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著者:梁启超书名:李鸿章传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月:2012年4月1日李鸿章是晚晴第一名臣,由于生在了特殊的年代、身处特殊的位置,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负担。当局势发展到仅凭个人实力无法扭转的地步时,这个人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时代的殉葬品,成为众人唾骂的对象。长期以来,李鸿章被国人骂作卖国贼,究其根源,盖因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签订《中俄密约》直至签订《辛丑条约》。这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历史事件都与李鸿章有直接联系,责备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把这一切责任全都推到他身上就未免有失公正。

要说对李鸿章的论述和评价,最公正、最深刻的绝对要数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了,一者梁启超与李鸿章是同时代的人,对当时的世界和国内形势有更直接的体会,更能理解李鸿章的艰辛与无奈;二者梁启超是一位有着深厚修养的大学者,其见识自非普通人所能及;三者梁启超在写作此书时,正直国内形势大动荡、政府不能统御全局之时,这使梁敢于说真话,如果后退五十年就会是截然相反的景况了。

李鸿章从小受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再加上日后曾拜曾国藩为师,潜移默化,最重修身,“李鸿章之治事也,案无累牍,门无留宾,盖其规模一仿曾文正云。”“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有家藏以宋拓兰亭,每晨必临摹一百字,其临本从不示人,此盖养心自律之一法。”“每日午饭后,必昼寝一点钟,从不失时。其在总理衙门时,每昼寝将起,欠伸一声,即伸一足穿靴,伸一手穿袍,服役人一刻不许迟误云。”除此之外,忠君思想在他身上表现得极其明显。太平天国军队起兵金田,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李鸿章受命于危难之间,兢兢业业,忠心剿发,虽握重兵,未有私心;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皇帝太后仓皇出逃,此时李鸿章正在两广任职,本来极其不愿北上收拾残局,但是苟安西安的慈禧太后一道懿旨发下来,已是暮年的李鸿章才又顶着卖国贼的罪名在毫无谈判筹码的情况下签订了《辛丑条约》,要知道在此之间曾有不少的人在劝李鸿章“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而李鸿章不为所动,其中便是忠君思想在起作用。中国自古有“夷夏之辨”的观念,从来是“尊夏鄙夷”,这在李鸿章身上也有体现:李鸿章游历欧洲之时,经常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别人的年龄和家产,身边人告诉他这在欧洲是犯忌讳的,但他充耳不闻,依然如故,“盖其眼中直无欧人,一切玩之于股掌之上而已”。他始终认为西方只是在器物上胜过中国,而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又远胜之。这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非李鸿章之罪也。

李鸿章以淮军平乱起家,以积极筹办洋务而达到一生辉煌的顶点,甲午战败是其人生的转折点,而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则渐渐的为他戴上了“投降派”“卖国贼”的南冠。那么,李鸿章在这一连串事件中的表现该如何评价呢?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于清朝正规军早已腐朽孱弱得不堪一击,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震撼朝野。无可奈何,清廷才又请出正在丁忧的曾国藩组建乡勇平乱,此时正是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得以借机发挥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另外建立了淮军,成为帝国的又一根支柱,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官方对李鸿章的评价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派。平心而论,这一评价有失偏颇:无论太平天国运动是不是官逼民反,这一运动肯定会扰乱社会秩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暂时阻碍中国的近代化;太平天国以公平正义、饱暖均富为口号,但在定都天京后却说“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而且诸王的奢侈生活比清朝大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政权已经变质,它的存在已经不会对中国产生什么促进作用了。李鸿章对清廷仍然寄予厚望,因此平发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在当时,社会上对李鸿章在此事中的作为也是给予肯定的,认为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是其一大功。

一系列的失败暴露了大清朝的落后,这使得大批有见识的大臣开始思考图强之法,于是开始了洋务运动。李鸿章就是这一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李鸿章全力推行洋务,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20多年的心血尽付东流、20年的荣誉扫地

殆尽。那么,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究其根本原因,李鸿章等人见识浅薄、认识不到中国的政治制度乃至思想文化的落后。但是,平心而论,在当时的中国能找出见识超过李鸿章的人来么?除此之外,朝中的顽固势力还经常掣肘,给洋务运动的推行增加了少阻力;当时清朝的吏治极端腐败,这是妨碍中国前进的一大毒瘤。

李鸿章是当时的一大外交家,但他最受国人诟病的地方也在此。晚清的外交大都是屈辱外交,而尤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甚,不幸的是,这两件大事都与李鸿章紧密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责任应该怪在李鸿章头上么?两次都是在中国战败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命李鸿章去议和,无疑李鸿章替朝廷背了黑锅。每当满清朝廷把帝国折腾的濒临崩溃时,他们唯一必须起用的人就是李鸿章。而这一千疮百孔的老大帝国岂是临时请个裱糊匠(李鸿章语)就能根本挽救的?只不过是暂时补补漏洞、勉强维持而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了众人唾骂的“投降派”“卖国贼”。其实李鸿章的这40年,无一时不在为大清国呕心沥血,无奈生不逢时、成了没落帝国的殉葬品。在临终前,李鸿章回忆一生,感慨万千,曾口述七律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对于李鸿章晚年的一系列失败,梁启超将原因归结为“不学无术”,即见识短浅、能力有限。这是由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如果能晚生30年,他一生的作为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