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知识点整理.pdf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知识点整理.pdf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知识点整理.pdf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知识整理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可传递、可存储、可加工、可共享、失真性)

3.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挽留过技术生成的一种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效果的现实模拟环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技能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4.人工只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5.二进制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

二-十进制转换

6.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7.汉字国标码GB2312

港台地区繁体字“大五码”GIG5

8.字节Byte

8个二进制数为一个字节

计算机中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9.源码、反码、补码

10.获取信息的途径

感官、工具、文献检索、听广播看电视、浏览网络、调查研究

11.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由专门搜索信息的“机器人”程序像蜘蛛一样在网络间爬来爬去,提取所经过网页的相

关信息,如网址、所包含的关键字等,建立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当用户输入关键字搜索后,搜索程序从数据库找到符合该关键字的所有相关问题网页,并将搜索结果的连接地址和页面

内容摘要等内容组织起来返回到浏览器,使用户选择浏览。

12.搜索引擎分类

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

13.搜索时关键字中空格与双引号对搜索结果的影响

14.信息的甄别与评价

文献信息(作者、出版机构、类型、被引用率、内容)

口头信息(发言者、场合、听众反应)

网络信息(可信度、真实性、全面性、时效性)

15.网上信息的下载(文字、图片、动画、软件等)

16.信息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7.常见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扩展名

纯文本Txt

文本文档Word

网页Html、htm

图片Jpe.bmp.gif

18.文件的基本操作(复制、移动、粘贴、重命名、分类管理、搜索、压缩解压缩)

Ctrl+单击文件:选择不连续的若干文件

Shifit+单击文件:单击待选的第一个文件,按住shift键,同事单击待选最后一个文件,

选择连续排列的若干文件。

第二章管理计算机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冯.诺依曼原理

2.计算机发发展

第一代电子管

第二代晶体管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主机:主板、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内存(RAM、ROM)、硬盘、光驱、软驱、显卡、声卡、网卡、电源。

外设: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话筒、扫描仪、手写板

输出设备:显示器、音响、话筒

4.各种存储器存取速度比较

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硬盘>U盘>光盘>其它辅助存储器

5.常用输入输出接口

显示卡:视频图形适配器VGA

数字视频接口DVI

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

硬盘设备:电子集成驱动器IDE 家用、服务器

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 家用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 服务器

光钎高端服务器

6.操作系统发展

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7.常用操作系统

DOS、OS/2、windows 、linux、unix、mac 、chrom等

8.安装操作系统、驱动、应用软件

9.系统优化、磁盘清理、系统更新、还原

10.提升计算机安全方法

①应用先进的身份认证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黑客跟踪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等可防范外部攻击。

②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安全程度。

1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一种人为编写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驻留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

1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

1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可移动存储器

1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隔离来源、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第三章应用文档的设计

信息技术基本功试题答案

2016年沭阳县高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试卷 请在计算机上解答专业知识题,答案写在试题电子文档对应题目的答案区域内,页面不限。 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比赛时间共为180分钟。 专业知识试题(简答题) 1、(10分)汉字的输出码可以用点阵方式来表示,如目前汉字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就是点阵汉字。点阵汉字有16×16点阵、24×24点阵、32×32点阵、48×48点阵等,16×16点阵就是用16行,每行16个点,其中一个点用一个二进制位表示。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那么48×48点阵的一个汉字要用多少字节来表示? 答:48*48/8=288字节 2、(10分)BMP是一种与硬件设备无关的图像文件格式,它采用位映射存储格式,除了图像深度可选以外,不采用其他任何压缩,因此,BMP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很大;标准BMP文件可分为四个部分:位图文件头、位图信息头、彩色板、图像数据阵列,请计算宽度256像素,高度256像素,位深度8的BMP图像标准文件近似值大小。 答:14+40+4*256+256*256*8/8=66614字节 3、(10分)请简述模拟声音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答:1、采样:对连续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 2、量化:取样的离散音频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 3、编码:对音频信号取样并量化成二进制,但实际上就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但用不同的取样频率和不同的量化位数记录声音,在单位时间中,所需存贮空间是不一样的。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包括: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编码方案和数码率等,未压缩前,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为:波形声音的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波形声音的码率一般比较大,所以必需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注: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背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结绳记事等。 二、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三、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五、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六、信息技术包括的四大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八、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九、信息技术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十、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犯罪 3、信息污染 4、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十一、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一、获取信息需要经历的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二、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 三、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四、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类搜索引擎的应用(观看提供的Flash动画) 五、搜索时怎样用好关键词? 1、提炼关键词:提炼最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添加关键词 3、用好逻辑符号:“AND” 、“OR”、“NOT”、“+”、“-”、“&” 、“^” 4、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 五、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 1、音频(.mp3) 2、视频(.avi)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内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内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内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内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汇总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 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 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 放出来的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 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 (教科版) 2017

