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精品范文】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精品范文】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精品范文】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地震常识)

(一)单选题

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次左右。C

A、10000

B、5000

C、1000 D.20000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

A.城市下地震

B.直下型地震

C.直上型地震

D.破坏性地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A

A.1

B.2

C.6

D.很多

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C

A.10

B.20

C.32

D.5

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11.地震灾害有()特点。D

A.持续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2.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3.强震指的是()C

A. 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 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 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 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14.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C

A.乡镇

B.森林

C.城市

D.偏僻的农村

15.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 D

A.Ⅷ

B. Ⅸ

C.Ⅺ

D.Ⅻ

16.地震三要素为()。B

A.地点、震级、烈度

B.时间、地点、震级

C.地点、震级、深度

D.时间、烈度、距离

17.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以上。C

A.80%

B.70%

C.90%

D.60%

18.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B

A.烈度

B.地震波

C.扩散波

D.震动波

19.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A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D.纵波与横波同时感受到

20.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内、震级为(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D

A.5.5

B.6.0 C .6.5 D.7.0

21.据统计()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A

A.90%

B.80%

C.70%

D.60%

2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A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23.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A

A.60千米

B.80千米

C.100千米

D.300千米

24.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 )。C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25.我国处于( )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A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26.青藏高原是由()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

A.大西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27.震级大于( ),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C

A.2级

B.3级

C.5级

D.6级

28.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

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B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

D.原生灾害

29.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B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核地震

30.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它的厚度约( )。A

A.30―40千米

B.100―1000千米

C.10千米

D.5千米

31.一次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C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级

D.烈度

32.据20世纪资料的统计,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D

A.24%

B.34%

C.44%

D.54%

33.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是()B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34. “可以把一次地震比作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虽短,但可照亮地球的内部”以下关于地震波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D

A. 现在仍需要通过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B.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

C.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得出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D.地震波像光波一样,波长较短,穿透深度有限

35.( )是地下岩石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A

A.断层

B.错位层

C.破裂层

D.位错层

36.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被称作()C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37.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A

A.震级

B.震源

C.地震烈度

D.有感地震

38.震级与()释放出的能量有关。地震越强,震级越大。B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地震烈度

39.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A

A. 1%

B.20% C .13% D.14%

40.()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尺子”。D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烈度

41.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C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

42.我国约有()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范围很广。B

A. 10

B.20

C.30

D.40

43. 震源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的地震,被称为()。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日本的阪神地震和我国的唐山地震都属于此类。A

A. 城市直下型地震

B.远震

C.构造地震

D.天然地震

44. 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C

A.震中距

B.震源深度

C.震中

D.震级

45.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此类地震。A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46.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多千米。B

A.600

B.700

C.800

D.900

47.()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C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48.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B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震中距

49. 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B

A. 2.0级

B.3.0级

C.5.0级

D.6.0级

50. 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C

A.洪水

B.雪灾

C.地震

D.旱灾

51. 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C

A.越大

B.一样大

C.越小

D.可大可小,不一定

52.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C

A.震源深度

B.震中矩

C.震级

D.地震波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ABCD

A.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

B.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检验和仓储等工程

C.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

D.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

2.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地质构造

3.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地震带是()。ABC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台湾地震带

4.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ABCD

A. 放射性污染

B.海啸

C.毒气泄漏

D. 瘟疫

5.地震是自然界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AD

A. 建筑物的倒塌

B. 火灾、水灾、海啸

C. 瘟疫

D. 地面破坏

6.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有()。ABC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7.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几种类型。ABCD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8.以下关于砂土液化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砂土液化属于地震引起的水灾,对建筑影响不大

B砂土液化会导致地基失效

C震后地面喷砂冒水属于砂土液化

D地震不一定会导致砂土液化

9.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ABC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10.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ABC

A地方震B近震 C远震 D特远震

11.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ABC A主震-余震型地震 B震群型地震

C孤立型地震 D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

12.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产生的原生现象,包括()。AB

A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

B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

C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D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

13.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ABCDEF

A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及发震时间

B震中距离

C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区人口密度

D有无地震预报及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E抢救速度

F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里填“对”或者“错”

1.地球上的各大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越来越弱,趋于停止。( )错

2.远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错

3.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错

4.只要海里发生地震,一定会产生海啸。()错

5.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对

6.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错

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错

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

强震。()错

9.为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地球内部构造,人类至今已经钻透地壳。()错

10.通常地震都发生在距地面1000千米以下的地方。()错

11.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不严重的国家,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错

12.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自己的地震预测意见。()错

13.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已经非常准确。()错

14.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对

15.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对

16.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错

17.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对

18.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对

19.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错

20.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中位置。()对

21.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对

22.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

米以内的为浅源地震。()对

23.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对

24.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出,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对

25.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震源;从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对

