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素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合集下载

双黄分散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黄分散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黄分散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双黄分散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双黄分散片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治疗病症。

该药品功效显著、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信赖。

目前,双黄分散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还存在一定问题。

其中,制备工艺不标准、药物配比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该药品的药理效应和安全性,严重影响该药品的临床应用效果。

因此,研究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对于提高该药品质量、保证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并对其药理效应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目标:1. 建立合理的双黄分散片制备工艺,优化配方比例,提高药品质量。

2. 制定双黄分散片的质量标准,并对药品效应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内容:1. 分析已有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

2. 优化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原料配比比例。

3. 制定双黄分散片的质量标准,包括质量控制点、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等。

4. 评估双黄分散片的药理效应和安全性,包括药效学、毒理学和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

三、研究的方法1. 文献调研法:对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理效应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搜集和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实验室研究法: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和原料配比,制备双黄分散片,通过化学和物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

3. 动物实验法:选取不同动物模型,对双黄分散片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评估其安全性和药理效应。

四、研究计划及预期结果时间安排:第一年:搜集文献资料,分析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第二年:优化双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制定质量标准,开展药理效应和安全性评估实验。

第三年: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论文答辩。

四季三黄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四季三黄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标准进行 提高 , 因此拟建立高效液 相色谱法用于 同时测定 黄 芩和黄柏 的活性成 分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 , 以更好地控制该
品 种 的质 量 。
1 实 验 材 料
A 6 1 e n t 1 2 6 0高效液相 色谱 仪( G 4 2 1 2 B D A D检测器 、 A i l e n t C h e m化学工作 站) ; X S 1 0 5电子 天平 : ME T r L E R T O L E ・ D O; K Q一 6 0 0 D V型数 控超 声 波清 洗器 : 昆 山市超 声仪 器 有
0 %。结论 : 该测 定方法简便、 实用 , 准确性和 重复性好 , 能够更好地控制 四季三黄片的质 量。
主题词
四季 三 黄片 现 收载 于 国 家食 品 药 品 监督 管 理 局标 准 Y B Z 0 5 4 3 2 0 0 6, 由大黄 、 黄芩 、 栀子、 黄柏等 4味药 材组成 , 具

0 . 5 6 4 0  ̄ g , 0 . 0 2 3 5~ 0 . 3 5 2 5  ̄ g范 围内呈 良好 线性 关 系, 方法的精 密度 良好 , 平 均回收率 为 9 6 . 8 %、 9 8 . 四季三黄片 质量控制 1 2 . 0 a r g置 1 0 0 m l 量 瓶 中, 加 甲醇溶解 并稀 释 至刻度 , 摇匀, 作为对照品贮备液 。再精密吸取对照 品贮备 液 5 m l , 置2 5 m l 量瓶中 , 加 甲醇稀释至刻度 , 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 。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 照 品溶液 1 、 2 、 5 、 8 、 1 0 、 1 5 注入 液 相色谱仪 , 按上述条件测定 峰面积 。以待测组 分的质量 为
中 国中医药科技 2 0 1 3年 3月第 2 0卷第 2期 Ma r . 2 0 1 3 V o 1 . 2 0 N o . 2

雷公藤多苷质量标准

雷公藤多苷质量标准

雷公藤多苷片Leigongteng Duogan Pian【处方】雷公藤多苷10g【制法】取雷公藤多苷,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至棕黄色片;味微苦、涩。

【鉴别】取雷公藤内酯甲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5: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雷公藤甲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3:57)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8nm。

理论板数按雷公藤甲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 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雷公藤甲素(C20H24O6)不得过10μg。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D)。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64:16:20)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

理论板数按雷公藤内酯甲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内酯甲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制成每1ml 含0.1m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相当于20片的量,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瓶中,加乙酸乙酯30ml,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58kHz)30分钟,放冷,滤过,容器及滤器用乙酸乙酯适量分次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液,蒸干,残渣用10ml乙酸乙酯使溶解,置已处理的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1cm,乙酸乙酯湿法装柱)上,用乙酸乙酯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槲树叶总黄酮片质量标准研究

槲树叶总黄酮片质量标准研究

槲树叶总黄酮片质量标准研究赵森;姜黎;邹明【摘要】目的制定槲树叶总黄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树叶总黄酮片中槲皮素含量,并采用其他方法对其硬度、崩解时间等进行考察,确定其初步质量标准.结果制定槲树叶总黄酮片的有关检查项目标准及含量测定方法、含量限度.结论本实验采用HPLC法,在现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槲树叶总黄酮片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回收率满意,操作简单可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对槲树叶总黄酮片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该制剂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08【总页数】2页(P143-144)【关键词】槲树叶;总黄酮;槲皮素;HPLC【作者】赵森;姜黎;邹明【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配夜中心,大连11600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配夜中心,大连11600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配夜中心,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槲树叶,又名槲若,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 L.)植物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的干燥叶。