目录 1.1 信息及其特征 (1)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4)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8) 2.2.1 搜索引擎 (10) 2.2.2 搜索技巧 (13) 2.3.1 文件及其类型 (16) 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 (19) 2.3.3下载效率的提高 (22) 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 3.1 信息加工概述 (27) 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 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 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36) 4.1.2 字处理软件 (39) 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42)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45)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48) 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51) 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 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5) 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8) 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61) 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63) 6.1 信息集成(1) (66) 6.1 信息集成(2) (69) 6.2 信息发布 (71) 6.3 信息交流 (74)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76) 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79) 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81)

1.1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持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 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 ①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

信息技术基本功试题答案

2016年沐阳县高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试卷 请在计算机上解答专业知识题,答案写在试题电子文档对应题目的答案区域内,页面不限。 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比赛时间共为180分钟 评委记分表 专业知识试题(简答题) 1、(10分)汉字的输出码可以用点阵方式来表示,如目前汉字在显示器上显示 的就是点阵汉字。点阵汉字有16X 16点阵、24X 24点阵、32X 32点阵、48X 48 点阵等,16X 16点阵就是用16行,每行16个点,其中一个点用一个二进制位表示。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那么48X 48点阵的一个汉字要用多少字节来表示 答:48*48/8=288 字节 2、(10分)BMP是一种与硬件设备无关的图像文件格式,它采用位映射存储格式,除了图像深度可选以外,不采用其他任何压缩,因此,BMP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很大;标准BMP文件可分为四个部分:位图文件头、位图信息头、彩色板、图像数据阵列,请计算宽度256像素,高度256像素,位深度8的BMP图像标准文件近似值大小。 答:14+40+4*256+256*256*8/8=66614 字节 3、(10分)请简述模拟声音数字化的基本过程。答:1、采样:对连续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 2、量化:取样的离散音频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 3、编码:对音频信号取样并量化成二进制,但实际上就是对音频信号进行 编码,但用不同的取样频率和不同的量化位数记录声音,在单位时间中,所需存 贮空间是不一样的。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包括: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编码方案和数码率等,未压缩前,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为:波形声音的码率二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波形声音的码率一般比较大,所以必需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

2016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试题-定稿(完整资料)

