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1-0083-05

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

殷 毅1,曾 文2

(1.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湖北武汉 430014;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文章论述了城市区域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出现的特有现象,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 区域生成关系,也有别于传统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是中国特定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对资源短缺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功能、人口、空间扩散方式,其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决定了城市区域化是中国 大城市化 进程中特有现象。运用城市区域化相关理念,指导新时期武汉市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中心城区 城市廊道 组群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式。

关键词:城市区域化;大城市空间扩展;武汉;城市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区域化是近10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城市产业、人口和空间的扩散现象,它不同于以往中外城市发展史上任何一次扩散现象,而是产生于中国特定背景下特有的城市空间扩散规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一规律将伴随中国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将极大的丰富有关城市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同时也将为我国大城市的空间布局提供积极的指导。笔者结合近期对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的研究 ,初步归纳了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开始于19世纪末的大规模城市化,就其空间来说,不断地处于集聚 扩散的互动变化中,其变化规律受到经济、社会、政策、技术的综合作用,综观100多年来城市空间的扩散规律,总体上都是基于这一现象和制约因素之下。

1 城市区域化的背景

1.1 独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独特的工业化反映在两个方面: 中国的工业化是特定的世界经济格局下的工业化,制造业大国的定位既有无奈的被动定位,同时,也提供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参与世界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它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制造业是我国大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决定了产业发展压力是城市区域化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上的,一方面是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制造业向大城市集聚的现象较明显,同时也符合有限资源合理利用的市场化和生态化原则。

独特的城市化也反映在两个方面: 当今的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以城市 区域一体化参与不同区域层次的竞争,强化了 大城市化 在城市化战略中的地位,这一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尺度; 今后20年左右时间内,中国在相对稳定的城市化之前,将有约4亿左右人口进入城市,从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相当比例的人口将进入大城市,其人口压力也是城市区域化的主要动力。从表1不仅可看出近几年北京、杭州2市城市人口的增长情况,同时也可看出新增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是近几年中国特大城市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

表1 北京、杭州市不同地域圈层的

人口变化情况(1996 2000年)

Tab.1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of different

circles in Beijing and Hangzhou

城市增长率市域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

北京增长率%25.42-9.560.1512.73平均增长率% 2.29-0.99 4.82 1.21

杭州增长率%17.93-16.1770.13 5.79平均增长率% 1.66-1.75 5.460.56

1.2 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是中国特有的国情,这一压力将始终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压力是城市空间布局的根本制约因素,决定了不同层次空间城市集聚 扩散的结构。区域层次上由于产业和人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大规模扩散不可避免,而在城市发展空间层次上,资源的压力又决定了城市空间的集聚是必由之路。近几年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空间发展中,对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关注均是空间研究的重点。

1.3 多元利益格局

相对的分散化和地方化是中国政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区范围内,地方经济利益是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首要动力,分治 管治的方式是今后中国必然面对的政府管理机制。这也是城市经济多元化、空间多元化的主要动力。上海的 173计划 、武汉的 区级经济板块 、广州的 东部产业带 ,这些概念的形成既有制造业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意识。

第26卷第1期2006年1月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6,No.1

Jan.,2006

2 城市区域化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城市区域化是中国较发达地区大城市随着产业发展、功能提升、规模扩张而产生的城市空间大规模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了新的城市 区域空间形态,其功能表现为产业、人口、设施在区域空间层次大规模的扩散,空间表现形式已不同于原先的 点 ,而是覆盖了相当范围的多层次的 面 ,表现为特定空间层次的城市 区域一体化发展。

2.1 城市区域化地域的功能特征

2.1.1 城乡融合,以城为主的经济空间。其产业构成主要是

二、三产业,尤其是依托各类开发区形成的制造业是中国近期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体功能,这类制造业主要是全球化和快速工业化时期城市新增的制造业;其次还有少量是主城外迁的制造业。目前来看,城市区域化地域内生活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但随着城市区域化地域内人口的增加,主城和外围地区交通条件的相对变化,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将加快。对于生产服务业,由于中国在可见的时期内仍将保护强大的主城地位,形成像欧美郊区化中的办公园区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依托城市区域化地域内自然条件发展的旅游休闲业也将是该区域主要的产业构成。同时,该区域也存在少量的第一产业,从产值构成上,该类产业的比例很低,但从用地构成上,该类产业将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是结合基本农田、各类生态保护区、山林等形成的现代都市农业、各类生态廊道和森林公园、风景度假区等。

