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砂山油田压裂效果浅析

合集下载

浅析油田酸化压裂工艺技术

浅析油田酸化压裂工艺技术

浅析油田酸化压裂工艺技术发布时间:2022-11-01T07:48:13.38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3期作者:周涛张海龙[导读] 酸化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采取的主要增产技术措施,尤其对于碳酸盐性质的油田成效极其显著。

这种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支撑剂直接压裂的方法,而是采用酸液进行压裂,利用水力作用形成裂缝的同时酸液将会对裂缝的壁面进行溶蚀使得密闭的壁面形周涛张海龙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分公司,天津300280摘要:酸化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采取的主要增产技术措施,尤其对于碳酸盐性质的油田成效极其显著。

这种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支撑剂直接压裂的方法,而是采用酸液进行压裂,利用水力作用形成裂缝的同时酸液将会对裂缝的壁面进行溶蚀使得密闭的壁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沟槽,进一步增加地层的渗透性。

酸化压裂技术利用这一特性使得原油能够在地下顺畅的流动,有效改善了储油层的渗透性,提高了采油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油田;酸化压裂;连续油管引言在石油需求猛增的当下迫使油田技术要做出新的改变。

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在油田开采过程当中,酸化压裂对于油田的产量增长有着显著作用。

此项技术对于碳酸盐地质的油田的开采具有有利的技术优势,其技术特性在于可以对地层结构进行优化,起到增产增注的作用。

文章针对酸化压裂工艺技术中有连续油管定点替酸工艺、闭合酸化压裂技术、稠化酸技术的具体应用等各个具体细化环节的措施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得到在油田增产的前提下实现油田开采技术成本的最小化。

1油气田酸化压裂技术的原理概述酸化压裂技术与普通的支撑及压裂技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油田裂缝更宽,产生更强的流通性,从而确保更强的排液能力。

详细说来,施工人员在运用支撑剂压裂技术过程中,一般会将陶粒与石英砂等砂石料填入裂缝,用来避免因压力降低而导致的裂缝闭合状况,从而保障了裂缝流通性。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酸化压裂技术,施工人员在应用过程中,仅利用不均匀的裂缝表层效应即可,而无需支撑剂的使用。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30.1958 万吨,累计注水 50.499 万方。目前该油田 机械作用下,在油管内压缩扩张,将下部的注水通
4 结论及建议
综合含水 34.52%,采油速度 0.48%,累计注采比 道密闭。b.将注水闸门关闭,停止注水一段时间(一
应用封隔器及配水器进行分层注水是各油田
1.15,采出程度 2.27%。截止 2002 年 10 月底年核实 般为几分钟至十多分钟,视具体情况而定)。c.打开 最常用的工艺技术,封隔器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
科技论坛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关 洁 马春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第一油矿,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压裂是对由于油层物性变差、注水受效状况不好或油层堵塞等原因导致产量递减加快的油井实施的,用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油井产 量一种增产措施。
关 键 词 :油井压裂;压层厚度;压层含水;地层系数;初期增油
(Pe1-Pw)1 ]
(2) 2.8m;要想压后增油 10t 以上,压开层段厚度应大
式中:ΔQ0—压裂增油量,m3/d;r—井筒半径, 于 4.7m;要想压后增油 15t 以上,压开层段厚度不
m;H—油层压开厚度,m;fw—压裂层段含水率;K1, 得低于 6.7m。
K2—压裂前后压裂层段油层 渗 透 率 ,μm2;Pe1,
(3)验封资料的回放解释。将自下而上连续座 压力计验封,其原理科学、技术成熟、测试装置简
层分布特点、流体性质、井段跨度分布三方面。油 入各级配水器进行测试的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取 单合理、结果直观可靠。(2)验封过程操作简单,能
田储层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油田原油含蜡 出,与地面便携式电脑连接好,利用软件回放并进 实现对井下各级封隔器工作状态的监测需要。(3)

