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29种作物DUS测试指南性状描述

29种作物DUS测试指南性状描述

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一、马铃薯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1
二、甘薯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2
三、谷子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3
四、高粱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4
五、大麦(青稞)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5
六、蚕豆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6
七、豌豆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7
八、油菜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8
9
九、花生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10
十、亚麻(胡麻)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11
十一、向日葵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要测试性状
12
蔬菜作物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糖料、果树、茶树等作物1、甘蔗
22
2、甜菜
23
3、苹果
4、柑橘
24
25
5、香蕉
6、梨
26
27
7、葡萄
8、桃
28
9、茶树
29
10、橡胶
30
31。

向日葵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向日葵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V rS a .T h e s u n l f o w e r S S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NA i f n g e r p in r t i n g p r o v i d e d s c i e n t i i f c d a t a f o r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S S R.8 1 p o l y mo r p h i c DN A b a n d s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u s i n g 3 4 c o r e S S R p ime r r s wi t h a v e r a g e d 2 . 3 8 b a n d s p e r p ime r r .Ge — n e t i c s i mi l a r i t y c o e f i c i e n t wa s c o mp u t e d u s i n g t h e s o f t wa r e NT s y s 2 . 1 0 e .a n d a d e n d r o g r a m o f g e n e t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a s c o n — s t r u c t e d u s i n g UP GMA me t h o d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ha t t t h e g e n e t i c s i mi l a r i t y r a n g e d f r o m 0 . 4 3 2 0 ~0 . 9 01 2 a mo n g 3 0 c u h i v a r s .T wo c l u s t e r g r o u p s we r e c l a s s i i f e d wi t h t h e s i mi l a r i t y c o e ic f i e n t o f 0 . 6 2 .r e v e le a d t h e g e n e i t c r e l a t i v e s a mo n g c u h i —

向日葵花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向日葵花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生Chi n旦a F鱼o粼d茎竺堡窭A ddⅢ1,船=:=:::==向日葵花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赵丹青,丁来欣,宋先亮(I.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83)摘要:对向日葵花瓣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该色素易溶于丙酮、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色素,色素乙醇液在225nm和443nm处有最大吸收峰。

色素得率7.4%,色价为E I o“.(440hm)=284。

色素经液相色谱分离后主要含有四个组份。

该色素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为黄色,在酸性条件下黄色变浅。

在60℃下加热稳定,在80℃下2h后吸光度开始下降。

在光照下较稳定。

H:02和№:SO,使色素吸光度增大,维生素C对其影响不大,N%S:0,使吸光度下降。

食盐、葡萄糖、蔗糖使色素吸光度增大,柠檬酸、苯甲酸、淀粉使其吸光度下降。

金属离子Fe3+和cu2+使色素变色,N a+、M92+、K+、B a“、ca“、舢“对色素影响不大。

关键词:向日葵;花瓣:色素;提取中图分类号:T 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513(2009)05—0130—06St udy on t he ext r act i on and s t abi l i t y of t he yel l owpi gm ent f r O m t he pet al of hel i ant hus a nnuus L.Z I-I A O D an-qi ng,D I N G L a i-xi n,SO N G X i an-l i ang(1.C ol l ege of M at e r i a l Sci ence and Technol ogy,B ei j i ng F or est r y U ni vers i t y,B ei j i ng100083;2.C ol l ege of Science,B ei j ing F or est r y U ni vers i t y,B ei j i ng100083)A bs t ra c t:The ext r act i ng condi t i ons a nd s ta b i l it y of t he yel l ow pi gm ent i n H el i ant h us8D.n u UB L.pe t al s had been s t ud-i ed.T h i s pi gm ent w a s s ol u bl e i n ac et on e,m et h anol,et hano l and i s opropa n01.W he n ext r act i ng t he pi gm ent w i t h et ha-nol,et ha nol s ol u t i on of t he pi gm ent ha d m axi m um absor p t i ve pea ks of ul t r avi ol et—vi si bl e spect rogram a t225n ma nd 443nm.Theyi el d r a teof t he pi gm ent w a s7.4%,t he col or val ue W a s E::(440am)=284.A f t er sep ar at ed by I-IPLC,t he pi gm ent m a i nl y cont a i ned f our c om ponent s.U nder neut r al a nd al kal i ne con di t i on s,t he pi gm e nt W a s ye l l o w;un der aci d condi t i on,t he yel l ow pa l ed.T he pi gm ent W a s s t ab l e under60。