机密★考试结束前 第五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 上机测试试卷(断网施测) (总分4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量子通讯(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它的一个重要突破是使通讯()。 A.更快 B.更智能 C.更安全 D.更简单 2.人类对图像的分辨能力约为26灰度等级,而图像量化一般采用28灰度等级,超出人类对图像的分辨能力,这种冗余属于()。 A.空间冗余 B.时间冗余 C.视觉冗余 D.结构冗余 3.已知单调函数f(x)在[1,2]区间存在一个x 0,使f(x )=0。现用二分法无限逼近 x 的值,开始检索的区间为[1,2],若经过8次检索,还未达到要求,需要进行第9次检索,那么第9次检索的区间长度为()。 A.1/8 B.1/9 C.1/28 D.1/29 4.小明设计多媒体作品时,通过目标用户分析,确定了该作品的发布方式,这个过程属于()。 A.功能设计 B.结构设计 C.需求分析 D 模块设计 5.关于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新闻来自各门户网站,因此新闻来源可靠 B.新闻报道不蕴含价值取向 C.新闻内容的逻辑性是判断其真实性的依据 D.新闻报道的导向不会影响其真实性 6.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可采用的组织方式和发展趋势是()。 A. 主题树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 B. 数据库方式与文件方式相结合 C. 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D. 文件方式与主题树方式相结合 7.某学校的办公楼和教室都安装了“刷脸”签到系统,教师上下班、学生上课,都需要通过“刷脸”的方式进行签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迟到、早退现象。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签到系统不仅管理方便,而且准确度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B.签到系统规避了管理过程中的“人情”因素,体现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C.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和学习,是签到系统展示出的价值取向,值得推崇 D.签到系统疏远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8.在下列应用中,使用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的是()。 A.在字处理软件中使用语音输入文字 B.在QQ聊天中,通过截图功能截取文字发送给他人,并就文字内容进行交流C.某电子学习工具能够通过拍摄输入文字,并能识别文字的含义 D.某些智能手机和PAD的手写输入技术 9.高二(3)班期中考试所有同学的语文成绩,已经制作成Excel表格,若想直观表现各分数段所占比例(百分比),采用哪种图表类型最合适。答案是()。 A.柱形图 B.折线图 C.饼图 D.条形图 10.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或者尊重其肖像权,可以将其照片在Photoshop软件中进行特别处理。这时通常使用菜单中的()功能,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A.杂色滤镜 B.扭曲滤镜 C.模糊滤镜 D.渲染滤镜 二、简答题(每题4分,满分12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Flash软件中有两种补间动画,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名称及相同和不同之处。(4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20XX年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试卷 I 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总分45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现代手机除了基本的通话功能之外,集成了诸多的多媒体播放、高速网络浏览等信息技术。手机操作系统常见的有:PalmOS、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Android、黑莓和() A.安卓 B.iPhoneOS C.红帽子 D.IPAD 3.暑假去北京旅游时,丹丹照了一张很满意的数码相片(正面的),她想利用学过的图像图像处理技术DIY一套红底一寸的证件相,她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是() ①用“油漆桶工具”将背景颜色填充为红色;②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将头像从背景中勾出来;③点击“矩形选框工具”,将样式设为“固定大小”,并设置一寸相规格的宽度和高度;④点击“选择/反选”,将头像之外的背景选中,删除;⑤将相片裁剪为一寸相,并排版打印;⑥利用Photoshop打开数码相片;⑦点击“图像/图像大小”,调整图像大小略大于一寸相规格。 A. ⑥①⑦②④③⑤ B. ⑥⑦②④③①⑤ C. ⑥②④①⑦③⑤ D. ⑥④②①③⑦⑤ 4.用Flash制作一个小球沿弧线运动动画。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是() ①新建一个“图形元件”,用椭圆工具在元件的第1帧处画一个小球;②新建一个Flash文件;③从库中把“小球”拖到“图层1”的第1帧,并跟引导线的一端重合;④点击“增加运动引导层”按钮,在“图层1”上新建一个引导层;⑤用铅笔工具在引导层上画一条平滑的曲线,延长到第40帧,并锁定;⑥测试并保存;⑦在第40帧处按F6插入关键帧,把小球拖到引导线的另一端,与其重合。 A. ②①⑤④⑦③⑥ B. ②①③⑦④⑤⑥ C. ②①④③⑤⑦⑥ D. ②①④⑤③⑦⑥ 5.梅丽使用Flash制作数字“1”形变成“2”动画,出现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2013全国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试卷试题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3年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 上机测试试卷 (总分4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12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 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初的主要功能是() A.科学计算 B.家用 C.商用 D.教学用 2. 计算机芯片(硬件)一旦更新升级,软件也会随之升级以吸收新型芯片的高性能,从而迫使用户不断更新硬件配置,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A.摩尔定律 B. 安迪-比尔定律 C. 反摩尔定律 D. Intel定律 3. 已知某进制数的等式“36+44=102”,则“102”转换成十进制后应为() A.100 B.55 C.66 D.56 4.小张在用WinHex软件观察“腾讯QQ”这四个字符的内码时,显示的十六进制内码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讯”字的内码是() 第4题图 A.DA B.DA D1 C. B6 D. D1 B6 5. 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面向中小学生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其依赖的数据传输模式为() A.神舟十号与地面之间的星地通信链路 B.天宫一号与地面之间的星地通信链路 C.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之间的星际通信链路 D.天宫一号与天链一号之间的星际通信链路 6.有一篇Word文稿,里面有许多图片,小明想将所有图片以单独文件的方式快速保存下来,应该选择的保存类型是()

