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时 几何多结论选择题

第23课时  几何多结论选择题
第23课时  几何多结论选择题

第21课时几何多结论选择题(二)四边形

一、考点聚焦

近几年来,有关四边的多结论选择题,常作为中考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出现,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它是对直线型的几何知识的综合考察,所用到的知识有:平行线的性质,角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等,能力要求较高,而且方法也灵活多样。

二、基础回顾

1、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AC分别交BE、DF于G、

H,并有下列结论:(1)BE=DF;(1)AG=GH=HC;(3)EG=BG;(4)S△

ABE=3 S△AG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BD、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S△ABO=S△CDO;②OA=OD;③EF∥AD;④ EF=

(BC-A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三、典型例解

例1 (2009武汉中考)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BC,E为AB边上的点,∠BCE=15°,且AE=AD,连接DE交对角线AC于H,连接BH,下列结论:①△ACD≌

△ACE;②△CDE为等边三角形;③=2;④ =,其中结论

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评析]线段的比可通过相似和面积进行转化,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

中的特殊三角形中的基本结论和面积比的表示与转化。③④的判断,既可用几何方法进行判断,也可通过计算方法进行判断。

例2 (2010武汉中考)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BD⊥DC,BD=DC,CE平分∠BCD,交AB于点E,交BD于点H、EN∥DC交BD于点N,下列结论:①BH=DH;②

CH=(+1)EH;③ =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评析]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结合相似三角形及面

积比是解此题的关键。

3、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的中点,点B′与点B关于AE

对称,BB′与AE交于点F,连接AB′、DB′、CB′、FC,下列结论:①AB′=AD;②△F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③∠ADB′=75°;④∠CB′D=135°,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四、方法提炼

1.对一些基本图形的基本结论要熟悉;

2.可根据排序之间的关系,进行排除;

3.注意结论之间的相关性与互斥性;

4.可用反证法证明某些结论;

5.可用度量的方法或画异形图对某些结论进行判断;

6.可用特殊位置进行判断。

五、同步巩固

1.(2010武汉4月调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E为CD上一点,且AE=AB,M 为AE的中点,下列结论:①DM=DA;②EB平分∠AEC;③S△ABE= S△ADE;④BE2=2AE·EC,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 2

2. (2009武汉4月调考)如图,分别以Rt△ABC的斜边AB,

直角边A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ABD的等边△ACE,F为AB的中点,

DE、AB相交于点G,若∠BAC=30°,下列结论:①EF⊥AC;②四边形ADEF为菱形;③AD=4AG;

④△DBF≌△EFA,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如图,等腰直角△ACB,AC=BC,点E为BC的中点,CD⊥

AE交AB于F点,交AC的平行线BD于D点,CD、AE相交于G点,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CD=3DF ②3CG=2DG ③ = 2

A.只有①

B.只有②

C. ①②③

D.①②

4、如图,已知正方形ADBF,点E在AD上,且∠AEB=105°,EC∥DF交BD的延长线于C,N为BE延长线上一点,BN交AC于M,且CE=2MN,连AN、CN,下列结论:①AC⊥BN;②

△NCE为等边三角形;③BF=2AM;④BE+DE=DF,其中正确的有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六、课外提升

1、如图,直解梯形MDBC中,∠M=90°,MD∥BC,MD=MC,DE⊥BC于E,点A为MC上一点,且MA=BE,点O为AB的中点,连DA、DC、OE,下列结论:①△AMD≌△BED;②∠ADC=

∠BDE;③AC=OE;④OE垂直平分CD,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已知梯形ABCD中,CD∥AB,△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AB,AC与BD相交于E 点,CF⊥AB于点F,交BD于G点,下列结论:①∠CAB=30°;②BE=BC;③BC2=2AB·BF;

④S△CDE= S△CB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如图,边长一定的正方形ABCD,Q为CD上一动点,