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

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

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油田的压裂工艺种类较多,针对油井性质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压裂工艺。

针对老井,一般采用普通压裂、多裂缝压裂、选择性压裂等;对于新井,则应用限流压裂和细分控制压裂等。

而不同的压裂技术在施工工艺上也有不同,目前我国的油田在应用压裂技术时,常因为油井的类型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导致压裂工艺的应用出现问题,因此研究压裂工艺的优化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油田的产量,确保我国的石油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1压裂工艺的优化设计和应用为对优化后的压裂工艺进行实际应用测试,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透储层,在部分采油厂进行了优化后的压裂工艺,同时对其产油量进行了测试。

1.2施工规模1.1.1薄差储层加强施工改造针对该油田中部分油井的薄差储层发育的特性,在原有的压裂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对施工的规模进行了强化改造,改造的重点主要在穿透规模和加砂规模上,经过改造后的薄差储层中,砂体类型和穿透比为:河道砂13%-15%、主体薄砂15%-17%、非主体薄砂和表外储层17%-21%。

1.1.2明确重复压裂层位的改造需求对于重复压裂层来说,若原先的层位是含水量较高的层位,则在改造时采用选择性压裂的方式,对层中含水量较高的部分进行临时封堵。

原压裂层位,该层位在长期的原油开采工作中存在效果变差的问题,且初期并为进行较为大幅的改造,通过对原压裂层位的分析,发现其尚剩余大量未开采的原油。

因此在改造时,在原压裂工艺加砂的基础上再加砂3-4m3,确保改造后的压裂裂缝能够穿透原压裂裂缝,从而强化原压裂层位与连接水井的连通以强化其渗透作用,减缓其在原油采集过程中效果变差的趋势。

1.1.3加大查层检漏井和注入井的施工规模对于查层检漏井,在改造时应当重视压裂的规模,对于受效较差的采出井,应当采取在含水回升初期进行压裂改造的方式,重视压裂前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参数的改造,在实施压裂完毕后,对油井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压裂措施的效果。

对于注入井,在压裂时应当强化压裂施工的规模,扩大裂缝的面积和深度,确保裂缝能够较好的穿过注入井,建立油井和水井之间的沟通,从而保证注入的效果。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近年来,采油井压裂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一些压裂后的井产量却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这种低效产量的出现,一般是有原因的。

本文旨在探讨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

一、地质条件首先影响采油井产量的就是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井的压裂效果也不同。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开采,即使进行了压裂治理,井的产量也很难达到预期。

二、井完井质量井完井的质量也会影响井的产量,井完井质量差的井即使进行了压裂治理,产量也并不会很高。

井完井质量不好,就会产生一些开采难度,比如井壁坍塌、管柱断层等麻烦。

除此之外,井完井质量好坏还影响着压裂液的注入、油气的流动,从而直接影响着井的产量。

三、压裂液选择压裂液的选择也是影响井产量的一个因素。

压裂液的配方在压裂前需要根据地质情况、井完井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由于不同压裂液的成分不同,因此对井产量的影响也不同。

目前,压裂液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液,而化学合成液添加了许多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不仅质量比较稳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比较安全,但是对石油储层可能产生氧化还原等不利影响,不当使用也会对井产量产生不良影响。

四、压裂技术压裂技术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井产量。

目前采用的压裂技术有多的酸化、纯烷型压裂、水力压裂等。

不同的技术对井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选择合适的压裂技术能使井的产量提高3-4倍,而一旦选择不适当的技术,则会导致井的产量反而下降。

五、压裂参数压裂参数的选择也是影响井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压裂参数有很多,如压裂液的压力、注液速度、注液量等,不同的参数组合对井的产量影响也是不同的。

