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窒息、嗜眠症及REM睡眠行为障碍

合集下载

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充电的重要过程,然而,许多人都面临睡眠障碍的困扰。

睡眠障碍是指无法正常入睡、持续睡眠或保持良好睡眠质量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常见症状1. 失眠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频繁醒来或早醒,并且无法感觉到充足的睡眠。

患有失眠症的人可能感到疲倦、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

常见的失眠原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药物或酒精滥用等。

2. 嗜睡嗜睡是指长时间的昏昏欲睡状态,即使在白天也无法保持清醒。

患有嗜睡症的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感觉疲惫不堪,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嗜睡常见的原因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不足、药物或酒精滥用等。

3. 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多次停止呼吸的状况。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的人可能在夜间经历多次的觉醒和呼吸暂停,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的鼾声、夜间呼吸暂停、喉咙干燥等。

二、治疗方法1.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改善个体的睡眠习惯和睡眠环境来帮助恢复良好的睡眠。

具体措施包括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避免午睡、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用于短期和长期睡眠问题。

对于失眠症状,医生可以开具短期使用的镇静剂或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来帮助入睡。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依赖和副作用。

因此,使用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监督。

3. 睡眠疗法睡眠疗法是一种通过调整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来改善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睡眠压力疗法”,即限制床上和睡觉环境的其他活动,只有在困意很大的时候才上床睡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改善睡眠质量。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应对导致睡眠障碍的心理因素。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和放松训练等。

通过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学会放松技巧,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改善睡眠问题。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

减少干扰因素
避免在卧室中放置电视、电脑 等可能干扰睡眠的设备,减少 睡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 间。
家庭支持和理解
家庭成员应理解患者的睡眠障 碍问题,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策略
01
02
03
控制血压和血脂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 改变,如低盐饮食、增加 运动等,有效控制血压和 血脂水平。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
汇报人:XX
2024-02-01
CONTENTS
• 睡眠障碍概述 • 常见睡眠障碍类型 • 治疗方法及策略 •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睡眠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 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 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 乱的表现。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如多导睡眠 图监测等。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02
常见睡眠障碍类型
失眠症
难以入睡
患者可能感到困倦,但躺在床上却难以入 睡。
睡眠不深
患者可能感到一夜未眠或睡眠非常浅,容 易醒来。
早醒
患者可能比平时早醒数小时,且无法再次 入睡。
分类
根据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 主要将其分为失眠症、嗜睡症、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异态睡眠等 。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药物使用 、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等都可能成为睡眠障碍的危 险因素。

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和常见症状

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和常见症状

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和常见症状睡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恢复体力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过程。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睡眠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许多人经历过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和常见症状。

一、失眠症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也是人们最熟悉的。

它通常表现为难以入睡、持续性醒来或提前醒来,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

失眠症的常见症状还包括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

造成失眠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压力、焦虑、抑郁、环境因素等。

二、睡眠呼吸暂停症睡眠呼吸暂停症是在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的一种疾病。

它可以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是由梗阻呼吸道引起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则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

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常见症状包括打鼾、持续性疲劳、白天嗜睡等。

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三、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出现的运动障碍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无意识的四肢动作,例如踢腿、摇动等。

这些动作会导致睡眠中断和睡眠质量下降,造成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遗传、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四、环境睡眠障碍环境睡眠障碍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睡眠问题。

最常见的环境睡眠障碍是夜间睡眠环境噪音扰动。

这些噪音可能来自于交通、邻居、市区或其他环境因素。

它们会干扰睡眠,导致失眠和睡眠质量下降。

其他环境睡眠障碍包括光线、温度和床上用品等因素。

五、其它类型的睡眠障碍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常见类型的睡眠障碍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例如睡行症、多梦症、异常嗜睡症等。

每种睡眠障碍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原因,需要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存在的问题,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症状,睡眠障碍治疗【专业知识】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症状,睡眠障碍治疗【专业知识】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症状,睡眠障碍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睡眠障碍(somnipathy)系指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

睡眠质量下降是人们常见的主诉,成年人群中长期睡眠障碍者可多至15%。

广义的睡眠障碍应该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过度嗜睡、睡眠呼吸障碍以及睡眠行为异常,后者包括睡眠行走、睡眠惊恐、不宁腿综合征等。

本章着重讨论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以及发作性嗜睡强食综合征。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主要的睡眠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前区,即视交叉上核,该区病变除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外,还可导致体温及进食活动的改变。

二、发病机制医学上对睡眠的探讨,始于寻找睡眠中枢,位于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的病变能够产生持久的昏睡,但非生理性睡眠,亦不能解释醒-睡周期。

当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相当广泛,至少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

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

牵涉的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腺苷、γ-氨基丁酸、5-羟色胺,以及神经肽类如S因子、δ睡眠导致肽(DSIP)等。

