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主题一19世纪后半期的社会转型课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201关6 联洋货)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1卷完全一样
甲午战后“诗界革命” (甲午战争后的民族
觉醒)
2015 自然经济对洋货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冲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二、晚清时代特征(1840—1912)
国内
政治: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层 纷纷救亡图存;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对 外开放,外交近代化起步
5.(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9世纪70年代,针对 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 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 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阶级关系变动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
学习西方内容 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革命力量壮大 中华民族群体性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 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 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 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 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结构 发生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 在夹缝中生存);工业化起步
思想:西学东渐;“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不断解放;中华民 族意识逐步觉醒
中国近代史1840-1949P

扶植北洋 军阀
扶植蒋介石 集团 扶植汪精卫 集团
扶植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辛亥革命爆发 后——护国运动 扶植北洋各派军阀:袁世凯死后——北伐 战争后期
北伐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后期
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2——1945);扶植汪精卫建立南 京伪国民政府(1940—1945)
列强侵华的趋势和特点:①侵华国家经历 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 ②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 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 其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③战争持续时间 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 ④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深;⑤结果大都以中 国失败而告终(近代后期的例外)
2,列强侵华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以甲午中日 战争为界,之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之后以资本输 出为主。列强侵华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 益。
3,列强侵略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 成中国贫穷落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 方面冲击瓦解了中国旧的经济、政治秩序,扩大
了中外交流,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一个过 程,而且学习越来越深,也是中国前进上 升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的 附庸(沉沦)的过程。(上升与沉沦两条 线索交织在一起)
辛亥革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陷入军阀混 战,路在何方?(马克思主义)
怎样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若干历 史阶段来复习。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国力日渐强壮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独立而实际上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等方面都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 封建社会是指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下,封建社 会在一定程度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但仍保持 着封建剥削制度。
青岛二中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史部分(1840—1949)课件

•
思想上:“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发展到“制度”
和“思想文化”层面,(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
主和科学思想先后成为进步思潮主流,新旧思想碰撞,对旧思想
的批判逐步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不断解放。
•
生活方面:服 饰、礼 仪、习 俗、婚恋观念等社会生活日趋
理论认识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政治民主化、 法治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 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它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二、如何实现近代化:
1“、 中近代国化不(现是代自化)己主走要有出两中种途世径纪:一,种而是原是发被型,轰主要
1840
1912 1919 1927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清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整体认知
一、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两对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4条基本线索: (1)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中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的抗争史 (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4)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史
第二,从改革的动机看,清末新政具有明显的王朝自我拯救以及
消 动因弭。革命、取悦列强的意图,而主“自观强目雪耻的”的则反新政动的性根本;内在 第三、从改革的内容看,客观上活却顺动应本了世质界的历落史发后展性的潮;流,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中考历史复习第2单元中国近代史第6课时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

考点概要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12页
第6课时┃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目标: 英国为了深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主要史实 (1)1860年,英法侵略者闯进北京西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 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园。
焚烧后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 多万平方千米。
考点概要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11页
第6课时┃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
例2 [·连云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
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强迫下赶往近代
最初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A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名师讲解】 材料中“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 强迫下赶往近代最初一步”, 反应了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开端。结合所学知识,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负担起反封建反侵略双重担务, 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故选A项。
考点概要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28页
第6课时┃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
重难突破
1 对近代一系列侵略与反抗思索与启示
(1)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 弱国无 外交,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定造成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 外开放才能不停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抗争史,它昭示我们: 中华民 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民族。御侮自强、 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推进力。
考点概要
统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0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共31张PPT)

