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加强全市国税系统内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构建大预防大监督的惩防体系是今年市局的一项重点工作。运用建立权力+权利制约模式,推进适合兰州国税工作特点的内控机制建设,对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兰州市国税局推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情况,谈点认识和看法。

一、认真领会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与基本要求

(一)充分认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2009年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总局提出“坚持以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突出抓好预防预警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符合税务系统实际的大预防工作格局”。2010年8月25日,总局纪检组长冯惠敏同志在甘肃省国家税务局考察工作时提出:“内控机制建设要突出抓好机关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化。要克服过去将任务层层分解给下级单位,而管理机关不抓自身建设的问题。规范部门间的业务流程,其实还是要把科学地分配权力作为核心内容,部门的风险点来源于权力,要思考解决部分部门、个别干部权力过于集中的

问题。权力的运行要科学,流程要规范,要把各个环节做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国税系统内控机制是贯彻中央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反腐保廉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税务系统大预防工作格局并使之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二)内控机制框架的基本构成及要求

内控机制框架的基本内容主要构成有岗位职责、岗位工作程序(流程)、岗位工作目标、岗位风险点及其等级、岗位人力资源优化配臵、岗位风险控制措施、岗位绩效考核、内控工作机制运行评价等构成。

1、岗位职责:指每个工作岗位的职权、任务与责任。即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岗位职责是内控机制的前提。

2、岗位工作流程: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步骤、顺序、时限、形式等,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这是内控机制运行的基础。

3、岗位风险点:指每个工作岗位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职务时,未按规定履行,而存在于每一项工作中的风险。

4、岗位风险等级:指对应风险岗位风险点,所造成工作后果损失的程度高低。我们要求的主要是廉政风险。

5、岗位风险控制措施:指根据岗位风险等级的高低,综合其他因素,制定的预防和控制岗位风险的各项措施。

6、内控工作机制运行评价:指在一定期限内,对岗位风险控制工作的内容、作用、效果等进行评议、修改和完善。

二、市局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进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了内控机制建设责任制

内控机制建设作为今年市局国税系统的一项主要工作,在年初召开的党风廉政会议上进行了安排部署,确立今年首先在市局机关各部门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今年2月,市局机关部门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签订了责任书,就内控机制的责任任务分解为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界定制约监督重点;完善岗责体系,明确岗位廉政责任;科学配臵权力,健全制衡控制流程;完善制度规范,健全内控成效机制;公开透明运行,促进内控动态校正等五个方面。同时,对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的责任措施作了五条措施,要求每个处室要确定一名联络员,对落实内控机制工作实行层层问责制。

(二)认真查找内控机制风险点并进行风险等级评定

市局以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就涉及综合类、税收执法类、行政管理类的3个领域,确立“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9个重点,并将其细化成133个岗位廉政责任风险点,从源头开展查找,着力打造好构建内控机制建设的基础。按市局内控机制建设方案的要求,查找方式采取“个人自查、互找互查、社会帮查、群众评查”的方式,294名在岗人员参与自查,把工作容易出错的、群众反映多的、上级机关提醒注意的、别人曾出过问题的事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以处室和直属局为单位开展互评互查,并召开评查会50场次,

交叉互查1000多人次,还邀请30名纳税人代表座谈查找,6名市级民评代表深入到10个基层分局(所)参与协查。从第一轮查找风险点的情况看,各部门查找风险和制定自我防范措施工作的质量比较准确,经过汇总,市局18个处室,4个直属单位,10个局领导部门内控机制查找风险点具体是,工作人员291人;风险岗位84个;风险点数110个;预防措施95项。根据第一轮查找情况,结合省局7月27日内控机制座谈会议和8月4日全省局长会议要求,为了加快推进速度,保证年内全面完成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进一步细化查找风险点工作等5条措施,制定了按日推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时间表,8月23日,完成了第二轮查找风险点,并完成了修改工作,具体是工作人员294人;风险岗位101个;风险点数97个,其中:一级风险72个,二级风险25个;预防措施157项。