AQ交BD于M,过M作MN⊥AQ交BC于N点,作NP⊥BD于点P,

连接NQ,下列结论:①AM=MN;②MP=BD;③BN+DQ=NQ;④

为定值,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DAB=90°,AC与BD交于点H,

AE⊥BC于点E,AE交BD于G,点F是BD的中点,连接EF,若HG=10,GB=6,tan∠ACB=1,则下列结论中:①∠DAC=∠CBD;②DH+GB=HG;③4AH=5HC;④

EC-EB=E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④

D. ①②③④都对

多结论的几何及二次函数问题为背景的选择填空题

第3关 多结论的几何及二次函数问题为背景的选择填空题 【考查知识点】 以多结论的几何图形为背景的选择填空题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三角形、四边形、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选择填空题,主要考察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二次函数系数与图象的关系。 【解题思路】 1.以多结论的几何图形为背景的选择填空题题中,用“全等法”和“相似法”证题应该是两个基本方法,为了更好掌握这两种方法,应该熟悉一对全等或一对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下图中是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大量积累基本图形,并在此基础上“截长补短”,“能割善补”,是学习几何图形的一个诀窍,每一个重要概念,重要定理都有一个基本图形,三线八角可以算做一个基本图形. 2.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选择填空题中,根据图象的位置确定a 、b 、c 的符号,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b a - ,由图像确定对称轴的位置,由a 的符号确定出b 的符号.由x=0时,y=c ,知c 的符号取决于图像与y 轴的交点纵坐标,与y 轴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时,c >0,与y 轴交点在y 轴的负半轴时,c <0.确定了a 、b 、c 的符号,易确定abc 的符号;根据对称轴确定a 与b 的关系;根据图象还可以确定△的符号,及a+b+c 和a -b+c 的符号。 【典型例题】 【例1】(2019·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是BC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P ,F 是CD 上的一点,连接AF 分别交BD ,DE 于点M ,N ,且AF ⊥DE ,连接PN ,则下列结论中: ①4ABM FDM S S V V =;②PN =;③tan ∠EAF=34;④.PMN DPE V V ∽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名师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难度较大,解题关键在于综合掌握各性质

语音填空、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语音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语音具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其中 _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C____________。 3.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4.不同的音色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辅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音节进行彻底的切分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其中着眼于自然角度的叫做_____________,着眼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叫做_____________。 7.《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8.《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9.音节由_____________构成,也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0.声母是音节开头的____________,普通话中共有____________个辅音声母。 11.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类。 13.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14.普通话声母中的浊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深圳中考复习《几何多结论》综合题专题

2019年深圳中考复习多结论几何综合题专题 一、单选题 1、如图,△ABC和△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C,D在一条直线上,点 M是AE的中点,下列结论:①tan∠AEC= CD BC;②S△ABC+S△CDE≥S△ACE;③BM⊥DM; ④BM=DM.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 △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 ①△AED≌△AEF;②=;③△AB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FBD的面积; ④BE2+DC2=DE2⑤BE+DC=DE;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3、如图,将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 , 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④BD⊥DE;其中正 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C点落在E处,BE与 AD相交于点F,下列结论: ①BD=AD2+AB2;②△ABF≌△EDF;③=④AD=BD?cos45°.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BF=1, CE、DF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DOC=90°,②OC=OE,③tan∠OCD= , ④S△ODC=S四边形BEOF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 D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现在有如下4个结论:①△ADG≌△FDG; ②GB=2AG;③△GDE∽△BEF;④S△BEF=.在以上4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A、1 B、2 C、3 D、4

