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

(一)单元教育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白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能探索分析解决求平均数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问题,并尝试解释方法的合理性。

3、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经历整理描述读书人数和用计算器估算读书字数的过程,获得估算的活动经验。

4、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二)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一方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单元最后安排了“读书调查”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统计量,《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所以本单元把平均数贯穿在每一课的数学活动中。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借助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的特点,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课时(教科书85页、86页),认识平均数。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给出五个笔筒,分别有3支、4支、2支、5支、1支铅笔。提出: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支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做?兔博士提问:每个笔筒放几支?例1的目的是利用学生“同样多”的操作经验,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和平均数的意义。例2,设计了“四(1)班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的事例,给出第一、第二两组同学的名单和每个人投中的个数记录。其中,一组有4名同学,二组有5名同学。兔博士提出:哪组的成绩好?引出学生的讨论。教材呈现了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合理”的情境以及各种意见。由亮亮的话“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引出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蓝灵鼠说: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看一看。教材以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的方式给出求两个组平均成绩的方法和结果,并通过聪聪的话给出问题的答案:第一组的成绩好。例3,给出了亮亮家一个星期每天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统计表,兔博士提出要求: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教材给出了求平均数的计算过程,并用丫丫的话给出了计算的方法。然后提出“议一议”的问题: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最后,“问题讨论”设计了“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的问题情境,同时大头蛙给出“小军不会游泳”的提示。让学生了解“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意思,明白这个游泳池有的地方要比1米20厘米深。

“平均数”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意义不同的概念。从概念的本质来看,“平均分”是除法运算,“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从除法运算的结果看,以前除法运算中平均分的结果是问题的确切答案。如,把15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5支。这个“5支”是每个同学实际分到的支数。而“统计”中

平均数的结果是表示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统计量。如,3个同学一共有15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有5支,这个“5支”就不是表示每个同学实际都分到5支,而是一个平均数。本节课计算“平均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和“平均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对学生来讲都不困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教学例1时,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真讨论“怎样做”的同时,实际动手分一分。一方面回顾“同样多”和“平均分”的知识,另一方面,体会“把一组数据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教学例2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哪个组成绩好的理解,使学生感受用“平均成绩”比较的合理性,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初步学会根据平均数描述比较结果。教学例3时,在学生自主完成计算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议一议”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求出的“3个”不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同时,利用“问题讨论”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内涵和意义。

第2课时(教科书87页、88页),计算平均数。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的小学生篮球比赛的事例,例4设计了“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进行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身高和体重如下”的情境,用表格给出了两个球队各9名队员的姓名、号码、身高和体重的信息,首先提出: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了表中的主要信息。如: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张春光最高,是172厘米;李斌最矮,才138厘米,体重也最轻等。兔博士提出要求:估计一下,哪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接着提出问题(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教材用学生交流个性化算法的方式给出了两种计算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一是用每个队队员的总身高除以总人数,二是根据所有队员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先算出超过100厘米部分的平均数,再加上100厘米。求出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以后,“议一议”提出了4个和两个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有关的问题,从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和每个队员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问题(2),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学生完成计算后,兔博士提出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解答完例4的两个问题后,“说一说”提出: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通过两个球队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比较,使学生感受体重和身高的一般关系,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最后,大头蛙提出:算出各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看一看。利用本班各组同学的实际计算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身高和体重的关系。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会计算平均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比较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