如果参数选择不合理,压裂液的注入不能形成理想的压裂破裂裂缝,反而会形成不完整的破裂裂缝或者是局部破坏,从而导致压裂效果不明显,井产量下降。

六、产后处理产后处理也是影响采油井产量的一个因素。

产后处理主要包括沉积物清除、阻堵剂和缓蚀剂的添加。

如果产后处理不合理,会造成堵塞井眼、管柱等问题,进而影响井的产量。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下面将结合压裂技术、油层特性和操作管理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从压裂技术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导致产能低效:1. 压裂参数设计不合理:包括施工参数选择不当、施工时机不合适等。

施工时油井的产能水平选择过高或过低,没有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和油层特性,导致施工效果与预期效果差距较大。

2. 压裂设计不合理:包括压裂液配方不合理、压裂工艺选择不当等。

压裂液粘度过大或过小,导致施工过程中液体无法有效传递压力,使得油层没有得到良好的刺激;或者使用了不适宜的压裂工艺,如坚硬(硅砂)压裂等,导致裂缝封闭速度较快,无法维持较大的裂缝长度。

3. 压裂液回收不完全:压裂液的回收率与压裂效果密切相关。

如果回收率低,会导致压裂液在井筒中残留过多,增加了油井储层的流动阻力,进而影响了产能。

油层特性也是产能低效的原因之一:1. 油层渗透率低:如果油层的渗透率较低,即油井周围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小,那么即使进行压裂,也难以形成较大的有效裂缝,从而无法引入足够多的产油渠道,导致产能低下。

2. 油层饱和度低:如果油层的饱和度较低,即油井周围油层的有效含油饱和度不高,那么即使形成了较大的裂缝,也难以获得足够多的有效油相渗流通道,从而限制了产能的提高。

操作管理也会对产能产生影响:1. 施工质量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施工质量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压裂效果。

如果施工不规范、施工参数未得到严格控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将会导致压裂效果不理想。

2. 后期管理不当:包括油井的完井方式、短期和长期的调整管理等。

井筒堵塞、压裂液残留的处理不及时等问题,都会降低油井的产能。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压裂技术、油层特性和操作管理等。

只有综合考虑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采油井的产能效率。

探讨压裂技术在油田增产中的应用

探讨压裂技术在油田增产中的应用

探讨压裂技术在油田增产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而油田增产一直是石油工业中的重要课题,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压裂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增产手段。

本文将就压裂技术在油田增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压裂技术,又称水力压裂,是一种通过高压水将岩石层进行破裂,以增加岩石渗透性的技术。

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天然气开采领域,后来逐渐在石油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压裂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压流体对油藏进行压力作用,使得岩石层发生微小裂缝,从而增加油藏中的渗透能力,提高产能。

通过对油藏内部进行压裂处理,可以使得石油在岩石层内部更加顺畅地流动到井口,从而增加产量。

压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增产中。

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的开采率。

在传统的采油方法中,油田中的石油往往受限于地层条件和地质构造,无法充分采收。

而通过使用压裂技术,可以使得原本无法开采的石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油田的开采率。

压裂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已有油井的产能,还可以在新的探矿井中提高初采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压裂技术在油田增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压裂技术将会在油田增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压裂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施工成本较高、环境保护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压裂技术,以适应油田增产的需求,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可持续开发。

浅谈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

浅谈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

浅谈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冯依娜(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地质工艺队,163000)摘要:如今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大部分油层已水淹,油、水运动规律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

从而导致油井生产能力低,生产效果不好。

随着剩余油的减少和措施改造程度的加大,措施井选井难度越来越大。

选择合理的措施挖潜方法,将对油井增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压裂选井选层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油井压裂工艺的选择,论述了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及影响压裂增产效果的因素。

通过加大油井日常管理,控制作业过程中其它影响压裂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而使压裂措施更大程度的促进油井增产。

关键词:压裂;裂缝;压裂效果1 前言油井压裂技术对于改善油层渗流条件、提高油井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研究压裂对于油井增产的效果,首先要对压裂的原理,压裂选井选层的方法进行探讨,对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2 压裂的基本原理压裂技术是指人为在地层中制造具有一定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然后向地层中注入具有支撑作用的液体,从而形成一个加大泄流面积的通道来提高油气采收率,使油层获得增产、增注的效果。

