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我国草原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促进农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加强生态保护、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强化管理监管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的相关策略。

加强生态保护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生态保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修复退化草原。

我国草原面临着退化、沙化等严重问题,需要加大草原生态修复力度,恢复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是加强草原保护区建设。

建立和完善草原保护区体系,划定合理的保护区边界,加强对草原的监督管理,遏制非法采砂、开垦、放牧等破坏行为,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

三是加强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给予经济补偿,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草原保护工作,增加其收入来源,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

优化畜牧业结构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着规模大、耕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畜牧业结构,实现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的良性循环。

一是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推动养殖业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畜牧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二是推进农牧业融合发展。

发挥农牧业的互补优势,通过农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农牧业生产者的组织建设,促进畜牧业与农业、加工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农牧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三是加强畜牧业环境管理。

加强畜牧业养殖场的环境治理,推动养殖业向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畜牧业环境监管体系,强化对养殖场的日常巡查和监测,确保畜牧业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护土壤、调节气候、供给食物等重要功能。

而牧业作为一种与草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植被结构变化、土壤质地及营养循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等方面,探讨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理解。

首先,牧业发展对草地的植被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牧业经营中,牲畜的放牧活动会导致草地植被被剪食,使得草地的高度和盖度下降,植被覆盖度减小。

这种情况对草地的生态系统影响显著,一方面减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导致生物量减少与能量流失。

另一方面,减少的植物覆盖度会增加土壤的暴露,使得草地更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等侵蚀作用的影响。

牧业发展也会对草地的土壤质地及营养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草地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牧畜活动的进行会导致土壤的机械压实和土壤侵蚀,从而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部分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会由于放牧动物的排泄物进入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但是过度的放牧活动会导致农药和兽药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牧业发展对草地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草地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草地植被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分布与数量。

放牧活动减少了草地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使得部分植物物种失去了理想的生境,并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另外,放牧过程中,牲畜对草地地表的破坏也会直接影响到草地中的昆虫、鸟类等底层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最后,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还涉及到气候调节方面。

草地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温度调节和水分调节能力,能够降低地表的温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然而,放牧活动的进行会导致草地植被的减少和土壤的暴露,使得草地的气候调节效应减弱。

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会对区域气候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

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

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
首先,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需要从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入手。

要加强
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草地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合理划定畜牧区和放牧区,保护好草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大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力度,推广科学的放牧方式,引导畜牧业向生态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草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其次,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需要从畜牧业生产的管理和调控入手。

要加强畜
牧业生产的管理,建立健全畜牧业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监管和指导,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调控,根据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畜牧业生产规模,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布局,保持草畜平衡。

此外,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还需要从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入手。

要加大政策
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畜牧业向生态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加大草畜平衡提供科技支撑。

总之,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科学
制定和严格实施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保护草地资源、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畜牧业生产者能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加大草畜平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疆尼勒克县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疆尼勒克县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疆尼勒克县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付会英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21年第21期摘要:近年尼勒克县畜牧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其草原面积锐减。

