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
方法将4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穿刺抽液。
对照组20例给予石膏固定;观察组20例采用艾灸疗法。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穿刺抽液联合艾灸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无复发,疗效显著,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艾灸疗法耳廓假性囊肿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是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
多发生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上半部,内有浆液性渗出,形成囊肿样隆起。
男性多于女性数十倍,多发生于20~50岁的成年人[1]。
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可能与反复机械刺激如压迫、无意触摸等有关。
囊肿小者可无症状,大的可有涨感,穿刺抽吸时,可抽出淡黄色清夜,培养无细菌生长。
目前,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且易复发,尚无特效的疗法。
自2010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耳廓假囊肿2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为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
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9岁~67岁。
囊肿大小0.8cm×1.3cm至1.8cm×2.7cm,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左耳16例,右耳24例;初诊34例,复发者6例;病程1~12天,其中6例有外伤史,其余均无明显诱因;囊肿部位:三角窝19例,耳甲腔13例,舟状窝8例。
4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患者均取坐位,先用0.5%的碘伏消毒液对囊肿及周围皮肤消毒处理两次,取5ml无菌注射器一支,选择在囊肿最低点穿刺,由囊肿上端向下轻轻挤压,直至囊肿消失,抽净囊内积液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待针眼处无渗血时停止按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40例

◎
( )
D 远 U C A 程 T I O N O 教 F C H I 育 N A
骨 髓 干细 胞不 断 增殖 ,达 到缓 解 患者 病 情 的 目的。而 乌头类 生 物碱 则 能 够提 升 患者 心 肌 细胞 兴奋 程 度 ,提 高患者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 出量 ,延长患者耐缺氧 时问,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 ,增加患者体 内对骨髓的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耳廓假 1 3 6 0 0 0 ) ( 吉林 省 四平 市 中心人 民 医院耳鼻 喉科 ,四平
摘 要: 目的 评 价病 变软 骨膜 切 除加局 部 引流 治疗耳 廓假 性 囊肿 的疗 效 。方法 选择 2 0 1 1 年1 月一 2 o 1 4 年1 2 月住 院治疗 的耳 廓假 性 囊肿 8 O 例, 并将 其 随机 分 为 常规手 术 组及 手 术加 局部 引流组 , 配合 中 医的艾 灸 治疗 , 将 天仙子 膏团在 患 处涂抹 的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观 察及 比较 两组 患者 手 术疗 效。 结果 所 有 患者 出院后 随访 半年 以上 , 手 术加局 部 引流 组治愈 率8 0 %, 延 迟愈 合率 7 . 5 %, 单纯 手 术组 治愈 率5 2 . 5 %, 延迟愈 合 率2 5 %。两组 比较 在治愈 率及 延 迟愈合 率 方 面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结论 病 变软 骨膜切 除 加 局部 引流治 疗耳 廓假 性 囊肿 , 比单 纯手 术切 除病 变 , 伤 口愈 合速 度加 快 , 缩短换 药 时 间, 提 高治愈 率 , 降低 了延迟 愈合 率 。 关 键词 :耳廓 假 性 囊肿 ;引流 ;软 骨膜 ;艾 灸 ;外 治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1 9 . 0 3 4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一 1 9 — 0 0 6 7 — 0 3
艾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

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治疗1~2次治愈者19例,3次治愈者9例,3次以上治愈者2例。
体会
艾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中30%为桉油素。艾叶性温辛香,点燃后热气内注,可温运气血,通经活络,散寒除湿。艾叶中尚含樟脑及醇类,可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浆液的吸收和消散。本法价格低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葛瑞锋(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66011)
