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
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精选100个最新)

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精选100个最新)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下面是整理的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欢迎借鉴参考。
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一: [1]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讨 [2]寻求双赢:美英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制探索 [3] 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 [4]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 [5]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 [6]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 [7]深圳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探索及思考 [8]发现服务:大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的趋势 [9]价值体系研究视角变迁下的公共图书馆价值 [10]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 [11]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12]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再思考与展望 [13]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 [14]群体比较视角下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实验研究 [15]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理论研究 [16]国外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17]图书馆空间:布局及利用 [18]21世纪初年的“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 [19]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 [20]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论略 [21]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经营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22]世界经济危机下英国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23]美国绿色图书馆建设的理论、实践及启示 [24]美国学校图书馆服务标准化进程述评 [25]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比较分析 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二: [26]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 [27]基于功能需求的图书馆微信内容建设分析 [28]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获奖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29]我国高校图书馆微博形象研究——以微博风云榜高校图书馆为例 [30]互联网思维视野下的公共图书馆跨界服务思考——跨界OR被跨界 [31]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高校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 [32]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实践研究及建议 [33]基于物联网环境的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现状的研究 [34]用户体验视角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 [35]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 [36]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 [37]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 [38]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 [39]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 [40]阅读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定义——兼论如何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案例 [41]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及其对技术和馆员的要求 [42]“互联网+”视角下图书馆创新的逻辑与行动——以图书馆受赠创新为例 [43]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综述 [44]基于读者需求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45]国内外典型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研究和启示 [46]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7]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调查与分析 [48]面向全面小康的图书馆常态化转型发展模式探索 [49]从交互维度到交互功能:构建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理论模型 [50]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 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三: [51]融合情境的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52]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53]融合图书馆初探 [54]从战略规划看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28所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为例 [55]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56]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 [57]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流派及其分析 [58]图书馆领域社交网络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 [59]图书馆主题大数据调查及前瞻性构想——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 [60]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6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 [62]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机理与技术实现研究 [63]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 [64]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 [65]走向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化平台——河南信阳“平桥模式”研究 [66]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特点 [67]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对中国图书馆学反本质主义批判的理性思考 [68]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用户满意实证研究 [69]基于社会网络理念打造泛在图书馆服务——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70]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 [71]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72]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 [73]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 [7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 [75]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 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四: [76]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77]我国智慧图书馆的构建研究 [78]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79]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80]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81]我国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研究 [82]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的学科服务研究 [83]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84]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及构建方案研究 [85]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86]数字化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转型 [87]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 [88]图书馆转型及其风险前瞻 [89]信息文明与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 [90]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智慧图书馆从理论到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91]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 [92]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 [93]高校图书馆微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 [94]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95]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的理论突破 [96]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9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评价研究 [98]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及其借鉴研究 [99]医学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 [100]新信息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 以上就是关于图书馆职称论文题目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2019年6月第33卷第3期Jun.2019Vol.33No.3收稿日期:2019-01-23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研究基金项目(TGW18B30);合肥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7QN52)。
作者简介:瞿浩(1983—),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主要从事图书馆信息资源研究。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瞿浩(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徽合肥230000)[摘要]信息生态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稳定基础,对图书馆信息生态要素、信息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横向上从五个方面,制度管理、资源服务、使用意识、应用技能、科学评价,纵向上从图书馆、读者两个方面,提出相应信息生态的服务策略,并进一步构建应用模型,以期为图书馆信息生态服务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生态;信息服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19)03-0102-03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在信息环境中,以满足信息需求为目的,通过与需求的反馈,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以人为中心的,协调人、信息和信息环境之间关系,形成和谐、良性循环的平衡状态[1]。
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信息环境中,信息人与信息之间进行交互而形成的统一体[2],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3]。
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也具有开放性、统一性、动态性等特征,可通过系统自身的调节,控制达到生态平衡,信息生态系统的循环都和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此外,还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相关。
以图书馆信息、服务、生态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计132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和实践处于发展阶段,信息生态研究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图书馆信息生态体系分析1.1图书馆信息生态要素分析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实质上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进行的信息流转[4],其信息生态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图书馆、读者和信息环境,如图1所示。
数智驱动下基于CiteSpace的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DOI :10.15913/ki.kjycx.2024.02.012数智驱动下基于CiteSpace的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蒋丽艳(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4)摘 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驱动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助力着现代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智慧方向转变。
通过运用先进CiteSpace 技术可视化的方法,对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主题词是“智慧图书馆”、发文时间在2012-12-01—2022-12-01期间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
通过对智慧图书馆各类型机构论文产出分布、高产机构论文产出分布及论文发表期刊分布图谱进行详细研究,以期为智慧图书馆的模式构建及实践路径提供强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CiteSpace ;智慧图书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2-0045-04——————————————————————————*[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吉林省校地文化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编号:GH23790)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智慧图书馆构建注入全新动力。
在大数据、数智驱动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开放共享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趋势。
先进的创新智慧技术已经成为智慧图书馆最主要的技术支撑,用数智驱动、云计算、物联网等特定的先进技术和全新的管理理念作为主要辅助,产生不受时空束缚且可被感知的新一代图书馆模式。
图书馆崭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能力因为智慧图书馆的出现而发生重要改变。
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全新发展理念与实践的延续、整合与升华的终极产物就是智慧图书馆,是目前图书馆的全新发展模式。
率先在欧美建立名为“Smart Library ”图书馆联盟的是加拿大渥太华,建立时间在2001年前后,是国外关于智慧图书馆的最早实践。
生态学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交互模型探究

R e e r h o t e n e a tv M o e i Li r y I o m a i n S r ie r m o o i a e o n s a c n h I t r c ie dln b ar nf r to e v c s f o Ec l gc l Vi wp i t
与生 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 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
系 。交 互 也 是一 种 相 互 交 流 、相 互 沟 通翻。图 书馆 是 一
能量维持 自身成长。图书馆 知识 载体主要包括 咨询 馆
员 、 读 者 、 图 书 馆 组 织 。 图 书 馆 内 外 知 识 均 是 以 分
个 生 长 有 机 体 ,其 内 外 知 识 交 互 错 综 复 杂 、 相 互 交
lb a no ain s r ie c lg ne a to d lwa v lp d t r vd e meho o he s sana l e eo me to irr ifr to e vc s e oo y itrcin mo e sde eo e o p o i e a n w t d frt u ti b e d v lp n f y m te l r r n o ai ns r ie h i a yifr to e c . b m v K e r s i rr ;ifr to e ie ;e oo y y wo d :lb ay no main sr c s c lg v