如果以破坏尼勒克县草原生态的方式发展草原畜牧业,不利于草原畜牧业长远发展,也会影响尼勒克县经济持续发展。

需要在了解尼勒克县草原畜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并执行有效的草原畜牧管理对策。

关键词:尼勒克县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812;F32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80Present Situ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Animal Husbandry in Nileke County,XinjiangAbstract:Nilka county's livestock industry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the area of its grasslands has declined sharply.If th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s developed in a way that destroys the ecology of the Nilka County Grassland,it will not be conducive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will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ilka county economy.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ilka county,and to study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Keywords:grassland of Nileke county,animal husband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引言为促进尼勒克县草原畜牧可持续发展,要将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尼勒克县草原畜牧发展呈现出的问题,提出宏观的尼勒克县草原畜牧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有效途径,促进尼勒克县草原畜牧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生 态畜 牧 业 等 方 面 来 实现 我 国畜 牧 业 的
可持 续发展 。
关 键 词 : 牧 业 ; 持 续 发 展 ; 源 畜 可 资
中 图分 类 号 :8 1 S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童 顺 序 编 号 :6 2 5 9 2 0 0 一 o 9 0 1 7 - 1 o( 0 6) 3 o 2 — 4
维 持 。
畜 牧与饲料 科
地 资源 状况 和水 资源 状 况不 容乐观 。
12 草地 严 重退化 , 畜量逐 年 减 少 : 国天 然草 . 载 我
原 面 积 近 4亿 h 居 世 界第 2位 , m, 主要 集 中在 西
部 , 年 来 由于 超载 过 牧 , 成草 原退 化 、 化 、 近 造 沙 盐 碱 化 的面 积 已 超 过 8 0%,并 且 每 年 仍 以 44 .2万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焦 点 问 题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已刻
不容缓 。
1 我 国 畜 牧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存 在 的 问 题
11 土 地 、 资 源 逐 年 短 缺 : 地 是 发 展 畜 牧 业 . 水 土
最 基本 的资 源 ,畜 牧业 对土 地 资源 有 不可 替 代 的 依 赖关 系 。 据有 关 资料 , 国 的土 地 总面积 居 于 根 我
世 界第 3位 ,但 人均 土地 面积 仅是 世 界人 均水 平 的 1 3 人 均耕 地不 足世 界人 均耕 地 的一半 ;19 /。 96 年 , 国耕 地 面 积 为 1 0 全 . 06亿 h 到 2 0 3 m , 0 3年 为
位, 已被 列 为 l 贫水 国家 之一 。随着 全 球气 候 2个 的变 暖 , 严重 缺水 区或 无水 区将 不 断增加 。集 约化

草畜平衡方案

草畜平衡方案

草畜平衡方案草畜平衡是指草地的生产力与畜牧业的承载力之间的均衡关系。

草地资源是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畜牧业则是草地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

因此,保持草畜平衡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不断加剧的今天,建立合理的草畜平衡方案,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养殖过程中的舍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背后,离不开草畜平衡关系的倒挂。

因此,建立基于草畜平衡的发展理念,对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建立草畜平衡的原则建立草畜平衡的原则,应当遵循以下几点:1. 生态效益优先。

建设草牧产业要具备“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理念,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生态保育功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 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的前提下,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维护牲畜健康和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做到“喂足、饲草、不过餐”。

3. 尊重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4. 立足科学规划,不断完善管理、监控和评估制度,确保草畜平衡的实施效果。

二、建立草畜平衡的措施1. 加强草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

开展草地保护、植被恢复和封禁、草面保护等。

同时加强对放牧区的管制,从源头上控制草地过度利用,推广草地灌溉技术和人工草地养护技术,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

2. 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减少生境遗失。

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产品饲料的质量和草料的种类,通过改进饲养方式、科学调配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等方式来提高畜产品的总体质量。

3.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畜产品生产效益。

加强畜牧业科技的研发和产业化转化,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畜产品的生产效益,减少畜产品的损失。

4. 建立草畜平衡管理制度。

建立草畜平衡的考核、监测、管理和评估制度,分数依据对于草地生态环境、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同时完善牧区政策,加强牧民培训,提高牧场的综合管理水平。

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收 稿 日期 :0 6一 1 2 20 O — 0
3%, O 沙化 面 积 达 5 . . 3×1 m , 每 年 以 l. 3 0h 且 O 8 %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 0 沙化 , 草地植被结构 发生了明显 变化 ,96年调查数据 与 18 l9 9 2年相 比, 良牧 草所 占 比例 下 降 了 4 % , 毒 草 由 优 5 杂 3 %上升到 5 % , o 5 鲜草产量由S6 k/m 下降到 S0 gh 4 0 k, h 2 0 e m2 下降幅度达 2 .0 ; / 83 % 亚高 山草地的 植 物种类 从 4 o~4 5种/ 减少 到 3 3 m 2— 8种/ m, 草层平均高度 比 l O年前下降 1e 5m左右 。由于大 量的牲畜在草地上啃食、 践踏 , 草地生态系统 自我 调节能力丧失 , 良牧 草不能依靠其再生能力恢 优 复地上部生长而形成稳定的群落 , 优势草种消失, 使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 , 生产力下降 , 调节 气候、 防风固沙、 保护水土、 涵养水源 、 良土壤 、 改 净化空气 的功能减弱甚至消失。种种迹象表 明, 玛曲县草地退化 、 沙化面积仍在加剧, 若不及时采 取有效的治理 , 不但会对 当地人 民生活和畜牧业 生产带来威胁 , 而且将危及到整个黄河 、 长江中下 游地 区的生态 安危 。 1 3 草 地 鼠 虫害发 生加剧 . 草地 鼠虫害呈 明显 的上 升趋 势 , 生面 积 大 、 发 受害范围广 、 害重 。据 18 年调查 资料 , 危 93 全县 鼠虫害 的面 积有 6 9 .6×1‘m ,95年 鼠虫害 面 0h 19
中 图分 类 号 :8— 1 s 0 文献标 识 码 : A
玛 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 全县总面积 9 . 6 0 1 m , 中天然草地面积 8 .0× 0h 5× 0h 其 59 1 m , 占总 面 积 的 8 . 0 。草 地 大 部 分 位 于 海 拔 9 5% 30 m以上地区 , 50 恶劣 的气候条件 加上人类 的掠 夺式经 营, 使草 地生态环 境 日趋 恶化。退 化 、 沙 化、 干旱化 已经影 响到草地畜牧业 的生产及 可持 续发展 。本文就这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提出作者建 议, 供参考。