26.如果发现动物行为异常:鸡不进窝,狗乱叫,就说明一定要发生大地震了。()错

27.通常情况下,震区各点由于震中距不同,受到的破坏程度和人对地震的感觉也不一样,因此烈度也不相同。()对

28.一般而言,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发生地震时,横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纵波总落后一步。()错

29.在同一地方,震级越大,对地面的破坏也越大,因此,地震烈度也越大。()对

30.任何一个科学家或地震机构都不能根据自己的预测意见,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对

31.地震预报包括4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对

32.火山地震是发生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的地震类型。()错

33.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对

34.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叫做陷落地震。()对

35.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对

36.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对

37.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地震多属此类。()对

38.板内地震发生的原因既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关,也与局部的地质条件有关。()对

39.塌陷地震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相对较小。()对

40.在家中倒竖酒瓶可以提前发现地震。()错

41.弱震是震级小于4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错

42.中强震是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对

43.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对

44.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对

45.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对

46.地震烈度为Ⅳ~Ⅴ度的地震会使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错

47.我国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与板块运动无关。()错

48.宏观前兆是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对

49.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对

50.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对

51.地震预报只能由各级政府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对

52.如果平房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对

53.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对

54.临震预报是指对2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错

55.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轻。()错

56.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深,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错

57.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有时也会跟着改变。()对

58.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几乎没有时间差。()错

59.纵波和横波都能传递能量。()对

60.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对

61.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但晃动程度比纵波大.()对

62.面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在横波的前面。()错

63.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能够了解地震前兆现象,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错

64.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错

65.地震只能是天然形成的,人类不可能制造地震。()错

地震来临时怎么办防震减灾课教学设计(正稿)

地震来临时,怎么办? ——“防震减灾”活动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对发生地震后如何自我防护的意识较淡薄,因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首先采用播放地震纪实视频营造气氛设定情境,提出如何守护自己生命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把收集的地震知识资料进行交流,懂得用地震前的防震知识来守护生命。然后通过讲述案例故事,让学生知道如何及时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拯救别人的生命。让学生在场景感受中,辨别出地震时一些错误的避险防护,讨论正确的防护做法,并通过现场防震避险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在最后环节设计了知识竞答加深学生对“防震减灾”主题的深刻理解,更加珍爱生命!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3、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课件,了解自救方法。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知道在地震灾害中如何紧急避险,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更加地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增强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搜集一些地震知识图片、地震时的避险措施制成课件。搜集地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成功案例。 2.有关地震的视频,防震科普片。 3.教室、家庭平面图。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观看地震视频,感受地震的可怕。 (一)播放《唐山大地震》视频片断。 师: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片断。 (二)师谈话激趣。 师: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片段,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列举历史上几次大地震的危害。 1.唐山大地震 师:就是这次地震,造成了24万人遇难…… 2.汶川大地震 师:20XX年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 3.中国百年大地震。 师:看,近一百年来,中国就发生过这么多地震。 师:地震是可怕的,带来的伤痛,更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但是如果我们懂得一些防震减灾的知识,相信就会减少伤亡,降低伤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地震来临时,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震减灾自救的知识,用知识来守护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65267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 导读:本文是关于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二、灾害来临时如何应对 1、台风避险自救提示 (1)留意气象台的台风预警消息,避免外出,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2)搬移窗台上的花盘或者其它悬挂物品,及时加固室外容易被风吹动的物体;(3)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里游泳或者驾船出海;(4)在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的人员要停止作业,在危险地带工凭借的人员要及时撤离;(5)如果一定要出行,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2、地震自救逃生要点 (1)突发地震,如果在室内,要及时躲到两面随重墙之间,如厨房、厕所等狭小空间,千万不能在窗户、阳台附近停留,不能使用电梯;(2)如果在公共场所,应躲到离自己最近而且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绝对不能停留在高楼下、狭窄的胡同等危险地方;(3)如果房屋倒塌,应待在床下或桌下,要

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4)如果不幸被埋在废墟中,应先清除压在身体腹部以上的物体,保持呼吸畅通,并利用身边的金属、石块等硬物敲击向外界求援。 3、如何应对洪涝灾害 (1)居住在山洪易发区的居民,平时应尽可能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警惕;(2)在山区丘陵环境下被洪水围困时,要固守在高地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3)当被洪水困于低洼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利用通信工具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同时要寻找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4、高层建筑火灾 (1)不要乘坐普通电梯,要走消防通道逃生。 遇到高层建筑火灾,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设施逃生,比如乘坐消防电梯,或通过室内防烟楼梯、普通楼梯进行逃生。不能乘坐普通电梯。(2)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向 当着火点在本楼层时,仍应就近向紧急疏散口撤离,若着火点位于上层,要向楼下逃去;若着火点位于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顶平台逃生;若向楼顶平台逃生时发现被火、烟追赶上或向上的通道被封锁时,要果断地改变逃生路线,从另一层楼的安全通道逃生。逃生时要用浸湿的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学习资料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学习资料 一、遇见地震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二、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地震局的专家详细说明了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1)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2)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3)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4)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防震减灾基本常识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 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二、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窗上贴上防碎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脱离

