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诗歌、小说与戏剧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 戏剧1

现代文学 戏剧1

田汉创作的《名优之死》
(3) 艺术家的"精神流浪汉"气质。
• 《梵峨嶙与蔷薇》里的琴师自称他如大雁般 "飘来泊去";《苏州夜话》里的画家也说他是 个"四海无家的人";《南归》里的村女更是这 样描述她眼里(心目中)的诗人:"他来,我不 知他打哪儿来;他去,我不知他上哪儿 去,……不管是坐着,或是站着,他的眼睛总 是望着遥远遥远的地方……
(2)女性为艺术家、艺术的牺牲精神。
• 不仅他们自身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殉道者",剧作者 还特意在一些男性艺术家周围,设置女性形象,甘愿 为他们,也为他们所从事的艺术献出一切。 《湖上的悲剧》的白薇,为了对穷诗人杨梦梅的爱, 不惜投江自杀;被救起后隐居西湖,以人作鬼,苦等 三年;重逢时却得知诗人以为自己已死,并正在写记 录这爱情悲剧的小说,遂慷慨自尽,因为她害怕自己 的"复活",会使创作中的悲剧变为笑剧--这样的情节 安排或许有过于离奇之处,但剧作者所要表达的"以牺 牲一己肉体的生命,成全艺术(精神)生命的完美"的生 命命题,却自有其动人的力量。
"爱美剧"与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民众戏剧社发起了"爱美剧"也即"业余"戏剧("爱美"即 Amateur的音译)的运动,发表了"以非营业的性质,提 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的宣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0年代初,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了一个 高潮,并且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燕京女校、交通大学、民国大 学、师范大学、政法专科学校、北京高等师院、女高 师等院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

《外国诗二首(其一)》参考课件1

《外国诗二首(其一)》参考课件1

照耀;映射 。 ⑤辉映:___________ 喧闹沸腾 。 ⑥喧腾:_________ 欢喜快乐 。 ⑦欣喜:_________ 欢乐而愉快 。 ⑧欢愉:___________
五、名句默写
香橙在 ①你可知道那地方,柠檬花儿盛开,//_______ 绿阴深处闪着金光 ,//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 __________________ 风,//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你可知道
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 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 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 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塑造了一位激昂慷 慨、逆境奋战、视死疆场的英雄形象;表达了
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
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之情。
【思考】
全诗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两小节在形式上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结构技
巧,让感情更加地浓郁无比。“走呵!走呵!”
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我愿和你同去”既表达
她返回故国的热望和决心,又表达她对“父亲” 的鼓励和支持。
3.“我看了又看,却并未领悟/这景象给我带 来了怎样的财富”这句话有何含义? 【提示】 一大片美丽的水仙让诗人感到欣喜,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柠檬 (mé nɡ) . 喧 腾(xuān) . 觅 路( mì ) . 和煦 (xù ) . 翩 然(piān) . 恍 惚(huǎnɡ) . 悄 然(qiǎo) . 香橙 (ché nɡ) .
(2)多音字
(2)逃避· 躲避
逃避:指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躲避 : ①指故意离开或隐藏起来,使人看不见;②离 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例:①韩国一位检察官周一表示,92名现役和

