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_三泥_处理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摘要石油工业生产的特征固体废物——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烃、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物质(如重金属)组成的固态/半固态复合物,因毒性和易燃性被归入危险废物管理。

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高达500万t,其中含有15%~50%的石油烃。

含油污泥的处理要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

基于其组成、性质和危害,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油品资源化分离法(离心、溶剂萃取、热解)和无害化剩余含油残渣处理法(焚烧、固化、生物处理)等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

大体上,含油污泥的处理思路为,首先预处理降低含水率、提高含油率,再经油品分离法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最后无害化处理剩余含油残渣。

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01 含油污泥的预处理含油污泥在油品分离回收PHCs之前,由于含水率高,所以通常先做脱水预处理,不同后续处理技术要求的含水率不同,常用的脱水方法有浓缩法、风化法、机械法和干燥法等。

含油污泥的过滤比阻大,属于难过滤性污泥。

目前,重力沉降和机械过滤的组合工艺为最经济实用的预处理方式,但是重力沉降后的浓缩液属于多相胶体体系,极难脱稳,难以直接衔接机械脱水,所以需要先调质使油水分离。

一般调质剂为醋酸、氢氧化钠、双氧水、氧化钙、硅藻土、聚丙烯酰胺(PAM)等,也可由2~3种调质剂复配使用。

林子增等发现,FeCl3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含油污泥调质剂,在FeCl3 20 g/L、pH≤8.58、低强度离心(2000 r/min、5 min)条件下,脱水率最高可达57.6%。

添加调质剂脱稳,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引发含油污泥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预处理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姜赫等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含油污泥,海绵效应、局部发热等作用可提高含油污泥处理效果。

然而,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的成本高,且参数随含油污泥成分变化大,尚不能大规模推广。

目前,仍以重力沉降、调质脱稳和机械过滤相结合为主流预处理方式,成本低且脱水效果好,易达到各种油品分离技术的要求。

简单油泥水三相分离技术

简单油泥水三相分离技术

油泥水三相分离
一种炼油厂油泥的三相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A.进行预处理:
首先向含油污泥中添加絮凝剂即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03至0.0010%,其次添加破乳剂即固体硫酸钠,添加量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1至0.007%,然后充分搅拌后静置分层,最后将预分出的水排出,得到预脱水后的含油污泥;
B.进行杀菌、脱水、过滤阶段:
首先,将预脱水后的含油污泥加入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中加入杀菌剂和脱水剂,且杀菌剂选用双氧水和季铵盐,双氧水加入量为含油污泥重量的0.4至0.5%,季铵盐加入量为含油污泥重量的0.3至0.4%,且脱水剂选用120号溶剂油,添加量为含油污泥重量的5至20%;其次,进行搅拌,并控制物料温度在100至150℃,蒸发的馏份从反应釜的出馏口排出;当反应釜内的物料中含水量等于或少于1.0%时,停止加热;然后,当物料的温度降至60℃以下常温以上时,从反应釜放出物料,并进行过滤,得到固体颗粒焦,滤液为重质燃烧油。

油泥减量化处置技术评价研究

油泥减量化处置技术评价研究

油泥减量化处置技术评价研究油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中,油脂、沥青等油类物质与土壤、砂石颗粒等混合而成的复合杂质,具有黏性、臭味大、易难处理等特点。

这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较大的危害,因此油泥的环境减量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至关重要。

当前,油泥减量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手段。

其中,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机械方式,将油泥分离成油、水、砂等几个部分,从而达到减量化的目的;化学处理则是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与油泥发生反应,以分离油泥中的油脂、沥青等物质;生物处理则是通过微生物对油泥进行生物降解,从而达到减量化的目的。

那么,如何评价这些减量化处理技术的优劣和适用性呢?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油泥处理技术的环保性。