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度过难关。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药品。 三、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鸟、动物的异常躁动;地震发生时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可见,学习地震知识非常重要。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地震基本知识 一、地球内部构造及板块运动 1、地球内部构造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形状与内部构造像鸡蛋(图1-1),分为三层: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 图1-1地球内部的构造 2、地球的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的成因、运动、演化、物质组成、构造组合、分布和互相关系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图1-2地球板块分布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解为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在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动,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离散,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 二、地震的成因与分类 1、地震的成因 在地壳岩石下面,为厚度不等的软流层,由于软流层的运动而带动地壳的板块运动,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的岩石产生错动或断裂,引起地面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 2、 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⑴ 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图1-3 ⑵ 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⑶ 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⑷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图1-3 图1-4 火山地震

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二、教学过程: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 2、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三、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四、小结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小学生防震减灾小知识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 随着地震灾害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应对地震灾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防震减灾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防震减灾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错) 正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对) 3、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对) 4、《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8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错) 正确:《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 5、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对) 6、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防御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错) 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8、防震减灾规划一经批准公布,应当严格执行;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对) 9、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妨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有制止和举报的权利,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对) 10、《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错) 正确: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工程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和施工的监督管理。(错) 正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等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工程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和施工的监督管理。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 13、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的。(对) 14、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的。(错)

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震前动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震中区最为集中。 4.动物出现异常到发震时间有多长?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越接近临震,动物异常的种类及数量就越多,反应程度也就越强烈。其发震时间为: (1)牛、马、羊、猪震前几小时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个月。 (3)鸡?震前一至两天。 (4)狗?震前半小时至两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鸽子?震前几小时甚至一天。 (7)鱼类?震前几小时至十天。 震前植物异常 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重果,竹子开花,竹笋发芽,树干裂缝,提前发芽长叶。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含羞草、榕花树叶子开合时间反常等。 震前气象异常 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霜、云、雨、雹、雪、声、光、电、气压、地温、气温、旱涝、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兰、白闪光,红绿光防震减灾宣传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 1.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吗? 简单地说,地震就是地球表层-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灾害。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分成很多小块,小块间相互运动就产生地震。小块运动,一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时候引力不同,造成内部岩浆运动,进而影响地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震;另一种是人为造成地壳运动,称为人工地震。 2.地震能预报吗?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准确地预测地震。原因:地震一般发生在地球表面以下10-1000公里处,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能够探测到地球表面以下这么深处地壳运动变化情况。 有时候有人传言,说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我们可以笨脑子想一想:专家都无从预知,民间百姓又何以知道呢? 3.什么是地震谣传? 有时,会有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是地震谣传。 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①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②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 ③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④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4.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①如果传闻中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讲得非常具体,甚至对发震的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等,一定是谣传。 ②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教案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教案(二) 《怎样预防地震灾害》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3.交流。 4.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注: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 是,

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 地带 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4、地震各级的感觉: ①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②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③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④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⑤11—12度,毁灭性破坏。 5、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6、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地震知识竞赛题目

“7.28”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城乡规划应当确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给予必要支持。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 4、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6、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7、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县政府应当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8、为建立健全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向社会公布,为社会提供服务。 9、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10、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水平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1、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 12、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13、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方针减灾法律。 14、历史上咸阳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15、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0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之一。 16、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 1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1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19、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4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载到发生在山西现称薄州的地震。 2.我国目前仍处在20世纪地震活动第5个活跃期,直至本世纪初。 3.给人类以生命环境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又分成许多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以及许多次级板块。 4.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的飘移、互相碰撞,使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5.按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和人为因素的地震(如水库地震、核爆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因为它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动导致岩石断裂而引起的地震。 6.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叫震中,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7.地震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距地表70公里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内的地震叫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8.地震时,震源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颠动,衰减也快,一般在震中附近

才能感觉到。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摇晃,振幅大,作用时间长,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横波。 9.凭感觉人们可以判断地震的远近。先感觉到上下颠动明显,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则为近震,此时震中就在附近,应立即避震;先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上下颠动不明显,则为远震,此时不必惊慌。 10.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叫震级,释放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地震是8.9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洲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近海中及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增发生8.9级地震。 1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例如:1979年7月9日溧阳发生的6级地震,波及宜兴,对宜兴来说,这是地震震级也是6级。 12.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 13.地震级大小可分为:(1)微震:即2.8级以下的地震叫微震,人无明显感觉;(2)有感地震:2.8-4.5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3)破坏性地震:一般4.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地震叫破坏性地震;(4)中强地震:4.5-6.9级的地震;(5)强烈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破坏性大,影响面大的地震。 1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距离震中不同的地方烈度也不同,同一距离上的烈度也会不同。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远近、震源深浅、地质条件、地表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有关。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 一、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卫东区行知小学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精品范文】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 B.结实 C.塑料 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 B.蹲下 C.快跑 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