焦吉芝(山东威海卫生学校)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点燃艾卷,对准患处,灸至患者感到温暖舒适为度,一般距离为3~4cm。灸时艾头要时时移动(旋转式),其幅度与囊肿的大小相符,使患处均匀受热。每次灸艾卷1寸,灸后包扎固定,15min后患者方可外出。每日治疗1~2次。若患者对热耐受力较差,灸前可在患处皮肤涂油以防烫伤。
治疗效果
艾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
更新日期:2011-06-22 点击: 葛瑞锋 焦吉芝
耳廓假性囊肿又名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艾条灸治本病30例,效果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21~45岁。
治疗方法
耳朵囊肿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耳朵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耳内出现囊性包块,常伴有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中医认为,耳朵囊肿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耳朵囊肿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健脾利湿为主要原则。
以下将从中医理论、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耳朵囊肿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医理论1. 肝肾不足: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肾不足会导致气血瘀滞,耳窍失养,从而引发耳朵囊肿。
2.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耳窍失养,引发耳朵囊肿。
3. 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是耳朵囊肿的重要病机,气血运行不畅,耳窍不通,形成囊肿。
三、治疗方法1. 内治法(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辨证论治原则,选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
以下为常用方剂:1)疏肝解郁方: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香附、郁金等。
2)健脾利湿方:党参、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等。
3)活血化瘀方:桃仁、红花、丹参、川芎、赤芍、牛膝等。
(2)针灸治疗: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以下为常用穴位:1)耳门穴:位于耳前发际与耳垂后缘之间,用于疏肝解郁。
2)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的交界处,用于活血化瘀。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用于健脾利湿。
2. 外治法(1)外敷法: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大黄、黄柏等,研末调制成膏,敷于患处。
(2)耳穴压豆法:选取耳穴,如耳门、合谷、足三里等,用王不留行籽或绿豆贴压于穴位,每次保留3-5天。
四、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注意饮食调理,忌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5. 遵医嘱,按时服药、针灸。
五、预后中医治疗耳朵囊肿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疗程短等优点。
通过内治法、外治法相结合,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囊肿中医怎么治疗方案

囊肿中医怎么治疗方案囊肿是指在体内形成的液体或半固态物质组织集合,常见于人体各个器官。
对于囊肿的治疗,中医有一些有效的方案。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囊肿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理论认识囊肿中医认为,囊肿多与体内的气血失调、湿气滞留等有关。
气血失调会导致体内的阻滞,湿气滞留则会诱发痰湿内生。
中医治疗囊肿的目标是调理体内的气血,排除湿气,使体内的阻滞得以畅通,从而达到消散囊肿的目的。
二、中医治疗囊肿的方案1. 中药调理方案中医常用中药调理来治疗囊肿。
具体的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选择适合患者的中药进行药物组方。
一般中药的方剂中会包含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调节、祛湿化痰等功效的草药。
通过长期服用这些中药,可以改善囊肿的症状,促使囊肿逐渐消散。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囊肿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修复能力,从而加速囊肿的吸收和消散。
具体的针灸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施灸。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利用手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刺激,通过推拿手法的技巧和力度,促进经络的畅通、气血的调和。
推拿按摩可以有效地改善体内湿气的排除,并且有助于增强囊肿周围的组织代谢,从而加速囊肿的吸收和消散。
