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技术研究
地源热泵可行性评估研究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评估研究报告
1. 研究背景
地源热泵是一种能够利用地下能源进行空调供热的技术。
本次
研究旨在评估地源热泵在特定区域的可行性,以确定其作为替代能
源的潜力。
2. 数据收集与分析
我们收集了特定区域的地质和气候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研究地下水位、土壤条件和气温变化等因素,我们能够更
好地评估地源热泵的可行性。
3. 技术评估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地源热泵的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估。
我们
研究了地源热泵的效能、耐久性、维护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关键因素。
通过与传统供热系统进行比较,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地源热泵的优
势和劣势。
4. 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我们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
考虑了安装成本、运行费用和能源储备等因素,我们得出了地源热泵系统在长期使用中的经济收益。
此外,我们还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估,包括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5. 结论与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地源热泵在特定区域是可行的替代能源选择。
它具有高效能、长期耐久、低维护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因此,我们建议在该地区推广和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J. (2018). 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应用.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10(2), 45-50.
2. Johnson, L. (2019). 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能源与环境研究, 15(3), 78-85.。
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 . 1 因 地 制 宜 ,科 学 规 划
水源 的探测 、开采技术 与相应的开采成本制约着地下水地 源热 泵系统的广泛应用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在理论上是可 以 利用一切地 下水 资源的 ,可是在实际系统工程 中,地理环境 的 制约 ,地 下水 资源的不同特点造成成本投入差异大 ,其 中地下 水地 源的 :水量是否充足 、水温 的特点 、水质情况 以及水源供 水稳定 性等条 件 ,都制约着地源热泵系统 的施工与应用 。①要 有充 足的水源 ,才能满足用户供热负荷或制冷负荷 的需要 ; ② 水 源的水 温必须符合机组运行工况要求 ;③水源 的水质应适合 于热泵 系统机组 、管道和阀门的性能要求 ,减少 的堵塞 和腐蚀 性损坏 ; ④要保证 水源的供水功能具有长期性 、可靠性 ,从而 确保 地下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长期 、稳定 的运行 。我 国地理位 置特点的特殊性 ,造成不同地 区、不 同水文地质条件 的水源不 定适 宜工程 的要 求。水文地质条件差 ,打井深度将增加 ,打 井成本也会 随之增 高 ,造成 回灌 困难 ,增加打井数量 , 从而使 系统 的费用大幅增加 ,造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的投资经济性 要 因地制宜 。
1 地 源热 泵应用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地源热泵 技术的应用是利用浅层地温能进行供热 、制冷 的 新型能源利用技术 ,是 目前世界各 国迅速推广 的新 型节 能环保 型空调技术 。该技术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 的特点 ,通过抽 取地 下水 ,经冷凝器交换热量后 ,同建筑物 内部空气进 行热交 换 , 然后再 回灌到含水层 ,形成循环 ,这被称 为 “ 地下水 的开放 式 循环系统” 。清洁 、 高效 、节能是该 系统最 大特 点 ,因此推进 地 源热泵系统建设 ,既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又能提高能源利用 率。但此技术在应 用上仍存在几点 问题 ,具体有 以下几方面 : 1 . 1 初投资及能源政策 问题 导致初投资相对 比较高 的主要原 因有 :① 由于地源热泵 的 技术特点 ,需要布置大量管线 ,而且施工要求 场地 大 ,造成工 程施工上 的限制 ; ②地埋管 、 换 热器 管材 及回填材料的限制 , 因为没有切实有效 的提 高换 热效 果的技术措施 ,地埋管设计余 量系数较大 ;③钻 孑 L 费用 十分高 ,地 质结 构越 的复杂情况 ,钻 井 的深度 ,地层 的坚硬程度 ,造 成钻 井成本高 。这些原 因造成 地源热泵 系统初投 资偏 大 ,在很 大程度上延缓和制约 了该技术 的推广与发展 。
德阳车站工程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施工方法的研究

德阳车站工程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施工方法的研究摘要: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在德阳站房工程中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以实现低碳节能的目的。
在站房室内温度控制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较高的换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
对其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源热泵;喀斯特;施工;效益对比中图分类号:u17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德阳新客站是宝成线灾后重建工程中集城际车站和普速车站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火车客运站。
站房设计建筑面积9995平方米,地下局部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22.6米。
在中等站房工程中首次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以实现低碳节能的目的。
在站房室内温度控制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较高的换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匾乏。
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高能效的采暖、空调系统与削减室内冷热负荷的措施并行,是建筑节能中的关键。
