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沁园春雪

毛泽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2.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体会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开阔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

重、难点:

1.了解本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开阔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问题探究

1.全班齐读课文。

2.品读前三句。

(1)这三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总领上阕,写出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2)由此可见上阕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总分结构。

(3)请赏“封”“飘”二字的妙处。

“封”字写出了千里冰冻的静态美;“飘”字写出了万里雪花的动态美。这是动静结合。

(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什么修辞手法。

答:“互文”(相互补充说明),“对偶”。

3.品读“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1)“望”字统领哪些句子?

答:统领“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作者望到的情景。(2)“惟余莽莽”是什么意思?

答: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3)“长城内外……顿失滔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答:对偶。夸张

(4)描写群山、高原的几句请简单翻译并赏析。

答:翻译见课文注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将群山、高原写动了。“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4.品读上阕最后三句

(1)“须”的意思是什么?

答:等到

(2)思考:这几句写的是否是眼前所见实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这是虚景,运用拟人手法,把红日映照下的北国河山比作一个红妆素裹的少女,显得特别生动、亲切。

(3)请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5.品读下阕。

(1)下阕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2)“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相近?

答:与上阕的“望”相近,都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文采”“风骚”本指文学才华,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

(4)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上?

答:不用。诗人对前两者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后者的惋惜之情近乎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

(5)怎样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明确:“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并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小结

先由两名学生分别谈谈学习诗词的收获与体会,再由教师概括总结。

三,板书(略)

四,作业

见多媒体课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