填空选择题库

6选4填*20套 一、选择题(单选) 1-1. 完全二叉树____B____二叉树。 A.一定是满 B.可能是满 C.不是 D.一定不是满 答案:B 难度:易 1-2.满二叉树_____A____二叉树。 A.一定是完全 B.可能是完全 C.不是 D.一定不是完全 答案:A 难度:易 1-3.完全二叉树中,若某个结点没有左孩子,则它____C____。 A. 有2个右孩子 B.一定有右孩子 C.一定没有右孩子 D.不一定有右孩子 答案:C 难度:中 2. 设一个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_______。 A.349 B.350 C.255 D.351 3.深度为n的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有__________ A.n B.2n C.2n D. 2n-1 4.在一棵完全二叉树中,若编号为i的结点存在左子女,则左子女结点的编号为___C_____ A.2i B.2i-1 C.2i+1 D.2i+2 5.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表示中,空指针数为( b )。 a.不定 b.n+1 c.n d.n-1 6.下列二叉树中,( a )可用于实现符号不等长高效编码。 a.最优二叉树 b.次优查找树 c.二叉平衡树 d.二叉排序树 7.具有m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其最大深度为( f ),最小深度为( b )。 a. log 2 m b. └ log2 m ┘ +1 c. m/2 d .┌ m/2 ┐ -1 e. ┌m/2 ┐ 一、单项选择题 (1)-(5)BBCDC (6)-(10)BCABC (11)—(15)DABBD (16)-(19)CCABB (20)-(24) BBBAC (25)-(27)DBC 二、填空题 (1)有零个或多个(2)有且仅有一个 (3)根据树的广义表表示,可以画出这棵村,该树的度为4。 (4)树的深度为4 (5)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8 (6)n0=14 (7)n-2m+1 (8)2k-1 (9)2i-1 (10)133 (11)59 (12)25=32 (13)?log2(n+1)?=?log269?=7 (14) 25-1+6=37 (15) 19 (16)27-1-20=107 (17)右(18)m+1 (19)n+1 (20) 2m-1 (21)中序(22)直接前驱结点(23)直接后继结点 1.关于二叉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1):A.二叉树的度为2 B.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2

几何综合之多结论问题(通用版)

1.(本小题10分)如图,正方形ABCD,正方形CGEF的边长分别是2,3,且点B,C,G在同一直线上,M是线段AE中点,连接FM,则FM的长为( ) A. B. C. D. 2.(本小题10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中点,过点D作DE⊥DF,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若,则AB的长为( ) A. 3 B. 6 C. 9 D. 18 3.(本小题10分)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BAC按如图所示放

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的中点M,连接ME,MC.则△EMC的形状是( ) A. 等腰(非直角)三角形 B. 直角(非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形状不确定 4.(本小题10分)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为边AC,AB上的高,D为BC的中点,DM⊥EF于点M,若BC=10, DM=3,则EF的长为( ) A. 6 B. 9 C. 7 D. 8 5.(本小题10分)如图,在ΔABC中,D是BC边的中点,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不与两端点重合),且DE⊥D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6.(本小题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M为BC边的中点,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F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本小题10分)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若AG=13,CF=6,则四边形BDFG的周长为( ) A. B. 24 C. 20 D. 16 8.(本小题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100°,M,N分别是AB,BC的中点,于点P,则的度数为( ) A. 40° B. 45° C. 50°

