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思考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对农业生产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
气象服务的作用可以从农作物生长、灾害预防、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
本文将从气象服务的背景、服务内容、现状及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气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作物对光、热、水分等气象要素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了解气象条件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具有巨大影响,气候异常现象如干旱、洪涝、霜冻等都会给农业带来不利影响,及时准确地预测和预警这些天气灾害对农民的收益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农业管理也需要依赖气象服务,如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灾害预测预测、气候季节预测、气象条件监测以及气象预报等。
气象灾害预测是指对农业生产可能遭受的气候异常现象进行预测,如干旱、洪涝、霜冻等,可以提前通知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气候季节预测是指对于未来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为农业种植、灌溉等决策提供参考;气象条件监测是通过监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为农业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气象预报是指根据目前的气象条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如未来几天的温度、降雨等,为农民的决策提供参考。
目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有待提高。
虽然现在已经能够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但对于长期的气候变化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气象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广。
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农民还无法及时获取到气象服务的相关信息。
科技手段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加强气象观测能力和监测体系的建设。
提高气候要素的观测能力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发表时间:2020-08-28T10:35:30.56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作者:高君霞[导读] 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创新,我县的农业朝着多元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摘要: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创新,我县的农业朝着多元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影响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范围、深度也应该与时俱进,气象服务应以多样化、高效率的方式服务农业生产与发展,尤其是在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中。
基于此,结合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针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对策,从而切实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思考1、气象为农服务的主要内容气象为农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气象服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涉及的区域较狭窄,主要是针对粮、油等大宗农产业开展的农业气象情报分析和农作物的产量预报服务。
而气象为农服务所涉及的内容就多了,其服务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广大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1气象为农预报服务气象为农预报服务是气象为农服务的服务重点,包括农业天气预报服务、农业产量气象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预报服务,这些预报内容有助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趋利避害,做好防灾避灾工作,也是国家农业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1.2气象为农监测评估服务气象为农监测评估是指农业气象条件和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主要是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气象条件,并对该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利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1.3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气候变化可能对农业气候资源造成的影响变化,并根据作物自身的适应性原则,制定新的作物布局,针对现行农业种植结构提出调整建议。
简言之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就是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农业气候资源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预测,对农业结构的重新布局提出建议。
气象为农牧服务的思考

区 建设 服 务 的需求 , 别是 短期 气 候 预测 和 天气 预 特 报 的定 时 、 点 、 量 方 面 差 距 较 大 , 报 的 针 对 定 定 预 性 、 细化 水 平 不高 , 务 产 品 比较单 一 , 能 做 到 精 服 没 从 服务需 求加 工制 作服 务产 占 。 矗 (1 5 目前 , 象信 息 主要 通 过 电视 、 播 、 机 短 气 广 手 信、 网络 、 纸 等 媒 体 传 输 。鄂 尔 多 斯 地 区 地 形 复 报 杂 、 别地 区农 村 牧 区基 础 条件 差 , 在 信息 盲 区 , 个 存 很 多气 象 信息 无 法传 递 到农 户 手 中 , 务产 品 只是 服 浮 在 面上 , 部 分农 村 牧 区群众 还 收 看 不 到有 线 电 大 视 台的气 象 服务 节 目; 报纸 送 到 时气 象 预报 已经 成 了“ 实况 ” 。气象 信息 传 输 的 “ 最后 一 公里 ” 题 , 问 导 致 突 发 灾 害 性 天 气 预 警 信 息 难 以 及 时有 效 地 传 递
牌 , 气 象 信 息 深 入 农 村 牧 区 基层 , 牧 民 能及 时 让 农 状 取形 式 多样 的气 象服 务信 息 。
员队伍 , 有助 理员 信息 员 1 6 共 0 7人 。
l2 2
内 蒙 古 气 象
2 1 年第 6期 0 1
f1 市 现 有 增 雨 飞 机 l 、 三 七 ” 炮 1 0门 , 5全 架 “ 高 0
不 同的专 户对 气象 服务 的要 求呈 现个 性化特 点。 养猪 专 业户希 望 在气温 剧烈 变化 之前 得到 提示 , 以便及 时采 取通 风 、 闭舍 等措施 防病 ; 两瓜 专 业户 希 望 提供 夏 季暴 雨 预 报 , 防止 西瓜新 品种 遇 雨破 裂 以 或 死 苗 :蔬 菜 专 业户 在 冬 春 季 节 非 常 关 心 短 期 预 报、 日内高温 变 化 , 以便 及 时调 节 棚 内温 度 , 防止 蔬 菜 灼 伤或 冻 伤 , 在夏 季 高温 干 旱 时 盼望 人 工 降雨 辅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指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气象信息、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气灾害预警等服务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农业气象监测、预测预报、农业技术推广、农气灾害防御等方面阐述这一话题。
农业气象监测是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基础。
通过建立气象观测站网、农业气象监测系统等手段,实时获取气象要素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气温、降水量、阳光照射时间、风向风速等,有助于农民判断当地气候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作计划。
及时掌握所在地的降水情况,可以帮助农民决定什么时候灌溉、什么时候施肥,以及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
气象的预测预报是为农服务工作的关键。
气象预报将气象观测数据与数值模式相结合,通过分析和预测模拟,提供未来数天的天气变化趋势。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避免遭受气象灾害的破坏。
预测到暴雨天气,农民可以提前采取防洪措施,保护农田和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包括农业技术推广。
气象部门可以利用气象信息和技术,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农机具使用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研究气象和作物生长的关系,预测病虫害发生和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敏感期,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机,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起到了农气灾害防御的作用。