例如,视交叉上核及其相关联的视网膜-下丘脑束,具有自身节律性活动功能,在动物中为醒-睡周期的起步点,在人类可能为复杂的起步机构的一部分。

又如缝际核含有5-羟色胺能神经元,破坏脑桥的缝际核可以抑制REM的发生,同时破坏中脑的缝际核则SWS消失;蓝斑和蓝斑下区含有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在觉醒和REM中放电频率增加,而SWS中则减少。

破坏蓝斑和蓝斑下区也可使REM消失。

神经肽中S因子和DSIP已可浓缩成药剂,注射后能产生SWS。

症状体征一、症状睡眠障碍的临床分类:1、国际上关于睡眠功能障碍的分类并不规范,各国诊断标准亦不统一。

主要的分类又包括睡眠障碍和深眠状态两大类。

(1)睡眠障碍:①内源性睡眠障碍:如睡眠过度,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腿动。

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及其相关症状

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及其相关症状

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及其相关症状睡眠是人体内部生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人面临睡眠障碍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睡眠障碍的不同类型以及相关症状。

一、失眠症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之一。

患者可能会遇到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频繁醒来的问题。

除了这些主要症状,失眠症还可能引发其他症状,如白天昏昏欲睡、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呼吸中断,导致患者在夜间多次醒来。

这种类型的睡眠障碍通常伴随着打呼噜、气促以及喉咙干燥的症状。

长期存在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导致其他严重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和心脏疾病。

三、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是一种在夜间出现的运动疾患,患者会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肢体运动,例如腿部踢动或抽搐。

这些运动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夜间频繁醒来,影响其入睡和睡眠质量。

患者经常抱怨白天疲倦、疲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四、嗜睡症嗜睡症是一种表现为过度嗜睡的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异常困倦,无法保持清醒。

无论是否有充足睡眠,患者仍然会感到疲乏,这可能影响其工作和日常活动。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在不适当的时间或场合昏睡过去。

五、夜行性睡病夜行性睡病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睡眠障碍,患者在夜间呈现出异常行为。

他们可能会在睡眠中起床,进行自动化的动作,如行走、吃饭,而在醒来后对此一无所知。

夜行性睡病的发作通常短暂,但可能导致患者在夜间受伤。

六、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指在梦境阶段,患者的肌肉常常表现出活跃或骚动的行为。

这可能导致患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增加。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也与其他精神疾病,如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有关。

总结:睡眠障碍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症状特征。

失眠症常见且普遍,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则与呼吸和肌肉运动有关。

嗜睡的诊断和治疗

嗜睡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不伴有猝倒的嗜睡症(N+C)
多导睡眠图(N-C):N-C病人报告有短暂的夜间 入睡潜伏期和20%到30%有短暂的快速动眼睡眠时 距( REM latency )。StageN1的时间增加。
MSLT的发现(N-C):这些发现和N+C的病人相似。 然而,N-C的病人或许有稍微更长的入睡潜伏期和 更少的异常快动眼睡眠阶段(SOREMPs)。N-C的 病人和N+C的病人相比,有中等的困倦程度和少量 的小睡。
与NDMC有关的疾病---分离性猝倒和HDMC 除了先天性嗜睡症之外,猝倒和其他的症状很少一起发生。在有 些情况下,可以诊断为NDMC。在其他情况下,很难诊断白天嗜 睡是否出现(如:在智力明显缺损的时候)。分离性猝倒是指在猝 倒发生时不伴随白天嗜睡的症状。在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WS)、 尼曼匹克症 、科-洛综合征和麦比乌斯综合症已经报道有猝倒现 象。这些病人智力已经变得迟钝或者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这与 先天性嗜睡症患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嗜睡症被认为是身体疾病的次要的症状但是不符合嗜睡症的 诊断标准,诊断为由于身体状况造成的睡眠过度(HD人类的N+C和脑脊髓液中缺少或者很少的食欲肽1有很 强的关系。患有N+C病人的大脑中在下丘脑中的食欲肽已经持 续变坏。N+C和大约90%的食欲肽神经元的损失有关。 在正常的大脑中,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和食欲肽神经元混合 在一起,这些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没有减少表明细胞损失只 是相对于特殊的食欲肽神经元来讲的。普遍认为,在疾病发作 之前,下丘脑中的食欲肽细胞已经受到损伤。在大多数嗜睡患 者中,没有出现食欲肽基因的突变。 N-C组:N-C病人大多数有正常水平的脑脊髓液食欲肽1。N-C 的病因学目前还不清楚。Thannickal和同伴检测了在一个N-C的 病人的大脑,发现了下丘脑中细胞的减少33%(和正常细胞相 比),在外侧下丘脑有最大的损伤。因此,食欲肽神经元的部 分损伤和其他食欲肽系统的转换(在转换中没有脑脊髓食欲肽 的减少)可能是N-C的病因。