第6题图 A.xml文档 B.单个文件网页 C. 网页 D. 筛选过的网页 7.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常常使用Word作为制作电子小报的工具,下列软件中最适合制作电子小报的软件是() A.OneNote B. PowerPoint C. Publisher D. Visio 8. 某校信息技术期中考试成绩表格如图一所示,学生得分在20—30分属于C等,30—40分属于B等,40—50分属于A等。当进行下面的分类汇总操作时(图二),将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第7题图 A.各班成绩的平均分 B.A、B、C三个等级学生成绩的平均分 C.各班A、B、C 三个等级学生的平均分 D.A、B、C等级的学生在各班的分布情况 9.某Flash作品的时间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知识点整理.pdf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知识整理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可传递、可存储、可加工、可共享、失真性) 3.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挽留过技术生成的一种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效果的现实模拟环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技能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4.人工只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5.二进制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 二-十进制转换 6.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7.汉字国标码GB2312 港台地区繁体字“大五码”GIG5 8.字节Byte 8个二进制数为一个字节 计算机中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9.源码、反码、补码 10.获取信息的途径 感官、工具、文献检索、听广播看电视、浏览网络、调查研究 11.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由专门搜索信息的“机器人”程序像蜘蛛一样在网络间爬来爬去,提取所经过网页的相 关信息,如网址、所包含的关键字等,建立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当用户输入关键字搜索后,搜索程序从数据库找到符合该关键字的所有相关问题网页,并将搜索结果的连接地址和页面 内容摘要等内容组织起来返回到浏览器,使用户选择浏览。 12.搜索引擎分类 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 13.搜索时关键字中空格与双引号对搜索结果的影响 14.信息的甄别与评价 文献信息(作者、出版机构、类型、被引用率、内容) 口头信息(发言者、场合、听众反应) 网络信息(可信度、真实性、全面性、时效性) 15.网上信息的下载(文字、图片、动画、软件等) 16.信息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7.常见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扩展名 纯文本Txt 文本文档Word 网页Html、htm 图片Jpe.bmp.gif 18.文件的基本操作(复制、移动、粘贴、重命名、分类管理、搜索、压缩解压缩)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 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 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坚持如下三点:第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第二、切实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第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必修部分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 让学 构建与 建议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三、四学期或以后。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应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所应涉及的其他内容,如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考虑到课程管理的原因,放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置;而通信技术等,考虑到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学校自行开发相应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特征,应使维持学生的持续经历,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每周二学时延续两个短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同时建议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连堂上课。同样,若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全套)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 信 息 技 术 基 础 教 案 任课教师:娄海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就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得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得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就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得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得习惯与自主学习得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得获取者就是刚刚升入高中得学生,按照人得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得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得认识,可以让她们从大量存在得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她们应该获得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得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得各种信息,感受信息得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得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与学习得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得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得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得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得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就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您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瞧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得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得信息。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得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得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得身体内部得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就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得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得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得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得特性,也就相同得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得信息,找出它们共同得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得信息中,书刊上得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得表面,老师讲课得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得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她得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得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就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得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得学习知道信息就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得,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得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与传播出去,供更多得人分享,而“分享”得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2019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试题-终稿

机密★考试结束前 第六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示交流活动 上机测试试卷(断网施测) (总分4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12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 )是指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A.虚拟存储器 B.相联存储器 C.高速缓存(Cache) D.随机访问存储器 2.网络安全包含了网络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网络通信对象的真实性。其中,数字签名是对()的保护 A.可用性 B.保密性 C.连通性 D.真实性 3.下面关于查找运算及查找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哈希表可以动态创建 B.二叉排序树属于动态查找表 C.二分查找要求查找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或循环链表结构 D.顺序查找方法既适用于顺序存储结构,也适用于链表结构 4.以下关于类和对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B.类是一个对象模板,用它仅可以产生一个对象 C.在客观世界中实际存在的是类的实例,即对象 D 类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 5.某电商通过分析某些地区快递包裹接收的数量和商品种类,从而预测这些地区未来的消费潜力。这主要利用了()技术。 A.区块链 B.人工智能 C.大数据

D.无线网络 6.程序员甲与同事乙在乙家探讨甲近期编写的程序,甲表示对该程序极不满意,说要弃之重写,并将程序手稿扔到乙家垃圾桶。后来乙将甲这一程序稍加修改,并署乙名发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软件著作权 B. 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软件著作权,因为甲已将程序手稿丢弃 C. 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乙已将程序作了修改 D. 甲没有发表该程序并弃之,而乙将程序修改后发表,故乙应享有著作权 7.计算机处理的音频信号主要是人耳能听到的音频信号,它的频率范围是()。 A.300Hz ~ 3400Hz B.20Hz ~ 20kHz C.10Hz ~ 20kHz D.20Hz ~ 44kHz 8.计算机获取模拟视频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 A.A/D变换 B.数据压缩 C.D/A变换 D.数据存储 9.以下关于大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概念是一个学科中重要的概念 B.大概念是一个学科中核心的概念 C.大概念是在一般概念之上的概念 D.大概念是具有“粘合力”的概念,能够把相关概念有机“粘合”起来 10.以下关于大数据说法,错误的是()。 A.大数据价值密度低,其价值有待挖掘 B.容量大、种类多的数据就是大数据 C.大数据一般来源渠道多、结构复杂 D.大数据是真实数据,还应具有完备性 11.关于Python语言,如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Python语言是一种专用语言 B.Python语言是一种开源语言 C.Python语言是一种跨平台语言 D.Python语言是一种脚本语言 12.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是() A.XLOOKUP可以实现自右向左查找 B.XLOOKUP默认查找结果为精确匹配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特征和信息技术发展》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