2.1.2 具有高度开放的一体化经济环境。是高度城市化地域,应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价值观念,相同的发展政策,一致的基础设施标准和社会设施标准等。再次,城市区域化地区内城市功能分布将表现为三种形式: 依托各类开发区形成各类产业集群,空间表现为突出各自重点的产业园区和相配套的居住功能区; 结合现有的乡镇基础和原有产业形成的综合功能组团; 为安置外迁居民和新增居民而形成的单纯居住功能区。

2.2 城市区域化地域的社会特征

2.2.1 居民类型的多样化。来源主要有四类: 原住民,包括乡镇居民和农民; 主城改造而产生的外迁户; 依托制造业形成的产业工人和白领阶层; 为追求更高居住质量而购房的高收入居民。其中一、二类和第三类的一部分为中低收入阶层,而第三类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是中高收入阶层,目前城市区域化地域社会分层现象已经出现,并且有强化的趋势。

2.2.2 居民具有较一致的地域认同感,不是由不同城镇组成的地域,而是由众多功能区或组群组成的地域,同时各组群并不刻意追求独立性和自我平衡。根据相关国际经验,通勤人口比例一般不小于15%。

2.3 城市区域化地域空间特征

本文所指城市区域化地域特指主城以外城市地区。从空间范围界定,主城包括中心区和传统的城乡结合部以内的城市地区,城市区域化地域包括城乡结合部和外围扩展地区;从形成的时间限定,主城可指1980年代以前,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期之前,交通等技术手段欠发达时期形成的密集度相对较高的城区,而城市区域化地区是指1990年以后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全球化进程、城市交通、通讯等技术进步而形成的城市扩展区域,这类区域的城市空间相对松散,密集度相对较低。

城市区域化的空间布局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方式。大分散表现为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布局城市空间,如上海在6340k m2范围整体安排城市空间,而广州、武汉、南京等市也在2000km2以上范围内安排城市空间。 大分散 的城市区域化空间范围一般由城市规模和出行时间界定,从出行圈的角度,该地域空间尺度一般控制在1小时出行圈的范围内。小集中表现为在城市区域化范围内城市建设以相对集中的方式使用空间。

从城市空间的分布特征,近几年城市区域化地区也逐渐脱离了外溢式的蔓延发展,而显现出依托交通线、开发区、原有乡镇节点而形成的轴向+组群布局结构,相对集中的城市建设区域之间是大片的水体、山林、基本农田,较好地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近几年,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已明显的表现地这一趋势,并且在广州、南京、昆明等城市的总体规划修编中也体现了这一思路。

与都市圈和都市区的层次比较,城市区域化地域首先属于都市区内城市发展空间,它是某一城市行政区域内依托中心城区向外扩展的城市发展区域。其次,对应于都市圈层次,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镇密集区内,又将有若干个城市区域化地域集结成更大的城市区域化地域。

3 城市区域化与郊区化的差异

3.1 背景的差异

3.1.1 两者处在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欧美郊区化虽然起步于1920年代,但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在1950 1970年代,当时欧美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都在70%左右,城市人口规模已处在稳定期的微增阶段,而开始于20世纪末的中国城市区域化,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仅为30%左右,发达地区也仅为35% 40%,处于城市化急剧发展期,城市规模也处在急剧扩张期,即城市区域化和快速城市化处于同一个发展时期。这是城市区域化与传统的郊区化最大的区别 。

3.1.2 人口、资源压力的差异,尤其是与美国的差异更大。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水资源、生态平衡的压力是空前的。与蔓延式郊区化的美国的资源条件相比,中国首先失去了蔓延式郊区化发展的资源基础。

3.1.3 城市发展政策、财政政策、居民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如美国的 罗斯福新政 、住宅信贷政策是促进郊区化的主要政策因素,而中国的土地制度、农田保护政策则体现了综合制约作用。

3.2 动力因素的差异

3.2.1 推动欧美郊区化的主力是城市稳定、庞大的中产阶级群,郊区化是在城市人口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市中心外迁人口和产业实现的,如纽约都市区1960 1985年间人口仅

84经 济 地 理 26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