气象部门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预测和警报大风、冰雹、冻害、旱灾等自然灾害,提供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
这有助于农民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当预测到旱灾时,农民可以提前调整种植结构,选择抗旱性较强的作物,采取节水灌溉等措施,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环境及其变化现象的科学,其对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气象预报和服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气象技术的不断更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中。本文主要探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发展。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指以气象预测为基础,提供给农民有关物候、水稳定、农业机具作业、病虫害防治、气象科技指导等方面的预警和技术指导服务,方便企业、政府和普通人应对灾害和天气变化,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与经济效益。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气象预报和服务对于农民生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民们可以根据气象预报来决定何时进行种植和抢收,以避免严重的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气象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安排农业机具作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减轻对环境和土地的影响。
其次,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民们利用气象预报可以准确而及时的做到病虫害防治,全面掌握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等信息,从而及时调整作物品种、育种、延迟或提前收割等。
最后,气象预测和服务也有助于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当气象预测能力不断提高,种植规划和护理农业等领域都会得到更好的应用,同时还能不断地完善农业气象科技,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预报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气象信息门户方面的不断完善。
1.预报技术方面的改进 现代气象预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近年来,我国气象行业在数值天气预报、气象探测技术、雷达技术、卫星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步。
数值模式预报是现代气象预报的主要技术之一,更加适用于长期和中期的天气预报,预报准确率高。我国现在的数值模式已经具备了全球范围的实时预测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同步获取大气环境、气温、降雨、风向等各种气象信息,方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气象为农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利用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气象信息化的重要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气象为农服务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气象为农服务的意义非常重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气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
气象为农服务的目的是在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根据气象因素变化,提供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所需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以帮助农业生产决策,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气象为农服务的实施,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目前,我国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已有较好的基础和成绩。
气象部门利用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准确、及时、全面的气象信息,包括温度、降水、风力、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以及气象预报、气象预警等服务。
这些信息和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高效管理和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象信息化的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向着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需要不断改进和升级,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气象信息和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气象灾害预警方面,需要加强技术支撑和信息传递。
农民对于气象信息的接受和利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
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还不够紧密,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形成合力。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发展。
气象部门需要加大对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投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气象部门需要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形成多部门协同发展的合力,共同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
气象为农牧业服务的思考

气象为农牧业服务的思考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气象局开展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实际,首先探讨了扎鲁特旗气象为农牧业服务工作现状,接着分析了气象服务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提升气象为农牧业服务工作的策略,仅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扎鲁特旗;气象服务;农牧业;思考引言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西北端,属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
地处东经119°14′~125°57′,北纬43°50′~45°50′。
北部高山,境内中部低山丘陵,南部为平原和沼坨。
扎鲁特旗农牧业资源丰富,属于国家商品量基地以及牧业大旗,现有耕地160万亩,优质草牧场1773万亩,年人均产粮食1045公斤,牲畜超过150万头,年产白山羊绒154吨,绵羊毛960吨,各种皮张35万张,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绒山羊、粮食、山杏中药材、畜副产品四大基地。
扎鲁特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且大风天气较多,夏季炎热且降水集中,秋季短促、温度下降快且霜冻降临较早。
年降雨量为380mm,多年平均温度为6.6℃,无霜期为90-150d,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干旱、大风、沙尘、大雾、寒潮、冰雹、洪涝、雷电。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些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农牧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扎鲁特旗。
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扎鲁特旗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做好扎鲁特旗的气象农牧业服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1.扎鲁特旗气象为农牧业服务工作现状近几年,扎鲁特旗气象局在上级气象部门以及政府领导下,始终坚持为农牧民服务的原则,采取大量的措施开展气象服务,为农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成效。
1.1积极开展专题气象服务在春耕春播、汛期、秋收、放牧等农牧业活动关键期以及重要节假日、重要天气灾害发生时,积极开展专题气象服务。
