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

合集下载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2020年第06期144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析易 静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江西 宜春 33600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新技术的出现,让有线广播电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普及率。

基于此,文章就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N943.60 引言当前社会形势下,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较好地迎合了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需求。

在有线广播电视中,技术是核心,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可以有效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现阶段,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也决定了有线广播电视技术必须升级和革新。

深入研究有线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提高有线广播电视技术水平和覆盖范围,可以更好地服务受众,带给受众便捷的服务。

1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现状1.1 技术覆盖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在我国范围内也在逐渐普及。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广播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用户达到了3.46亿户[1],并且这一数据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主要干线网络,通过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仅仅是中央电视台就能接收到40多个频道,还不包括各省、市、县等区域的电视台。

随着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线广播电视也在不断普及,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电视台节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节目。

1.2 技术丰富多样现阶段,我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主要有SHD、DVB -C、HFC 等技术,这些技术较好地满足了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需要。

1.2.1 SHD 技术SHD 技术是一种集复杂连接、线路传输和交换功能于一体,由统一网络系统运行的综合性信息传输网络技术。

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

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

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标题: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引言:有线电视行业是一种高度竞争和不断发展的行业,它与大众传媒、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行业密切相关。

本报告将对有线电视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情况:近年来,有线电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已突破1.5亿户,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有线电视对高清、多元化内容的提供。

此外,随着网络视频的流行,有线电视面临来自互联网视频和流媒体服务的竞争压力。

二、竞争格局:有线电视行业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竞争格局。

世界各地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多数是国有企业或跨国公司,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手中。

例如,在美国,Comcast、AT&T和Charter Communications等公司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此外,有线电视行业还面临来自互联网视频平台的竞争。

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和Hulu等互联网视频平台通过优质的原创内容和便捷的订阅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使得有线电视行业的用户流失加剧。

三、发展趋势:未来有线电视行业将继续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通过引入高清、4K和VR技术,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内容和个性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内容升级:有线电视行业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内容供应。

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全球化的内容采购将是吸引用户和抵抗竞争的关键。

3.互联网整合:有线电视运营商应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整合资源,共同开发更多增值服务,提高用户黏性和市场竞争力。

4.移动市场: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用户对移动视频的需求不断增加。

有线电视运营商应积极拓展移动市场,提供更多便捷的移动端应用和服务。

结论:尽管有线电视行业面临来自互联网视频和流媒体服务的竞争压力,但它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浅谈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与发展前景有线电视是一种传统的电视传输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一直是人们获取电视节目的主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成为了电视行业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改造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对有线电视双向网络进行探讨。

一、改造现状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已经成为了电视行业的趋势。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主要是单向传输,用户只能被动的接收电视节目,而无法进行互动和个性化的定制。

而双向网络则可以满足用户对于互动、点播、点播等个性化需求。

所以,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是大势所趋。

从改造的技术角度看,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需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

需要在传输线路上部署双向节点,以支持双向通信。

需要对用户端的电视终端进行改造,以适配双向传输的需求。

需要升级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网络中心设备,以支持双向传输的管理和运营。

目前,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仍处于初期阶段。

各地运营商已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整体来看,双向网络的改造还面临着技术、成本、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

技术上,双向网络的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满足用户对高清、互动、点播等多方面的需求。

成本上,双向网络改造需要对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网络中心设备等进行大规模的升级和更换,所需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也十分庞大。

政策上,双向网络改造需要运营商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包括网络资源的调配、频谱的分配、运营产品的定价等方面。

二、发展前景尽管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面临着多重挑战,但是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双向网络改造可以满足用户对电视娱乐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娱乐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用户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传统的单向电视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双向网络可以实现用户点播、互动、个性化推荐等功能,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双向网络改造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双向网络中,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点播节目、付费频道、互动游戏等。

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

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

有线电视行业分析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有线电视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通过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引言有线电视行业是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电视信号,提供电视节目和服务的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娱乐需求的增加,有线电视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这一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有线电视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据统计,全球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已超过10亿人。

尽管近年来受到流媒体服务的冲击,有线电视用户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有线电视仍然是主要的电视媒体形式,市场潜力巨大。

3. 发展趋势(1)OTT服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流媒体服务如Netflix、Hulu等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OTT(Over The Top)服务以其便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对有线电视行业形成了一定冲击。

