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基础课

学分:3学分(54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经典的定量分析及仪器分析两部分,由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及理论、化学分析法、光学光谱法、电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通过经典定量分析的学习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通过仪器分析的学习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目标与任务:

《分析化学》的目标和任务为:

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及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3.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

5.课程学习完成后,要求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仪

器及分析方法。

6.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等

后续相关课程: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光谱分析、高等分析等。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光谱分析、高等分析是分析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加深与提高。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化学与仪器分析(第一版),兰州大学王春明、张海霞主编

参考书:

[1] 陈兴国,何疆,陈宏丽,陈永雷.分析化学。第一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武汉大学等. 分析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四川大学. 分析化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邹明珠,许宏鼎,于桂荣. 分析化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5]张锡瑜等. 化学分析原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6]彭崇慧, 冯建章, 张锡瑜等.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7]北京大学.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朱明华. 仪器分析.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方惠群等. 仪器分析原理. 第二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1.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1.2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1.3定量分析过程

1.4定量分析方法

1.5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分析化学的分类、特点与作用;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掌握】:分析化学的分类、特点与作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区别【掌握】: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

【难点】: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

第二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2.1 测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

2.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3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2.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2.5 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

【重点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标准偏差;有效数字;

【掌握】:误差和偏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了解】:误差的分类、检验或消除误差的方法;

【一般了解】:正态分布;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

【难点】: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

第三章化学平衡

3.1 平衡的基本概念

3.2 分析化学中的平衡

3.3 配位平衡、条件稳定常数以及影响因素

3.4 氧化还原平衡和条件电极电位*

3.5 沉淀的溶解平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平衡的基本概念;活度和浓度的概念;酸碱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条件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活度积和溶度积;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重点掌握】: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活度和浓度的概念;酸碱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标准缓冲溶液;配位平衡;酸效应、络合效应与副反应系数;

【掌握】:离解平衡的概念;

【了解】: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一般了解】:氧化还原平衡;条件电极电位;沉淀的溶解平衡;溶解度、活度积和溶度积;条件溶度积

【难点】: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 的计算;副反应系数以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滴定分析

4.1 滴定分析法及有关基本概念

4.2 酸碱滴定法

4.3络合滴定法

4.4氧化还原滴定法*

4.5沉淀滴定法*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中的标准溶液;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络合滴定曲线;络合滴定中的指示剂;终点误差;络合滴定原理;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定和样品前处理;络合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