如在农牧业生产活动关键期,会提前对农牧民的气象服务需求进行调研,然后根据具体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制作专题气象服务产品,并借助于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农牧民发布预报预警短信以及农事活动建议,为广大农牧业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关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探讨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指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气象信息、预报和服
务的工作。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科学地管理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
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在农业
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
通过气象部门提供的季节气候
预报和天气状况预报,农民可以合理安排播种、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活动,避免遭受自
然灾害的损失,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农田管理
的科学依据,帮助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可以帮助农民做好农产品的销售和储存。
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
和气候信息可以帮助农民预测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选择适
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可以通
过提供农产品储存和保鲜的气象指导,帮助农民保护农产品,减少质量损失,提高农产品
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可以帮助农民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气候条件下,气象部门可以提前发布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预警信息,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科
学建议,帮助农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
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思考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气象服务类型也趋于精细,专业服务队伍分布到各行各业,农业作为气象因素影响最敏感的行业,气象为农服务也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标准。
气象为农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气象为农服务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气象部门自身的现状深入思考,加强气象服务的责任感、建立健全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模式。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信息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39-1
1 农业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农作物生长除了土壤、种子和地形因素外,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决定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气象服务实时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不仅在防台风、防汛、抗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
在气象服务对象的分类中,农业对气象要素的敏感度最高,属于高敏感度行业,常规的气象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作物增产增收的
需要。
作物的生长过程,对气象要素的感应,每个生长阶段不尽相同。
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样化服务显然是对气象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2.1 气象信息准确度不够,时效不及时
气象服务产品的产出,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的影响,是预报准确率衡量的一个标准,客观因素是指根据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和预报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流程,主观方面包含了天气预报员的经验订正过程。
因而,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就取决于气象专用软件对大气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相似程度和天气预报员的人为订正,数值产品是经过一系列计算而产生的,往往大气的运动无规律可寻,而计算机模拟不可能完全反映大气变化的实际状况,人为订正也存在主观随意性,这就决定了气象信息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准确性。
根据现有的服务终端传输,预报产品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传出,最大限度影响了预报产品的使用价值,短时预报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受限制,在目前,产品发布的区域性和时效性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如何定位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区域和时效,这方面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2 培养专业专项服务人员,量身定做气象服务产品
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差异甚大,现有的服务模式不适应所有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地形的差异也是对专业气象服务者提出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量身定做气象服务产品,成立专业服务小组,由农业专家、气象专家,各级职能部门相互合作配合,建立从上到
下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2.3 建设基层气象服务站
目前,我国的气象专业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气象服务的需要,特别是在乡镇及偏远地区,受通讯条件的限制,天气预报不能及时被接收到,预报产品的时效性显然不能实现。
建立基层气象服务站,拓宽气象信息为农服务的传播渠道有效解决天气预报的传输和实施。
从上到下各级气象部门各负其责,让气象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内传递到农业生产经营者手中去。
3 做好宣传和信息普及
人常说隔行如隔山,普及气象常识,让大家了解气象知识,在日常及农耕中及时解决不利天气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调整生产气象信息产品的时间频次。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季节、作物实时调整服务内容,切实做好指导,帮助农户科学种植,趋利避害增加产品收入。
改定时预报为连续监测、滚动发布,及时更新气象信息发布内容,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载体及时告知当地农民,为村民提供及时优质的气象信息服务。
通讯工具的普及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息,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
布设墙体广告,加大电子信息屏的布设密度,通过字幕、图片形式将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传播出去。
建立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普及气象科技知识,把气象科普宣传做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4 结束语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公益性事业,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特别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未来5~10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也到了高投入、高成本、高价格的阶段。
全力以赴把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
气象服务责任重大,农业生产对天气服务的精细化、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期望气象部门能够提供在时间和空间更为精细、量级更为准确、要素更为多样化的天气预报产品,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苏娟,张宇.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霍治国等.农业和生物气象灾害.2009年.
[3] 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
灾害性天气预警与气象服务.2012年.
作者简介:王晓玲(1971-),女,安徽利辛人,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信息服务中心气象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