(2)高清和4K技术的普及:随着高清和4K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线电视行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提供更高质量的节目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内容付费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有线电视行业多采用包月付费模式,用户可以观看所有节目。

而现在,随着OTT服务的兴起,用户更加偏向于按需付费,只支付自己感兴趣的节目。

有线电视行业需要转变自己的付费模式,以适应用户需求。

4. 竞争格局有线电视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复杂。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有线电视运营商、OTT服务提供商和卫星电视运营商等。

在不同地区,具体的竞争格局可能有所差异。

然而,总体而言,有线电视运营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OTT服务提供商不断崛起,卫星电视运营商则面临着一些限制。

5. 发展机遇与挑战有线电视行业在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 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 - 高清和4K技术的普及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 与OTT服务提供商合作,共同拓展市场。

专家谈有线电视前景

专家谈有线电视前景

专家谈有线电视前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有线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有线电视前景堪忧,甚至有可能被淘汰。

然而,我认为有线电视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首先,尽管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有线电视仍然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

有线电视可以提供丰富的电视频道和高清的节目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与此同时,有线电视也存在着不受网络环境限制的优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看节目,不需要担心网络卡顿或者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而且,有线电视提供的节目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观众的需求。

其次,有线电视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有线电视提供商已经开始使用数字化和高清技术,提供更加清晰和高质量的节目内容。

同时,有线电视也在逐步引入互联网技术,提供电视和网络的融合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有线电视观看电视剧、电影等传统节目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的新媒体内容,享受到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娱乐体验。

再次,有线电视在广告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虽然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迅猛,但有线电视广告仍然是广告主的重要选择之一。

有线电视的广告覆盖面广,用户群体大,投放广告可以较好地实现精准定位和目标触达。

而且,有线电视的广告费用相对较低,效果也相对较好,广告主们仍然愿意通过有线电视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

最后,有线电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政治方面,有线电视可以作为重要的传媒工具,传递政府的政策信息,塑造社会舆论。

在经济方面,有线电视可以促进电视机、机顶盒等相关设备的销售,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有线电视行业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尽管有线电视面临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冲击,但我认为有线电视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有线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价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有线电视将会适应时代的发展,继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和优质的服务。

浅谈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与发展前景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是指利用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传输,将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信息通过同一根电缆进行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也在不断改造和升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和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现状及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一、改造现状1. 网络技术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方面。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用于视频信号的传输,通常是单向的,用户只能接收电视信号而无法进行互动。

而双向网络则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用户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上传信息,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和应用。

为了实现双向传输,有线电视网络需要进行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改造。

这包括改造传输设备、升级网络协议、提高带宽和信号传输速度等,以确保网络能够支持双向传输。

2. 服务内容升级改造现状还体现在服务内容的升级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用户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能够在电视上享受更多的互联网服务和内容。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需要升级服务内容,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视频点播、在线游戏等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

3. 开放平台建设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还需要建设开放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者加入进来,共同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

通过开放平台的建设,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可以实现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体验。

二、发展前景1. 增加收视率和用户粘性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对于提升收视率和增加用户粘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和互动功能,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提升收视率。

用户在享受更多服务和功能的也会增加对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依赖和使用频率,提高用户粘性。

2. 支持新技术应用双向网络的改造还可以支持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如4K、8K超高清视频、VR/AR、云游戏等。

这些新技术应用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而双向网络的改造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为用户带来更加精彩的视听体验和游戏体验。

有线电视工程技术概述

有线电视工程技术概述

它通常与电视机连接,将有线 电视信号转换为适合电视机显
示的格式。
机顶盒还具备一些额外的功能 ,如节目指南、数字音频广播
等。
电缆调制解调器
电缆调制解调器是一种用来解 调有线电视信号的设备。
它通常用于将有线电视信号转 换为可以在计算机上使用的IP 数据流。
电缆调制解调器可以与计算机 直接连接,或者通过路由器等 网络设备连接。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进步,有线电视工程技术逐渐实现光纤 到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宽带服务。
系统组成
前端系统
包括信号接收、处理、调制等设备 ,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并 调制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传输系统
包括光纤、同轴电缆、微波等传输 设备,将调制后的电视信号进行传 输。
分配系统
包括分支器、分配器等设备,将传 输来的电视信号进行分配,将信号 分配给用户。
微波传输系统
微波传输
微波传输系统利用微波进行信号传输,具有抗干扰能力 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微波收发信机
微波传输系统中需要使用微波收发信机进行信号的收发 。
信号调制与解调
在微波传输系统中,需要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操作, 以实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同时还需要进行频率合成等 操作,以实现多路信号的复用传输。
03
缺点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成本较高,同时需要进行复杂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光缆传
光缆传输系统
光缆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传输 的介质,由光纤和护套组成。光 缆传输系统利用光纤的折反射原 理来传输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 、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优点
光缆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远、容 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具有 较高的信号质量和安全性。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57《广播电视网络》 2020年第4期 总第364期1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趋势1.1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历程中国有线电视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经历了无线天线有线电视系统—企业有线电视—城区有线电视—区域和全国联网这几个发展阶段。