一、地源热泵施工工艺研究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由于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地面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地面环境空气温度低,地源热泵就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与地面进行能量转换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个注重长远经济效益,环保节能的技术。
地源热泵具有无环境污染、功能较多(可以同时满足制冷、制热、热水供应、冷水供应等)、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低廉、使用寿命长、后期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1、施工工艺流程图地源热泵施工工艺流程2、德阳车站工程的几点研究(1)放线、定井位地源热泵井位要求布置在5m*5m的方格网上,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相邻的两口井之间换热独立,互不影响,以免这口井释放出的热量又被隔壁的井吸收走。
放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避让已经完工的其他专业成品,德阳站在定井位的时候为了避让已完工排水管网、化粪池、给水阀门井,风雨棚钢结构支柱等,对部位井位进行了微调。
若存在地势不平整影响机械安置的,必须平整场地。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目前由于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 热泵作为一种通过消耗少量高品位能源, 把热量由低温级上升到高温级的特殊装置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围绕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字】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中吸收热量,并向建筑物内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制冷。
在室内热量通过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外地能换热系统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
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最终通过室外地能换热系统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
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由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地源热泵系统在制热状态下,通过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
二、国内外应用现状1、国外应用现状1912 年,瑞士的h.zoelly 首次提出利用浅层地热能(地源能)作为热泵系统低温热源的概念,但由于当时一次能源充足,用热泵供暖的社会需求不足,导致热泵技术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直到1948 年,zoelly 的专利技术才真正引起普遍的关注,尤其是欧洲和美国。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始研究和利用地源热泵,但当时能源价格较低,使用热泵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没有得到推广。
1974 年以来,由于石油危机的出现和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始了地源热泵的研究和利用。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

项 技术 与传 统空调 系统相 比 ,优势 在于 它实现 了节
能 与环保 的统一 。
2 地 源 热 泵 系统 工作 环 境 及 原 理
21 地 源热 泵的工作 环境 .
全社 会发展 的新 主题 。 人们 积极采 取各种 应对措 施 , 将 可 再生 能 源列 入 国家能 源 发展 的优先 领 域 l, 1 使 ] 能 源结构 体系从 以化 石燃 料为 主体 的能源 时代过 渡 到可持续 发展 的能源 时代 。地 源热泵 技术 的开发 和 应用 , 是人 们 选 择 的应 对措 施 之一 。地 源热 泵 技 就 术 是一 种利 用 地下 浅层 地 热 资源 , 实现 向建筑 物 提 供 采 暖 、 冷 和生 活热 水 的 高效 节 能 环保 型 空调 技 制
Ke r g o d— 0 c a ump e erys v n ; n i nme tlp 0e to ; u ti a y wO ds: run s ur ehe t p ; n g a i g e Vm n a r tc in s sa n bk e e0 m e t e e r h d v lp n;rs a c
到 自然 生 态环 境所 能 承受 的极 限 ; 源 、 能 资源 、 境 环 的制 约 , 已成 为 阻碍 各 国未 来经 济发展 的瓶颈 。 为缓 解 巨大 的能源 与环境 压力 ,近 年来节 能减 排 已成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量能源 , 又有效 地减少 S C 粉尘 的排放 。 0 ,0 及 这
中图分 类 号 : 7 3 x 7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l2 ( 0 8 l一 0 4 0 17 一0 12 0 )2 o 3— 4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原有的不可再生能源都被急剧消耗,资源短缺严重,为了应对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开发新能源技术。
地源热泵工程在我国已经形成集设备生产、材料供应、系统设计和工程安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本文主要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经济效益、目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标签:地源热泵;节能;打井;地埋管引言:地源热泵也称为地热热泵,它是以地源能(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低温地热水与尾水)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同时是实现制冷、采暖与生活热水联供的一种系统,与传统冷热源相比,地源热泵技术可节省运行费用30~50%。
发展地源热泵系统,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多能互补,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让能源能够充分转化为能量以供利用。
一、地源热泵概述(一)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能源的热泵系统,这是它与其它热泵技术的主要区别。
冬季热泵系统利用大地浅层中的低位热能对建筑供暖,夏季热泵系统又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从而达到对建筑物制冷的目的。