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摘要:全面、高效地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能够充分解决现阶段畜牧养殖业不稳定、不规范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方式,制定与畜牧养殖相关的完善管理体制,形成从投资到推广的系统化、科技化链条,使我国畜牧业能够持续、长久的进步。

关键词:草原畜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前言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主要是以绿色养殖观念为指导,针对区域传统畜牧养殖方式展开的“绿色”改造。

其主要目标为生产与养殖无公害、健康绿色畜牧产品,基本要素则体现在绿色养殖观念、养殖场所规范科学性、养殖污染物质防控(粪污科学资源使用)、肥育形式(主要包括绿色饲料配置、良种选择、饲料使用等)、疫病管理、畜牧产品质量科学管理等。

推广与普及绿色畜牧养殖方式主要包括:绿色畜牧养殖观念、正确认识绿色养殖方式是全面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帮助区域畜牧养殖场以及养殖区域展开绿色化建设,在建设中重点考虑环保因素,必须保证养殖场建设与绿色化养殖标准相符合;持续化推广畜牧良种选择技术,标准化、精准化地利用投料。

1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在传统畜牧养殖观念和技术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存在养殖环境不佳等情况,畜禽粪便或者冲洗污水排放到区域环境中,对水源、空气及土地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推广与应用现代化、先进化绿色畜牧产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养殖生产遇到许多挑战。

各类与绿色畜牧养殖有关基础设施构建不到位,包括有机化肥厂、污水沉淀、绿色饲料生产厂等,粪污实际治理质量与效果降低,限制了绿色养殖技术的全面推广。

此外,集中绿色养殖技术培训等传统化养殖技术推广、普及形式缺乏实效性与针对性,养殖人员无法精准获取畜牧绿色养殖技术。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必要性2.1满足我国基本国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对食品健康安全关注和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众多与畜牧养殖相关的绿色管理理念和发展政策,不断加大对畜牧养殖个体人员、养殖企业畜牧养殖管控强度,进一步推动和促使畜牧产品“环保化、绿色化”的发展,真正满足我国发展需求以及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30卷第3期 牧业论坛 浅谈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肖天云李宏 (云南金平县畜牧兽医局,云南红河661500) 

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 护和科学的管理,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 重,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发展具有地方特 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从而达到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的目的。 1 草地畜牧业资源概况 1.1草地资源 金平县的草原可分为3种草地类,在各类草地中,热性草丛类 有5.91万hm ,热性灌草丛类有6 626 hn12,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类 有7 027 hm ,全县有可供家畜采食的饲草料93.13万t。其中,农作 物秸秆产量l0.59万t、人工草地产量0,25万t、天然草地产量82.29 万t。理论载畜量81 835.6牛单位。 1.2草食家畜资源 金平县牧区放牧饲养的家畜以山羊和水牛为主。水牛是畜群 结构的主体,约占全县草食牲畜总数的3,4以上。近年来,畜种结 构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效益的变化进行了调整,这一过程可以概 括为“发展牛、稳定羊、压缩马”。 2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 金平县牛羊养殖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饲养管理水平粗放, 养殖周期长,出栏率、商品率低,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大部分 饲养户基本上还在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进行饲养,封山禁牧后,少 部分养殖户由传统的放牧型转变为半舍饲养,配合饲料、标准化饲 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 2.2良种覆盖率低 牛羊良种化程度低。金平县本地品种的牛羊具有一定的生产 优势,但其饲养周期长,饲料转化率、出栏率、商品率低。通过 对牛羊优良品种及改良技术的推广,牛羊良种率有所提高,但改 良过于缓慢。金平县肉牛羊良种率不到10%,制约着金平县牛羊 产业向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 2.3繁殖母畜比例低 金平县牛羊基础能繁母畜不足,尤其缺乏优良母畜,导致年 产仔数较低,与金平县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及市场需求不符。 2.4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各级党委、政府逐年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牲畜品种改良、 动物防疫、饲草饲料等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加强,但全 县畜牧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资 源利用率低,技术服务体系依然十分薄弱。 3发展对策 3.1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科技兴牧,教育先行;加强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建设;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走商品化生产发展 道路。以实现实施草地畜牧业集约化高效益经营模式,发展具有 极强市场竞争力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畜产品生产,实现草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逐步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 3.2适宜推广的综合配套技术 3.2.1草地围栏 对冬春草地进行围栏,可保护其在暖季的自然生长,使其在 冷季利用时的牧草贮存量增加,牧草质量得以提高。有关调查资 料显示,6 9月份禁牧的围栏草地经3年后牧草产量可平均提高 22.7%;同时,优良牧草种类增加,植株高度和植被盖度提高, 牧草利用率亦相应提高。 3.2.2建植人工草地 