纵观几十年的发展,有线数字电视见证了中国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并承担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广电、金融资本、国内外相关产业及广大电视用户的支持和响应。

1.2 有线电视网络未来趋势有线电视网络未来发展包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宽带接入、智能虚拟网络、网络数据中心、融合业务平台、智能融合终端、IPv4/IPv6 共存与过渡、智能光网络传输、云计算和虚拟化、多屏切换及家庭网络、物联网应用、业务运营支撑及综合网络管理技术等关键内容。

以下将针对这几项重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1.2.1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包括承载(网络)、业务和管理三个部分,整体结构就是基于现有的广电光缆骨干网、有线城域网和光电缆接入网,进行运营与支撑、交换与保护、安全与监控等。

NGB 技术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1.2.2 NGB 发展方向及规划NGB 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网络借鉴或融合其他网络成熟技术。

(2)重点发展特色化的城域网、接入网和家庭网络。

(3)构建叠加或分离的质量与安全监控网络。

(4)充分利用广电资源发展NGB-W,包括接入段和家庭网络。

(5)以云端化服务提供为重点发展方向。

(6)以新技术新工艺光纤发扬同轴混合接入方式优势。

(7)推动电视转型为网络时代新型互动智能信息终端。

(8)支持创新运营方式——网络应用超市等高级商业形态。

(9)NGB 研发基地、大学专业教育与技术和价值链的充分延展。

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在几个主要城市实现音视频、信息、娱乐、应用业务运营,完成T 比特级的骨干传输网络的建设和业务开通;第二阶段实现覆盖全国的可控可管的骨干传输网、城域网、接入网,完成音视频、信息、娱乐、应用、消息业务的网络建设,和运营商之间业务互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及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摘要主要针对我们国家有线电视技术的应用,以及有线电视系
统的基本组成和发展趋势,作了概括的叙述和总结,同时指出有线
电视系统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线电视;发展趋势;交
互式通信1974年北京的中国饭店安装了一套共用天线系统,是最早
的一台,安装共用天线系统是中国有线电视诞生的标志,它在这几
十年中经历了许多的风雨,主要分为3个发展阶段1有线电视的初
级阶段,即共享天线的时期;2电缆电视阶段,有线电视不再局限于
共享天线这一初级阶段,主要以电缆的方式来传输电视节目,而且
这个时候运用光缆作为远程运输的技术也逐渐形成;3从电缆电视阶
段一直到现在的有线电视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有线电视步入速度
更快、更加法治化、更加规范发展的轨道,而且有线电视的使用呈
上升趋势,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 1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分为3个部分1前端部分主要是指介于信号源与
干线传输之间的那一部分,城市有线电视网、摄像机、滤波器、接
收天线等设备都是属于前端部分。 前端的主要工作就是接收各
种信号,然后将接收的信号中需要传送的信号进行放大或者是衰
减,再通过滤波、调制等相关技术作进一步处理,使接收的信号变
成符合要求的高频电视信号传输到多路混合器,最终输入干线传输
网络中的是一个复合信号。 2干线传输部分把前端部分的处理
过的信号传送到用户分配网络是干线传输部分的主要工作。 干
线传输部分主要有两大组成部分干线放大器和主干电缆,干线传输
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短距离20以内主要以同轴电缆为传输媒介,
距离稍微长一点30~40或更长是以光缆或者微波为传输干线的主要
线路。 3用户分配网络用户分配网络就是把由前端部分处理得
到的高频复合信号经干线传输后分配到每一个用户端,在分配网络
中需要用到许多的分支器,大量分支器的使用是为了将从信号源得
到的信号分配到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 用户分配网络主要由传
输线器、分支器和线路延长器等组成。 2有线电视的主流技术
发展及趋势2.1传输网络。 通过观察传输网络的发展,传输
网络中电视信号的传输介质是不一样的,根据传输介质的不一样可
以分为3个阶段1电缆传输阶段,该阶段严重地限制了有线电视系
统的大规模发展,所以纯粹的电缆传输在当今已经趋于淘汰状态;2
同轴光纤电缆混合网阶段,该阶段可以满足人们对交互式信息服务
的需求,实现双向多功能服务;3光纤到路边和无源同轴网络阶段,
这是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在逐步发展,未来
将向着社会综合信息网的方向发展,由最开始只传输电视广播业务
到现在的双向语音、视频等业务,这一发展就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
基础设施中的一个。 然而任何一个单一的网络都不能在短期内