味甘苦,平,无毒,归脾、胃、肺、大肠经。

有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

本实验按照最佳提取、纯化工艺及成型工艺流程,制备3批次槲树叶总黄酮片。

其批号分别设为201301、201302、201303。

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初步确定其质量标准。

CP225D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CQ-250超声波清洗器(上海超声仪器厂);Agilent液相色谱仪;安捷伦色谱工作站;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江苏昆山);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848-9901);槲树叶,自采于丹东东港,经鉴定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甲醇、乙腈为色谱试剂,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1性状经对三批外观性状检查,检测结果见表1。

双黄连泡腾片质量标准研究

双黄连泡腾片质量标准研究

双黄连泡腾片质量标准研究
梁军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0(23)6
【摘要】建立测定双黄连泡腾片中黄芩苷、绿原酸及连翘苷3组分含量的质量标准.依据试行的质量标准,先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黄芩苷、绿原酸及连翘药材溶液为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并对药品的崩解时限、重金属含量和重量差异进行检查.同时,在试行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多组分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henomenex-C18柱,分别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甲醇-水-冰醋酸(15:85:1)和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274nm、324nm、278nm,流速均为
0.8ml/min的色谱条件下测定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94%,0.14%,0.22%.双黄连泡腾片每片含黄芩苷、绿原酸及连翘苷分别为103mg、4.5mg、7.7mg.实验结果显示,建立多组分含量测定增加了制剂质量的可控性,同时为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更多依据.【总页数】3页(P915-917)
【作者】梁军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0
【相关文献】
1.复方黄连阴道泡腾片质量标准研究 [J], 喻志芳;孙璇
2.玄麦甘桔泡腾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J], 陈炜霞
3.平消泡腾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J], 付桂英;付聪;温明铃;孙燕;陈珊珊
4.开胃饮泡腾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J], 王庆文;徐振文;温中明
5.复方清肺泡腾片质量标准研究 [J], 谭栀恩;罗毅;刘灵杰;傅鹏;李媛;黄俊善;陈卫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黄芩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复方黄芩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复方黄芩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复方黄芩片的质量标准。

方法 HPLC法测定复方黄芩片中黄芩苷的含量,选用AichromBond-AQ-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 流速:1 mL/min 检测波长:280 nm。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黄芩片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HPLC的方法灵敏、准确。

黄芩苷在1.51~18.12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25%(n=5)。

结论该方法可为复方黄芩片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复方黄芩片黄芩苷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黄芩片由黄芩、穿心莲、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

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大肠湿热泄泻、热淋涩痛,痈肿疮疡等。

按照中药新药研究规范,根据以上药材的理化性质,对黄芩、穿心莲进行了薄层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苷的含量,建立了可靠,专属性强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LC-10ADVP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SPD-10AVP紫外检测器, 复方黄芩片(肇庆星湖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110、080111、080112、080113、080114)甲醇(上海久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试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色谱纯。

2 定性鉴别2.1 黄芩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用4%醋酸钠溶液制备的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中药复方根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药复方根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药复方根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价值。

中药复方是将多种中药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药物,具有综合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是中药治疗的重要形式。

根黄分散片是一种以黄芩、黄连、栀子等为主要药材制成的中药复方,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

但是,由于不同厂家之间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差异,根黄分散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些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对根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具体目的和内容如下:1. 研究不同原材料的来源、采集、储存及其质量标准。

2. 研究根黄分散片制备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合适的生产工艺。

3. 通过药材指纹图谱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研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适合于根黄分散片的质量指标体系。

4. 对根黄分散片的药效学和药理学进行研究,分析其药物作用机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集不同产地的根黄分散片原材料,从药材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

2.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确定最佳的根黄分散片制备工艺。

3. 利用药材指纹图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根黄分散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质量控制方法。

4. 采用动物实验研究根黄分散片的药效学和药理学,评估药效。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1. 研究结果将对根黄分散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 建立适合于根黄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国家药典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我国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进程。

