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向别人请教, 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今后的读 书和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5 古人谈读书
第 二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百度文库
古人谈读书
走近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的理学 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 尊称为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 弘扬儒学的大师。
25 古人谈读书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 高尚的人在说话。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来进一步了解古人 对读书的看法。
《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 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 《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 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yǐ qǐ
心既到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理解词语
【谓】 【心不在此】 【漫浪诵读】 【决】 【心到最急】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急:要紧、重要。 说。 漫浪:随随便便。 此:这里。 一定。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 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示例: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 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 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 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 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 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 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理解词语
【知(zhì)】 【识】 【厌】 【诲】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同“智”,智慧。 满足。 教诲。 记住。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
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
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学习目标
1.会认“耻”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 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重点)
主要作品:《春日》 《观书有感》。
学习目标
1.认识“矣、岂”2个生字,会写“谓、诵、岂”3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
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积 累:
《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 ___子__曰__:___“__温__故__而___知__新__,_可__以__为__师___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子__曰__:___“__学__而__不___思__则__罔__,_思__而__不___学__则__殆__。___”_____________ ___子__曰__:___“__学__而__时___习__之__,_不__亦__说__乎___?_”___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chǐ
zhì
不 下问 默而 之
理解词语
【敏】 【好】 【耻】 【下问】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喜好。 聪敏。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以……为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 不倦怠。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有于我哉。”
读解: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 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 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 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 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 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
示例: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一道思考题,因为这道题比较复杂,而 且有些步骤又比较难懂,所以老师讲了两遍,讲完以后老师问我们懂了 没有,有很多同学都点头试意,表示明白。可我还是有几步不明白,可 我看见那么多的同学都懂,便想混弄过去。当 时我忽然想起: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又问了老师,老师又认认真真得给我讲 了一遍,这下我弄明了这道题的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