替代三网,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主要面临着3个方面
的困难1关于不同网络与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2网络结构、网络技
术的标准,网络技术的通信协议,三者之间的兼容问题;3接入网技
术。 然而三网合一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趋势是不可避免
的。 2.2交互式电视技术。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
外的视频点播发展起来了,当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视频点播来满足
各个用户的不同需求,而之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
进步,其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应用。 视频点播技术大
概分为3个阶段1这一代网络协议,这一阶段中运用两类协议、,
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比较窄,协议虽然也可应用在城域网和广域网
中,可是它的响应速度非常慢,因此现在基本上被淘汰了;2第二代
视频点播系统主要运用了R协议,其缺点也很突出,对R、路由器
等等的依赖性特别强,需要与R搭配使用才能提高R协议的传输效
率,只有对路由器、网络进行特殊设置,才能在互联网上实现远程
视频点播,并且还要使用专用的视频服务器预读一段之后才能播
放;3第三代视频点播系统采用了协议,协议是国际标准协议,是最
为大众的,在很多领域都有运用,不仅仅可以在局域网上使用,而
且在城域网、广域网的运用也很多。 视频流在传输的过程中对
于路由器等等的依赖性问题已经解决,不再需要对路由器、网关进
行特殊设置,且点播响应速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尽管视频
点播技术已经完全可以达到用户的需求,但是我国的视频点播技术
还处于发展期,只在一些城市有实验性的视频点播系统,而且范围
很小,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视频点播系统对网络要求很
高,只有在双向网络的环境下,有线电视台的视频点播才能得以实
现,事实上大部分的有线电视网络都处于单向网络环境下,要改造
为双向网,必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
断发展,视频点播技术也一定会像其他信息服务一样逐渐走入我们
的日常生活。 2.3数字电视技术。 数字电视是指电视节
目的全过程采用数字技术,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电视画面
更加清晰且音响效果更加优质,不仅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画面
稳定,而且扩展功能也很多,并且数字电视的操作更加敏捷,数字
电视的内容也愈加丰富,这样人们不再是被动地看电视,而且可以
更为主动地用电视,家里的电视机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台家庭
多媒体。 现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模拟电视逐渐演
变为数字电视的变革。 数字电视的制作与播放已经在很多国家
实施,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全部采用数字电视,消费是所要面临的最
大问题,所以一个国家要全民使用数字电视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必定需要一个过渡期,虽然现在的过渡阶段可以采用机顶盒+模
拟电视,但是一个机顶盒的价格就高达2000元左右。 尽管这
样,全民看数字电视必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数字电视的发展,
我国已经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换必须在
2015年底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现
代化的数字生活。 数字电视技术的大众化不是发展的唯一方
向,数字电视技术也将是未来用户接收机的发展方向。 3结束
语我国的有线电视技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发展中也
存在一些问题,是不容乐观的,与规划的目标比起来,数字电视的
用户数量还远远不够,而且在节目内容、思想观念,产业政策等其
他方面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但是我们要坚信,随着政
府对有线电视技术的大力支持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采用或者传输
方式的数字电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
参考文献[1]王炜.有线电视网络结构的探讨[].有线电视与网
络,2000,[1]50-52.[2]陈龙.智能小区及智能大楼的系统
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3]刘雁.光纤网
络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沈阳大学学报,2001,483-
84.作者金光鹤单位尚志市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