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经济篇

2021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经济篇
2021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经济篇

2021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经济篇

考情分析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从而为辉煌灿烂文明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但到明清时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落后性、保守性以及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演进,最终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伍。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思想和政策、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发展将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在复习时,还要广泛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粮食生产状况问题等,从古代商业发展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理解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必要性。

核心知识聚焦

核心知识一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脉络

(一)知识结构

民营手工业成分

日益重要。

达。

明清

传统农业达到

顶峰农业产量显著提高,明

朝时大量引进外来高产

农作物(玉米、甘薯),

清朝时,棉、桑、茶、

油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扩大;

明代的《农政全书》;

固守“农本、工商皆末”

政策。

明清时期出现彩

瓷、珐琅彩;

明中叶以后,冶

金、制瓷和纺织

等部门的民营手

工业超过官营手

工业,占据主导

地位

城镇商业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

市场;

地域性商人群体出

现;

货币作用增大;

明清实行海禁、闭关

锁国政策。

(二)重点强调

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③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2.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点、经营形式

①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

③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④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3.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

①中国古代不同的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宋元时期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纸币最早出现,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明清时期,一大批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徽商晋商等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等,使得明清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所在的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坊”严格分开。宋代以后坊市制度界限被打破。

③中国古代商业与商人的命运总是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有关,自战国以来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4.古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5.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演变:始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废除。

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臣下只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瓦解:

②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如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废除: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封建土地所有制:

Ⅰ:土地私有制

①君主私有土地:是指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②地主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汉代以来,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宋初“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③自耕农私有土地:与地主私有土地相比,土地规模小,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地主和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

Ⅱ: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①实行:北魏、隋朝、唐朝前期。

②目的: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③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土地不得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3)租佃关系普遍化

演变:战国时期产生;汉代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减少,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影响:

①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典型例题】

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专卖到城市,由此得出②③结论正确。“自然经济解体”要在鸦片战争之后;“出现经济区域分工”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答案:B

2、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注意题中商业活动时间是北宋,由夜市通宵不绝,文娱场所“不觉抵暮”,判断这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打破了时间限制。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答案:A

3、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解析: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的“内容”一栏信息进行分类总结,大致可总结为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农业经验总结(农业著作)等方面的表现。从土地资源(人地矛盾)、农业生产力水平(小农经济)、农业政策及观念(重农抑商)等多角度回答“精耕细作”特点的原因。

答案:

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核心知识二重要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既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政策,又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1.表现:

①商鞅首倡“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②汉武帝将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均收归官办,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③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④明清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压制。

2.原因:

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来源;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③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④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⑤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

⑥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3.实质:保护封建经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4.评价: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政策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但是,到了明清时代,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

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二)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闭关政策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3.原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4.影响: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渠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

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典型例题】

1、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工商业者出身的人不可授官,朝贤君子可授官),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题中材料也没有体现AC两项。

答案:B

2、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两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

答案:D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1)注意材料一的关键句“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和“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进行适当概括,联系课本知识,从国内、国际、经济基础、个人认识等多个角度简答背景。

(2)从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海禁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害;从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开禁对贸易、对百姓生计、对人口迁移、对制度改革等都有积极影响。

答案:

(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核心知识三经济格局的演变

经济重心南移

1、历程: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差距明显缩小;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快,尤其是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明清时期,江南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工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①南方自然条件(光热、地形、气候等)总体上优于北方;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③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劳力,并带去先进的工具、技术;

④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的发展;

⑤政治中心南移(如南宋)的推动。

3、南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烧山、围湖等方式过度开发,造成水旱灾害频发以致影响到今天。这是当前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应引以为戒的,注意开发与环保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典型例题】

1、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解析: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南方“多末作以病农”,“兼并之患兴”是贫富差距的原因,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比南方更稳定,“末”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因此答案C。

答案:C

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解析:明朝,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而且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答案: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