在此方面,生物处理技术是最环保的,因为它采用微生物进行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

其次是物理处理技术,因为它只是利用机械方式进行处理,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化学处理技术虽然效果好,但其所用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在环保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油泥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

在此方面,化学处理技术是最好的,因为其可以对油泥进行彻底的分离和处理,达到减量化的效果;其次是生物处理技术,虽然效果较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减量化的效果;物理处理技术的效果相对较差,只能达到初步的分离和处理,处理效果不如其他两种技术。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油泥处理技术的经济性。

在此方面,物理处理技术是最经济的,因为其设备和材料成本较低,而化学处理技术的设备和化学物质成本较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生物处理技术所需要的微生物培养和处理成本也较高。

因此,针对不同的处理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油泥减量化处理技术。

比如,在对环境危害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生物处理技术;而对于处理效果要求较高的情况,则可以选择化学处理技术;如果只是初步的分离和处理,可以选择物理处理技术。

总之,油泥减量化处理技术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其环保性、处理效果和经济性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处理技术,从而达到减少油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的目的。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微 生物分 泌 的高分 子絮凝 剂 ,能显 著改 善离 心脱 水 效果 , 并节 约 9 %左右 的高 分子 絮凝 剂 用 量 。 目前 O 含 油 污泥 一 般 由水 包 油 (/ 、 o w) 油包 水 ( / ) w o 以 已报道 的微生 物 絮凝 剂 有糖 蛋 白 、 多糖 、 白质 、 粘 蛋 及 悬浮 固体组 成 的稳 定 的悬浮 乳状 液体 系 ,脱 水 效 纤 维素等 高分 子化 合物 , 其 生产成 本较 高 , 为污 但 作 果 差 , 泥成 分 和物性 受 污 水水 质 、 理 工艺 、 药 泥 调理剂 的报 道还 不多见 。 污 处 加 开发新 的生物絮凝 剂 , 降
h r i o f r s a c o t d c e na , a ml s a d e y l r ame t f o l su g a p p c t t e fu t n o e e r h n h e e r me tl h r e s n r c ci g te t n o i l d e n d r s e t h e i n y o frh r r s a c . a t e e e r h
Ke wo d : i l d e t ame d v lp n y r s ol su g ;r t n; e e o me t y e
. .
石油 化工企 业 的污水处 理 系统产生 的污泥 主要 定 性 , 善 污 泥 脱 水 性 能 , 泥 含 水 率 可 降 至 9 % 改 污 0 来 自隔 油池 的底 泥 、 选 池 浮渣 、 余 活性 污 泥 , 浮 剩 统 以下 _。但有 机 高分 子 絮凝剂 残 留物不 易被 生物 降 3 ] 称为 “ 三泥 ” 。性 质如 表 1 所示 _。 1 ] 解 , 单 体具 有 强 烈 的神 经 毒 性 和 “三致 ” 应 , 其 效 造