一年生割草草地主要用来生产青刈冬贮牧草,用以为放牧 家畜提供冷季补饲和作为防止低温冷冻灾害的饲草贮备。目 前,主要以推广种植多花黑麦草为主。在一些气候条件较好的 地区正在示范种植以多花黑麦草为主的草地,以提高牧草产量 和品质。 4对策措施 4.1出台配套政策,确保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鼓励扶持 饲养母牛、母羊养殖户。加大对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资金投 入,实施牛羊良种工程。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逐步形成一 套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稳定合理的投资机制。 4.2加强牛羊生产规模化养殖建设力度 由于受投入资金和金平县地势的制约,201 1年前金平县无大 型的肉牛肉羊养殖场。所有饲养散户中85%以上的养殖户都是饲 养1~3头(只),10%饲养5头(只)左右,5%甚至更少的为饲 养5O头(只)以上的牛羊。针对金平县实际情况,可本着集约及 便于管理的原则,重点在牛羊养殖业用地方面出台倾斜扶持政 策,积极引导鼓励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 4.3加强和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等优势,搞好适用技术的普及 推广。组织中高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根据金平县牛、羊品种改 良、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建设养殖小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 展技术讲座,深入村组和农户,做好畜牧科技信息入户工程,切 实为农户提供种、养、加、销信息,推广最新科技。通过新技术 的推广普及,提高农民的养殖水平,通过信息传递,使农民及时 把握发展动态。 4.4大力推广牛羊生产先进实用配套技术 加大对草食畜养殖户的技术、资金等配套投入扶持,依靠重 点户、专业户。通过优良品种引进,地方良种选育,杂交改良技 术推广,种畜生产系建设,种畜更新、轮换等措施,加快良种推 广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为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奠 定良好的基础。 4.5加强香蕉茎叶饲料开发工作 . 金平县有16万亩的香蕉种植面积,年产香蕉20.87万t,有 48.69万t香蕉附产物成为农业生产中废弃物待开发利用,立足于发 挥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将香蕉副产物作为饲料综合开发利 用,解决香蕉产区饲养畜禽缺乏优质青饲料和饲料粮的问题,促 进边疆地区畜牧产业的发展。 4.6积极开展牛羊产品屠宰加工、引进牛羊产品精深加工技 术及龙头企业 不断开拓畜产品市场,通过定点屠宰、严格检疫、链锁配 送等方式,充分占领本地畜产品市场。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档次 高、口感好、物美、价廉的要求,努力打造无公害、绿色名牌 畜产品。 (下转第66页) 饲养管理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30卷第3期 肉用鸡大棚养殖的技术措施 赵波 (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8) 