种植类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对口高考所有大题答案

种植类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对口高考所有大题答案

2020年种植类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对口高考所有大题答案生物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和繁衍,其遗传与变异同样也受到环境条件制约。

生物虽然携带着控制性状的一套遗传物质,但是它要表现具体的性状,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

通常把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基因型是性状发育的基础,一般肉眼看不到;表现型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环境是外因。

基因型变了,可引起表现型的改变;环境变了,也可引起表现型发生变化。

所以在育种上除了注意基因型外,还要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促使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充分表现。

有丝分裂的意义:通过有丝分裂,核内每条染色体准确复制后,均匀地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使两个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在遗传组成上完全一样,这样的分裂方式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雌雄性细胞,具有半数的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又恢复原来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和人工选择。

一是双亲杂交后,杂种一代(F1)只表现个亲本的性状。

孟德尔把杂交种一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二是在杂种二代(F2)中双亲的性状都表现出来,即出现性状分离,并且显性、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接近3:1,这就是分离定律的现象。

杂种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时的分离互不干扰、彼此独立;它们之间的组合又是自由的,随机的。

这是因为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处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自由组合定律。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1)表现母系遗传。

在细胞质遗传中,正反交的结果不一样,杂种只表现母本性状,呈母系遗传。

(2)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我国6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进展

我国6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进展

我国6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木本油料作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资源,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六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油橄榄、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和油用樟子的研究进展。

这些作物因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丰富的油脂含量和良好的营养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遗传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油脂提取与加工等方面,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国在这些木本油料作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旨在为我国木本油料作物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文还将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木本油料作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油脂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加强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国家油脂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撰写旨在为我国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油茶研究进展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在科研与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油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评价、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油茶籽油深加工等方面。

在种质资源评价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油茶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为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技术,对油茶的关键性状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遗传改良提供了可能。

在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方面,通过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抗性强、品质优的新品种,显著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国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栽培管理技术创新方面,研究团队针对油茶生长的特点和生态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葵花的生物学

葵花的生物学

花:头状花序,花 色多样,花期长, 具有观赏价值
花序和花的结构
花序:头状花序, 由许多小花组成
花冠:舌状花冠, 颜色多样,形状各 异
雄蕊:数量多,花 丝细长,花药大
雌蕊:柱头分叉, 子房上位,胚珠多 数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 多样,有黄色、红色、黑色等
种子: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 多样,有黄色、黑色、白色等
人工繁殖的要点
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时间 播种方法: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播种 田间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采收和贮藏:适时采收,注意贮藏条件,保证种子质量
葵花的分类学地 位
葵花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
葵花的生物学
汇报人:XX
目录
葵花的形态特征
01
葵花的生长环境
02
葵花的繁殖方式
03
葵花的分类学地位
04
葵花的应用价值
05
葵花的形态特征
根、茎、叶的特征
根:主根发达,侧 根较少,根毛较多, 吸水能力强
茎:直立,圆柱 形,表面有纵棱, 内部木质部发达
叶:叶片宽大,呈 掌状分裂,叶柄长, 叶片表面有蜡质层, 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水分需求及耐旱性
葵花对水分的需求:需要充足的水 分,但不耐涝
耐旱性: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在 干旱条件下生长不良
水分管理: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湿润
干旱应对措施:在干旱条件下,可 以采取覆盖抑蒸、喷灌、滴灌等措 施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葵花的耐 旱性。
葵花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的特点