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12种巧妙方法

传说中的十二招 你知道选择题和大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那就是选择题只需要有一个模糊的方向,而不需要确切的答案;或者,选择题可以用一些歪招解出来,而不是像大题一样算到吐血——如果每道选择题都像大题一样算,一张卷下来,估计你所有的血小板都不够你用的……而传说中应对选择、填空题的十二招其实来自它们可抓的五个特征…… 一、答案符合题意 我们目前所学的数学,基本上是按照充分必要的套路。所以,题目可以推出答案,答案同样必然符合题意所指。以此本质的基础可以衍生出两大招。 1.特殊值法(适用于选择、填空) 1)对于问区间的题,只需分别找出可选区间中的元素,代入原题检验其真假,其实也就知道了选哪个区间;正如去到陌生的星球,一看满眼纳美人,那么此地当然就是潘多拉星。 2)特殊值一般选取容易算的,代入选项就可以判断真假,假的统统排除。 例题:y = cos(7π2 – 3x ) 是 函数(填奇偶性) 解析:代入x=0 得 y=0 答案:奇 2.代入法(适用于选择) 这个小学生都会。电池有电没电,放进多啦A 梦看看work 不work 不就知道了吗?题目算不出来,把答案代进去看成不成立不就知道了?然而这种方式不仅对一些题目无效,而且浪费太多时间;如果配合其它招式一起用效果会更强。 例题:函数f(x) = 2x ·ln(x-2) – 3 在下列哪个区间有零点() A 、(1,2) B 、(2,3) C 、(3,4) D 、(4,5) 解析:我们知道若f(x 1)<0 ,f(x 2)>0,则f(x)在x 1 ~ x 2 之间一定有零点,所以把1、2、3、4、5 代入 x ,发现f(3)<0, f(4)>0. 答案:C 二、放诸四海皆准 既然叫做“成立”,那么就是不管什么条件均能成立。我们不妨把题目当做实验品,放到苛刻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它的反应剖析其内涵。

几何多结论选择题.

几何多结论选择题 1.已知:如图,ΔABC中,D在BC上,过点A的圆⊙O与 AB、AC交于点E、F, ①若BC与⊙O相切与D,且∠BAD=∠CAD,则 AE?AC=AF?AB; ②若BC与⊙O相切与D,且AE?AC=AF?AB, 则∠BAD=∠CAD; ③若AE?AC=AF?AB,且∠BAD=∠CAD, 则BC与⊙O相切与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CD, ①若∠A=900,DC+AB=BC,则以AD为直径的圆与BC相切; ②若∠A=900,以AD为直径的圆与BC相切,则DC+AB=BC; ③若以AD为直径的圆与BC相切,DC+AB=BC,则∠A=90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3.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BC为割线,A 在⊙O上,过点P的直线交AB于点E,交AC于F, ①若PF平分∠APC,PA为切线,则AE=AF; ②若PF平分∠APC,AE=AF,则PA为切线; ③若AE=AF,PA为切线,则PF平分∠AP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4.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B为割线,点C在优弧AB上,E在线段PB上,CE延长线交⊙O于F, ①若PC为⊙O切线,PE=PC,则OF⊥AB; ②若PC为⊙O切线,OF⊥AB,则PE=PC; ③若OF⊥AB,PE=PC,则PC为⊙O切线;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5.已知:如图,⊙O中,弦AB、CE交于点D, ①若AB为直径,CE⊥AB,则CD2=AD·BD; ②若AB为直径,CD2=AD·BD,则CE⊥AB; ③若CD2=AD·BD,CE⊥AB,则AB为直径;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6.已知:如图,Δ ABC中,AC>BC,D在AC上,E为BC中点,连DE,过三点A、B、D作⊙O. ①若AB为直径,ΔABC为RtΔ,则DE也为切线; ②若AB为直径,DE为切线,则ΔABC为RtΔ; ③若ΔABC为RtΔ,DE也为切线,则AB为直径;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已知:如图,ΔABC外接于⊙O,CF⊥AB于F,AE、AG为弦,AG交CF于点H,EH交BC于点K, ①若AG⊥BC,AE为直径,则EK=HK; ②若AG⊥BC,EK=HK,则AE为直径; ③若AE为直径,EK=HK,则AG⊥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8.已知:如图,两同心圆中,EF为大圆的弦,EP、FQ为小圆的切线,A在弧QP上,EA(或延长线)交小圆于B,F(或延长线)交小圆于C, ①若EF为小圆切线,A为弧PQ中点,则EB=FC; ②若EF为小圆切线,EB=FC,则A为弧PQ中点; ③若EB=FC,A为弧PQ中点,则EF为小圆切线;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P B