事 物 的发展 ,为研 究与创新 提供 了新 的方 法论 基础 。
被 广 泛 应 用 于各 学 科 的 研 究 。生 态 学 是研 究 生 物 体 与
其周 围环境 ( 包括 非生物环境 和生物环境 )相互 关系
的科 学 。其 相关 科 学 理 论 具 有 用 于 解 决 其 他 学 科 复 杂 性 问题 的 能 力 和 优 势 I 即生 物及 其 环 境 关 系包 括 生 物 1 】 ,
智慧社会驱动的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重构

智慧社会驱动的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重构摘要:智慧社会要求将静态的人文知识转变为动态化呈现,推动高度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社会的实现。
智慧社会的支撑体系与核心问题驱动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由简单的、静态的构成要素向复杂的、动态的、适应性更强的动态要素拓展,形成动静结合的综合性内容框架体系结构。
关键词:智慧社会;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重构智慧社会因其开放、共享、多元互动、协同治理和去中心化等特质对图书馆信息生态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图书馆信息生态在智慧社会的影响与驱动下呈现诸如信息不对称、信息公平、信息超载等新的问题,使得信息生态的稳定与平衡难以得到保障。
1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的重构1.1信息主体信息主体是指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活动中参与信息活动的人的总称。
信息主体分为信息服务主体和信息利用主体。
(1)信息服务主体是信息传递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指根据个人、组织或社会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传递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体或机构,他们参与对信息的归纳、演绎、比较、分析、挖掘等过程,沉淀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与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知识。
信息利用主体是信息传递活动的驱动者和受益者,也是现代网络环境下复合信息资源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是指在将信息融入社会管理活动、为预测和决策活动提供依据的过程中,实现信息使用价值的个体、组织、机构及社会活动。
(2)信息服务主体和信息利用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信息服务主体为信息利用主体挖掘、提炼并传递所需信息,其信息处理能力决定了所传递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制约着信息利用主体对信息的接收与利用;反之,信息利用主体向信息服务主体提出信息需求,为信息服务主体的信息活动提供依据,其信息需求内容和形式决定了信息服务主体的信息活动方式,影响着信息服务主体的全部信息行为。
1.2信息本体图书馆信息生态领域知识的逻辑抽象构筑起信息合理流转、公平利用的概念模型,在概念化模型的抽象描述中将流转信息的存在方式与存在状态的物质表现称之为信息本体。
图书馆生态学与公共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学刊 2010年第12期 TUSHUGUANXUEKAN N0.】2,2OlO
图书馆生态学与 公共 图书馆建设 贾立珥王岩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41) 【摘要】图书馆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图书馆学原有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来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生态学中存在众多规律,图书馆生态学也是如此。分析图书馆生态学中 存在的基本规律——增长、富集、降衰规律以及限制因子法则,并通过这些规律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 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生态学公共图书馆 建设发展 【分类号]G250
1 引言 自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rnst Heinrich Hneekel首次提出 生态学一词以来,就一直被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 学者们,以各自的理解进行解释和传播着。随着生态学向社 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科学领域的渗透,产生了经济生态学、社 会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边缘学科,而这些学科的形成,都为 图书馆生态学的产生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书馆生态学作为 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图书馆学原有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生 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 律的科学。 图书馆生态规律是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图书馆与外部 生态环境之间,以及图书馆内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的 必然联系。l 而在追求信息公平的时代,让每一位居民能够更 好地利用信息,更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通 过生态学规律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更具有科学性是非常必 要的。
2图书馆生态学基本规律
2.1增长规律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均存在种群数量的增长,图书馆生态 系统也不例外,存在系统中各成分数量的增长。种群在无限 环境中呈指数增长,而在有限环境中呈阻滞增长。在任何一 个生态系统中,无限环境都几乎不存在,总会产生各种各样 的阻滞因素,因此,笔者所讨论的增长规律基于有限环境。 因为存在空间、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城市公共图书 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阻滞增长模型,形成一种类似S型的增 长曲线。 2.1.1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的增长 每年国家对城市公共图书馆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崭新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大楼拔地而起。 表l为部分年份城市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的变动情况,城市 公共图书馆在渐渐增多,也已经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在时空、资金等环境因素的限制下,公共图书馆的增长呈现 出很明显的S曲线,见图1。 表1部分年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变动情况[31 年份 1949 1957 196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Ooo 2o03 2oo5 2o06 数量 (个) 52 400 562 1218 1732 2344 2572 2615 2675 2709 2762 2778 注:表巾数据根据《中国图书馆年鉴2007))统计而得。 图1 部分年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变动情况 2.1.2公共图书馆总馆藏量的增长 藏书量是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开展服务的基本条件。 图书馆必须每年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购进足 够的藏书,不断充实馆藏,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近年来,全 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虽有所增长,但2005年 ̄1J2006年间增长 速度也开始减缓,见表2。由图2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2006年 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馆藏量呈明显递增趋势,2000年之后, 增速减缓。
图书馆生态学理论的构建及现实意义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 图书馆是个正 在发展的有机体”, 而生态学正是“ 研究有机体 与 环境 相互关 系的科学 ” 。图书馆学是一 门发 展中 的
学科 , 与周 围环境 、 员设 备 及信 息 能 流产 生 着 千 人 丝万缕 的联 系 ; 而研究 生命活动 与其环 境 的动态变
坚持 贯彻 可持 续 生态发展 观 , 立 良好 的创 新读 者服 务协 调反 馈机 制 、 建 坚持 人本 精神 的 图书馆 文化
建设 、 建适 应性馆 藏运 作体 系、 创 维护 图书馆 生 态 系统 的动 态平衡 。
关键 词 : 图书馆 生态 学 ; 论 框 架 理 中图分 类号 : 2 1 G 5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6 1 0 3 (0 6 O 0 9 o 1 7 — 4 6 2 o )2— o o— 4
历史 阶段 , 为现 代 图书 馆 事业 的发 展 开 辟 了一 并
个全 新 的天地 。
2 图书 馆 生 态 学 理 论 的构 建
2 1 图 书馆 生态 学研 究 的基本 内容 .
