临床中特异性不明
显。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检查时采取仰卧位,扫描过程中要求屏气。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

150mAs,层厚为7.5mm,层距为7.5mm。准直为0.5mm×16/1mm×16mm。螺距为1.5,速度设定为0.5s/圈。增强扫描过程中,对患者
给予静脉注射欧乃派克
100ml,速率为2.5ml/s。注射后25至30s以及65至80s进行增强扫描[2]。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数据间对比使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小肠淋巴瘤的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分别是(43.0±7.9)、(46.6±8.8)、(67.2±7.5);小肠腺癌分别是

41.8±7.8)、(101.9±6.5)、(92.2±8.8)。小肠淋巴瘤主要在小肠远端发病,发病的范围比较广,而小肠腺癌主要是在小肠近端发
病,范围较小;强化模式小肠淋巴瘤缓慢上升,小肠腺癌上升快速,
CTA表明,小肠淋巴瘤是肿瘤包围血管,小肠腺癌会有肿瘤染色情
况,小肠淋巴瘤会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腺癌会转移侵犯肝脏和胰腺等部位。。
3
讨论

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使用CT检查时,前者CT表现是肠腔变形、增厚和肠管内有肿块,后者的CT显示肠腔内存在菜花状息肉
组织结节,有出血和坏死、钙化等情况
[3]。


此次研究中发现,小肠淋巴瘤主要在小肠远端发病,发病的范围比较广,而小肠腺癌主要是在小肠近端发病,范围较小;强化模式小
肠淋巴瘤缓慢上升,小肠腺癌上升快速,
CTA表明,小肠淋巴瘤是肿瘤包围血管,小肠腺癌会有肿瘤染色情况,小肠淋巴瘤会引起肠系膜
淋巴结肿大,小肠腺癌会转移侵犯肝脏和胰腺等部位。除上述鉴别特征外,小肠淋巴瘤可伴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小肠腺癌则可伴发肝
脏转移、胰腺侵犯以及胆管扩张。通过上述几点能较为准确地鉴别小肠腺癌与小肠淋巴瘤
[5-8]。

综上所述,临床中可以使用CT诊断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刘续宝,周总光.十二指肠L皮肿瘤的治疗[J].腹部外科,2010,18(3):142-143.
[2]
钱海峰,祝跃明,吴晓,等.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子,2007,16(33):5004-5005.
[3]
詹宏,丁仕义,许新复.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血管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4):269-270.
[4]
梁汉欢,彭可雨,陈华栋.小肠腺癌的螺旋CT诊断[J].海南医学,2009,20(8):37-39.
[5]
娄启田,钱海峰.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4):4553-4555.
[6]
杨俊飞.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198-200.
[7]
邝浩斌,黄冬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3—4.
[8]
钱海峰,祝跃明,吴晓,等.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 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04-5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