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阅读史
坐在电脑前,一壶铁观音,细细回想读过的书,一本,一本,如同亲切的朋友,如同手中的清茶,相伴我无数个惬意的日子……
读小学时,我的书柜里摆满的是父亲的书,从《济公传》到《虾球传》,从《子夜》到《白话聊斋》,从《浮士德》到《一千零一夜》,从《高尔基作品集》到《封神演义》……我不求甚解地读,囫囵吞枣地读,追求的不过是有趣的情节,对于看不懂或没兴趣的章节,我便一翻而过。那时读书,其实读的不过是喜欢的故事。关于科学道理的读物,例如《十万个为什么》等,我却束之高阁,不读不读。还有几本喜欢的杂志,像《儿童文学》、《童话大王》、《故事大王》等,亦是手中常读之物。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读的这些书,情节早已淡忘,留在记忆中的,是阅读时的快意——除了吃正餐(即午餐和晚餐),其余的时候,每每要吃东西时,包括喝汤前,我都会把饭桌上的东西挪一挪,腾出放书的位置,然后边吃边看。为着这个不良习惯,父亲说过我好多回,小时候迫于父亲的威严,我只得在他跟前“改”了这个习惯,待他不在家的时候,我还是“死性不改”。直到现在,吃东西前,我还是觉得有本书在手中会比较舒服,并美其名曰“物质粮食与精神粮食同等重要”。
要说第一本完完整整地读完的书,那应该是六年级时读的《家》《春》《秋》。还记得这三本书是向一位大哥哥借的,也许是因为借来的书特别稀罕,我倒是一字不落地看完了。里面的情节,直到现在仍依稀记得,包括觉民的老实胆怯,觉新的阳刚、坚决,觉慧的活力中略带些稚气,我都依稀记得。直到读中学的时候,才晓得这是一部很著名的书,作者巴金老先生是一位很著名的作家。这部激流三部曲,亦是第一部我真正用心去读的书。
到了中学,也不记得是一个怎样的契机,我读起了外国的名著。第一本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最记得那一句经典的开场白:“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对幸福的追求,在那时的我看来,真是大胆极了,甚至让我觉得有些大逆不道。这本书,我用着课余零碎的时间去读,整整读了一个学期。
自此,我喜欢上外国的文学作品——确切地说,是小说作品。那本《傲慢与偏见》,我也不知读了几遍,只记得从中学到大学,我几乎每个假期都会重读一遍,尽管内容早已熟透,但每一次重读,都像是读一本新的书一样兴致盎然。现在回想起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应该是这两个人:伊丽莎白和达西。那个年龄的自己,有着伊丽莎白一样的性情,也欣赏像达西那样的男子,更重要的是,我喜欢看喜剧,而不喜欢悲剧——这本书的结尾,恰恰是皆大欢
喜的好结局。
渐渐地,我发觉自己选择读物有个习惯:我不是很在意作者是谁,我只关心这本书是否吸引我。因此,我常常只能说出书名,却答不出作者系何人。像《红与黑》,像《茶花女》,像《基督山伯爵》,这些大作的作者,我都是到了高中才有所了解。而像《珍妮姑娘》《小妇人》等作品,我喜爱它们的真诚率性,却至今都记不住它们作者的名字。
有些书,我是怎么都读不完的,像很经典的《简·爱》和《巴黎圣母院》,一旦开始读,就有点像嚼鸡肋一般,读之无味,弃之可惜。想到这么经典的作品我居然读不进去,心里真有一些惭愧。于是,我使劲地读,很想快快把它们读完,然而,总是到了最后,实在读不下去,便丢开结局不去关心,把书束之高阁,心里也默认自己读过了。
外国的文学作品,除上以上所写,这十多年来读过的还有《飘》《欧也妮·葛朗台》《汤姆·索亚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小王子》《爱的教育》《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一百条裙子》《八十天环地球》……这些书,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作以后,为了推荐给学生,自己先读了,其中,像《夏洛的网》和《时代广场的蟋蟀》,虽然是儿童文学作品,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依然会被书中的人物与故事深深地感动。另外,还有些作品集,像莫泊桑的《羊脂球》、《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等,也让我爱不释手。
在这里,很想提起这个人——三毛。在青春成长的岁月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她的作品给我带来了许多交杂的情感:感动的、羡慕的、难过的、快乐的,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给十五、六岁的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我几乎痴迷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随她而喜,随她而悲,随她而沉默,随她而开怀。《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稻草人》《闹学记》《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万水千山走遍——中南美纪行》,这些书,我不止一次地读过,不止一次地沉迷其中。
还有这个人——刘墉。他的作品,更多现实的触角,更多尖锐的事实,更多直言不讳,更多忠言逆耳。《冷眼看人生》《人生的真相》《冲破人生的冰河》《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我不是教你诈》……这些书给正当年青的我许多正面的指引,也因着他简洁的写作风格,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当时所写的东西的味道。
而她——罗兰,虽然我仅看过她很少的作品,但她在作品中流露的真挚情感深深吸引了我。为了得到罗兰的作品,我在一向抗拒的旧书摊里淘了一遍又一遍。《早起看人间》《罗兰散文》,这两本书,我亦是读了一遍又一遍。
阅读于丹的作品,始于一部《〈论语〉心得》,特别喜欢她写东西的风格,像在聊天一般。
后来看了她在电视里讲《论语》,才发现,她和她的作品真的是“表里如一”。看她的书是会对书中的东西着迷的,比如看了她写的《游园惊梦》,我就开始对昆曲产生浓厚的兴趣。
莫小米,这个作者早在多年前,我在每天必读的《羊城晚报》中就已认识了。那时,她有一个专栏,叫“漫步经心”,我是读了莫小米的许多作品后才细细咀嚼这个专栏的名称:漫步,经心。她的作品,无不以小事言真情实理,行文如朋友间的闲聊。前两年,我终于在书店里看到了她的作品集:《你是谁》《我是谁》《他是谁》《直接回家》,自然也买了下来,读得津津有味。
王小慧,我只读过她一本作品:《我的视觉日记》。里面的文字与她的摄影作品给了我同等的感动与敬佩。
毕淑敏,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从事过军医、心理医生等工作,写下的作品如《点击成长》《心灵7游戏》《儿子的创意》等,我都大略读过。
凤凰卫视的书也曾一度让我着迷。闾丘露薇的《我已出发》《行走中的玫瑰》,曾子墨的《墨迹》,鲁豫的《心相约》,程鹤麟的《爱上女主播》,师永刚的《解密凤凰》,这些书给我带来了大世界般的视野,让我这个不喜时事的人也开始关注凤凰卫视的新闻类节目。
写到这里,我发现,从小学到初出工作的二十年里,我读的都是非专业的书,只为生活添惬意。工作两三年后,我开始读一些专业的书籍,逐一想来,有以下几本: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建锋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王开东的《非常语文课堂》、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还有《武凤霞讲语文》《于永正文集》等,以及订阅了两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这些书给我的专业成长带来了重要的帮助。
另外,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与未来同行》、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学生第二》等书,也从不同的角度带给我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留在记忆里的书还有丰子恺的《儿童文学选集(散文卷一)》及卷二,风靡全球的《心灵鸡汤》,《三国演义》、《红楼梦》、《大道相通》,还有许多绘本,像几米的作品、《三毛流浪记》《娃娃看天下》(也译作《玛法达的世界》)《父与子》……在此不一一列举。
曾向一位书店的老板要来了他换下的广告牌,喜欢这一句,聊作结束:阅读丰富人生。庆幸自己是个喜爱读书的人,不然,闲下来的日子该是多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