(A)。 A.头部 B.腹部 C.胸部 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 B.房屋 C.悬挂物 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 B.开阔地 C.广告牌下 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 B.湿毛巾 C.纸

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传播谣言 B.听信谣言 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 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 B.胸部 C.双手 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 A.使劲跑 B.蹲在地上 C.叫喊 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 A.跳楼 B.躲在窗下 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 B.课桌下或桌旁 C.过道上 1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 B.桌子底下 C.窗子边 16.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

地震与防震减灾

地震与防震减灾 胡俊鑫 (班级:1503301 学号:1503301-25) 摘要:地震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灾种之一,如何全面地开展防震减灾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地震预测预报、工程抗震、地震预警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应运而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与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对防震减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震预警;建筑结构;抗震设防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和地震灾害严重 的国家之一。当下,四川汶川、北川、雅安和青海玉树等地地震给我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防灾抗灾的当务之急。 二、现状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表面山川地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次次强烈地震的结果。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下,能量在断裂的特殊部位缓慢积累,当其超过岩石或断裂能够承受的限度时,就会突发错动,使已积累的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瞬间释放,引起地球表面的剧烈振动,导致建筑破坏和自然地貌改观,并可能产生长达几十到几百千米的地表破裂带。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而一次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1]。例如,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0级,震中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超过Ⅺ度。(新中国烈度表划分的最大烈度是Ⅻ度) 全球平均每年要发生百万次地震,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上千次。据全世界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损失统计,人口死亡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美元,受灾而积达数百万平方千米。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近60万,占全球的1/3。世界上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均发生在我国。我国23个省会城市和近2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位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危险区。[2]我国大陆地区已经发生7.0~7.9级地震70次,8.0级及以上地震6次,这些地震造成的灾害涉及28个省份,死亡59万人,伤残76万人,受灾达数亿人次。因此,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地震灾害预防标准,通过贯彻一系列标准和各类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对提高我国地震灾害预防的整体水平,推进全社会地震灾害预防工作的有序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震前预防措施 在开展地震发生之前的预防工作时,首先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因建筑物倒塌而引起的伤亡。我国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建筑物的建设要求和抗震等级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这样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施工,且设计的标准不可以随便的改动,一定要与规定的抗震等级相符合,从而才能达到验收的标准。对于已有的建筑,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抗震加固,从而才能提高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然后要做好地震预测工作,提高预测能力。虽然地震是很难预测的,但是还是可以被预测的,所以一定要加强地震预测工作,对地壳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尽可能早的发现端倪,从而及时做出预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提高地震预警能力,近些年来,地震预警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防震减灾技术,这种技术在地震发生之后可以根据观测到的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地预测地震参数以及对四周地区的影响并且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布地震动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从而确保人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地震产生的剧烈震动会导致工程结构破坏甚至倒塌,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地震还可能诱发火灾、爆炸、列车出轨、核泄露等严重的次生灾害。 为了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除了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外,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地震预报。 [3]如果能预知地震的发生时间与地点而先将人员撤离地震区、关闭次生灾害源,无疑会将地震灾害降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

编号:AQ-BH-01067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Basic knowledge of earthquake and knowledge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 备注: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活动,实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杜绝重特大事故,使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授课时间】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晚修第一节 【授课班级】07国际商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防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3.使每个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 4、结合512谈自身感受 【教学重难点】防震抗震的知识 【教学方法】提问、归纳、讲授 【教学过程】 一、引言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遇难人数高达近69136人,

失踪人数17686人。据不完全统计,海南、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都不同程度的震感。这是继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后的又一损伤惨重的大地震。 震级之高,死伤人数之多,受影响之广,让人不寒而栗。面临地震,部分市民都不知所措,慌乱逃往,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特别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家,对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的防震知识相对缺乏。一些农村居民更加表示,地震时手足无措,只懂得往外逃。 灾难再一次告诉我们,防震知识刻不容缓! ★在讲授防震减灾知识之前,先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师生互动: 1、师:感到地震,如果你在楼上,应当迅速跳楼么? 生:回答 2、师:当你在室内感到烟雾开始弥漫,你应当? A、俯得越低越好 B、站得越高越好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掌握防震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掌握一些防震知识,提高避险能力,是对自身的一大保护。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一) 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怎样对待地震谣传: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检查和加固住房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二)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三)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加顾睡床。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地光明亮而恐怖。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地声强烈而怪异。 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抓住时机科学避震避震要点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