炼油厂“三泥”处理新技术研究进展

炼油厂“三泥”处理新技术研究进展
12等人用微波辐照三泥水2结论综上所述虽然科研工作者对三泥处理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三泥成分复杂产量变化大其处理难度大等原因大部分炼化企业对三泥的处理只停留在掩埋焚烧等较低层次上缺少深度处理既浪费了能源又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P E T R O C H EM IC AL SAF E T Y AN D E NV IR O N M E N TAL P R O T EC T IO N T EC H N OL O G Y
[9]
等因 素 做 了 研 究 � 研 究 表 明 : 在 反 应 温 度 为 490 ,反应 时间 60 m i n,氮气 吹 扫量 90 m L / 应用的报道较少� [6 ] � m i n , 4 /m i n 加热速率 的条件 下, 含油污泥液 美国沙迦大学 ,研制出一种萃取剂,其中 相油品收率大于 80% , 反应转化率大于 99.9% , 主要包含甲基乙荃酮与液化石油气的浓缩液 ,根 � 处理后的废渣含油率小于 3 ,达到农用污泥排 据被处理的 污泥性质来配置最佳比例 的浓缩液 � 放标准, 实现了无害化 �资源化利用� 混合液通过过滤后,萃取剂可以通过 蒸馏回收, 而萃取出来的原油也满足燃烧的要求,并且提取 与过滤的步骤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 抚顺石油 化工 研究 院采 用 "热 萃取 /脱水 "
至 2.7% , 污油 回 收 率 达 92.2% , 体 积减 少 了 16% ,洗涤产 生的 废水可 重新 用于 污泥 洗 涤用 水, 而且洗涤后的污泥可直接用于生物处理, 在 好氧 生 物 处 理 40 d 后,石 油 类 的 去 除 率 可 达 95% � 1.5 焦化处理
含油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油 , 它主要由 烯烃 �烷烃� 芳香烃� 环烷烃� 胶质及沥青质等 组成,并且含油污泥的矿 物油中重质组分 较多� 采用焦化处理含油污泥其实是对重质油的深度热 处理,是烃类的热转化过程,即重质油的高温热 裂解和热缩合 � 目前,焦 化处理技术较为 成熟, 工业应用报道较多 � 周建军等人采用焦化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 理 ,选取活性白土作为焦化处理催化剂,分别 对反应时间� 氮气吹扫量� 反应温度� 加热速率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

本文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对溶剂萃取法、焦化法、固化法、热化学洗油、污泥调剖技术等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含油污泥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发展新的污泥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资源回用技术是当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

一、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一般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落地原油与泥土混合形成的污泥,或是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油泥砂,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物,主要成分为原油、泥和水。

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等过程中都能产生大量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一是原油从地层中携带至地面,在各类容器、大罐和污油池等地面设施中淤积;二是油井作业、集输油管道穿孔和盗油产生的落地原油。

三是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影响注水水质,同时导致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二、含油污泥的危害含油污泥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

污泥中含有大量原油、机械杂质、细菌、并含有苯系物、酚类、蒽、蓖、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致癌性物质以及砷、汞、铬等有毒重金属元素。

污水处理系统中还投加了大量的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药剂。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不易分解的原油渗透扩散会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和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严重的污染。

含油污泥降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在空气中聚集,危害人体健康。

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有效期下降,增加处理费用。

石油炼化废油泥、油渣的无害化处置研究核心探究

石油炼化废油泥、油渣的无害化处置研究核心探究

建筑设计240产 城石油炼化废油泥、油渣的无害化处置研究核心探究石城1 李扬2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能源的支持,石油生产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的能源来源,但是炼化企业在生产阶段,往往会出现数量众多的废油泥和油渣,如果贸然向外界排放,就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强污染,难以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本文将分析废油泥、油渣的来源与组成,讨论其处理方法,希望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石油炼化;废油泥;油渣;无害化处置1 废油泥、油渣的来源与组成某石油炼化企业中,每年平均炼油可达到1400万吨,全面分析其炼油水平和排放废物,在企业生产阶段,每年排出废矿物油渣为1.4万吨,废油泥为1.6万吨。

在深入分析废物成分之后,发现废物成分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首先,炼油厂。

相关数据显示,在炼油厂生产阶段,每年产生的废油渣接近1万吨,废油泥为1.1万吨,其中包含的自土油泥为1万吨,除此之外,还包括有罐底油泥、隔油池油泥等;其次,还来自于生产乙烯的阶段,在乙烯生产的过程中,每年会产生3570吨废油泥,活性污泥也会达到接近3000吨。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炼油企业致力于炼油水平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增多了油渣和废油泥。

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加工原油的水平,达到了2.76亿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废油泥与油渣的年度总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吨。

和上述石油炼化企业相结合,聚焦于企业生产阶段和废物处理阶段,主要是处理炼化企业中,各类废渣、废油、废液等废矿物油渣。

此类废物的成分中,主要包含油、水和污泥,而且产物并没有特定比例,也没有一定规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生产阶段,对各种原料的要求并没有特定要求。