压裂技术的采用对油井开采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3 压裂技术选井选层方法及工艺的选择3.1 压裂选井选层原则压裂工艺中确定压裂层位是达到增油目的的关键。

压裂技术选井时优选单井压力相对较高,表皮系数大的井为压裂井。

选层方面优选产出剖面产液量低,含水低的中、薄油层。

特高含水层的压裂选井选层原则:一方面选择综合含水及产业强度均小于全油田水驱平均水平、且井组内油水井联通好、注采较完善,油层压力水平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的采油井;另一方面选择厚度较大、非均质性严重的厚油层内未水淹或低水淹部位。

3.2 压裂工艺的选择在压裂工艺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油层,应选择相应的压裂方式。

针对厚油层顶部型剩余油,采取选择性压裂或长胶筒层内定位压裂方式;而对油层多、厚度小、夹层薄的油层,采取多裂缝压裂;对非均质程度及层间含水率差异小的油层,采取普通压裂;对措施目的层上下夹层小、常规压裂技术满足不了的油层,采用保护薄隔层压裂工艺;对限流完井方式的油层采用重复限流压裂。

油田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研究

油田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研究

油田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研究油田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研究摘要: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砂压裂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增产方式。

但不同的储层条件下,砂压裂技术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支撑剂是影响砂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研究了油田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性能及其在砂压裂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可以显著提高砂压裂的效果,特别是在低渗透、低压力油藏中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关键词:砂压裂;支撑剂;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应用效果1 引言砂压裂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油田增产方式,通过将压裂液压入储层岩石裂隙中,使岩石断裂并留下支撑砂层。

然而,由于储层类型、渗透率等因素的影响,砂层支撑作用容易受到破坏,导致裂缝关闭或砂粒移动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砂压裂效果。

因此,为提高砂压裂效果,研究和应用优良的支撑剂是非常必要的。

2 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性能分析覆膜砂压裂支撑剂是一种新型的砂压裂支撑剂。

与传统的支撑剂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覆膜砂压裂支撑剂表面覆盖了一层不溶于水的聚乙烯膜,这层膜可以防止水分子进入支撑剂表面,从而保持支撑剂的稳定性,提高其长期支撑作用。

(2)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孔隙度较大,可使压裂液易于渗透并流经支撑剂。

此外,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孔隙度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储层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支撑作用。

(3)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可在高压力和酸性环境下保持其良好的支撑作用。

3 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在砂压裂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验证覆膜砂压裂支撑剂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某油田低渗透、低压力油藏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使用不同种类的支撑剂进行了砂压裂试验,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支撑剂相比,使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可以达到更好的砂压裂效果,且对于低渗透、低压力油藏的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4 结论油田用覆膜砂压裂支撑剂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和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低渗透、低压力油藏。

在油田砂压裂实践中,可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应用,提高砂压裂技术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砂山油田压裂效果浅析
【摘要】油砂山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冲断隆起带的南缘、油狮大断裂东端的上盘,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茫崖坳陷亚区狮子沟-油砂山二级构造带东段的一个三级构造,重叠在尕斯油田之上。

低渗透油田,因而导致油井自然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开采效果差,为充分控制剩余油,改善地层渗透率,提高单井产量。

对油藏的部分油井经行压裂。

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裂;选井原则;措施效果
1.压裂概况
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

来改善渗流环境,提高单井生产能力。

油气层压裂工艺过程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

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油砂山油田截止2010年6月底,共计压裂5 井次,4口常规压裂,跃3313、中38-3、新中16为Ⅰ断块Ⅲ层系,跃3522为油砂山与中浅层过渡带,下面对各压裂油井的增油进行分析。