4.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囊肿还包括饮食调理,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帮助消散囊肿。
一般来说,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有利于湿气排除的食材,如薏米、红豆、丝瓜等。
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三、注意事项中医治疗囊肿需要患者坚持,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地服用中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2. 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需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不可随意尝试。
3. 饮食调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盲目随意进行饮食改变。
4. 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什么是耳廓假性囊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耳廓假性囊肿
导语:耳廓假性囊肿这种疾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如果有人患上了这种疾病,就需要了解耳廓假性囊肿的相关知识,因为这是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
耳廓假性囊肿这种疾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如果有人患上了这种疾病,就需要了解耳廓假性囊肿的相关知识,因为这是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耳廓假性囊肿呢?它的病因是什么呢?有哪些症状呢?它的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为大家介绍什么是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又名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间积液,是原因未明的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因其囊壁无上皮层,故称假性囊肿。
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一般在30—40岁,多发生于一侧耳廓。
凡属于囊肿病变,其病变组织外都有一层包膜,包膜内主要是液体样的物质,或稀或稠。
耳廓假性囊肿,之所以称为假性囊肿,就是因为它从外面触诊时似一个囊肿样的病变,但实质它并没有包膜包裹着积液,它的积液是存在于软骨内与软骨膜下,因此以“假性囊肿”命名。
耳廓假性囊肿的病因不甚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软骨膜下或软骨间无菌性、浆液性的炎性渗出,可能是耳廓受到未被注意的机械性刺激后,局部循环发生障碍,组织间积聚反应性渗出液所致。
耳廓假性囊肿的症状主要表现如下几点:
1、多见于成年男性,常为单侧。
2、耳廓腹侧面呈半球形隆起,界限清楚,皮肤色泽正常,硬或有波动感,无压痛。
3、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或血水样液体,抽后不久又复发。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耳廓假性囊肿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耳廓假性囊肿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发布时间:2021-03-16T00:49:04.37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11期作者:苟青松[导读]平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巴中 636400耳廓假性囊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后,患者的耳廓外部会有囊肿状的隆起,多发生在单侧,临床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的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和局部刺激有关。
耳廓假性囊肿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貌,还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耳廓假性囊肿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它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1.认识耳廓假性囊肿(1)什么是耳廓假性囊肿?该病也被叫作耳廓软骨间积液、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或者是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等等,指的是耳廓的外侧面有囊肿样的隆起,囊肿内部具有浆液状的渗出物,好发于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青壮年群体,男性患者的数量比女性患者的数量多,通常发生在单侧。
积液存在于软骨中,而不是软骨与软骨膜的中间。