三、明确推进步骤,实施好阶段性管理

8月17日,市局召开的全市县区国税局长会议上,提出“在今年的后五个月,要严格按照省局的要求,在进一步充实完善各部门查找风险点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争取于9月份在市局层面全面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同时,在时机成熟时,要积极做好县区一级的内控机制建设。要通过推行内控机制建设,达到促进机关廉政建设、推动机关工作规范运行、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促进干部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

以此进一步构建大预防大监督的惩防体系”。明确规定了全市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时间、步骤、任务、目标。摆在我们面前的内控机制建设任务,尽管没有做过试点工作,也没有现成经验,为了既能稳步顺利推进,便于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又能按照推行的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市局确定市局机关办公室、人事处、教育处、监察室、法规处、征管处作为全市国税系统试点单位或者定为第一批推行单位,运行时间定在9月1日开始,要求在9月份率先试行内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内控机制运行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并进行认真总结和提高完善,10月10日前提交阶段性运行报告。其它处室10月中旬开始运行。对所属的其他区县局可鼓励先选择机关部分科室或1-2个基层分局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定在10月中旬,召开全市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区局汇报交流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安排部署各县区局的内控机制推行工作,在经过10月中旬至11月的认真准备后,12月份应能在全市各区县局全面开展。目前,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正处在探索试点阶段,试点的单位要选择1-2个重点风险岗位进行重点监测,重点对一级风险点要做好检查,认真做好运行记录,按时填好内控运行表格,及时上报内控办公室。试点运行单位在认真组织实施的基础上,要出经验。同时,试点阶段不仅是一个再学习、再修改、再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大家评头论足,多提不足的过程,也

是一个希望大家对风险点、风险等级、措施布控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的特定阶段,其目的就在于打好基础,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简明管用、易于操作的防范措施。

四、推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前期的内控推行工作大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受主观态度、客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进展不平衡

自内控机制建设进入风险排查阶段以来,在少数单位中出现等、靠、拖,随大流思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仅仅满足过得去,有的甚至敷衍应付。这种工作态度上的差距直接反映到了工作效果上。如,填写风险自查不认真,查得不深不透,几行字应付了事,防范措施中,空话套话多,原则性要求多,缺少过硬的措施。

(二)防范措施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各单位都针对风险点制订了防范措施,但质量参差不齐。第一,泛泛而谈多,一针见血少。加强教育、严格监督等一般性要求多,针对风险对症下药的措施少。第二,原则要求多,管用手段少。有的仅提出了原则性的防范要求,但缺少配套有效的监控制约手段,导致难以操作落实。第三,重申多,创新少。有的仅对现有制度规定进行简单重申或略作改动,缺少独创性的过硬措施,亮点和效果不突出。防控

的工作重点不够突出。有些措施单纯依靠增加环节、层层设限来防范风险,防范成本高、效率低,有些关键性的措施没有找准。如有的处室预防措施中引用法律法规依据不够准确五、对进一步做好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建议

增强紧迫意识,抓好当前工作是我们这一工作阶段的基本要求。目前,市局机关建立部门内控机制工作按照方案的要求,已完成了方案提出四个阶段的前三个阶段工作,即学习领会和宣传动员、全员排查风险、审核完善阶段的工作,在这三个阶段完成的工作主要有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了执法类别、引出了执法依据、细化了工作岗位、制定了岗位工作流程、排查风险岗位工作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制定了风险点防范措施等8项具体工作。现在已进入了推行内控机制工作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攻坚阶段,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抓制度完善,抓制度落实两个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要求的防控措施

完善内控机制要求的防控措施要做到制定一个就要管用一个,使干部对不廉行为,想为而不能为;对规章制度,不想为也必须为。因此,一是要增强针对性。要科学分析论证,把分险点的特征、成因、传导机制、防控关键分析深、分析透,才能有的放矢,这是保证防控措施质量的根本。二是增强实效性。在防控制度设计上,要考虑易于操作和应用,要善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防控效率,同时,要注意不