2.油藏压裂井选取原则
为充分利用剩余油,改善地层渗透率,提高单井产量,对油藏的部分井进行压裂。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油砂山油藏特点,为保证压裂施工成功以及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遵从以下几个原则进行选井、选层:
①选取具有充足的地层能量和可采储量的井。

②压裂选井优选一线低渗透率、低孔隙度油井.
③油井层位较为集中,可采取合压方式;层位较为分散同时层间距较大的井可考虑分压措施。

④套管无破损变形,能下入油管和工具,固井质量合格。

⑤压裂优选注水受效井,保证压裂效果,保证措施有效期。

⑥压裂层段内无水层,防止压开水层,造成含水上升。

3.压裂增产效果分析
3.1跃3313井压裂效果分析
图3-1 跃3313井压裂前后产量对比
跃3313井于2010.5层调至油砂山进行生产,由于注水受效性差(与周围水井新西3-5不连通),压裂作业前供液不足,基本没产量,平均动液面509米,2013.4.10压裂作业,4.19完工,作业后日增油4.5吨,动液面目前维持在170米,受效明显,截止6月29日累计增油272.27吨,目前仍在措施有效期。

3.2 中38-3压裂效果分析
中38-3井于2005.9投产,由于注水受效性差,压裂作业前日产油0.67,含水13.99% ,平均动液面300米,2013.4.29压裂作业,5.6完工,作业后日增油5.2吨,动液面目前维持在255米,受效明显,截止6月29日累计增油217.73吨,目前仍在措施有效期。

图3-2 中38-3 压裂前后产量对比
3.3 跃3522井压裂效果分析
该井2012年6月该井层调转抽至油砂山进行生产,投产至今由于供液不足,基本干抽,2012.4.7开始压裂作业,4.11完工,措施后该井产量变化较大,最高产油11.48吨/天,目前维持在0.88吨/天,该井压裂层段为油砂山与中浅层过渡带,压裂后地层出砂严重,5月份2次卡停,后检泵继续生产。

目前该井日产油5.06吨/天,含水1.87%。

图3-3 跃3522压裂前后产量对比
3.4 新中16井压裂效果分析
新中16井措施前日产液0.67吨,日产油0.32吨,含水51.97%,累计产油0.6134万吨。

2013.4.30压裂作业,5.6完工,该井是2013年目前唯一压裂未受效井,措施后含水上升至99.15%,动液面上升至154米,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可能是将新中16井的Ⅺ-4、5小层压窜,新中283-3井单层突进层Ⅺ-5小层注水推进形成注水通道,导致含水上升。

4.结论及建议
(1)油砂山油田目前共压裂4口井,除新中16井外,3口井均见效。

下一步继续进行压裂措施的选井。

(2)油藏Ⅰ断块Ⅲ层系等小层压裂后均见到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说明该层的改造挖潜潜力很大。

(3)下步考虑压裂井位。

①中25-3井2005.8完井,2005年9月投产,初期日产油3,56吨,含水45%,后因供液不足,2007年5月酸化作业,效果明显日增油4吨,目前该井由于注水受效性差,日产油0.47,含水12%,累计产油0.4276万吨,该井压裂层段内无水层,距最近水层120.6米,该井压裂层段平均孔隙度21.36%,渗透率50.3(10-3μm2),具有一定可采地质储量,通过压裂作业,改变该井渗流能力,从而提高该井产量,具有可行性。

②中124-3井2005.9完井,2005年10月投产,初期日产油1.2吨,含水30%,后因供液不足,2007年8月酸化作业,效果明显,日增油3.2吨,目前该井由于注水受效性差,日产油0.25,含水52%,累计产油0.3813万吨,该井压裂层段内无水层,距最近水层219米,该井压裂层段平均孔隙度23.01%,渗透率62.1(10-3μm2),具有一定可采地质储量,通过压裂作业,改变该井渗流能力,从而提高该井产量,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卫萍,李希清,张卫华等RFT 测试资料在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30:127-130.
[2]燕军,徐丽萍,陈一鸣.RFT资料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1,13(4):2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