不同种类葵花籽油甘油三酯组成的比较

不同种类葵花籽油甘油三酯组成的比较

不同种类葵花籽油甘油三酯组成的比较李晓宁;薛雅琳;朱琳;张东【摘要】对来自我国葵花籽主产区的油用葵花籽和普通葵花籽进行油脂提取,并对两类葵花籽油甘油三酯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及比较.结果表明:两类葵花籽油均由14种甘油三酯组成,其中LLL、OLL、PLL、OOL、SLL+ OPL、000、OLS的含量之和均达到91%以上;两类葵花籽油的甘油三酯含量区间呈现完全包含或交错重叠的关系;除SSL+ POS外,其他甘油三酯含量在油用葵花籽油中的差异比在普通葵花籽油中的差异更为显著.%The oils in oil sunflower seed and normal sunflower seed samples from main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were extracted,and the triglycerides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s of two types of sunflower seed oil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wo types of sunflower seed oils were composed of 14 kinds of triglycerides,and the total contents of LLL,OLL,PLL,OOL,SLL + OPL,000 and OLS were above 91%.The triglyceride content ranges of two types of sunflower seed oils showed completely inclusion or staggered overlapping relationship,except for SSL + POS,the difference in triglyceride content in oil sunflower seed oil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normal sunflower seed oil.【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7(042)008【总页数】4页(P128-130,144)【关键词】葵花籽油;甘油三酯;组成;含量【作者】李晓宁;薛雅琳;朱琳;张东【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1;TQ641葵花籽是菊科草本植物向日葵的种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大豆、油菜籽、向日葵等油料类作物品种审定、认定时应具备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油菜籽、向日葵油料作物品种审定,适用于农作物品种试验主管部门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品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 4404.2 粮食种子豆类GB/T 14488.1 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GB/T 14489.2—1993 油料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GB/T 19557.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NY/T4 谷类、油料种子粗脂肪测定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NY/T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ISO9167 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品种(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并具有适当的名称的植物群体3.2 品种试验(variety test)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试验主管部门组织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抗病鉴定、品质检测等。

3.3 丰产性(yield ability)品种的产量表现,用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表示。

3.4 稳产性(yield stability)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用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的百分率表示。

3.5抗病(虫)性(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品种克服或减轻病原物(害虫)侵染、发育、生长和为害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产量变幅在 2 9 6 . 6 9 ~ 3 1 3 . 6 7 k g / 6 6 7 m 2 :平 均产 量 较 低 的 品种 为
1 . 1 材 料
本 研究 的供 试 品种 有 5个 , 分别为 G F 0 1、 G F 0 3 、 ¥ 3 1 、 T 5 6 2 、 MG S ,其 中 G F — O 1 、 G F 一 0 3为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选 育 , S 3 1 、 T 5 6 2 、 MG S由市 场 上 购 买
内蒙 古农 业 科 技 2 0 1 4 ( 1 ) : 4 1 ~ 4 2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 g r i c u l ur t a l S c i e n c e An d T e c h n o l o g y
5 个油用向 日葵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1 材 料 和 方 法
2 . 1 品 种 产 量 表 现
不同环境下 . 5个 油 用 向 日葵 的产 量 表 现 列 于 表 1 .参 试 品
种 间 差 异 性 比 较见 表 2
由表 1可 知 , 不 同环境下 . 供 试 品 种 的产 量 表 现存 在 差 异 ,
其中G F O 1的 平 均 产 量 较 高 . 为 3 0 4 . 9 8 k g / 6 6 7 m2 . 该 品种 三 点 次
3 0 4 . 9 9 k g / 6 6 7 m2 , G F 0 3次 之 , G F 0 1和 G F 0 3在 稳 定性 方 面 与 当地 主 栽 品 种 ¥ 3 1接 近 , G F O 1和 GF 0 3适 宜在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市 以 西 地 区进
待 摊
关键词 : 油 用向 日葵 ; 稳定性 : 产 量
本 稳定在 3 O万 h m 2 左右 . 居全 国首位 . 占 全 国 向 日葵 播 种 面 积 的3 0 %左 右 . 其 中 食 用 型 向 日葵 占播 种 面积 的 1 6 . 5 % 1 8 . 0 %. 油 用 型 占总 播 种 面 积 的 1 2 . 0 %~ 1 3 . 5 % 可见 . 内 蒙古 自治 区在 我 国 向 日葵 生产 中 的 主要 地 位 。 因此 , 选 择适 宜本 地 区农 业 环 境 的 向 1 3葵 品 种 对 向 日葵 生 产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本 研 究 旨在 应 用 T a i 模 型 分析 方法 . 评 价 品 种 的 丰 产 性及 稳产 性 . 为 向 日葵 品 种 选 择 提 供 理论 依据
2 结 果 与分 析
2 0世 纪 8 O年 代 以来 . 内 蒙 古 的 向 日葵 生 产 发 展 很 快 . 特别在 内 蒙 古 西 部包 头 至 巴彦 淖尔 市 地 区 的河 套 灌 区 .向 日葵 已经 是 该 区 域 的 特 色 农业 之一 2 0 1 3年 内蒙 古 全 区 的 向 日葵 播 种 面 积 基