快动眼睡眠相睡眠行为障碍

快动眼睡眠相睡眠行为障碍

快动眼睡眠相睡眠行为障碍引言—快动眼睡眠相(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是一种异态睡眠,其特征是在REM睡眠期间肌张力降低的状态消失时,出现梦境扮演行为(dream-enactment behavior)。

RBD梦境扮演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良性的手部动作,至暴力的挥动手臂、拳打脚踢。

患者通常因为担心其行为对自己和/或其床伴造成损伤或可能造成损伤而就医。

自发性出现的情况下,RBD是α-突触核蛋白神经变性疾病的一种前驱综合征。

因此,绝大部分RBD患者通常在间隔一段较长时间后,最终会出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或相关疾病[例如,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或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的体征和症状。

帕金森综合征出现前,患者可能有轻微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嗅觉丧失和便秘),与即将发生的神经系统疾病一致。

仔细询问病史应该能够区分RBD和相关异态睡眠,如睡行症。

实验室内视频多导睡眠图可定量测定REM肌张力降低,并可捕捉梦境扮演行为,从而证实诊断。

治疗的主要重点是减少行为事件和防止睡眠相关损伤;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改变睡眠环境,以及必要时睡前口服褪黑激素和/或氯硝西泮。

本专题将总结成人RBD的临床特征、评估和治疗。

其他异态睡眠(其中许多发生于或开始于儿童期)将单独讨论。

(参见“儿童睡行症及其他深眠状态”)流行病学— RBD累及约0.5%的一般人群和2%的年龄较大成人人群[1,2]。

虽然这意味着全球预期有3500万患者,但绝大多数病例未被发现[2]。

与RBD不同的是,罕见且间歇性的梦境扮演行为更常见且多为良性事件。

发生单纯性梦境扮演行为的风险尤其高的人群,包括大学生和产后女性[3]。

REM睡眠行为障碍的执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REM睡眠行为障碍的执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文章编号:1003 ̄2754(2019)07 ̄0604 ̄05REM睡眠行为障碍的执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黄小群1ꎬ 扎圣宇1ꎬ 陈 捷1ꎬ 李庆云2ꎬ 李 宁2ꎬ 汤荟冬1ꎬ 陈生弟1ꎬ 马建芳1

 收稿日期:2019 ̄05 ̄20ꎻ修订日期:2019 ̄06 ̄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103)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ꎬ上海200025ꎻ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ꎬ上海

200025)

通讯作者:马建芳ꎬE ̄mail:mjf10924@rjh.com.cn

摘 要: 目的 探讨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ꎮ方法 从2015年~2018年在

上海瑞金医院共招募90例ꎬ其中包括经多导睡眠图诊断为RBD的患者30例(特发性RBD17例ꎬ帕金森病伴RBD13例)ꎬ其他睡眠障碍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3例ꎬ其他17例)ꎬ健康对照30例ꎮ收集人口统计学特

征ꎬ采用不同量表对睡眠、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价ꎮ结果 认知功能测试显示ꎬRBD组的连线测试B(TrailMakingTest ̄BꎬTMT ̄B)表现最差ꎮ在亚组分析中ꎬ特发性RBD组在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中的表现较差ꎮ此

外ꎬRBD患者还表现出自主神经功能和焦虑情绪的损害ꎮ结论 RB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ꎮ关键词: 快速眼动行为障碍ꎻ 执行功能障碍ꎻ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图分类号:R338.63 文献标识码:A

ExecutiveandautonomicdysfunctioninREMsleepbehaviordisorder HUANGXiaoqunꎬZHAShengyuꎬCHENJieꎬetal.(DepartmentofNeurology&Co ̄innovationCenterofNeuroregenerationꎬRuijin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ꎬShanghai200025ꎬ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examinethecognitiveandautonomicfunctionofREMsleepbehaviordisorder(RBD).Methods Atotalofninetypeoplewererecruitedꎬincluding30RBDdiagnosedbypolysomnography(17idiopathicRBDand13RBDwithParkinson’sdisease)ꎬ30othersleepdisorders(13obstructivesleepapnea(OSA)and17othersleepdis ̄orders)and30healthycontrolsꎬfrom2015to2018inShanghaiRuijinhospital.Demographicfeatureswerecollectedanddifferentscaleswereusedtoevaluatesleepꎬcognitiveandautonomicfunction.Results RBDperformedworstinTrailMak ̄ingTest ̄Btests(TMT ̄B)amongthreegroups.InsubgroupanalysisꎬiRBDshowedworseperformanceinAuditoryVerbalLearningTest(AVLT).RBDpatientsalsodemonstratedimpairmentsinautonomicfunctionandanxietymood.Conclu ̄sions RBDshowedexecutivedysfunctionandautonomicdysfunction.Keywords: Rapid ̄eye ̄movementbehaviordisorderꎻ Executivedysfunctionꎻ Autonomicdysfunctionꎻ Obstruc ̄tivesleepapne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窒息、嗜眠症及REM睡眠行为障碍
睡眠窒息
人在睡眠过程中暂时丧失呼吸能力的现象被称为睡眠窒息(apnea),它也是导致失眠的一种特殊原因。

