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与遥控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项目二任务五课件.

项目二任务五课件.

电液驱动头的模块组成:
(1)动力模块:包括微型电机、微型径向柱塞泵、溢流阀、 单向阀、油箱。
(2)安全保护模块:包括压力开关以及安全阀组。
(3)液压执行机构:
①液压缸(往复运动);
②齿轮和齿条的液压缸(旋转运动)
设有快速接头,可以和手动液压泵相连。 (4)阀位指示模块:包括微动开关和电阻(电流)式阀位 指示器。微动开关装在开关阀上,用于在到位时停止油 泵,阀位指示器指示阀门的开度。
新造液货船舶密闭装卸要求液舱遥测系统不仅需要监测 液舱内的液位,还要随时监测舱内的温度、气体压力、液货 密度、重量等参数。
阀门遥控系统的阀门驱动方式一般有电动、液压 和气动三种,目前船舶阀门遥控系统主要采用液压方 式,原因如下:
(1)机舱舱底、 管隧等潮湿环境 和油船上的危险 区域,不适于采 用电动方式。 (2)气源压力有限,驱动器体积 较大,气动遥控阀工作时有冲击性, 难以保持中间开度,空气中的水分 会造成气动元件锈蚀。根据船舶建 造规范,油船油舱内不能使用气动 驱动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低位传感器优点(特点):
① 能测量密度,并进一步自动计算装载重量,不须人工输 入密度,而且有些液货密度的温度系数很大,因此很难 得到高精度的重量计算结果。 ② 对于当代多品种化学品船,绝对不允许货品混淆,有了 实际密度测量,即可在系统中设入密度报警。在装货时, 一旦实际密度超过设定密度的极限即给出报警,提醒当 班人员核查,以避免更严重的混装事故。
阀门电液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
具有独立的各控制单元 a、单个损坏不影响其它控制单元 b、可靠性高 液压控制单元采用集成制造工艺 a、不存在管路
b、系统中油液较少
c、污染小
二、液舱遥测系统
1、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遥测遥控技术

遥测遥控技术

遥测:
将对象参量的近距离测量值传输至远距离的测量站来实现远距离测量的技术。

遥测是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遥测主要用于集中检测分散的或难以接近的被测对象,如被测对象距离遥远,所处环境恶劣,或处于高速运动状态。

遥测在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军事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遥测可以实现集中监测,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调度质量。

遥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使原来难以进行实测的研究项目,取得重要的动态性能数据。

实际遥测系统包括有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

传感技术和信号传输技术是遥测的两项关键技术。

传感器的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以及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等决定了遥测系统的性能。

现代遥测系统广泛应用高精度的传感器、数字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

最先进的遥测系统则是航空航天遥测系统。

遥测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通信系统。

因此遥测常按信号传输方式来进行分类。

如有线遥测和无线遥测,时分遥测和频分遥测,模拟遥测和数字遥测,实时遥测和循环遥测等。

遥控:
通过通信媒体对远距离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技术。

由操作装置、编码装置、发送装置、信道、接收装置、译码装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按信道介质,分有线遥控、无线遥控和光遥控;按操纵信号的传输方式,分单通道遥控和多通道遥控等。

被控对象按分布位置,分集中型的(如工厂、电站等)和分散型的(如传输线等)。

遥感、遥测、遥控

遥感、遥测、遥控

17、遥感、遥测、遥控TP72007051890 P H I高光谱图像的大气校正算法/李庆利,薛永祺,王建宇,白智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25(4).―316~320.从高光谱遥感图像中提取较为精确的定量信息,大气校正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该文在应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大气模拟的基础上,研究并发展基于遥感影像信息的经济、有效的大气辐射校正和反射率反演算法。

该算法可以根据遥感图像有效地估计大气中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交叉辐射的影响,进而对其进行大气辐射校正和反射率反演,通过对几景PHI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校正试验,表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图2表0参11TP7312007051891基于M at l ab的FY-4星载扫描辐射计午夜太阳入侵模拟/游思梁,王淦泉,陈桂林(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航天.―2006,23(5).―46~49.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以分析太阳午夜入侵对风云四号(FY-4)地球静止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影响。

给出了仿真算法的流程,介绍算法中太阳光线方向、受照面转换和主镜反射特性计算等难点,并说明为提高效率采用的近似简化和优化处理。

计算结果与文献中GOES 卫星的实测数据相近,表明该仿真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午夜太阳入侵,所获数据准确。

图5表3参8TP732.22007051892远程化学毒气红外探测告警技术进展/郑为建,胡旭,苏君红,金伟其(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5).―612~617.随着红外探测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远程毒气探测与告警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

介绍了远程毒气红外探测与告警技术的进展和产品概况,对主动激光和被动红外光谱等两种手段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技术发展趋势。