要: 采 用 随 机 区组 设 计 , 对 5个 油 用 向 日葵 品 种 进 行 了 3点 次 的 产 量 试 验 。 应用 T a i 模 型 对 产 量 结 果做 了丰 产性 和 稳 定 性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地 点 、 品种 和 地 点 与 品 种 互 作 对 供 试 品 种 产 量 的 影 响 达极 显 著 ; 5个 供 试 品 种 中 , 品 种 G F 0 1的丰 产 性 较 好 .单 位 面积 产 量 达
中图分类号: ¥ 5 6 5 . 5
文献标识 码: A
1 0 . 3 9 6 9 / j j s s n . 1 0 0 7 — 0 9 0 7 . 2 0 1 4 . O 1 . 0 2 0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9 0 7 ( 2 0 1 4 ) 0 1 — 0 0 4 1 — 2 0
1 . 2 试 验 设 计
MG S 。 2 1 5 . 4 0 k g / 6 6 7 m2 ,其 产 量 变 幅 在 2 0 4 . 2 2 2 2 7 . 7 9 k  ̄ 6 6 7 m2 ; 5 个 品 种 的 产量 高低 排 序 为 G F 0 1 > G F o 3 > S 3 1 > T 5 6 2 > MG S 7
向 日葵 ( He l i a n t h u s . o l  ̄ n 1 . z L) 是 我 国 仅 次 于大 豆 、 菜 籽 的 重 要 油料作物 . 在 内蒙 古 的 农 业 经 济 产业 链 中 占有 重 要 的作 用 自
( E 1 1 l o 3 9 , N 4 0 o 4 9 ) 、 巴彦 淖 尔 市 农业 气象 试 验 站 ( E1 0 7  ̄ 4 4 , N 4 0  ̄ 3 4 ) 、 包 头 市 土 默 特 右 旗 萨 拉 齐镇 ( E l 1 0 o 3 1 , N 4 0 o 3 3 1 三地 同 时进行 。 试 验地 块 肥 力 中等 , 地 势平 坦 . 具有 排 灌 条 件 。 田间 种植 采用 随机区组设 计 : 试 验小 区行长 5 . 0 m, 行距 0 . 7 m。 6行 区 , 小 区面 积 2 1 . 0 m 2 , 保苗 5 . 2 5 X 1 0 4 株/ h m , 3次 重 复 ; 小 区实 收 测 产 , 田 间管 理 略 高 于 当地 大 田生 产 技 术 水 平 :试 验 数 据 分 析 应 用 S A S 9 . 0进 行 处 理
苏志 芳 , 包 海柱 z , 马 庆 s ,郝 水 源 -
( 1 _ 内蒙 古 河 套 大 学 农 学 系 , 内蒙古 临河 2 . 内 蒙古 农 牧 业 科 学 院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 1 5 0 0 0; 0 1 0 0 1 9 ) 0 1 0 0 3 1 ; 3 . 内 蒙古 农 业 大 学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