能“繁琐”,更不能脱离预防廉政风险的实际。

(二)建立廉政风险档案库,编好《内控机制建设手册》建立廉政风险档案库,将排查到的风险分门别类,汇总造册,并填写单位和岗位(个人)风险识别防控表,以及重点领域风险项目登记表,按单位、岗位(个人)、专项廉政风险建立台账,形成市局机关各部门(单位)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内控机制建设手册》是代表我们内控机制建设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完善新的防控措施的同时,各处室对已有的防控措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出来,汇总上报市局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内控办公室要组织骨干,严格把关,认真筛选,编写工作完成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定,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让每个人都知道“风险在哪里,风险有多大、怎样去防范”,让手册指导大家在工作中去防范,在实践中去倡廉。

(三)做好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完善

在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对此,要明确抓好:

1、明确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内控机制建设应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内外监控、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内控机制建设检查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内控机制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进行,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税收执法系统的日常考核监控作用。考核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系统。

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单位和岗位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做好动态修正优化机制。在内控机制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内控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工作的新要求,对新出现的廉政风险要及时制定和优化防控措施,形成内控机制动态修正优化机制,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向纵深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一、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涉及指标完成的基本情况 《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X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全疆排名均在第13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中共包涵21个二级指标,涉及行业部门有:州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7个部门。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8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全疆排第5名;氨氮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3名;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1名;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4名;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完成年目标69.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成年目标44.17%;污水集中处理率完成年目标84.3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全疆排第4名。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8项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完成年目标55%;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完成33.64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完成年目标33.64%;湿地保护率完成年目标28%,全疆排第11名;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无正向指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完成年目标100%,全疆排第1名;新

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221.1公顷,无正向得分记录;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完成3.5公顷,全疆排第13名。 增长质量:增长质量5项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年增长9.6%,完成年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正向得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无正向数据;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 0.07%。 二、X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抉择,是建设生态优美新X的重要举措。从X 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如下发展短板: (一)环境治理存在的短板 根据X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全州废水排放量主要是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占到废水排放量的98%。X年全州废水排放量为686.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1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680.32万吨。X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519.88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6吨?/span>,城镇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11.62吨。

法院内控机制建设汇报材料

清浦法院内控机制建设汇报材料 (2010年5月29日) 各位领导: 为切实加强腐败源头治理,深化“两大工程”建设,我院不断完善部门权力运行内部制约和监督,内控机制建设和权力控制实效取得新的进展。现将开展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责任,切实增强内控机制建设力度 按照区委和区纪委要求,我院多次召开内控机制建设专题会议,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内控建设方案,从目标设定、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保障等方面协同推进。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负责人是各部门内控建设责任人,确保内控机制建设政令畅通。转发上级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文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为内控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明确责任。强化院长“第一责任人”和领导成员“一岗双责”意识,根据各自分工,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内控机制建设,做到业务工作抓到哪里,内控机制就管到哪里。三是细化分解。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方案》,建立考核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针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

点,细化分解内控机制建设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各部门建立工作台帐,使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四是排查防范。通过个人自查、集体排查、领导集中和民主测评的方法,全院共排查出热点、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源13条,并制定防范措施,下发到各庭室组织学习落实。 二、加强学习教育,丰富活动载体,着力强化内控机制建设效果 近年来,我院从思想意识教育、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办案教育的效果上下功夫,把学习教育工作摆在内控机制建设的优先位置。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一方面,用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干警勤政廉政,每月组织一次全院干警观看勤廉标兵教育片,参观淮安府衙和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接受官德教育和精神洗礼。另一方面,用反面典型警示和教育干警廉洁自律组织开展好警示教育,发挥“廉政教育影视角”作用,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片,组织全院干警到监狱接受现场现身说法,用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干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坚持专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做好党员干警述职述廉工作,定期组织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干警拒腐防变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落实五个严禁”等廉政警示教育