3. 对根黄分散片的药物作用机制和药效学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牛黄上清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牛黄上清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牛黄上清片质量标准的研究方国民;任军【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03(007)005【摘要】目的对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黄上清片中牛黄、冰片、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明显;大黄素线性范围为2.5~20 mg*L-1,回归方程=442.8+229.56(r=0.999 9),精密度RSD为0.74%;大黄酚线性范围为1.5~45 mg*L-1,回归方程=[7.105×106]-2 364.294(r=0.999 8),精密度RSD为0.78%.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牛黄上清片质量控制标准.【总页数】2页(P329-330)【作者】方国民;任军【作者单位】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中辰药业有限公司,巢湖,238000;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中辰药业有限公司,巢湖,2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条件质量保证标准研究——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要素之一的研究 [J], 李伟龙2.大曲质量标准的研究(第五报):大曲质量标准体系设置的探讨 [J], 沈才洪;张良;应鸿;许德富;沈才萍3.基于3A质量标准体系的内部控制审计研究r——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3A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J], 黄邦夏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一)对外观质量标准的研究与讨论 [J], 李树殿;赵秋萍;汤美兰;初正云;徐绥绪5.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研究——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与创新路径研究》 [J], 马丽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 的精 密度 ;得 出供 试 品 溶 液 的 盐酸 巴马 汀含 量 为 9 1 . 2 3 %, 9 2 . 2 1 %, 9 1 _ 5 4 %, 9 1 . 6 7 %, 9 2 . 1 5 %, 9 2 . 5 7 %,含 量 平均 值 为 9 1 . 8 9 %, R S D为
0 . 4 5 %, 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进行黄藤素片的含量 测定重复性很 好 ; 得 出在不 同时 间对 同一对照品盐酸 巴马汀溶液进行测定 , 得 出盐酸 巴 马汀保 留时间 R S D为 0 . 2 3 %, 峰 面积 R S D为 1 . 2 4 %, 试验说明测定溶液在 7 2 小时 内 稳定性 良好。结论 : 使 用薄层 色 谱 法和 高效液相 色谱 法对黄藤 素片进行质量控制 , 分析快速、 准确 , 值得推 广。 ・ 关键词 : 黄藤素片 ; 质量标准 ; 盐酸 巴马汀 ; 薄层 色谱 法 ; 高效液相色谱 法 1 3 2 . 6重复陛试验 黄藤素片是—种临 床常用药物, 其主 要或 分是 从 含有黄藤素的药材 中提取 、 分离的黄藤素, 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 是一种高效 、 广谱的抗 精密称取同一黄藤素片样品 6 份, 按照 1 3 . 2 2“ 供试品溶液制备” 项 病毒、 抗菌、 消炎中成药。 I 临床主要同于治疗怠慢l 生盆腔炎、 急『 生 附件炎、 慢 下方法制备 6 份供试品溶液, 再分别在 1 . 3 3 项“ 2 色谱条件没定” 的条件下 性附件炎、 子宫内膜炎、 宫颈糜烂 、 霉毒『 生阴道炎、 泌尿道感染 、 眼结膜炎、 进行测定 ,测定供试品溶液的盐酸巴马汀含量, 嚓 该方法的重复陛隋 呼吸道感染等。 为对黄藤素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 并对质量控制 况 。 1 3 . . 2 . 7稳定 陛试验 方法可行 陆进行研 。本文使用薄层色耥 片中的有效成分盐 酸巴马汀进行定 0 ,使用高效液相色{ 静去 对盐酸巴马汀进行定量测 在1 3 . 3 项“ 2 色谱条件设定” 的条件下 , 在0 小时, 8 小时, 2 4 小时, 4 8 定。现报告如下: 小时, 7 2 小日 积寸 同—列照品盐酸 巴马汀 备 液边行 , 观察该方法的稳意陛隋
2 2 . 4 稳 定 试验 1 3 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得出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对照品盐酸巴马汀溶液进行测定 ,得出盐酸 糊 寸 ^ 只 强 品盐酸巴马汀对照品适量 , 进行精密称定后, 用甲醇进行溶 巴马汀保留时间 R S D为 0 . 2 3 %, 峰面积 R S D为 1 2 4 %, 试验说明测定溶液 解, 配制成 3 0 g / m l 的对照 潞 液。 在7 2 小时内稳定陛良好。 1 3 2 2供试品溶液制备 3讨论 精密称取黄藤素片 1 0片, 计算每片重量后取其中 4 片, 将这 4片黄 经本试验观察 ,使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藤素片进行 藤素片供试品研细, 称取相 当于 1 5 毫克盐酸巴马汀的供试品量, 放置到 质量控制, 分析陕速、 准确 , 在含量测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线陛关系、 精密度 、 锥形瓶中, 再加入 2 5 毫升甲醇 , 经超声溶解 1 5分钟后 , 摇匀 、 滤过 , 精密 重复陛、 稳定陛, 值得推广使用。对黄藤素片的质量标准控制具有可靠的 取2 m L滤: 液, 放j 巨U 1 0 毫 l } 瓶中, 再用 甲醇趔珩 定容之后 , 摇匀 使用价值。 1 3 2 3色 谱条件设 定 参考文献 所色谱柱的为十八烷基键合 硅胶柱; 流动相为乙 腈 ( 4 5 ) 一 Q 1 % 磷酸 [ 1 】 张慧颖, 张森, 夏海星等, 黄腾素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 J l 云南中医学院学 ( 5 5 ) 一十二烷基磺酸钠 ( 2 / 1 0 0 0 ) ;检测流速为 1 . 0 m l / m i n ;检测波长为 报 , 2 0 0 8 , 3 1 ( 4 ) : 9 — 1 6