2 废油泥和油渣的处理方法(一)原料预处理过程在原料生产阶段,石油炼化企业应当重视炼油能力的提升,使油泥和油渣的产出量进一步减少,主要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可以对企业中生产的各种原料进行基础性加工;其次,利用过滤器完成原料和其他物质的分离,将原料过滤出来之后,后续在原料罐中妥善储存加工原料;另外,在换热器的支持下,对原料管中原油做针对性处理,利用静置手段,实现罐中水和其他物质的隔离;最后,工作人员应对剩余的污水,进行针对性处理,对其中存在的废油渣,应当入渣罐中静置,将其输送至对应处理系统。

炼油厂“三泥”减量化处理的技术措施研究

炼油厂“三泥”减量化处理的技术措施研究
“three muds” in refineries
W ang Haoying1, Li Ming2 , W ang Xiaohong2
( 1 .Petro China Qingyang Petrochemical Company,Qingyang 7 4 5 1 1 5 ,China ; 2 . Suzhou Keh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 td ., Suzhou 2 1 5 3 3 2 , China)
关 键 词 炼油厂三泥减量化危险废物离心脱水
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_ 8 4 7 1 ( 2 0 1 9 ) 1 2 —0 0 7 7 —05
.014
Study on technical measures for reduction treatment of
77
第 45 卷 第 12 期 2019 年
给水排水
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 45 No. 12 2019
污泥分类 污泥来源
密 度 /g/cm3 污 泥 原液性质 含 水 率 /%
浓 缩 沉 降 时 间 /h 密 度 /g/cm3 浓 缩 污 泥 性 质 含 水 率 /% 含 油 率 /mg/L
Keywords:Refinery;Three muds;Reduction;Hazardous waste;Centrifugal dewatering
0 前言
置 费 用 高 ,给 污 水 处 理 装 置 的 长 周 期 安 全 平 稳 运 行
炼 油 企 业 “三 泥 ”主 要 来 源 于 原 油 炼 制 过 程 中 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渣治理炼油厂“三泥”处理技术研究回 军 赵景霞 王有华 刘念曾(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113001) 摘 要: 采用“热萃取 脱水”技术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脱出水中COD 小于150m g L ,含油量小于30m g L ,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场。

溶剂油取自炼油厂馏分油,原料易得,并且可以循环使用。

该技术可以回收污泥中的有价值组份,符合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方针。

关键词:污泥处理 含油污泥 萃取Research on Process to Trea t “Three K i nds of Sludge "from Ref i neryH u i Jun Zhao J ingx ia W ang Youhua L iu N ianzeng (F ushu R esea rch Institu te of P etroleum and P etroche m ica l ,113001)Abstract T he p aper in troduced a “ho t ex tracti on dehydrati on "p rocess fo r treating o ily sludge from re 2finery .T teated o ily sludge from refinery by th is p rocess ,the effluen t can be directly discharged in 2to the w astew ater treatm en t p lan t .T he COD concen trati on in effluen t w as less than 150m g L ,and the o il concen trati on in effluen t w as less than 30m g L .T he so lven t is a fracti on o il from re 2finery ,and it can be recycled in the p rocess .T he p rocess can recover all valuab le con ten ts in sludge .Keywords :Sludge treatem en t ,O il sludge ,Ex tracti on1 前言炼油厂废水处理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隔油池底泥、溶气浮选浮渣及剩余活性污泥等,它们统称为炼油厂“三泥”。

这些污泥由不同含量的油、水及固体物组成,是高浓度的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三泥”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生物降解、溶剂萃取及送焦化处理等,然而这些技术在经济、技术及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

国内炼油厂一般采用浓缩—机械脱水—焚烧的方法处理含油污泥,焚烧每吨污泥的费用高达300~500元,并且设备故障率高。

近年来,某些炼油厂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直接送入焦化装置,作为急冷油或作为急水使用。

