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采访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访实例

(一)采访前的准备

1、费雯丽让记者碰了个大钉子

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扮演影片《乱世佳人》中

的郝思佳一角而一举成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61年3月8日,她飞抵纽约,庆祝世界名片《乱

世佳人》复映。一个记者去采访她。记者问:“您

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

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那部小说《飘》吗?”记者

回答:“都没有看过。”费雯丽说:“那就不必多谈

了。”她无意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谈。当时在场

的美联社记者目睹了这一记者的窘状,写了一篇特

写,在新闻界传为笑柄。

可见,采访前不认真准备,仓促上阵,结果

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既影响了报道的时效,又给

被采访者增加了麻烦,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

所以,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通讯员不

容忽视的一件工作。

准备工作有许多,从广义上讲,是一切知识、理论的储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对采访对象的起码的了解。像费雯丽这样赫赫有名的影星,电影《飘》又是重新放映,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应该早已耳熟能详,而这位记者居然连这点起码的知识都没有,难怪费雯丽要拿钉子给他碰了。美国记者麦克逊说:“在我将要去谒见某一要人以前,我早已熟悉于这位要人的一切了。”假如你要去采访某一个人,就要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事先了解他的经历、性格、嗜好、习惯、特长等等,以便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经验证明,这种准备越充分,采访中记者才会越主动。

2、叶圣陶为何烦躁?

有位记者去采访老作家叶圣陶。显然记者事前毫无准备,知识面又窄,一见面就问:“你是哪里人?”“多大年纪?”八旬老人很烦躁,又感到很悲哀。这些情况,你翻一翻叶圣陶随便哪本著作,都能找到答案,可惜他根本没翻过。更使人苦笑不得的是:有位记者刚刚采访过夏衍,便转道来到叶家。他见到叶老的长子叶至善,一面紧紧握手,一面惊异地说:“我刚从夏公那儿来,您岁数比他大些,可没想到这么年轻……”原来,他对叶圣陶家庭的情况也一无所知,把叶老的长子当成叶老本人了。闹出这样的笑话,采访自然得不到好结果。

再看下面尴尬的一幕:

记者:“参观了武钢以后,真实大开眼界呀,武钢果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呀……”

被采访者:“不是最大的。”

“全国最老的钢厂。”

“也不是最老的。”

“嗯,对了,那就是最先进的。”

“不管怎么说,总归有个‘最’吧?”

“是有个全国之最的地方,不过不是你说的‘最’”

……

请看,事先毫不准备,对采访对象的情况漆黑一团,就会出现这种大杀风景的局面。

3、谢晋和曹禺对记者的批评和赞扬

1986年“金鸡奖”“百花奖”大会期间,电影导演谢晋结合

他刚在美国举办影片回顾展的经历,对中外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

作做了对比,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深思。

谢晋说:“美国的记者很注意资料工作,善于在接触采访对

象之前从资料中掌握有关情况,事先准备好提出的问题。他们采

访实践通常不超过半小时,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角度独特,采

访效率甚高。而国内的不少记者不大善于利用资料,采访体温大同小异,缺乏自己独特的角度。因而,常常要对记者从头讲一遍集资的简历。其实,本人的籍贯、年龄、艺术经历,只要一翻材料就全都有了……”

著名剧作家曹禺1980年访美归来,也发表过类似的感慨。他说:“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要接待新闻记者。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批。一般一次采访不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不能什么都问,搞‘马拉松’式谈话。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他只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发表了3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不难看出,他在采访之前是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看了不少书籍和资料的。”