多结论选择题

多结论选择题 1、如图正方形ABCD中,以D为圆心,DC为半径作弧与以BC为直径的⊙O交于点P,⊙O交AC于E,CP交AB于M,延长AP交⊙O于N,下列结论:①AE=EC;②PC=PN; ③EP⊥PN;④ON∥A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如图,梯形ABCD中,AD∥BC,CD⊥BC,BC=CD,O是BD的中点,E是CD延长线上一点,作OF⊥OE交DA的延长线于F,OE交AD于H,OF交AB于G,FO的延长线交CD于K,以下结论:①OE=OF;②OH=FG;③DF-DE=√2/2BD ;④S四边形OHDK= 1/2S△BC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3、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C,∠ACB=90°,AF为△ABC的角平分线,分别过点C、B作A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D.以下结论:①CE=DE=√2/2 BD;②AF=2BD; ③CE+EF= 1/2AE;④DF/AF =√2-1/2.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点E是DC的中点,过点E 作DC的垂线交AB于点P,交CB的延长线于点M.点F在线段ME上,且满足CF=AD,MF=MA.则下列结论:①若∠MFC=130°,则∠MAB=40°;②∠MPB=90°-- 1/2∠FCM; ③△ABM∽△CEF;④S四边形AMED-S△EFC;=2S△MFC′.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5.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2 ;③EB⊥ED;④S△APD+S△APB=1+√6;⑤S正方形ABCD=4+√6.其 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浙江高考解析几何大题

浙江高考历年真题之解析几何大题 1、(2005年)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12,F F 在x 轴上,长轴12A A 的长为4,左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MA 1|∶|A 1F 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1l :x =m (|m |>1),P 为1l 上的动点,使12F PF ∠ 最大的点P 记为Q ,求点Q 的坐标(用m 表示). 解析:(Ⅰ)设椭圆方程为()22 2210x y a b a b +=>>,半焦距为c , 则2111,a MA a A F a c c =-=- ,()2 222 224 a a a c c a a b c ?-=-??? =??=+??? 由题意,得 2,3,1a b c ∴=== ,22 1.43 x y +=故椭圆方程为 (Ⅱ) 设()0,,||1P m y m >,当00y >时,120F PF ∠=; 当00y ≠时,22102 F PF PF M π <∠<∠<,∴只需求22tan F PF ∠的最大值即可设直线1PF 的斜率011y k m = +,直线2PF 的斜率0 21 y k m =-, 002122222212002||tan 1121||1 y k k F PF k k m y m y m -∴∠= =≤= +-+-?- 2 01||m y -=时,12F PF ∠最大,(2,1,||1Q m m m ∴±->

2、(2006年)如图,椭圆b y a x 2 22+=1(a >b >0)与过点A (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且椭圆的 离心率e= 2 3 。 (Ⅰ)求椭圆方程; (Ⅱ)设F 1、F 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 为线段AF 2的中点,求证:∠ATM=∠AF 1T 。 解析:(Ⅰ)过 A 、B 的直线方程为 12 x y += 因为由题意得??? ????+-==+1211 2222x y b y a x 有惟一解, 即0)4 1(22222 22 =-+-+ b a a x a x a b 有惟一解, 所以22 2 2 (44)0(0),a b a b ab ?=+-=≠故442 2 -+b a =0; 又因为e 3 c =即 22234 a b a -= , 所以2 2 4a b = ;从而得22 1 2,,2 a b ==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2212x y += (Ⅱ)由(Ⅰ)得6c = , 所以 1266((F F ,从而M (1+4 6 ,0) 由 ?? ???+-==+1 211222 2x y y x ,解得 121,x x == 因此1(1,)2T = 因为126tan 1-= ∠T AF ,又21 tan =∠TAM ,6 2tan =∠2TMF ,得 12 6 6 1 121 62 tan -= + -= ∠ATM ,因此,T AF ATM 1∠=∠ 3、(2007年)如图,直线y kx b =+与椭圆2 214 x y +=交于A 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S .