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之一是污泥中仍含有大量水,易对焦化操作产生影响,焦化的处理能力低,不能将三泥全部处理掉;另外是某些炼油厂,或者焦化装置生产高品级石油焦,或者收稿日期:2002-11-14作者简介:回军,1989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一直从事废水处理、絮凝剂研制及炼油厂三泥处理工作,发表论文多篇,申报国家专利7项。

・45・ 石 油 化 工 环 境 保 护ENV I RONM EN TAL PRO T ECT I ON I N PETROCH E M I CAL I NDU STR Y 2003年第26卷第2期 没有焦化装置,无法采用此法对污泥进行处理。

多年来,国内一直没有一个技术与经济可行的处理手段,大多数企业仍采取将污泥转移给小企业进行处置的方式为主。

由于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污泥处理成为企业环保达标的难题之一,严重制约着企业生产的发展。

针对三泥处理问题,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经过多年探索性研究工作,开发成功了“热萃取 脱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从资源回收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脱除污泥中水分的同时,将固体物全部转移至溶剂油中,使污泥在有价值组分得到了全部回收。

萃取后的产物,因不含水分,既可以直接作为焦化的原料加以利用,同时也采用固液分离方式,进行最终处理。

固液分离后的溶剂油,无需再生,可直接回用于“热萃取 脱水”装置。

最终形成的固体物,其体积仅为原污泥量的一小部分,可采用多种途径加以利用,如按比例混入焦化原料中或采用轻溶剂洗脱,回收有和的组分;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其热值高达845211Cal g。

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效果稳定、经济合理,与目前常规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2 “三泥”物性指标的分析对于“三泥”中水分的分析,最早引用的方法是在105~110℃下的烘干法,而油含量的分析是以重量法为基础的。

烘干法虽然能测出样品中的全部水分,但在测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有机质的挥发、分解,使测定结果失真。

根据中石化环保监测总站建立的“石油化工厂废渣中含水率测定方法”、“石油化工厂废渣中含油量测定方法”、以及B G T260-77,相应建立了“炼油厂三泥中水分的测定方法”、“炼油厂三泥中石油醚萃取物的测定方法”、以及“600℃固体物灼烧残渣的测定方法”等三个分析方法,作为污泥组成分析。

其中含水率和石油醚萃取物均采用蒸馏法,比烘干法和重量法能更准确测定出“三泥”中的水和油含量。

采用上述分析方法,对数家炼油厂的三泥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炼油厂含油污泥组成分析结果污泥来源石油二厂茂名石化乌石化上海炼油厂含油率,%1113510~131********含水率,%84148010~901043199519 600℃灼烧残渣,%111210~410716211从组成分析结果可知,由于污泥来源不同,其组成差别很大。

另外,在分析中发现,每一种污泥的三项组份之和,并不等于百分之百,说明污泥组成上还存在着非石油醚萃取物、且在600℃灼烧下易挥发的物质,我们其定义为“挥发性物质”。

3 试验内容及结果311 烧杯试验通过间歇式烧杯试验考察了“热萃取 脱水”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该技术可完全脱出污泥中水分,并回收污泥中的油,处理后的固体物仅为原污泥的一小部分,并具有可利用价值。

烧杯试验过程: (1)将一定比例的萃取溶剂油及污泥置入蒸馏烧瓶;(2)用电炉加热蒸馏瓶,使污泥中水分蒸发,同时记录馏出温度及蒸馏瓶液体温度;(3)对蒸馏瓶蒸发出的水蒸汽及轻质油蒸汽冷凝,收集并记录馏出水及油的体积;(4)从蒸馏瓶中移出脱水后的固体与溶剂油的混合物;(5)采用抽滤设备对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对固体物及溶剂油进行称重。