该技术对于战时防护、平时环境检测与反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1表3参11TP732.22007051893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动态仿真系统/屈惠明,陈钱,顾国华,随修宝(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5).―608~611.红外热像仪的研制离不开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仿真和优化;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可编程多模式驱动技术,开发了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动态仿真系统软硬件平台;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图形化软件编程.可进行多模式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动态仿真,实时验证其成像效果,及时进行修改和优化。

遥测遥感技术.pptx

遥测遥感技术.pptx
一、遥测技术的特点 对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通常是采用定点取样的方法,使空气样品连续地流过
仪器的传感器,从而测定出污染物的浓度.一般说来,这种方法所获得的数据, 仅反映取样点周围很小范围内两维空间的空气污染程度,而具有显著代表性的 取样点的选择是很困难的.显然取样点设置得愈多,测定结果愈接近实际情况, 但从经济上考虑监测网的尺度、取样点的密度均不可能那么大,这就是取样法 监测区域性空气污染的局限性.
第3页/共43页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是仅能测出污染物的相对浓度ppm-m,很难直接获得 绝对浓度,必须借助其他手段方可换算成某一区域内的平均浓度ppm; 同时从环境监测的要求看灵敏度还不够高,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遥测技 术将有可能取代采样式的连续监测仪器.但对大区域污染相对程序的普 查,特别是对污染源的研究,测遥测技术的辽阔性、快速性、经济性正在 发挥着优势。
第8页/共43页
方法应用
在讨论相关光谱仪的应用前,首先须对此类仪器的读数有一个正确的认 识.这种仪器的输出信号实际上是以电压降v来表示的,信号正比CL值.所谓 CL值是指气化平均浓度C与光程长度L的乘积。通过标准参考气体池的标定, 这种信号在记录仪上可直接用ppm-m的读数来表示.ppm-m的单位可换算 为mg/m2即(mg/m3)*m.
第32页/共43页
目前,植物生态调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监测、地质,土壤、水利、农业、 城市管理等有关地球表面的各种学科领域,都广泛地利用航空遥感资料.
第33页/共43页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风云1号、风云2号卫星,资源1号、 资源2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为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必将为 卫星遥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更好地为环 境管理决策服务。
第4页/共43页

《讲遥控系统》课件

《讲遥控系统》课件

03
遥控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有线遥控系统
总结词
通过物理线路连接的遥控系统
详细描述
有线遥控系统通过物理线路(如电缆、光缆等)连接控制端和被控端,信号传 输稳定可靠,但布线复杂,灵活性较差。
无线遥控系统
总结词
无需物理线路连接的遥控系统
详细描述
无线遥控系统无需物理线路连接,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等传输信号,具 有灵活方便、无需布线等优点,但易受干扰。
遥控系统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工业控制
遥控系统用于远程控制工 业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 。
智能家居
通过遥控系统实现对家电 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生 活便利性。
无人机
遥控系统用于无人机的飞 行控制和监测,实现远程 操控和拍摄等任务。
遥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遥控系统
早期的遥控系统主要应用于军事 领域,如无线电控制炸弹等。
红外遥控系统
总结词
利用红外线传输信号的遥控系统
详细描述
红外遥控系统采用红外线作为信号传输介质,具有方向性强、传输距离短、安全性高等特点,常用于家用电器等 近距离遥控。
超声波遥控系统
总结词
利用超声波传输信号的遥控系统
详细描述
超声波遥控系统利用超声波传输信号,具有穿透性强、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但传输距离较短,主要 用于医疗、机器人等领域。
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隐私保护政策
制定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确保 用户在使用遥控系统时个人隐私
得到充分保护。
感谢观看
THANKS
中期遥控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遥控系统逐渐应 用于民用领域,如电视遥控器等。
现代遥控系统
现代遥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 和远程控制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遥感、遥测、遥控

遥感、遥测、遥控

三轴稳定卫星的姿态解耦控制问题。

导出了卫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并给出了部分线性化的形式。

进一步利用反馈线性方法将非线性耦合系统解耦,然后对线性化的系统模型进行状态反馈和极点配置。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具有很高的姿态控制精度和稳定度。

图3表0参7V474.22006041531基于结构特征的空间目标识别算法/马君国,赵宏钟,李保国(国防科技大学A TR实验室)//现代雷达.―2005,27(7).―67~70.提出了基于结构特征的空间目标识别算法。

卫星结构的对称性使得卫星的一维距离像具有对称性,碎片结构的不对称性使得碎片的一维距离像不具有对称性,文中首先应用RELAX算法提取出目标的强散射中心的位置和幅度,然后根据模式匹配和对称性测度两种方法来检测强散射中心是否具有对称性,进而对卫星和碎片进行识别。