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记录

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记录 月日,我公司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公司主要领导就下一步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定位 明确企业党建工作定位,当前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党组织工作机构建设,夯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础。 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是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使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把握方向,坚持党建工作总体方针不动摇 一是围绕中心不偏移。这是由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企业是经济组织,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生产经营展开。 二是发挥优势不疲软。这里所说的优势就是党的政治优势。党建工作始终是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 三是突出重点不含糊。企业党建工作涉及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党风廉政以及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面对不同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重点,扎实推进,实现工作成效最大化。 四是探索创新不间断。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党建理论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查研究,大胆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在改革中升华,在创新中超越。 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记录 月日,我公司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公司主要领导就下一步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切实加强我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要表现出党的先进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加强党支部的硬环境建设。二是加强对班子的培训和管理。组织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引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针对党员的不同特点,党组织应以大党建为着眼点,分类别分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主要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依据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其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楼道党员公示制度、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等等,从而引导他们在企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附件2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区域高端品牌,促进质量提升,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办发…2017?57号文)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方案》(中办发…2017?8号文)等工作要求,鼓励市场主体运用绿色生态标准化理念和方法,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有序开展“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结合江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组织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及评价机构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开展评价活动,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按照《“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规定,依据“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先进性评价活动,并获得“江西绿色生态”标志和证书的一种品牌形象。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是由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创新联盟(以下简称“标准创新联盟”))联合相关技术机构,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品牌、技术、管理等体现先进性、引领性,及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依据《“江西

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和相应的“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标准创新联盟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管局”)统一指导及监督下,组织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标准创新联盟设立“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办公室(设在标准创新联盟秘书处单位,以下统称“评价机构”),负责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制(修)订“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发展规划、年度评价计划; (二)组织“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研制、培育推广等工作; (三)组建并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审专家库; (四)组织“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工作; (五)组织“江西绿色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培育、跟踪及监督管理工作; (六)建设并维护“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网络管理系统; (七)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标准创新联盟各理事单位、联盟成员单位负责本行

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营业部为了保障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及公司制度,明确了反洗钱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确定了反洗钱工作小组人员设置及主要职责。(二)、营业部反洗钱工作制度和流程的制定情况:完善和下发了营业部相关细则和办法,将日期细化、具体,并将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上,营业部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三)、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设立营业部反洗钱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营业部各岗位、各项业务管理中涉及洗钱活动预防和监控措施,以及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等工作,保障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设立反洗钱专干:全面负责营业部反洗钱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以及与上级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四)、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情况:对可疑交易客户留存信息及相关客户资料再次进行审核、检查。并将核查内容和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至合规管理部,并按照规定保存反洗钱工作核查底稿。严格按照《公司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反洗钱反馈记录。(五)、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情况:1 、业务办理中客户身份识别情况:(1)、在开户环节对客户身份识别在办理开户业务时,要求客户本人持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真实、完整地填写客户基本信息表格,业务人员通过“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其他的身份辅助证明”、“公安信息查询网”核查客户身份证明文件相关信息,或通过现场征询、客户回访等方式确认客户的身份信息,认真、严格审核客户填写的信息内容,留存相关资料复印件。并准确录入客户信息,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职业、联系地址、邮政编码、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等信息。对所办理业务进行检查,各项业务办理均符合相关制度要求,未发现匿名、假名账户。(2)、客户相关信 息资料变更我部办理资金账户重要信息修改业务均严格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对客户重新识别身份信息,要求客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和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书办理变更手续,未为身份不明的客户办理业务或提供服务。 (3)、客户转托管、撤销指定及大额资产转出业务营业部在办理转托管、撤销指定交易业务、大额资产转出业务,经检查,业务人员在为客户办理此类业务时, 均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业务流程和审批制度进行办理。(4)、其他业务办理过 程中的身份识别,包括第三存管、变更存管银行、代办股份确权、清密、账户基本信息变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党对共青团的领导,进一步带动和推进公司共青团的建设和工作发展,促进党团建设的配套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结合公司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司“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公司各级党组织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把青年看作是企业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作是企业的未来和发展的希望。当前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团的建设和青年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加强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企业经营为中心,以“XXXXXXXX”为目标,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党团队伍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柳化的建设事业展做出贡献。 二、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团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司“5个100”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