பைடு நூலகம்
6 O・
科 技论坛
黄藤 素片 的质量标准研 究
高 国峰 ( 黑龙江省食 品药品检验检测所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对黄藤 素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 究和制定 , 并对质 量控 制方法可行性进行研 究。方法: 使用薄层 色谱法对黄藤素片 中的 有效成分盐酸 巴马汀进行 定性检测 , 使 用高效液相 色谱法对盐酸巴马汀进行 定量测定 。结果 : 经定性检 测 , 发现存在盐酸 巴马 汀; 测得盐 酸 巴马 汀的 回归方程为 Y = 2 0 0 1 3 9 8 X + 1 1 2 5 2 , ( r = = 0 . 9 9 9 9 ) ,说 明在 盐酸 巴马汀进样量在 0 _ 3 g 到3 . 0 g的范围 内具有 良好的线性 关系; 得 出盐酸巴马汀的峰 面积 R S D为 0 . 3 4 %, 保 留时间的 R S D为 0 . 1 %, 试验结果说 明该方法对黄藤素 片的主要成分盐酸 巴马汀的定量测量有
1材料 和方 法 I . I 试验仪器
况。
2结果
超声清洗仪( 型号 S K 3 3 0 0 L H ) , 电子天平( 型号 X S 1 2 5 A ) , 高效液相 2 1 定 佥 测 色谱仪 号岛津 L C 一 1 0 A v p ) 。 经定性检测, 发现存在盐酸巴马汀。 1 2试验药品及试剂 2 2 定鸯f 金 i 贝 I I 市场销售的经检验合格的黄藤素片药品, 盐酸巴马汀对照品, 盐酸药 2 . 2 . 1 线性关系考察 根碱对照品 ,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反渗滤纯化水 , 硅胶 G薄层色谱板( 青 测得盐酸巴马汀的回归方程为 Y=2 0 0 1 3 9 8 X + l 1 2 5 2 , ( r = 0 . 9 9 9 9 ) , 岛) , 各种分晰 。 说明在盐酸巴马汀进样量在 0 3 g 到3 . 0 g 的范 围内具有 良好 的线性关 2 2 2精密度考察 , 黄藤素片先进行研细 , 再取黄藤素粉末 0 . 0 3 克, 加入到 1 O 毫升甲醇 得出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 R S D为 0 3 . 4 %,保留时间的 R S D为 n 1 %, 溶液中进行 1 0 分钟的超声溶解,经过滤后制成定 4 供试品溶液 ; 另 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对黄藤素片的主要成分盐酸巴马汀的定量测量有 良 取适量盐酸巴马汀对照品使用甲醇溶液制成浓度为 1 毫克 / 毫升的定胜 好的精密度。 检测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定 0 供试品溶液和定 捡 测对照品溶液 2 2 3重复 . 考 察 2 l , 都点在同—个硅胶 G枥_ 上, 使用 甲苯( 6 ) : 乙酸乙酯( 3 ) : 异丙醇( 2 ) : 甲 得 出供 试 品溶 液的盐 酸 巴马 汀含 量 为 9 1 2 3 %, 9 2 2 1 %, 9 1 5 4 %, 醇( 2 ) : 浓氨试液( 0 L 5 ) 作为展开剂 , 将硅胶 G板放在饱和氨气色谱缸中, 展 9 1  ̄ 7 %, 9 Z 1 5 %, 9 2 5 7 % 含量平均值为 9 1 . 8 9 %, R S D为 0 . 4 5 %, 试验结果 开、 取出、 晾干后, 使用碘化铋钾溶液进行显色, 最后进行定 0 分析日 o 说明该方法i 行黄藤素片的含量测定重复l 生 彳 艮 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