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发展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1、引言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城乡空间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演变的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但由于“Urbanization”一词中“Urban”包含有城市(City) 和镇(Town)[1] ,加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镇的规模一般都很大,不少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同时,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City)集中,而且还要向大量的城镇(City and Town)转移和聚集。所以,用“城市化”或者“城镇化”都不太准确,不能概括我国的城市和镇的“转移、集中与聚集”的整个过程,而如果选用“城镇化”一词则更能比较妥当的反映我国的实际状况。[2]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以家庭、作坊经济为主体的分散式城乡空间格局迅速瓦解,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导致了城镇的繁荣和乡村的衰败。随之关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以及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引起的后果等等的论述也出现在一些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也充分论述了城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城镇化目标。20世纪初,欧美大部分国家已初步实现了城镇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开始不断暴露,这不仅提出了对城镇化研究的理论需求,而且也为深入的城镇化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对城镇化的研究由传统的形态偏好开始转向功能空间研究。国外学者对城镇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等四大类型[3]。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与思想融入到城镇化的研究之中。美国规划大师赖特(H.Wright)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融合的区域城市。欧盟从1993年起开始了“欧洲空间展望”跨国空间规划工作,以实现区域与城市空间的集约发展。加拿大与美国也采取“生长控制”之类的措施,来调控区域城镇空间的演化。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驱动,也是我国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通过对城镇化发展理论的梳理,了解城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

2、城镇化发展演进理论

2.1区位理论

城镇化是城镇快速发展的结果,而城镇发展则与城镇所处空间区位有着密切联系。国外从区位理论角度研究城镇发展由来已久,主要以古典区位论和地域生产综合论为代表。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效益是促进经济要素集聚的决定因素,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促进了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4]

⑴古典区位理论[5]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由德国农业地理学家杜能(J.H.Thunen)奠基,经过阿尔弗莱德·韦伯(A.Weber)较为系统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廖什(A·Loseh)等进一步发展,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①农业区位论:

杜能根据以城市为中心的消费市场的远近,构建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同心环状农业圈图式(图1),形成了精细城郊农业区、林业区、集约的种植区、栅栏农业区、粗放的三年轮作区、牧业与粗放种植的序列布局。他的理论在实质上论述了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图1 杜能的农业同心圆经营圈

②工业区位论:

阿尔弗莱德·韦伯(A.Weber)是最早对有关城市工业区位的讨论进行系统整理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也成为现代城市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石。该理论的特点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着眼于成本最小、运费最省。进一步提出运费是重量与运距的函数,理想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低的地方。

图2 韦伯的工业区位模型

资料来源:张沛等.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③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它从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分析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探讨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论证了城市居民点及其地域体系,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提出了城镇体系发展的六边形模型。

④市场区位论:

廖什(A.Losch)在1940年发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把生产区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提出了市场区及市场网的理论模型,实质仍是工业区位论。其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特别重视市场区对工业布局的关系,即正确地选择区位是谋求最大市场和市场区,并获得最大利润,开辟了从消费地研究工业布局理论的新途径。

区位理论虽然不是专门谈城镇集聚的,但是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与城镇集聚过程并无本质差别。埃地温·米尔斯和布鲁斯·汗密尔顿的城市形成模型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图3)。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经济的作用成为促进要素集聚于特定区位的经济力量。[6]

图3 城市形成的米尔斯——汉密尔顿模型资料来源: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⑶地域生产综合论

该理论最早是由原苏联经济地理学家科洛索夫斯基在总结20世纪30年代原苏联经济区划和区域开发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按照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运输条件和地理位置,恰当地选择企业而实现一个工业点或整个区的企业经济组合。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①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 1989 年第 1 版,第 163~165 页。)

①综合体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主要根据企业的经济联系,实行生产联合,组成统一体,而不是企业、部门简单的空间集合。

②综合体的形成是要充分利用对该地域有利的条件,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③综合体是按国家生产布局计划建设起来的地域组织形式。

④综合体有不同等级规模。

⑤综合体是一个以专业化部门为核心的区域。

由此可见,按地域生产综合体原理规划建设的城镇,具有职能分工和等级规模差别,并构成空间分布上的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区域的、乃至全国的城镇体系。

以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为代表进一步发展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提出了区域发展总体空间平衡理论。着重研究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强调近代工业在城市区域基本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聚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出要考虑城市区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注意对个人和政府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决策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和阶层的作用;还探讨了区域发展中公共服务部门的活动和福利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等,使区域与城市关系的研究走上多层次、多元化、定量和动态综合分析的轨道①。(①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第 100 页。)2.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城镇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由“乡”到“城”的转化过程,国外由“乡”到“城”的结构转化理论有城乡二元论、就业结构转换论、城乡结构迁移论、劳动力迁移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从城乡人口迁移的角度来阐述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城乡二元论:

城乡二元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刘易斯(W.A.Lew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把劳动力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看作城镇化的基础和动力,由于乡村与城镇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并转化为城镇居民,推动了人口的城镇化进程。该理论在实质上探索了广大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