急诊医学选择题填空题附答案

精心整理 急诊医学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140题) 1、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 、80-100次/分 B 、100次/分 C 、120次/分 D 、60-80次/分 2、A 、 3、A 4A 5A 、6、A 7A 、8A 、5分钟B 、3分钟C 、10分钟D 、2分钟 9、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10、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 B、3次 C、2次 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 14 A 15 A C 16 A C 17 A C 18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9、成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法为:A A、1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B、1mg-3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递增; C、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D、1mg-3mg-5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20、成人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素的用法为:A A、一次性静脉推注40U B、40U,每5分钟重复一次 C 21、18 (B)A D 22 A 23 A 24 A 25 A、洗胃液量 B、洗出液是否澄清无味 C、临床症状是否好转 26、异烟肼中毒时可用下列哪个药物拮抗:(C)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B12 27、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重活化剂使用时间:(D) A、1~3d B、3~5d C、5~7d

高考数学压轴难题归纳总结提高培优专题3.12 综合求证多变换几何结合代数算

【题型综述】 综合求证问题有以下类型:(1)证明直线过定点,设出直线方程,利用题中的条件与设而不求思想找出曲线方程中参数间的关系,即可求出定点. (2)定值问题就是证明一个量或表达式的值与其中的变化因素无关,这些变化的因素可能是直线的斜率、截距,也可能是动点的坐标等,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是使用变化的量表示求证目标,通过运算得知求证目标的取值与变化的量无关.当使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表示直线方程时,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斜率和截距之间的关系,把双参数问题化为单参数问题解决. (3)恒等式的证明问题,将恒等式转化为常见的弦长、距离之比或向量关系等问题,进而转化为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坐标问题,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及韦达定理即可证明. (4)几何图形性质的证明,利用几何图形性质与向量运算的关系,转化为向量的运算或直线的斜率关系,再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坐标问题,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及韦达定理即可证明. 【典例指引】 类型一证明分点问题 例1【2017北京,理18】已知抛物线C:y2=2px过点P 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ON交于点A,B,其中O为原点. (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Ⅱ)求证:A为线段BM的中点..

直线ON B 故A 为线段BM 的中点.类型二 几何证明问题 例2.【2015高考湖南,理20】已知抛物线2 1:4 C x y =的焦点F 也是椭圆一个焦点,1C 与2C 的公共弦的长为(1)求2C 的方程; (2)过点F 的直线l 与1C 相交于A ,B 两点,与2C 相交于C ,D 两点,且AC 与BD 同向 (ⅰ)若||||AC BD =,求直线l 的斜率 (ⅱ)设1C 在点A 处的切线与x 轴的交点为M ,证明:直线l 绕点F 旋转时,MFD ?总是钝角三角形

解析几何大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三、解答题 26.(江苏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分别是椭圆1 242 2=+y x 的顶点, 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 、A 两点,其中P 在第一象限,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连接AC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 ,设直线PA 的斜率为k (1)当直线PA 平分线段MN ,求k 的值; (2)当k=2时,求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d ; (3)对任意k>0,求证:PA ⊥PB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方程、直线的垂直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6分. 解:(1)由题设知,),2,0(),0,2(,2,2--= =N M b a 故所以线段MN 中点的坐标为 ) 22 ,1(- -,由于直线PA 平分线段MN ,故直线PA 过线段MN 的中点,又直线PA 过 坐标 原点,所以 .22122 =-- = k (2)直线PA 的方程2221, 42x y y x =+=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 ). 34 ,32(),34,32(,32--±=A P x 因此 于是), 0,32(C 直线AC 的斜率为.032,1323234 0=--=++ y x AB 的方程为故直线

