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道德人物雷锋的形象嬗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道德人物雷锋的形象嬗变

作者:宋佳琪邵丹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7期

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R404042

摘要:通过分析1963年—2011年的《中国青年报》中相关的文章,从体裁、中心人物、口号警句、对雷锋形象的具体描述、期待受众、意识形态建构这七个方面总结雷锋形象,将《中国青年报》中的雷锋形象分为三个阶段,总结出雷锋形象的变化规律,提出重塑雷锋形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雷锋形象;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2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提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一直是被中国主流缅怀的道德人物。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都为他提过词,参观过他的纪念馆,甚至发表过向他学习的讲演。阶级立场鲜明、勤劳朴实、节俭爱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乐观积极、刻苦学习、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些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品质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他是优秀的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雷锋道德正在成为一个符号、固定词语与国家伦理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娱乐至死”的网络时代的来临,雷锋和雷锋精神成了“恶搞”的素材,充斥在网络中恶搞雷锋的视频、文章、歌曲比比皆是。雷锋的道德形象正在被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大潮所淹没,重塑雷锋的道德形象显得尤为迫切。

1、研究方法

1.1文本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法。以《中国青年报》中提及雷锋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确定雷锋形象的分析类目,以篇为统计单位,从体裁、中心人物、口号警句、雷锋形象具体描述、期待受众、雷锋形象政治建构等几个方面进行频度统计,反映建国以来《中国青年报》中雷锋形象的发展和演变的整体轨迹。

1.2比较法

根据雷锋形象分析框架,对雷锋形象进行描述、解释,将整个历史阶段中的雷锋形象进行比较,得出雷锋形象在不同年份《中国青年报》中的异同和变化规律,并运用相关原理进行解释。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

本研究分析的是1963年至2011年《中国青年报》上有关于雷锋的文章。1967年到1977年《中国青年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停刊,1978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复刊。本研究是针对这36年(已剔除停刊的12年)所有关于雷锋的文章进行分析,共计277篇,其中社论20篇,仅1963年就有150篇,其中社论占10篇,1964、1965、1981、1991、1993年关于雷锋的文章也均超过了10篇。

2.2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加姆森等人发展出的框架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所有文章的体裁、中心人物。第二步,反复阅读和比较《中国青年报》中关于雷锋的文章,将它们分成若干意识形态建构,即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雷锋形象。第三步,分析建构这些意识形态所采用的结构框架、口号警句、对雷锋形象的具体描述和期待受众。

3、框架分析结果

1963年以来雷锋一直都是中国青年最为典型的道德人物,是青年学习的榜样。雷锋形象的建构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雷锋精神的生命力之所在。根据要向雷锋学习什么为出发点,通过分析1963年—2011年关于雷锋的文章,我们发现,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三个阶段:1963年—1966年,1979年—1992年,1993年—2011年。

表一阶段篇数口号警句对雷锋形象的具体描述期待受众意识形态建构

1963年—1966年 180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学习毛主席的思想广大青年、解放军、学生毛主席的好战士;无产阶级的好战士;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1979年—1993年 62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雷锋精神,争做四有新人;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宣传“五讲四美” 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拼命做好革命工作青年、军人、学生、各行各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青年共产主义者

1994年及以后 35篇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志愿者精神弘扬光大

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信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立足本职工作,忠于职守青年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时代的精神

第一阶段:1963年—1966年

通过分析1963年—1966年关于雷锋的文章,口号警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个时期较为重视对雷锋奉献精神的宣扬,从雷锋本身的品质出发,树立雷锋在青年、解放军、学生等群体中的崇高形象。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学习毛主席的思想等是这个时期对于雷锋的具体描述。雷锋的成长是认真学习并实践毛泽东思想的结果。实践证明,这一阶段学习雷锋,就是学习和宣传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这一阶段主要将雷锋形象定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第二阶段:1979年—1993年

这一阶段,关于雷锋的文章中的期待受众范围不断扩大,从青年、学生、军人群体扩展到各行各业。自1979起,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发展,逐步变成广大城乡群众性的活动,并与那个时代所宣扬的主题融合在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青年报》关于雷锋的文章里。“革命”这一词汇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建设”。“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各行各业开始掀起一股学习雷锋的风潮。“学雷锋”往往与树新风、做好事、五讲四美、四有新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大力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这一阶段,雷锋形象被定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者。学雷锋,就是为了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1963年大肆宣扬的雷锋的好人好事到1979年以后雷锋式人物好人好事的大量涌现,雷锋渐渐从一个政治高度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第三阶段:1994年及以后

这一阶段关于雷锋的文章数量较前两阶段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针对雷锋这一人物的评论性文章大幅减少,期待受众有所调整,主要集中在青年身上。这一阶段,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树立雷锋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青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和栋梁,其道德水平决定着国家和社会文明所能达到的高度。这一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阶段。在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乐于助人”这一说法,乐于助人更加贴近青年的实际生活。1994年的《中国青年报》中开始出现志愿者、志愿服务一说。志愿者成为了新时代的雷锋传人。自2000年起,每年的3月5日都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人人都有成为活雷锋的机会。雷锋形象走下神坛,不再过度神化。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第一,从“政治”雷锋到“生活”雷锋。自1963年毛主席题词以来,雷锋常常与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词联系在一起。学习雷锋,就是学习毛泽东思想。雷锋形象被提高到了一个政治水平,不断被神话。雷锋形象的建构渐渐从精神文明转向物质精神文明并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变化成四化建设,学雷锋活动更加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