根据热交换器的形式,地源热泵系统可分为三种,即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地下水地源热泵以及地表水地源热泵。
其中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其不同的构成形式又分为地耦合式热泵、土壤热源热泵、闭环热泵、地热热泵、太阳能热泵、地源热泵等。
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形式很多,在选择具体系统方案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对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准确、详实的调查;(2)要对现场土地面积、机房面积、建筑物冷热负荷、建筑高度及规模等因素,并结合当地政府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采取的措施。
(3)对于地埋管系统,须注意全年冷热平衡问题。
如果地热换热器的吸热和放热不平衡,多余的热量(或冷量)就会在地下积累,引起地下年平均温度的变化。
对于北方地区,如果冬季日照比较多,可考虑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
地热热泵技术在地下储能系统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地热热泵技术在地下储能系统中的综合利用研究地热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储能系统提供供暖、制冷和热水的高效环保技术。
地下储能系统由地源热泵、地下储能岩层和地下水组成。
通过对地热热泵技术在地下储能系统中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首先,地热热泵技术可以通过地下储能系统实现季节性的能量转移。
在夏季,地热热泵可以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储能岩层中,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而在冬季,热泵则可以从地下储能岩层中提取热量,供应室内供暖。
这种季节性能量转移的方式可以节约大量能源,提高供暖和制冷效率。
其次,地热热泵技术在地下储能系统中还可以利用地下水进行能量传递。
地下水具有较为稳定的温度,可以通过热交换装置将地下水的热量传递到热泵系统中,从而为供暖、制冷和热水提供能源。
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利用地下水进行能量传递可以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此外,地下储能系统中储存的地热能量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能源利用。
例如,利用地下储能系统提供的稳定温度可以用于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等。
同时,地下储能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太阳能和风能,形成多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然而,地热热泵技术在地下储能系统中的综合利用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下储能岩层的选择和开发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估,以确保其储能能力和稳定性。
其次,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到地下储能系统的特点和需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地下储能系统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与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等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为了提高地热热泵技术在地下储能系统中的综合利用水平,可以进行以下研究和措施。
首先,加强地下储能岩层的勘探和评估工作,找到适合建设地下储能系统的地质条件和优质储能岩层。
其次,开展地热热泵系统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联合研究,形成多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地源热泵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地源热泵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供冷的一种清洁能源技术。
它通过地下热能的循环利用,实现了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的目标。
中国地源热泵的发展研究报告对中国地源热泵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报告指出,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在供热和供冷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
目前,地源热泵在一些大型建筑和住宅小区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分析了中国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
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可以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中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和供冷。
地源热泵系统由地热换热器、地热泵机组、供暖和供冷系统等组成,可以利用地下水或地下土壤的恒定温度来进行能量转换,从而实现供暖和供冷的目的。
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地源热泵市场的需求和政策支持。
当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地源热泵的发展,包括对地源热泵项目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促进地源热泵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
总之,中国地源热泵的发展研究报告认为,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促进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技
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降低,地源热泵有望成为中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地源热泵这一新兴的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带来促进。
关键词:地源热泵;环保;节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this emerging technologies were analyzed, the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echnology bring promotion.