对共青团的领导,通过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盘带动团的思想、组织、队伍、作风建设和工作发展,优化团组织工作条件,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我公司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各党组织要切实将团的建设有机地纳入到党的建设之中,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团组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体制,形成党团共建和党团互促的良好局面。 2、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推进团的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 3、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力争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4、加强工作考核和经费保障,确保党建带团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在党团组织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党组织要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通过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队伍建设、带作风建设、带工作发展,优化团组织工作条件,进一步活跃团的组织和团的工作,发挥团组织应有的作用。 (一)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体制。 1.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团的工作要每年逐级进行考核,把党建带团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团建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所在单位党建工作不能评优,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先。要将团工作规划纳入到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系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 系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注: 1. 标★的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中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本市相关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标△的为其它绿色发展重要监测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与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致,每项一级指标下,按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三类指标权重之比原则上为3:2:1,部分指标权重根据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适当调整。 2.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规划目标,测算各区绿色发展指数和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6个分类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由“公众满意程度”之外的38个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成,指数值在〔60,100〕之间。 计算公式为: i i N i Y W Z ∑ == 1 (N=1,2, (38) 其中,Z 为绿色发展指数,i Y 为指标的个体指数,N 为指标个数,i W 为指标i Y 的权数。 绿色发展指标按评价作用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按指标数据性质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在计算指数时,将绝对数指标转化为相对数指标,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将总量控制指标转化成年度增长控制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计算个体指数。

3.公众满意度调查为主观调查指标,经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各区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16个区的公众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不参与总指数计算,进行单独评价,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4.绿色发展指数所需数据来自各部门的年度统计,各部门负责按时提供数据,并对数据质量负责。

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1、内部控制管理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单位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进行不断的梳理和完善,对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制约,不断完善新业务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同时加强考核,以考核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从制度、会计、审计、安全等多方面,形成相互融通相互制约机制。我单位专门成立业务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并结合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 2、财务会计管理 对财务会计方面,实行领导负责制,对我单位进行管理和检查,实行报告制。①加强学习和内部管理。对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和规章制度及时组织内部人员进行学习,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各项业务,确保结算和核算质量;②加强核算,提高经营效益。③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按上级部门规定列支各项费用,坚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方式与程序 一、决策原则 (一)坚持依法决策。重大决策必须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事先进行法律分析或法律审查,防止和纠正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行政决策。

(二)坚持科学决策。重大决策,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对一些专业性强、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问题,要组织有关专门机构进行论证,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完善的方案,或多个比较方案。 (三)坚持民主决策。重大决策,应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要广泛听取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二、决策程序 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一般分为决策准备、决策提交、决策反馈三个阶段。 (一)决策准备阶段。包括提出建议、调查研究、拟订方案、论证评估及征求意见等工作。 (二)决策提交阶段。包括确定提交、准备材料、通知落实、审议决策、形成纪要等。 (三)决策反馈阶段。在作出决策后,负责决策实施的部门或实施单位要定期向上级领导报告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反映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便进行追踪决策。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组通字[2012]20号 为全面提高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科学组织“集成升级”行动,努力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为推进全县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根据党章及《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办发[2012]11号)、《关于在全省实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计划的通知》(晋组通字[2012]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1、地位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2、主要职责。(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教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引导和监督企业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关心、热忱服务党员和职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3)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积极反映群众诉求,畅通和拓宽表达渠道,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4)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促使企业诚信经营。(5)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围绕企业发展创先争优,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促进生产经营。(6)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设置,健全工作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

建设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你我协力同行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是关乎我们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建设生态文明出谋划策,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用自身能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然而——这也给我们的生 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

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0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此外,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首先要重视环境的防治。目前造成全国水污染十分严峻形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二是生态用水缺乏。目前,黄河、海河、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更是高达9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严重挤占生态用水;三是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处罚力度小,执法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不高。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维护自己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进行社会监督,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顺利开展,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到随手关水龙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生态文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更高文明形态的必然选择,人类从顺服、敬畏自然到盲目的征服自然,必然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理状态。应当看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欠衡、贫富差距扩大化等诸多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重大挑战 1.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历来是世界人口大国,这一点不容忽视。尽管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2.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资源能源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瓶颈作用日益显著。虽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逐年严重,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 四、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重大挑战。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导语: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下面是为是大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

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二章评价 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 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目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