《迷娘(之一)》精品课件

《迷娘(之一)》精品课件
“雪、光秃秃的悬崖、沼泽、飓风、乌云,瀑布声深寂萧索,驽马奔啸,荒 芜如临死亡之渊,其上白骨横陈。雾气氤氲的湖面……那里大抵被称作龙潭。”
真正好的诗,它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 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炼、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 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 律也是生命的节律。
关于《迷娘》
这首诗出现在小说第三卷第一章,当时威廉已经决定要离开那个令他迷惘 的戏班团体,可也舍不得迷娘,决定以父亲之责带她上路。在确定能否继续跟随 威廉同行的前后,“迷娘”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差,前是痛楚难忍、四肢痉挛、全 身瘫痪,可想而知威廉的离去对她来说是巨大打击;后是满脸欣喜,心神安定。 平日沉默的“迷娘”在颠沛流离之后形成了隐秘的性格,在此之前她对自己心事 绝口不提,这是“迷娘”第一次对威廉吐露心声,在歌中她描绘了记忆中曾经生 活的故乡意大利。
迷娘 歌德
• 意象——客观、主观、独特——丰美 • 意境——美好、哀婉、神秘——优美 • 意蕴——思念、爱恋、憧憬——唯美 • 结构——复沓、叠唱、对话——完美
写出了迷娘想象中回 乡路途的崎岖艰险,更 表达出她渴望返回家乡
的坚定执著。
主旨情感
《迷娘》以最委婉优美的形式,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迷娘对威廉的爱,对 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执着、深挚、哀婉而美好的心声。
诗篇既是写迷娘对故国的思念,深层次里也以象征和喻义的形式反映了 歌德对艺术本质的解读和对意大利民族性格的感受。歌德通过对迷娘的塑造 折射出了他所体会到的意大利的艺术、民族特性、历史和命运,并且让迷娘 对精神故乡的渴望升华为超越现实的永恒,抒发了歌德对于人类精神发展所 可能达到的一种完美境界的向往。
对话产生了显著的审美效果。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导读:1、诗歌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

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1)乐府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

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

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

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

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古体诗有两种含义。

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

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

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

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

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

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

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

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

高考语文复习诗化语言与散文化语言的小说课件29张

高考语文复习诗化语言与散文化语言的小说课件29张
究其根本,散文化小说有一特征,即自鲁迅(《故乡》) 始散文化小说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循 着回忆性叙事的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 却松散自然的夹有抒情语言,故而抒情性典型。
(2)非戏剧性
此类小说,在具备浓重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结构 上自然显示出淡化情节、散化结构的特征。
它的抒情性的因素撑破了严密的结构框架,冲淡了完 整的情节密度。
诗化小说
1.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 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 2.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 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 蕴的哲理意味。 3.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 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
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即强调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诗化小说却 故意淡化人物的性格特征描摹与多社会人的撮合,呈现人物本真 的单一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亦看不到多重人 物特性。(人物弱化)
也正有此特点,2008年考汪曾祺的 《侯银匠》这篇文章时, 第15题是这样命制的: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这个特点也分别体现在这两年试题的命制上: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汪曾 祺《侯银匠》)
1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阿城 《溜索 》)
4.突出情调(情绪体验)。
“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情 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 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 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 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学案

三、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答:(1)、《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它描写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画。

(2)、其情节安排,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的,描绘出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

四、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答:(1)、贝克特所表现的荒诞,这种哲学意义上的荒诞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人类出于理性总是严肃地选择有意义的生活,而世界总是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怀疑这种意义,怀疑理性,但又无法放弃对意义的理性追求,于是构成永恒的冲突,特别是在现实生活危机重重的时代,这种荒诞感会比一般时期更为突出,“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2)、《等》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

反映了现代人面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失落,找不到出路的精神状态。

(3)、“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D、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2、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拜伦和雪莱B、拜伦和巴尔扎克C、雪莱和贝克特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3、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4、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是A、《唐璜》B、《人间戏剧》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5、《西风颂》的作者是A、拜伦B、雪莱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6、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7、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是A、《战争与和平》B、《欧也妮·葛朗台》C、《等待戈多》D、《人间喜剧》8、将俄国1805-1820年的历史过程记录下来的著名作品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9、“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此话出自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10、下列对《人间喜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③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的罪恶④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11、下列对《战争与和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的种种问题B、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C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D、注重体现鲜明的民族风格12、20世纪60年代欧美盛行的喜剧流派——荒诞派,其开山之作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问题答案1、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外国诗歌四首》高二语文课件(选择性必修中册)