1848
1857 1859 1861
英期国完成 《共产党宣言》
印度民族 俄国农奴制改革
工业革命 《共产党宣言》
大起义 美国内战爆发
思维导图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两大文献
第3课
太平天国 运动
中国 开始 沦为 半殖 民地
半 封建 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林则徐禁烟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资
关税 过双方协议
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影响
开创了列强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的恶例,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
后续 (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A B.领事裁判权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片面最惠国待遇: 1.最惠国待遇:如,清朝在给予甲国优惠后,再给乙国优惠时,甲国享有同乙 国一样的优惠待遇(一体均沾)。 2.片面: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即清朝给甲国优惠,甲国理应给清朝享受 同等优惠。但清朝签订的条约中,只片面规定外国享受的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 利,故是片面的。
中 国
侵 略 史
探 索 史
近
代
史
总
抗 争
览
史
大主题视角
时间界限主要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一 单元概述: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 运动。
二
政治上:
【精选】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主题五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课
时间
发展成就
重大意义
背景
洋务运动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新式学堂——①京师同文馆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②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 宗旨
创办③京师大学堂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④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 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⑤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 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 国的需要
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 科和艺科。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191
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
0年,发展为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7科的大学
影响
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中国近代最 早的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
文化生活
照相、电影的传入: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资料;有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影片——③《定军山》
利于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以及信息的传播
2.1931年,中国人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影片——④《歌女红牡丹》
3.电影明星及经典影片:赵丹、周旋;《十字街头》《马路天使》⑤《渔光曲》
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 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
书刊的重要阵地
社会习俗
1.装束的变化: 2.礼节的变化: 3.称谓的变化:
剪辫、易服、禁止缠足 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平等的称呼代替有等级观念的称呼
逐渐改变了不良的社会习俗
考点3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理解) 「3年1考」
1.下列图片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A )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必修2第二单元)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9)
中国人民探索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1和2课; 选修2第六单元第1、2、3课) 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中体西用思想(19世纪60—90年代) 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 孙中山三民主义(19世纪90年代) 新文化运动(1915年)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 毛泽东思想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 一个形态 • 两个时期 • 两对矛盾 • 两大任务 • 四条线索
2
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朝后期(1840—1911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1927—1949)
3
民族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 辛亥革命 展 维护共和斗争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革命曙光(1919——1924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间
40年代
政治
鸦片战争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
开眼看世界思想
50、60 第二鸦片战争 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60—90 年代
90年代
90年代 末20世 纪初
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近代史1840_1949第一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
争
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返回子目录
(1)《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
主要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条约 等特权
第 及内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 容 (3)《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
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出现
(1)政治上: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鸦 片 战 争
影响
(2)经济上: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兴起 (3)外交上:由闭关锁国被迫走向开放
(4)思想上:刺激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萌发向西方学
开始了洋务运动
返回子目录
考点三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
统编教材八上第3课(P13~P18)☜
课标要求: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
背景 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太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平 天 国 运 动
虎门销烟、鸦片战 争、《南京条约》 2019 11
《南京条约》签 文字材料型
2
订后的中国
选择题
史事
2017 11
2 《南京条约》的 图片材料型 影响
影响
选择题
知识点
年份 题号 分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沙俄 — ——
侵占中国北方大片
领土
太平天国运动 — — —
2020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湖南版:课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2019·达州]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 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 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 的是( B )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9.[2019·怀化]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 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 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9·滨州]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 主要依据是( D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 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符合题意。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解析】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 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 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故答案选C。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解析】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败了闭关锁 国的清朝,是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故A符 合题意。
3.[2019·德阳]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 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 不复能守。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性质 社会思潮 中外关系
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封建纲常 闭关锁国
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 被迫开放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1.1和1.2”,见P40-41 “研活动·行易”栏目)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殖民扩张进一
③清王朝
步加剧
直接 原因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朝鲜东学党起义
为了镇压⑤义和团运动
侵略者 ⑥英国
⑦英、法
日本
奥俄德美法意英日八国
重要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得 英法联军攻占⑧北京、抢劫火烧⑨圆明园 黄海大战(⑩邓世昌) 事件 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
中心,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重视发展科技,实行对外开放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6
对比归纳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变
国家主权
国际地位 经济结构 主要矛盾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独立自主
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领土主权、海关主权、司法主权等都 开始遭到侵犯和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平等的主权国家
被宰割、被奴役的地位
并在曲折中发展。
政治上: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振兴,进行了不屈不挠
的斗争,涌现出了关天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同时为挽救民族危亡,不同阶
级、阶层开始了近代化探索。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3
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戊戌变法是近代空前的思想启蒙运动。
洋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务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运 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口号:“③自强”“④求富” 动 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⑤军事工业;2.创办近代⑥民用工业;3.筹建南洋、⑦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兴办新式⑧学堂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⑨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失败原因:⑩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影响: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 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主题一 19世纪后半期的社会转型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明线索·记易
时空观念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2
主题总述
19世纪40年代,伴随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逐渐加深,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经济上: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开始了工业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①1840—1842年
1856—1860年
②1894—1895年
1900—1901年
背景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夺取更多的销售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市场和原料产地。法国、美国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而中国正处于腐朽没落的 主义道路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研考点·学易
渗透核心素养 1.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的具体抗争史实,培养民族精 神。 2.时空观念:在时间轴上标出近代列强侵华大事件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近代 化探索活动,掌握时序性。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5
考点1 列强四次侵华战争(识记) 「3年1考」
战争 名称
鸦片战争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7
考点2 比较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识记、理解) 「3年1考」
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Hale Waihona Puke 不 时间同地点
点
背景
①1842年 南京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②1895年 日本马关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③1901年 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
八国联军攻占 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
签订 条约
1842年 《南京条约》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95年 《马关条约》
1901年 《辛丑条约》
启示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败因: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具体原因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战术方面中国落后于西方;借鉴: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
戊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戌 序幕:1895年 公车上书 变 思想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 资本主义 法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戊戌变法: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进行变法。1898年6月至9月,变法历时103天,又称“ 百日维新” 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允许 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奖励实业,鼓励 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 政。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设立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军事方面——训练 新式军队等 影响:有利于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内
割地 ④香港岛
容
辽东半岛、⑤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 — 湖列岛
赔款 ⑥2100万银元
通商 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口岸
白银⑦2亿两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白银⑧4.5亿两 —
其他 协定关税
⑩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保证 禁止反帝运动、允许 列强驻军、划定 使馆界
影响
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民族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
近代史的 开端;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危机不断加深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同点
最新
都有 巨额赔款;都严重损害了 中国主权;都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激化了社会矛盾;都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的 社会性质;都是近代史上列强
强迫清政府签订的 不平等条约
精选中小学课件
8
考点3 19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识记) 「3年3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