. 32 21 1| 323432|,21=+--=d 因此 (3)解法一: 将直线PA 的方程kx y = 代入 221,42x y x μ+==解得记 则)0,(),,(),,(μμμμμC k A k P 于是-- 故直线AB 的斜率为 ,20k k =++μμμ 其方程为 ,0)23(2)2(),(222222=+--+-= k x k x k x k y μμμ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 223 2 2 2 (32) (32)( , ) 222k k k x x B k k k μμμμ++= =-+++或因此. 于是直线PB 的斜率 .1 ) 2(23) 2(2)23(22 2232 22 3 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μμμ 因此.,11PB PA k k ⊥-=所以 解法二: 设)0,(),,(,,0,0),,(),,(11121212211x C y x A x x x x y x B y x P --≠>>则. 设直线PB ,AB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因为C 在直线AB 上,所以 . 2 2)()(0111112k x y x x y k ==---= 从而 1 ) () (212112*********+----?--? =+=+x x y y x x y y k k k k .044)2(1222 1 222122222221222122=--=-+=+--=x x x x y x x x y y

英语选择题填空题(有答案)

选择题 1. A fter the war, a new school building was put up _(D. where) 2. A head of me I saw a woman_(A. who) 3. A new idea began to _(A. emerge) 4. A great man shows his greatness_(D. by) 5. B eing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work,... _.(B. except to) 6. Both O. J. Simpson and Jim Brown have been_(A. ranked) 7. Before he left the While House, the president made a _(D. farewell) 8. Breakfast is the important_(D. meal) 9. By nine o’clock, all the Olympic .....(D. above which) 10. Can those_(C. seated) 11. Doctor Green went on with his experimen...(A. for all) 12. During these ten years, many new methods have been_(A. adopted) 13. Do you think Mary will call her old friends as soon as she _(B. gets) 14. Danny left word with my secretary _(B. that) 15. Don’t forget to _(A. cable) 16. —Everybody is going to climb the mountain. Can I go too, mum? —____Wait till you are old enough, dear.(D. I’m afraid not) 17. He can hardly understand what the teacher has said, _(B. neither can I) 18.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tudents who_(D. has) 19. He doesn’t dare to leave the house _(A. in case) 20. He reached London in 1994, _(B. where) 21. —How did you get in touch with the travel agent, Robin? —Oh, that’s easy. I surfed the Internet... _(C. of which) 22. He_____his father in appearance but not in height.(C. resembles) 23. He can hardly understand what the teacher has said, _(B. neither can I) 24. Have you heard ____ news? The pieceof _(C. the, /) 25. —Have you finished the book? —No. I’ve read up to_(D. where) 26. He felt _(D. ashamed) 27. I certainly didn’t intend to _(A. upset) 28. If you want a pen, look inside the _(B. drawer) 29. In order to write his paper, he borrowed a lot of _(B. reference) 30. I calld Hannah many times yesterday evening,...(A. was talking) 31. It is highly ____ that he come here tomorrow to join us.(A. desirable) 32. If you don’t _____ somking you will never get better.(B. give up) 33. If you just stay in this city for a few days, we can give you a _(B. temporary) 34. I never realized that someday I would be married to a _(C. genius) 35. I am afraid it was a____for you to do this.(A. bother) 36. In order to do a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examination,..._(B. reference) 37. I have bought a story book _(A. in which) 38. If you don’t mind, I _(B. would rather) 39. It is requested that every student _(D. write) 40. I have no _(B. cash)