(6)分析脱出水中油含量及固体物组成等。

31111 不同油 泥比的处理结果表2 不同油 泥比对固体物组成的影响溶剂油 污泥体积比固体物组成,%含油率含水率挥发性物质灼烧残渣0125 126116411310618015 130196214-8150175 148121418111325171 15213未检出241523112 15310未检出24102310・55・ 第2期 回 军等1炼油厂“三泥”处理技术研究 固体物中水分随溶剂用量减少而增大。

在油 泥比大于1的情况下,污泥脱水完全,最终固体物不含水,可燃性好。

31112 溶剂循环使用的处理结果在温度一定及油 泥比固定为1 1的条件下,考察了溶剂油直接循环使用的可行性。

新鲜溶剂油为茂名公司沙中二线油(沸程范围约为212~320℃),处理对象分别为板框压滤后的“三泥”(组成:油含量1315%,固含量610%,水分量8015%)及浮选池浮渣(组成:油含量1013%,固含量314%,水含量8615%)。

溶剂油循环使用10次过程中,脱出水中油含量平均为3113m g,固体物组成及固体物产率的分析结果如表3及表4。

表3 溶剂油循环使用时的固体物组成三泥来源固体物组成10次循环范围值平均值混合三泥含油率,%5617~64136112含水率,%未检出未检出挥发性物质,%1011~15171312灼烧残渣,%2316~27162512表4 溶剂油循环使用时污泥产固率测定结果项 目混合三泥产固率,%浮渣产固率,%十次试验范围值1218-1716710-811平均值1512716无论是处理板框压滤后的“三泥”,还是浮选池表面采集的浮渣,溶剂油直接循环使用后,在处理效果上均未产生明显的变化,表明了该技术中所使用的溶剂无需频繁再生,可直接循环使用。

最终形成的固体物均不含有水分,可燃性好,并且固体物量—污泥相比分别减少了85%和92%。

312 小试处理装置验证试验31211 工艺流程根据烧杯试验结果及试验过程中确定的脱水温度、溶剂比、脱水速率等参数,设计了一套“热萃取 脱水”小试连续处理装置,其流程如图1所示。

污泥与溶剂油,首先在油浆罐内混合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混合物。

该混合物经预热后,进入“热萃取 脱水”塔,并在塔内温度作用下,同时进行破乳、萃取和脱水三个过程。

从“热萃取脱水”塔出来的水及轻质溶剂油,经油水分离后,水排出系统,油返回油浆罐中。

在水分脱出图1 “热萃取 脱水”小试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的同时,塔内的固体物及溶剂油混合物,不断地进入沉降罐进行固液分离。

沉降后的固体物从装置中排出,溶剂油直接返回油浆罐中,进行下一次处理过程。

31212 试验结果小试装置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为粗柴油,循环使用15次,处理对象为采自茂名公司炼油厂的浮油,其组成为含油量9128%、含水量87159%、含固量为3113%。

试验过程中对操作条件进行了考察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性试验。

试验结果验证了烧杯试验所得出结论:脱水完全彻底,溶剂油无・65・石 油 化 工 环 境 保 护 2003年第26卷 需再生,可直接循环使用;沉降分离后的固体物中均未检出水,含油量平均值为6519%,热值为8452.1kCal G ;污泥产固率平均值为1015%;脱除水含油量在1010~2818m g L 之间,水中COD 为130m g L 。

313 固体物的处置采用“热萃取 脱水”技术处理后,污泥中的油及固体物全部转移至溶剂油中,对于固体物的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个途径加以利用。

固体物与溶剂油分离,直接作为焦化装置进料或急冷油,最终固体物转化为焦炭,这样做的缺点是,“热萃取 脱水”装置需要不断补充新鲜溶剂油。

固体物与溶剂油实施固液分离,对溶剂油进行循环使用。

分离后的固体物,不仅体积非常少,而且具有较高的热值(84521lCal g ),采用如下方式很容易实现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