图 书馆 生态 学研 究涉 及 图书馆 事业 的各 个 领 域 。现 就其具 体 内容 阐述 如下 。
和微 观 两个 方面对 图 书馆未 来发 展 方 向的研究 。
收 稿 日期 :0 5 1-8 2 0 -01
标 。藏 书应 该控 制 在一个 怎样 的水 平上 才 能更 好 地服务 于读 者 , 何 馆 藏 布 局 才 能更 适 合 读 者 阅 如 读需求 和 阅读 习惯 , 以及 如 何 对 到 馆读 者 的行 为 进行 预测 及实 施控 制 等 , 传统 的定性 、 定量 的方法
知识生态系统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素 间的关 系 ,结 合 现有研 究 成果 从知 识生 态 系统构 成要 素视 角提 出把 企业 员工 知识 共享 影 响 因素 分 成 三类 , 即知识 因素 、 体 因素 以及环 境 因 素 , 虑 到 个 考 各 因素之 间还 存在 互相 影 响关 系 ,从 而 得到 企 业员 工 知识共 享影 响 因素三维 模 型 ( 2 。 图 )
分析
识 作为 一种 资源 、一种 能源 始终 处 于复 杂 的运 动过 程 中, 包括 知识 自身 的进 化 、 变 。从生 态学 的 角度 演 来 看 .任何 一个 有 特定 范 围 的系统 便可 以被 视 为一 个生态 系统 .不 同的 系统 元件 就是 分 布在生 物 系统 内的族 群 ,0 4年 台湾 中 山大学 陈 灯 能博 士 基 于对 20 种 群生 态 学 理 论 的理 解 首 次 提 出 生 态 系统 的 D C IE 模式 n 。该模 型描 述 了分 布 、 动 、 争和 演化 四种 互 竞 族群 关 系 。 图 1所示 。 如
22 知 识 生 态 系统 下 的 知 识 共 享 .
31 基 于 知 识 生 态 系 统 的 企 业 员 工 知 识 共 享 影 响 . 因素 模 型
从 企业 知识 生态 系统 的 角度对 企业 员工 知识 共 享 影 响因素 进行 分析 将 大大 提高研 究 的整体 性 和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n e a d T c n l g n g me tRe e rh ce c n e科技管理研究 n s ac h o o y Ma a e
2 1 . 0 0 No 9
文章编号 :10 7 9 ( 00 9— 16— 2 00- 65 2 1 )0 0 7 0
1 知 识生态 系统
进知识创新而完成 知识生态系统 的演化 ,知识的输入 和输 出 使知识生态系统具 有开放性 。
知识生态 的概念最初来 源于对 生态学理 论的理解 。 “ 生 态学 ” (e o )这 个词是 由思斯特 ・ ed g y 海克尔 ( ret ak En s H c. e)根据希腊语 “ io” ( 1 Oks 住所 ) 和 “oo ” ( lgs 理性 )创造 的 ,是用来研究对于有机体而 言有着特别重要 意义之 “ 有机 体与生存环境之间关 系”的一 门学科 …。这无疑是 一种有着 “ 整体 ”观 念 的思想 产物 ,它 提 出很 多 有用 的观 念 和理 论 , 用于解释生物族群 彼此之 间的互动关 系及 外在环境 的变化如 何影 响生态系统 ,过去它也 被用 在其他 的学域并得 到很好的 解释效果。尤 其是 生态理论 被利用 来描 述抽 象的系 统行 为, 但凡任何问题 可以使用 “ 系统” 的观念来描述 ,生 态理论就 可以被利用来探讨 动态系统 中各元 件互动关 系 J 。根 据 F r o - rs r et 的定义 ,所谓的系统 即是一群独立个 体为了共 同 目标所 e 图 1 知 识 生 态 系统 模 型 组合出来 的复合体 ,一个系统 即是 由一群分属 于不 同类 别的 元件所组成 的复合体 ,这些元 件彼此之 间存在某些关 系 ,生 2 图书馆 知识 生态 系统概念 的提 出 态理论便是用来描述这些 系统 中各元件之间的互 动关 系 J 。 19 年 ,乔治 ・ 尔 ( erePr 91 拍 G og o)基 于对 自然 生态 系 从生态系统生态学 理论和知识 特性分析 ,我们认为知 识 统的理解 ,用 自然 生态系统 的概念 ,初创 了 “ 识生 态学” 知 生态系统是特定 时 空 范 围内 ,由知 识资 源 、知识 服务 活 动、 这个术语 ,并开发 出一 系列 方法 ,他 在 19 9 5年发 表 的论文 知识 创新 活动 以及他们 的交流和协作 环境 所组成 的,借助 于 《 寻求组织智能》 中 ,引入 了知识 生态 系统 的概念 和模 型 知识 流动、价值流动 、物质 流动等功能而形 成的开放 、动 态 J ( 图 1 。