中考复习多结论几何综合题专题试卷

中考复习多结论几何综合题专题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ABC和△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C,D在一条直线上,点M是AE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tan∠AEC=;②S△ABC+S△CDE≥S△ACE;③BM⊥DM;④BM=DM.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ADC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 ①△AED≌△AEF;②=;③△AB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FBD的面积;④ BE2+DC2=DE2⑤BE+DC=DE;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3、如图,将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 ,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④BD⊥DE;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F,下列结论: ①BD=AD2+AB2;②△ABF≌△EDF;③=④AD=BD?cos45°.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BF=1,CE、 DF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DOC=90°,②OC=OE,③tan∠OCD= ,④S△ODC=S四边形BEOF 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现在有如下4个结论:①△ADG≌△FDG;②GB=2AG;③△GDE∽△BEF;④S△BEF=.在以上4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A、1 B、2 C、3 D、4 7、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 =AB?AC;③OB=AB;④OE=BC,AB=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CAD=30°;②S ?ABCD 成立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 ①OA=OD;②AD⊥EF;③当∠A=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 AE+DF=AF+DE.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如图,G,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的点,且AG=CE,AE⊥EF,AE=EF,现有如下结论: ①BE=GE;②△AGE≌△ECF;③∠FCD=45°;④△GBE∽△ECH,其中,正确的结

专题复习二、多结论判断题

二、多结论判断题 在四川中考中,多结论判断题一般位于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且考查频率较高,属于拉分题,复习时要注意这类题型的练习. 类型1 代数结论判断题 (2014·南充)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下列结论: ①abc>0;②2a+b=0;③当m≠1时,a+b>am2+bm;④a-b+c>0;⑤若ax2 1+bx 1 =ax2 2 +bx 2,且x 1 ≠x 2 ,x 1 +x 2 =2.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B.②④C.②⑤D.②③⑤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边;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边;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Δ决定,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1.(2013·绵阳)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2a+b>0; ②b>a>c;③若-1<m<n<1,则m+n<-b a ;④3|a|+|c|<2|b|.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_______(写出你认为正确结论的所有序号). 4.(2013·德阳)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 ⑤a+b<m(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________. 类型2 几何结论判断题

解析几何综合题和答案

解析几何综合题 1.12F F 、是椭圆2 214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运动,则12||||PF PF ?的最大值是 .1答案:4 简解: 12||||PF PF ?≤2 212||||()42 PF PF a +== 2.若直线mx +ny -3=0与圆x 2+y 2=3没有公共点,则m 、n 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以(m ,n )为点P 的坐标,过点P 的一条直线与椭圆72x +3 2 y =1的公共点有____________个. 2答案:0->-=?. 01021202a a 或???<->?.0102 a 解之 5. 若曲线 y =与直线(2)y k x =-+3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5.答案:3 14 k -<≤ 简解: 将曲线 y =224x y -=时考虑纵坐标的范围;另外没有看清过点(2,-3)且与渐近线y x =平行的直线与 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6.圆心在直线2x -y -7=0上的圆C 与y 轴交于两点A (0,-4)、B (0,-2),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6.答案:(x -2)2+(y+3)2=5 5. 简解:∵圆C 与y 轴交于A (0,-4),B (0,-2), ∴由垂径定理得圆心在y=-3这条直线上. 又已知圆心在直线2x -y -7=0上, y=-3, 2x -y -7=0. ∴联立 解得x =2,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试题库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 填空题 1细胞是的基本单位,是的基本单位,是的基本单位,是的基本单位。2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 和。 3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它们构成了、、和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病毒和病毒。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它所具有的、 、是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1.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以关闭宿主 细胞的基因装置。 2.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的特点。 3.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和 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4.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 5.电镜主要分为和两类。 6.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等。 7.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 和。 8.膜蛋白可以分为和。 9.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和。 10.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和。 11.真核细胞的鞭毛由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蛋白组成。 12.细胞连接可分为、和。 13.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与和和。 14.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而粘着带连接的是。 15.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和、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 蛋白等。 16.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等。 17.植物细胞之间通过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18.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和。 19.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等。 20.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和与作用。 21.被动运输可以分为和两种方式。 22.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 为和两类。 23.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和。 24.协同运输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属于类型。 25.协同运输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同向运输) 和。 26.在钠钾泵中,每消耗1分子的ATP可以转运个钠离子和个钾离子。 27.钠钾泵、钙泵都是多次跨膜蛋白,它们都具有酶的活性。 28.真核细胞中,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是通过和来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