经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该算法取得了比较好的识别效果。

图7表0参5V474.22006041532相关双采样技术在航天相机中的应用研究/黄美玲,张伯珩,边川平,李露瑶,达选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传感器技术.―2005,24(8).―31~33.针对时间延时积分电荷耦合器件的视频处理电路,介绍了一种有效抑制噪声的技术——相关双采样技术;讨论了相关双采样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时间延时积分电荷耦合器件读出噪声的滤除作用。

实际中,采用一种新的相关双采样器件设计电路,并经过试验验证。

通过采用该技术,使时间延时积分电荷耦合器件输出视频信号的信噪比S/N高达50dB。

图5表0参217、遥感、遥测、遥控TP7012006041533对卫星遥感大气订正6S模型中的算法的探讨/李宏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2).―48~50.对6S模型中的算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a.6S模型中将向上辐射强度分解为5个组分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其中有些组分很难计算,其计算结果也不够精确,同时这5个组分之和也并不严格等于总辐射强度;b.6S模型对邻近效应的计算也存在着较大误差;c.一维地-气耦合辐射的数值计算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宜首选国际辐射传热界发展的离散坐标法来求解;d.宜选用逆向蒙特卡罗法来分析邻近效应。

航天测控.ppt

航天测控.ppt

相配合才能完成测控任务。对于测量,航天器上必须有相应的信标机或
应答机,它们发回地面跟踪和测速用的射频信号,应答机还发回测距信
息。对于遥测,航天器上必须有检测各种参数的传感器和发送这些参数
的射频发射机。对于遥控,航天器上必须有指令接收机。因此,航天器
上的和地面的两部分电子设备在设计时应该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有限,而设置测控站的数目又受到种种限制,不能无限增加。为了扩大跟踪范
围,将测控站搬到同步定点卫星上,从35800公里的高空来观测低轨道卫星是解
决这一困难的一个办法。1983年 5月美国利用航天飞机发射的一颗跟踪与数据
中继卫星(TDRS)是实现这个设想的第一步。两颗定点在赤道上空,经度相隔约
140°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和一个相应的地面控制接收站组成跟踪与数据中继
航天测控网
各种地面系统分别安装在适当地理位置的若 干测控站(包括必要的测量船和测控飞机) 和一个测控中心内,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联接 而构成整体的航天测控系统 。
航天测控系统图
总体设计
航天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属于电子系统工程问 题。对整个系统来说,首先考虑的是航天任 务的要求,可以针对某一个任务,也可以兼 顾多个任务,从较长远的发展要求来设计。 航天测控系统的中心问题是从地面和航天器 整体出发,实现信息获取,即将航天器的飞 行和工作数据发回地面,并用计算机进行计 算、决策和实时反馈来控制航天器飞行的轨 道和姿态。
测控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对航天器全天候跟踪,而且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足
够的精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对航天器跟踪测量所得的数据,经
过计算,可给出弹道、轨道或位置的信息;而遥测所提供的数据,经过
处理、分析可给出航天器的状态信息;它们都是系统中反馈回路的重要

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图3.1遥测遥控结构图Fig.3.1ThecompositionofTelemeteringandTelecontro!System图3.2终端站结构图Fig.3.2Thecompositionofterminalstation3.4.2终端站的功能终端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直接安装于航标设备现场,采集系统所要求的监测数据,控制航标设备正常运行,同时接受和完成监测站下达的遥控操作指令,实现系统对现场设备的遥测与遥控功能。

(1)监测功能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轮询分站按照设定的数据采集时间,周期性地向监测站上报航标运行参数。

数据采集周期等于或大于终端站的数据采集周期。

建有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处理、报警,编辑、生成存档、打印和报送监测站所需的各类报表,并按时向监测站上报航标设备运行信息。

(2)事件通讯分站在接收到设定级别的报警信息后,自动上报监测站,由监测站数据报警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产生报警信息。

(3)控制通讯在分站,航标设备管理人员可通过图形化人机界面,监视或查询航标设备的运行信息,并可随时向各终端站发送遥控指令,以检查或更改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

监测站在下达遥控操作指令时。

由中继通讯网连通指定分站由分转发操作指令。

图3.3分站的组成Fig.3.3SubstaIioncomposition3.4.5监测站(中心站)的组成监测站设立于航标处,是处级遥测遥控系统的中心。

监测站计算机系统由数据服务器、WEB数据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数据报表打印机、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公用电话网、IE测览终端组成。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图3.4中心站的组成Fig.3.4Centralstationcomposition3.4.6监测站的功能监测站负责从分站及终端采集航标设备运行信息,建立处级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并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处理、报警和打印,编辑、生成、存档、打印和报送航标管理所需的各类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