目前,在政府的扶持政策鼓励下,养殖业不断发展,肉用鸡 养殖为农村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肉用鸡养殖投人少、见 效快、养殖周期短,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所以,大量资金 和技术投入到肉鸡养殖中。专家及业内人士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 术,大棚养殖肉用鸡应运而生。但肉用鸡大棚养殖应结合鸡只生 长特点,注意控制棚内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安全用药,才能提 高经济效益。 1 肉用鸡养殖基础 1.1要符合农业政策要求 肉用鸡大棚养殖要符合农业政策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包括选址、大棚建设、卫生防疫、安全等;要经过相关的部门批 准取得营业执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大棚进行检查。大棚要符合 卫生条例,要有防火防电的设施,不可违背安全的规则。饲养技 术人员要执行相关规定,科学养鸡。 1.2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 肉用鸡大棚内养殖要对环境、饲料以及用药加强管理和控 制。做好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培养科学养鸡,树立 健康理念,保证持续发展。很多饲养者使用催化剂,使肉用鸡 生长异常,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 展,使企业名誉受到影响,还可能因为触犯法律,受到惩罚。不 要销售死鸡,并且防止肉用鸡的药物残留。 1.3要适应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1)要提高饲养者的道德素养,提高自身职业素质。(2) 提倡规范化、标准化饲养肉用鸡,不要单纯追求利润。(3)要 重视鸡的福利,体现人文关怀,注重肉用鸡的健康,让肉用鸡健 康生长。保证肉用鸡生活环境的安定,适合它们生长,让它们愉 悦的生长,可以在饲养区放一些音乐或者是愉悦的声音,让它们 的生长可以更加放松,有利于提高肉用鸡的生长速度,减少生长 周期。(4)要加强对饲养队伍的管理,提高饲养者的技术水平, 科学管理肉用鸡。(5)随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及时诊治疾病。 (6)加强护理,注意通风,必要时,要隔离治疗。(7)不断提 高认识,发展要高水准,为养鸡业带来高效益。 2饲养管理技术 2.1环境的控制 棚内环境是肉用鸡赖以生存的条件。如果棚内的环境达不到 要求,会让肉用鸡的身体受到损害,出现各种疾病,或者生长受 到抑制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保证棚内温度不能出现相对过低和 相对过高。夏季要注意通风,以防止温度过高,致使疾病传播。 冬季温度控制的重点是注意与冷空气隔离,预防禽流感。要注意 棚内卫生,卫生不达标,垃圾腐烂,会使空气浑浊,肉用鸡吸不 到优质空气,容易引发疾病。要隔离患鸡,注意通风,及时处理 污染源。在疾病流行期,更要加强对环境控制,大棚要保持卫生 清洁,防止污染源存在,要及时隔离发现症状的肉用鸡。大棚搭 建要按标准进行,不能过小,防止鸡太过拥挤,妨碍生长,也预 防踩踏。 2.2加强饲养管理 肉用鸡大棚养殖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肉用鸡的经济效益。要 合理喂水,饮水过多,影响肉用鸡生长。饲料要符合标准,必 须在保质期内,调制的饲料必须符合肉用鸡的生长规律。要保 证光照,良好的光照可以抑制疾病,使肉用鸡与外界和谐,促 进生长。大棚内湿度的管理,通过加湿器调节湿度,让湿度保 持合理的范围,并且有利于肉用鸡的饲养。不要因为节约成 本,就缩小对肉用鸡的环境要求,要对相应的各种必要条件进 行相应的规范,相信通过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可以提高饲养质 量。 2.3安全用药 , (1)疾病防治过程中,若必需使用药物,要按标准计算给 药剂量,防止过多或过少情况。(2)药品要是正规的产品,不可 用违规药物。(3)有的管理者为了快速增加肉用鸡体重,使用促 生长的药物,这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4)疾病防治过程 中,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可一个注射器给多只鸡注射,防止 疾病的传染。(5)肉用鸡出现临床症状,要及时诊断,及时防 治,用药剂量准确,做好检测。(6)瘦睛高发期要加强预防,在 饲料中加一定剂量药品,保证肉用鸡正常的健康生长。在出现禽 流感病情期间,更要注意对肉用鸡安全用药,通过安全用药,使 有疫情的肉用鸡可以继续生存,对有疫情危害的肉用鸡起到防治 的作用,还肉用鸡一个安全的用药环境。 参考文献 [1]华业志.塑料大棚的养鸡的常见病防治Ⅲ.农村实用技术,2004, (12):43—44. 

(上接第25页) 对现有的加工企业、定点屠宰场和专业市场进行整合,通 过机制创新和经营理念创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标 准、实现产业化经营。积极采取“政策引导,实体牵头、法人经 营,大户带动”的运作模式,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势 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组建大型牛羊肉加工联合企业, 

・66・ 

提高产品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青林.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o06. 【2]洪绂曾.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J】.专家论坛,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