(2)耳廓假性囊肿的症状表现:成年男性的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是单侧发病;耳廓的侧面有隆起,呈半球状,有着清晰的界限,皮肤的颜色其他部位一致,囊肿比较硬,还有的会存在波动感,不存在压痛;穿刺能够抽出血水样或者是淡黄色的液体,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复发。
大部分患者多为单侧发病,且多为右耳,少数患者会双耳发病,假性囊肿多发生于耳甲腔,还有的会存在于耳周状窝。
(3)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原则。
a.手术治疗,在过去通常是在无菌环境下反复地进行穿刺抽液然后加压包扎,但是这种方法的复发概率较高,现阶段,临床主要采取切开耳廓囊肿前壁,切除前壁部分同时刮除后壁部分,在切口部位开创引流+加压包扎,治疗的效果理想,不会导致疾病的复发,并发症的发生率小。
b.针对局部存在胀痛的患者,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别的辅助药物,避免感染。
耳廓假性囊肿极易发生感染,导致耳廓的畸形,当发现耳廓假性囊肿后,应抽出其中的囊液,之后向囊腔中注入糖皮质激素,加压包扎,此操作持续一周,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

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积液所形成的囊肿[1]。
多发生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上半部,内为浆液性渗出,形成囊肿样隆起。
临床非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效果不一,常需多次治疗,复发率高,遗留耳廓软骨增厚,给患者带来不便。
我科于2006-2014年手术治疗35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患者均为单耳发病,男25例,女1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病程10日至2个月。
症状为耳廓局部增厚、肿胀、积液;病变部位为舟状窝、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或三角窝与舟状窝、舟状窝与耳甲艇、耳甲腔与对耳轮同时受累,病大小1-1.5~2-2.5cm,5例患者在外院经穿刺抽液后复发。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患耳朝上,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针+1%肾上腺素针,阻滞麻醉耳颞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浸润麻醉耳廓皮肤切口;于耳廓囊肿外壁最低(平躺)处全层切开一倒置三角形切口,见囊液呈淡黄色,囊壁为皮肤皮下软骨膜及软骨,自切口吸净囊液,用蚊式钳夹持含2%碘酊的棉片自切口于囊腔内全方位骚刮数十次,无菌纱布置于囊壁外层及耳廓后,不留死腔,多层纱布加压包扎,术后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3天,口服4天。
术后3日更换包扎,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切口以上有无囊液,如有部分囊液,消毒切口后,带无菌手套,将囊液从切口挤出,无菌纱布加压包扎(不留死腔),3日后换药,至囊肿消失,切口愈合。
加压不可过松或过紧,以防囊肿复发或耳廓坏死。
术后7日切口愈合,手术的关键是全层切开囊壁呈一倒置的三角形小窗,2%碘酊搔刮,术腔加压包扎不留死腔。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侧耳廓假性囊肿消失,外观皮肤颜色和对侧健耳相同;有效;治疗后用手触囊肿处有纤维增生,但外观与对侧健耳相同;无效,经多次治疗后囊肿纤维增生,硬结,仍有囊液。
2.结果35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畸形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中医)
全网发布:2014-07-27 10:25 发表者:李凡成25532人已访问
一、何谓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亦称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软脚骨膜间积液等,是以耳廓外侧面的囊肿样隆起,内含浆液性渗出物为主要特点的疾病。
多发于30-5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单侧多见。
凡属于囊肿病变,其病变组织外都有一层包膜,包膜内主要是液体样的物质,或稀或稠。
耳廓假性囊肿,之所以称为假性囊肿,就是因为它从外面触诊时似一个囊肿样的病变,但实质它并没有包膜包裹着积液,它的积液是存在于软骨内与软骨膜下,因此以“假性囊肿”命名。
现代中医称耳廓痰包,或称耳壳流痰,认为因痰浊结聚于耳廓所致,以耳郭凹面局限性隆起,肤色不变,按之有弹性,不痛或微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耳病。
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本病的明确记载,当属耳肿范畴。
二、耳廓假性囊肿是如何发生的
西医认为,耳廓假性囊肿的病因未明,可能与耳郭外伤有关,如受到压迫或无意触摸等某些机械刺激,耳廓软骨局部轻微缺血,循环障碍,产生耳郭软骨内积液,导致局部软骨增厚,形成囊肿样隆起,隆块较大者,可致软骨组织部分吸收而代之以纤维组织。
三、耳廓假性囊肿如何诊断
耳廓假性的诊断比较容易。
诊断要点是:
1、常偶然发现,多在耳廓上半部之凹面或耳轮处有饱满感,局部微胀、微麻木感。
2、检查见患处呈椭圆形或半球形隆起,大小不定,肤色不变,触压无痛,如按皮球感。
在暗室内用手电筒照射,具有微微的红黄色光线穿透。
3、局部穿刺可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抽出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4、本病需要与耳廓血肿相鉴别。
后者多因外伤所致,并伴有局部青紫。