人在REM睡眠中的呼吸活动相比于NREM睡眠中的更显得不规则,许多45岁以上的人在睡8民中时常发生持续时间至少9秒的暂日寸停止呼吸现象。

然而有些人停止呼吸的次数太多,不能呼吸的时间甚至长达一分钟以上,以至于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最终被迫醒来而使劲喘息。

他们往往不记得夜间曾经多次苏醒,第二天早晨醒来仅觉得休息得很不好。

如果睡眠窒息发生在婴儿身上,则可能导致突发性的婴
儿死亡综合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如果睡眠窒息的严重程度足以威胁孩童或成人的生命,则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和设备来监视其睡眠时的呼吸状况,以便一旦发生问题就能及时发出警报。

肥胖也可能导致睡眠窒息,有些肥胖者(尤其是男性)的呼吸通气道比常人窄,因此必须比别人更多次、更用力地呼吸以弥补不足。

然而在其睡眠过程中,这种补偿作用难以实现,而且睡眠身体姿势使其呼吸通道比平时更窄。

此外,大脑呼吸中枢在睡眠时的机能失常也会导致睡眠窒息,这种情形比较多见于老年人。

专家建议患有睡眠窒息障碍的人最好实施减肥措施,并且应该回避含有酒精的饮料以及不要服用镇静剂,否则会伤及呼吸肌的机能。

此外也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阻塞气管的组织,或者使用辅助呼吸装置,给患者提供足够气压的空气,以使其呼吸保持畅通。

嗜眠症
嗜眠症(mrcolepsy)的特征是患者在白天经常难以预料地进入睡眠状态,其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具有家族遗传性。

嗜眠症一般表现为四种症状:
其一,深度睡眠的状态在白天逐渐或突然发作。

其二,猝倒(cataplexsy),患者在清醒时发生肌无力的状况,尤其经常发生在其产生强烈情绪反应时,例如愤怒或者非常兴奋的时候。

其三,睡眠麻痹(paralysis),患者在入睡或醒来时完全不能动弹。

其他人偶尔也会体验到这种情形,但是嗜眠症患者有此经历的频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其四,入睡前发生幻觉(hypnagogic hallucinations),经常在睡眠开始阶段产生梦境般的体验,患者难以将其与现实区分开来。

许多嗜眠症患者的报告不一定同时具有上述四种症状表现。

这些症状都能被解释为一种类似REM睡眠的状态侵扰觉醒状态所致,因为肌无力、麻
痹和做梦都与REM睡眠有关。

嗜眠症的病因之一可能在于患者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突触作用过强,该神经递质是启动REM睡眠所必需的,它作用于脑桥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部位,如果此种情况在人白天觉醒时发生,则会引起猝倒现象。

因此,理论上可以采用乙酰胆碱阻断剂来治疗嗜眠症,然而实际最常用的治疗措施是使用提高唤醒程度的兴奋性药物,例如利他林(Ritalin)等。

间发性四肢运动障碍及REM睡眠行为障碍
间发性四肢运动障碍(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这种睡眠问题表现为睡眠者不断发生腿或手臂的非随意运动。

许多人偶尔会在开始入睡时不由自主地产生踢腿动作,但是除非这种情形持续不断地发生,一般还不至于成为严重的睡眠障碍。

一些间发性四肢运动障碍患者每隔20至30秒踢一次腿,这种情形往往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大多发生在NREM 睡眠阶段。

患者大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

频繁或用力过猛的踢腿动作往往会使睡眠者醒来,导致失眠。

对于某些病例,使用镇静剂有助于抑制这种睡
眠障碍性的四肢运动。

REM睡眠行为障碍
REM睡眠行为障碍的行为表现非同寻常,患者居然能够在REM睡眠中起身活动,似乎是在梦游。

他们的梦游动作似乎与当时的梦境相联系,例如他们可能做出踢打或跳跃的动作,损坏物件、伤及自身或他人,表现出暴力性质的梦的内容。

研究发现,REM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的脑桥和中脑的多处部位遭受损伤,这样的损伤显然破坏了脑桥特定部位神经元在REM睡眠期间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下行抑制机能。

由此可见,人体与动物实验两者所观察到的病理现象是相互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