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兴趣班美术教学问题浅析知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试题及答卷

儿童美术兴趣班教学问题浅析

摘要:越来越火热的课外兴趣班表明了社会和家长对孩子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意识到了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城市,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然而我们的儿童似乎也没有学到什么,有的甚至从此不喜欢美术,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有培训机构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当然家长的影响也十分重大。不得不说,许多机构仅仅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家长对儿童美术的认识不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作品效果,无疑把孩子推向一个不归之路。儿童美术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显然不够成熟,甚至有点偏离轨道,这个需要社会、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儿童美术教育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路。

关键词:儿童美术;兴趣;方式方法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

儿童美术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培养孩子对自然对周围美好环境的热爱,儿童在追寻美的过程会潜移默化的获得熏陶,会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素质和能力。儿童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有效方法,这一个尤其体现在想象画上,学生会动用脑筋去思考如何画并且画好。儿童美术教育在培养非智力因素上也能够体现,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来讲: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1]18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对非智力因素的忽视及它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校内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儿童对于各种兴趣学习的需求,继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市场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急速增长,首先,课外培训班市场鱼龙混杂,许多创办者大多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多是一些投资者和机构,家长很难选择一个比较适合儿童的兴趣班。[2]其次,家长对儿童了解不够,不清楚自己家的小孩到底适合学什么?他的兴趣是什么。还有就是在儿童体验兴趣班的

过程中慢慢对其失去兴趣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体现出市场的兴趣教学存在不规范化及家长的盲目性。

(三)儿童绘画的教学趋向程式和套路化

当前儿童绘画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是忽视了儿童画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儿童教育问题。在一个培训机构,家长带着孩子去报名,小孩子带着好奇心开始了绘画,过程中老师不断的指正,家长在一边嘱咐孩子要听老师话,这时孩子就会成为一个第三方工具,虽然握着画笔,确是为了迎合老师和家长的需求。教师则是根据前一位画的比较令人“满意”的画作来指导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基本不能维持对绘画的兴趣。

当然问题也出现在教师如何去教学生,我就亲身体会过这种无法继续下去的滋味,我在一家兴趣辅导班担任儿童画教师一职,带的学生不多,其中有个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非常高,他在填色的过程中喜欢利用多种颜色进行搭配,出来的效果非常棒,但是问题来了,他的事物具体形象却没有出来,可能他对是事物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优先鼓励他继续用色大胆,适当的提醒认真观察和体会事物形象。从那之后小朋友画的不如以前大胆,尤其对于事物形象画的很是小心翼翼。我发现这种趋势有问题,及时对他说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画,不要太顾忌形象,老师之前说的形象是你对事物有个清晰认识的前提下。小朋友可能半知半懂我的话,不过大概是了解了对他之前画的肯定。说到这里我觉得儿童教学不经过丰富的教学经历和深知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则很难教好儿童。我的这次教学经历或许不会扼杀这个小朋友的艺术兴趣,但是我很难大程度的去激发小朋友的色彩潜力。我认为我更适合去教大一点的孩子,他们经历丰富一些,见到的东西多一些,相应的理解力也会提高许多。我说的一些东西他们会懂一点。儿童更适合多样化教学方式,难度会提升很多。

二、出现问题的探索

兴趣班毕竟是盈利性机构,它在保持不亏本的前提下在实施对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一些教育机构打着教育的旗号,实质上它却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甚至会扼杀儿童对某一方面兴趣的幼苗。六岁左右的孩子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儿童具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色彩。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较好的区分男女老少等人物特征和周围所处坏境的特征。[2]7他们基本能够完整的描绘事物,描绘出的事物有时不准确,但基本轮廓会有,并且在轮廓的基础之上会有一些细节表现出来。此时期的儿童

表现的是自己脑海中的世界,而不是眼中的世界。每个孩童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环境不一样,这包括孩子的性格等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同,每个孩子画面表现出来的是他个体内心的表达,有孩子自己的想法,所以现在成人用他们的眼光来评价像与不像的问题显然不对,这需要对教师提出很大的要求,深知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有几个故事恰巧能体现这些。一个女孩6岁了,父母送她去学画画。有一天,这个小女孩把画中的的苹果画成了蓝色,把树叶画成了橙色。妈妈见了十分生气,她大声的训斥孩子:“你这是画的什么呀!你见过蓝色的苹果吗?你看看人家皮皮画的红苹果,多好看,比你画得强多了!”爸爸也在一旁指责孩子:学了这么久的画画,白学了,下学期别学了!孩子涨红了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默默的放下了画笔,低着头不敢说话。父母的错误在于,他们根本没搞清楚培养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画家、舞蹈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素质高尚的人。对孩子的美术创作,随意批评或指手画脚地进行指正是不正确的。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艺术能力有一定的发展阶段,超越他们的发展阶段,要求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较难的绘画技法,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画,充其量只是让孩子学会了机械的模仿。故事二有一位美术教师,她带领学生们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黄昏。“让我们先别开灯,大家一起等待暮色的来临。大家可以互相说话,但不能忘了观察窗外的景色,一定要把这一切记下来。”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地笑闹起来,但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孩子们安静地坐在窗前,看到最后一丝晚霞消失,淡紫色的雾霭升起来。教室里越来越暗,但没有人想到开灯。黑暗一点点地蔓延开来,包围过来,远处的灯火亮了,天上也若隐若现地出现了星星……直到黑夜彻底地淹没了一切,这位老师突然说:“请开灯吧!”孩子们吓了一跳,接着欢呼起来。他们这一个小时的“作业”,收获很大,对他们来说,这样的体验与感受也许终生难忘。这位美术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教育的高明之处在于:她的教育方法,既满足了孩子自然、本能的绘画渴望,又发展了他们对美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同时给了他们最大的快乐。孩子学习艺术,体验是第一重要的。

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但是他们不见得对艺术教育有着正确的认识,他们的言行极有可能无意识地挫伤了孩子刚刚萌发的艺术创造力,甚至他们根本没有搞清楚,自己对孩子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到底是什么。故事三,著名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出生于一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家庭。小时候,他不爱说话,但喜欢唱歌。他的这种能力,很快转变成了一种游戏,大家都试图用唱歌来和他交谈,他自己也试图通过曲调来认人。在他3岁时,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