四、西医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西医对本病主要是局部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1、理疗法(超短波、磁疗、冷冻):适用于积液不多者。
2、局部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
3、局部药物注射:先抽净积液,然后注入药物。
4、手术治疗。
西医的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可能取较好疗效,但往往疗程偏长,容易出现效果差而徒增痛苦,特别是有创伤性治疗时有可能引起耳廓的感染,严重者引起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可最终导致耳廓畸形。
五、中医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1、中医临床上,也借鉴于西医的局部治疗方法,如理疗、局部穿刺抽液、局部注射药物。
2、中医还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一般从痰浊论治。
六、个经经验:单纯中药即可治愈耳廓假性囊肿
中医对本病从整体观出发,按辨证论治,单纯地采取内服中药的方法,疗效确切,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无感染机率。
基本方:法夏10 茯苓15 甘草6 陈皮6 郁金10 枳壳10 黄芩10
加减:局部有(曾经治疗引起目前感染),加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之类;局部鼓胀明显,加泽泻、车前子;局部硬肿明显,加三棱、莪术、丹参、三七之类。
此外,兼脾虚加党参、白术;便秘加瓜蒌仁、火麻仁;兼肝郁加柴胡、玄胡,等。
一般服药15剂至20剂即可,不需要其他任何治疗(无局部明显感染的情况下)。
、
附:【中医医案四则】
干祖望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教授):
刘某,男,27岁。
左耳郭肿胀3天,微微胀痛,无表证。
检查见左耳郭三角凹胀满,表皮微红,无明显触痛,按之波动感。
苔薄,脉平。
此乃脾运失常,痰湿流注,肝热有余,循经上犯,湿痰肝热互结于耳郭为患。
治以清热利湿,行气化痰。
处方:金银花10g,夏枯草10g,车前子10g,泽泻10g,陈皮6g,茯苓10g,半夏6g,甘草3g,白芥子6g,.同时外用玄明粉100g,化水湿敷,以泻热软坚燥湿。
治5天而愈。
(徐轩,《福建中医药》1987:2:10)
按语:耳郭假性囊肿属耳郭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反复轻微外伤如压迫、触摸等机械刺激有关。
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一般在30-40岁,多发生于一侧耳郭。
其病机多属痰热搏结耳窍所致。
对本例患者治以清热利湿,行气化痰。
方中陈皮、茯苓10g,半夏、甘草为二陈汤,燥湿化痰;夏枯草、白芥子祛痰散结;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以利除痰;金银花清热解毒。
李凡成经验(湖南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学教授):
例1:张某,男,35岁,长沙市人。
2005年8月2日诊。
诉左耳郭肿胀4-5天,局部微痛微胀感,原因不明。
检查见:左耳郭耳甲腔内上、中、下部各有一隆起如蚕豆大,肤色未变,轻触稍硬,重触如按皮球。
舌淡红,苔薄,脉弦细缓。
治以健脾利水,化痰散结,处方:以泽泻、白术、车前子各10g,茯苓12g,法半夏10、陈皮各10g,枳壳10g、柴胡6g,金银花15g、黄芩10g、甘草6g。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未予其他处理。
服至第6剂时,耳郭肿胀处变软而缩小,服完7剂后未再服药,不到2周而愈。
按语:本例患者病机乃痰浊内生,搏结耳郭。
治以健脾利水,化痰散结。
方中泽泻、白术、车前子健脾利水;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燥湿化痰;枳壳、柴胡行气,以助健脾化痰;金银花、黄芩清热。
例2:彭某,男,18岁,邵阳市人,2005年12月13日诊。
右耳郭假性囊肿20多天,如小枣大,近来曾作局部穿刺、激光、磁疗,但易反复涨水膨隆。
刻下:右耳郭耳甲腔中央一黄豆大小磁块压痕呈紫红,邻近组织至耳郭边缘紫红。
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细滑。
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痰。
处方:法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甘草6g、金银花15g、黄芩10g、枳壳10g、车前子12g、泽泻15g、白术10g、党参15g、柴胡6g。
连服14剂而愈。
按语:此例患者虽属年少,但舌淡苔白,脉沉细滑,病机乃脾虚生痰,上干耳郭;以其近用外治,局部色紫,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痰。
方中六君子汤益气健脾除痰;佐车前子、泽泻利水化浊,以助除痰;枳壳、柴胡行气,以助健脾化痰散结;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
例3:彭某,男。
37岁,长沙市人。
2008年10月14日诊。
诉左耳廓硬肿几年,未经治疗;右耳廓肿大几天,于2天前行在外院行局部穿刺抽液,现复肿大。
其他无任何症状与不适。
检查:左耳廓上部对耳轮沿线增厚,右耳廓上部耳腔肿胀,色微暗,触之软,肿胀处中下部有针孔痕迹。
舌质偏红胖嫩,中心有裂,脉沉略滑。
治拟清热化痰,佐益气健脾。
处方:法夏10g,茯苓12g,陈皮10g,甘草6g,金银花15g,黄芩10g,枳壳10g,车前子10g,泽泻10g,党参12g,白术10g,巴戟天10g,浙贝母15g。
7剂,并配合右耳局部穿刺、加压包扎1次。
未再治疗,不一月双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