《外国诗歌四首》高二语文课件(选择性必修中册)
代表作:诗剧《浮士德》、中篇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瘦弱 内向,十三岁被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
她出生于意大利,是贵族的私生女,小时 候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 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 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
迷 娘 Mignon
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 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 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我邀了我的灵魂同我一道闲游, ……
的美国广大劳动群众、人类
我在这里生长,我的父母在这 里生长,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在
这里生长
“惠特曼的自我定位是美国的国民 ……
——《自己之歌》(第1节)
诗人,扩而广之,是人类的诗人。”
分析本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自由体(Free Verse)。最长的句子多达近三十个字,最短的句
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水般奔涌,忧郁
而激愤的诗篇早已酝酿在胸中。
将诗歌划分为三个部分 尝试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1—2
3—13
14—15
诗人向 大海告别 (苦闷)
诗人对大海 的印象以及 大海引发的 诗人的联想
诗人再次告 别大海,立 誓绝不忘记
(振奋)
首尾呼应 卒章显志
诵读诗歌,找出描写核心意象“大海”的词句 思考:诗中的大海又哪些特征? 诗人对大海抱有怎样的情感?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4单元第1讲 诗歌、小说与戏剧巩固演练 岳麓版必修3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4单元第1讲 诗歌、小说与戏剧巩固演练 岳麓版必修3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讲诗歌、小说
与戏剧巩固演练岳麓版必修3
1.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近现代西方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成就。

A项是浪漫主义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B项是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巨作;C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较多结合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D项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2.欧洲曾有一位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压迫遭政府处死,激发当地人民起来反抗统治者。

后来一位文学家以此故事为主题,写了一个剧本,音乐家也将之谱成歌剧公演,赢得观众热烈回响,视这位公爵为民族英雄。

这种剧本与歌剧创作及观众的反应,反映了哪一种文艺思潮(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据材料可分析出本题的关键信息: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与赞美,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符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选B项。