该 比喻式 的概念意在把 知识放在类 似 自然 生态系 的知识 系统 。本文在此基础上将 图书馆 知识 生态系统定 义 如 ) 统的系统中来考虑 。该生 态系统 以知识 为主体 ,由知识 和知 为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 图书馆范 围内的知识 管理各要 素 识载体组成 的一个整体 。在该 知识 生态系 统中知识工作 者作 ( 如知识个 体、知识 、知 识管理 技术 、图 书馆文化 、组 织结 为系统的有机体 ,各个有机体 之间的相互作 用及各有机 体与 构、知识战略等 )及其相互 关系 的总 和,其 中知识个体是该 该 生态 系统 的外部环境间相互影 响的功能 系统 构成知识 生态 生态系统的有机体 。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 综合性 的概念 ,既 包含图书 系统 ( nweg css m,K 。知识生态 系统在时空 范围 k o l eeoyt d e E) 馆进行知识管理过程 中的各 组成要素 ,也包含这些 要素在知 内产生 、发展 、成长乃至 消亡 。 知识生态系统是一 个动态 和开 放的系统 ,具有 完整 的结 识管理过程中的相互作 用机制 。图书馆 知识生态 系统处于动 构 。与 自然生态 系统 一样 ,根 据研究 问题 和对象 的不同可 以 态之 中,其过程就是 系统 内部或系统内外部之间 的知识资源、 定义为不同大小 和不 同复杂程度 的知识生态 系统。一个 完整 知识服务、知识创新 等的互动行 为 ,体 现了知识生 态系统 的 的知识 生态 系统具有 知识 个体 ,知识种 群 ,知识群落 的层次 多种功能 ,主要表现在 : 结构 ,每个层次具有本身特有 的结构 和功能。知识生态 系统 ( ) 由于 个人 、组 织 的多样性 ;文 化、教育 的多样性 ; 1 必须建立一种具有 自我评估 能力的协调 机制 ,使系统 中的各 知识学科 的多样性及它们 之间相互关 系的复杂性 ,决定 了图 个子系统之 间、子 系统 与环境 之间 的知识 得 以交流 和反馈 , 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一 个极为复 杂的 、多要素 、多变量构 成 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知识状态保持最 优化 ,维 持整个系统 的和 的层级系统。 图书馆知 识生 态系统 各组成 要素 间相互 联 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任何 要素 的变化 将导致 其 谐 、可持续发展。同时 ,知识 生态系统应 该是一 个 自组织 的 系统 ,具有一个相对稳定 的知识分 布结构 ,通过 知识的流动 他要素乃至整个 图 书馆知识 生 态系统 的变 动。在 此过程 中, 人既是知识 生态系统运行 的操作者 ,又是知识的真正拥有者 。 和循环趋 于一种动态平衡 的状态。通过 知识 的交 流和共享促
图书馆知识生态 系统研 究
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瑛
( 重庆教 育 学院 ,重庆 4 06 ) 00 7
摘要 :通过对生态系统理论体 系的研 究,构建 图书馆知识 生态系统理论与模型。运用生态系统的基 本理论和特 征来构建图书馆知识生 态系统这一特殊 的生态系统 ,揭 示图书馆知识生态 系统 中知识分布和流动的规律 ,促进 知识交流和共 享,加快知识创新 ,并 以此为基础提 出如何构建 良好的图书馆 知识生态系统 。尝试利 用知识生 态 系统 理 论 ,对 图 书馆 工 作 寻 找较 先进 的理 论 基 石 。 关 键 词 :知 识 生 态 ;知 识 生 态 系统 ; 图 书馆 中 图 分 类 号 :G 5 20 文 献 标 识 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