4、纪希晨带着资料访宝成

1956年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前夕,报社派老记者纪希成报道这一建设成就。出发前。他到图书馆翻阅了不少有关铁路沿线的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资料,沿途又注意查阅地方志,对川、陕界上的昨天和今天,又了较多的了解。当他沿着那著名的陈仓栈道、“青峰连天不盈尺”的秦岭关、古风州诸葛亮筹策伐魏的“思计台”、三国时赵子龙把守的阳平关、汉相萧何追韩信的马道河等地采访时,尽管当时连日暴雨山洪,采访十分困难,但由于他有充分的资料准备,又身临其境目击了筑路工人们的劳动场面,很短时间内便连续写出了《从宝鸡到成都》等7篇通讯。有的通讯谈古论今,描述风光,介绍掌故,读来充满了知识和情趣,绕有兴味。

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当年他每到一

地采访,总是先搜集、查阅当地有关的地方志和

史书。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

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很长时间做准备,阅读

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还要作笔记和写

研究心得。她说,每次采访之前都要像学生准备

大考一样,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

5、“后悔一辈子”的尤金·莱昂斯

尤金·莱昂斯是美联社经验丰富的记者。他曾经对斯大林进行过一次采访。事先约定只能采访两分钟。两分钟以后,可斯大林并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而他当场却提不出更多有准备的问题。莱昂斯事后说:“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呆了近两个小时,但使我一辈子后悔的是,当时没有趁机提出富有意义的问题来。”

另一次,莱昂斯采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约定只能谈五个书面提出的问题,几分钟就谈完了。而此时巴列维兴致正浓,等待继续提问,莱昂斯也没有准备更多的问题。

事后,莱昂斯懊恼地说:“我当时就在国王的办公室发下庄严的誓愿,今后哪怕约定我只有几分钟的采访,我若不事先准备好供一两小时谈话的问题,便决不再来到世界伟人的面前。

6、田流的四个准备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听名记者田流的叙述:

我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有关政策闹清

楚,也可以叫做“政策准备”,这是经过多年实践,从很多次失败

中得来的教训。政策思想不明确,就缺少分析具体事物的能力。大

战需要武器,做工需要工具,政策就是我们记者观察、分析、判断

具体事物的武器。如果对某个方面的政策不清楚,就贸然去采访它,

看——不知从哪里去看;问——不知从哪里问起,看到的和听到的

情况和问题,也不能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不知道它到底是对还是错,

是好还是坏,虽然费了很大劲采访,到头来还是不知所以,在这种

情况下写出来的报道,当然也就“主体思想不明确”、“一般化”甚至不符合政策了。

所谓做好政策准备,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政策,这道理谁都懂,谁都赞成,但是做起来往往又不那么重视和认真。……采访农业不懂得农业政策,采访工业或问叫,不懂得工业和文教政策,怎么可能把报道写好呢?

第二个准备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全局作一个概括的了解。我是搞农村报道的,当前我国农村、我国农业形势到底怎么样?要有个基本了解,只有把这个全局、这个总的形势把握住了,对具体的采访对象以及它所发生的问题,才能正确地分析,恰当的判断和估价。

我们的报道,总是通过一个具体地区或单位,一个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的,而却总是面向全国的,这就是说,我们的报道要有针对性,要有普遍意义。如果我们对全局不了解,我们的报道就缺少针对性,就没有普遍意义,就是无的放矢。1981年秋,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农业审查责任制的稿子,内容是什么叫责任制,如果这篇稿子在两年前写,是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因为1979年很多人对责任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和误解,到1981年全国70%以上的地区和生产队都已经实行了责任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再说什么责任制就是“马后炮”了。一篇报道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在一个准备是情况、资料的准备。我们了解政策,了解全局和整个形势之后,就要出发到某个地区、某个单位去采访了。去之前,应该对那个地区哪个单位的过去特别是最近的情况,作必要的了解,而且了解得比对全局、对整个形势的了解更细一点,更深一点。我一般的做法是:凡是能够在报社治疗室、图书馆找到的有关资料,都找来看一看,虽然是采访农村,但交接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因为农村不是孤立的。当然,这方面的情况,要看同采访对象关系大小,有的概括地了解一下就行了。当时不了解是不行的。不了解就很难看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