3.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

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 )
A.《最后的晚餐》 B.《人间喜剧》
C.《牧神午后·前奏曲》 D.《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先锋’色彩、想象诡异”可排除注重写实的A、B两项和注重印象的C项,确定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主义文学生产的背景
材料: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 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科技的双刃剑、 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受着严 重的社会精神危机。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 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 、迷惘和苦闷中;人们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而又无 法改变的绝望心理。
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 本人,贝克特回答说
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 : “我要是知道,早
们明天就上吊”。
在戏里说出来了。”
四、现代主义文学
3、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文学评论家们的观点供你参考:
观点一: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渺不可见 的希望,或者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 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 的罪恶发迹史。
《欧也妮·葛朗台》
老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 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精明凶狠,聚财 方式充斥血腥味。他有家财百万,却 住在破旧房子里,在女儿生日时也舍 不得多点一枝蜡烛,客人来了用乌鸦 汤招待。为了钱,他不惜逼走侄儿, 折磨死妻子,破坏女儿的爱情,剥夺 她的继承权。在弥留之际,还要女儿 将金币放在眼前,供他观赏,嘱她理 好钱财到阴间向他交账。
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诗坛上的拿破仑”——拜伦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
《唐你面璜们 目》碧狰抨绿狞击的的现田灾野荒实, 决丑吃 不恶尽 会,你 临讽们 近刺的 帝社庄 王会稼—积。—弊,号召人民 斗争虽,然被爱誉尔为兰“饿得讽慌刺,现乔代治社王会却积体弊重”二的百百八科十全磅书。。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 ……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把如以荡预昏果言睡冬西反的 的 天风动喇 大 已扫统叭 地 经落治通 唤 来叶。过醒了强象我吧,有征的!春革力嘴西日命的唇风还呵会鼓力!远舞量吗了扫? 全欧洲争—取—自雪由莱民《西主风的颂人》们节。选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国籍 作家
代表作
英国
拜伦
《恰尔德·哈罗尔德 游记》
《唐璜》
雪莱
《西风颂》
德Hale Waihona Puke 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 的故事》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大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体裁特点
长诗
诗体小说 诗歌
长诗
小说 小说 小说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诗坛上的拿破仑”——拜伦
二、现实主义文学
3、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
☆俄国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
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 的英雄史诗”?
描写俄国抗法战争场面,赞扬人民爱国精神和英 雄气概,展现俄国社会生活画面,揭示人性的光 辉与阴暗面。
“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罗曼·罗兰)
二、现实主义文学
3、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 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现 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这一社会变迁。
19世 纪以 来的 世界 文学 艺术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音乐与美术 第19课:电影与电视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2、特点: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
描写,揭示了在整个社会生 活中运行着的革命洪流,并 为工人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 事业必胜的信念。
3、代表: (19世纪中叶之后)
高尔基(俄国)
代表作品《母亲》被誉为革命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 趋尖锐
②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
③现实促使人们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二、现实主义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
国籍 法国
俄国 英国 印度
作家 巴尔扎克
司汤达 莫泊桑 托尔斯泰 普希金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一、浪漫主义文学
2、寻浪漫之因
材料一
经济 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加剧社会贫富 分化。——不满现实。
改良蒸汽机
一、浪漫主义文学
2、寻浪漫之因
材料二
政治
动荡的欧洲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法18国20大—革182命3西的班冲牙击革,命欧(反洲对民专族制、统民治)主运 动18兴20起—。182—1意—大讴利歌革革命命,讴歌英雄。
《等待戈多》中反复出现的台词: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有人认为他是巴尔扎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神秘人物。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有人认为他是上帝。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还有人认为他是“虚 无”或“死亡”。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 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
“西风”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作风格: 乐观主义精 神——热情 展望未来理 想社会的“ 天才预言家 ”。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雨果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 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 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 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 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悲惨世界》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在探索社会问题出路 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
③但希望通过人道主义的道德感化改变世界的愿
望无法实现。
二、现实主义文学
1、阅读材料,归纳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 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 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 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 ,“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的相互关系”。
——《唐璜》
拜伦在诗里想表达什么呢?
诗作风格: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塑造“拜 伦式英雄”。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雪莱(1792—1822),英国文学 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 ,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 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 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 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 ,积极向上。代表作品有长诗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 《倩契》,以及不朽的名作 《西风颂》。
一、浪漫主义文学
4、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和影响
揭露丑恶现实,憧憬美好未来,追
作品主题:寻理想主义,崇尚自由、解放,同

情下层群众。

创作手法夸张,富于幻想和传奇,
表现手法:注重心理描写,不再刻意突出人的
影响:
理性,抒情性和主观色彩浓郁。
①对社会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鼓舞。
②其文学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拜伦(1788—1824),英国19世 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 游记》、《唐璜》等。在他的 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 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 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
生身《的革恰勇命尔士,德;参·他加哈了积罗希极德而腊游勇民记族敢》解地使放投拜伦“诗坛上的拿破仑”
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贪婪、自私、冷酷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惟利是图和虚情假意
二、现实主义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
☆俄国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 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 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 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 说《战争与和平》 、《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 等,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人 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要求废除农奴制)
材料三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
并战没争思有似想建乎立 嘲起 弄启启 着蒙蒙 人运思 们想的动中理的的性理理。想想在与社理社会性会。缺现相失反的实, 现的暴 实强力 面烈、 前反恐 ,差怖 一和 种 反叛、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 主义潮流。 ———对—失复望旦大情学绪赵的立一行种《宣世泄界。文明史》讲稿
阅读材料,归纳背景?
①20世纪西方科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冲击下,理想主义幻灭,资 本主义世界产生深刻的社会精神危机。
四、现代主义文学
2、主要流派
象征主义——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 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 未来主义——阿尔多·帕拉采斯基《我是谁》 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超现实主义——安德烈·布勒东《娜嘉》 新小说派——萨洛特的《马尔特罗》 “垮掉的一代”——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荒诞派戏剧——贝克多《等待戈多》 “黑色幽默”——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