key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吸收大地(包括土壤、井水、湖泊等)的冷热量,冬季从大地吸收热量,夏季从大地吸收冷量,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而实现节能,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gshp)系统包括三种不同的系统:以利用土壤作为冷热源的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以利用地下水为冷热源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以利用地表水为冷热源的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1.1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热量的闭路循环的地源热泵系统。
通常称之为“闭路地源热泵”,以区别于地下水热泵系统,或直接称为“地源热泵”。
它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
地下耦合热泵系统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有一个由地下埋管组成的地热换热器地热换热器的设置形式主要有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
两种。
水平埋管形式是在地面开1~2米深的沟,每个沟中埋设2、4或6根塑料管。
垂直埋管的形式是在地层中钻直径为0.1~0.15 m的钻孔,在钻孔中设置1组(2根)或2组(4根)u型管并用灌井材料填实。
钻孔的深度通常为40~200m。
现场可用的地表面积是选择地热换热器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竖直埋管的地热换热器可以比水平埋管节省很多土地面积,因此更适合中国地少人多的国情。
管沟或竖井中的热交换器成并联连接,再通过集管进入建筑中与建筑物内的水环路相连接。
在液体温度较低时,系统中需入防冻液,北方地区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1.2 地下水源热泵
地下水源热泵的热源是从水井或废弃的矿井中抽取的地下水。
经过换热的地下水可以排入地表水系统,但对于较大的应用项目通常要求通过回灌井把地下水回灌到原来的地下水层。
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可直接进入热泵换热,之后将井水回灌地下,这样的系统称为开式系统。
实际工程中更多采用闭式环路的热泵循环水系统,即采
用板式换热器把地下水和通过热泵的循环水分隔开,以防止地下水中的泥沙和腐蚀性杂质对热泵的影响。
通常系统包括带潜水泵的取水井和回灌井。
板式热交换器采取小温差换热的方式运行,根据温度和地下水深度的不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开式系统在性能上的优势。
由于地下水温常年基本恒定,夏季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冬季比室外空气温度高,且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因此地下水热泵系统的效率比空气源热泵高,cop值一般在3~4.5,并且不存在结霜等问题。
1.3 地表水地源热泵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由潜在水面以下的、多重并联的塑料管组成的热交换器取代了土壤热交换器,与土壤热交换地源热泵一样,它们被连接到建筑物中,并且在北方地区需要进行防冻处理。
地表水热泵系统的一个热源是池塘、湖泊或河溪中的地表水。
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是值得考虑的一种空调热泵的型式。
热泵与地表水的换热可采用开式循环或闭路循环的形式。
开式循环是用水泵抽取地表水在换热器中与热泵的循环液换热后再排入水体。
但水质较差时在换热器中会产生污垢,影响传热,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更常用的地表水热泵系统采用闭路循环,即把多组塑料盘管沉入水体中,热泵的循环液通过盘管与水体换热,可以避免水质不良引起的污垢和腐蚀问题。
2、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系统通过地源热泵将环境中的热能提取出来对建筑物供暖或者将建筑物中的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去而实现对建筑物的制冷,夏季可以将富余的热能存于地层中以备冬用;同样,冬季可以将富余的冷能贮存于地层以备夏用。
这样,通过利用地层自身的特点实现对建筑物、环境的能量交换,其原理如图。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由风机盘管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风机盘管,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
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换向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
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冷凝,由风机盘管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
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向室内供暖。
3、地源热泵的优点
3.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m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
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所散发的到地球上的能量,比
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
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并类似于一种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
3.2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使得地源热泵工作系统运行效率要高,从而更加节约能源和环保。
另外,低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3.3运行稳定可靠
正是由于地层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温度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波动,是很好的冷热源;同时由于温度的恒定性,使得系统运行更加可靠、稳定。
3.4环境效益显著
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工厂区及办公区。
没有燃烧、没有排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可以极大地改善其它空调方式的co2 的排放。
4、结束语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吸收大地的冷热量,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而实现节能。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环保节能方式,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探索其关键性技术以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环保事业。
目前在国内地源热泵机组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还没有成型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其推
广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刁乃仁,方肇洪.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新技术[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