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轧制润滑剂的应用(续)

合集下载

热轧带钢工艺润滑系统的应用

热轧带钢工艺润滑系统的应用




左右



由 于 润 滑 油 水 混 合 物 进行 轧 辊 与

带钢 之 间 润

2)

轧 制力
电耗



般 轧制 力可 降低






30


滑 油 燃烧 后 生 成 碳

在 轧 辊 与 带 钢 间 起 到 润 滑 作
正 因 为降 低 了 轧 辊




3]


部分润 滑
辊 表 面 黑 皮 的 产 生 提 髙 了 带 钢 表 面 质量

剂 燃 烧 之 后 的 残 留 物 主 要 是 残 碳 将 金 属 和 乳 辊



使 冷 轧 带 酸 洗 效 率提 高



于 采用工艺
表 面 隔 开 从 而 减 少 金 属 与 乳 辊 之间 的 摩 擦 另



润 滑 提 高 了 热 乳 带 钢 表 面 质 量 减 少 了 表 面 铁皮

部 分 润 滑 剂 在 变 形 区 内 高 温 髙 压 下 急剧 汽 化 和 分
解 在 封 闭 区 内 形 成气 垫 将 金 属 与 乳 辊 隔 开 起 到
, , ,
产 生 从 而 使 带 钢 表 面 铁 皮 厚 度减 薄

系 列 优 点 已 为 世 界各 热 乳 厂 的 实
热 轧 带 钢 工 艺 润 滑 达到 的 指 标
际 应 用所 证 实 工 艺 润 滑 系 统 在 热 轧 带 钢 乳 机 上 应 用 后 的 效

热轧工艺专业组——轧制工艺润滑

热轧工艺专业组——轧制工艺润滑

热轧生产也需要润滑 哪里需要?
1.2 热轧生产中的润滑
一、工艺润滑在热轧中的应用
1、设备润滑 2、轧制工艺润滑
1886年,润滑力学的创始人O.Reynolds推导出著名的雷诺方程。 20世纪初,开始在矿物油中加入活性添加剂以提高润滑效果,同时
在冷轧窄带钢工艺中已开始用水作为润滑剂。 20世纪30 年代,前苏联采用动物油进行热轧型钢工艺润滑。 1968年,美国国家钢铁公司GREAT LAKE在热轧精轧机组上成功地应
乳化剂
添加剂和水
两种不相溶的液相,如油 和水,不能形成稳定的平 衡体系,故加入表面活性 剂,也就是乳化剂
2.2 轧制工艺润滑剂的应用
二、轧制工艺润滑剂
热轧生产中使用乳化油。
基础油
乳化剂
添加剂
加热搅拌
乳化油
在使用时兑水即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3.1 轧制工艺润滑技术的应用
三、轧制工艺机理
热轧生产中润滑应用的研究相对冷轧远远落后 主要原因就是温度
• 作用机理:降低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系数 • 工作状况:在高温、高压下,部分被燃烧,以残炭形式
存在;部分急剧汽化和分解,形成油膜将轧辊与带钢隔 开;部分以流体形式通过变形区
四、轧制工艺润滑应用实例
工艺润滑作用 降低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轧制力、轧制扭矩降 低能耗 降低轧辊消耗,延缓工作辊的磨损,延长轧辊使用周期,提 高轧机作业率 改善产品质量,减少二次氧化皮的产生
最佳使用浓度由具体轧制钢种、厚度、温度等 而定
4.1 热轧应用区域
精轧区域 具体点? 喷射点
四、轧制工艺润滑应用实例
4.2 供油方式
四、轧制工艺润滑应用实例
按比例在管路中通过混合器直接混合 浓度0.1—0.8% 用喷嘴向辊面喷射 一般0.15—0.2L/min

金属成型润滑剂的标准及其应用

金属成型润滑剂的标准及其应用

写一篇金属成型润滑剂的标准及其应用的报告,600字
本报告旨在讨论金属成型润滑剂的标准及其应用。

金属成型润滑剂是指用于润滑金属工件的特殊润滑剂,主要用于金属切削以及其他金属成型加工过程中,主要起到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摩擦力、抑制振动等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一般情况下,金属成型润滑剂都应满足下列标准要求:
(1)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有效抑制金属材料的腐蚀;
(2)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够有效的润滑金属表面;
(3)具有稳定的温度特性,避免因温变而造成的结焦烧坏;
(4)具有足够的抗热性和抗氧化性,使润滑剂不受温度变化影响;
(5)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可以附着在金属表面上;
(6)具有良好的防尘抗水性,防止尘埃侵入,并可阻止水分和油分侵入,防止污染。

金属成型润滑剂的应用涉及广泛,主要应用于金属切削、冲压以及其他金属成型加工的各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金属成型润滑剂的优良性能和功能,保证加工质量和提升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金属成型润滑剂的标准及其应用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对工艺的改进和提升金属加工质量有重要作用。

金属成型润滑剂规范标准及其应用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执行,有效保护环境,确保可靠性和质量。

铝板带热轧工艺润滑剂的使用探究

铝板带热轧工艺润滑剂的使用探究

铝板带热轧工艺润滑剂的使用探究摘要:中国铝加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了一条(1+3)式或(1+4)式热轧生产线,因此,从90年代起就可以不进口那么多罐料或少进口一些。

据粗略统计,自1986年长江电工厂的中国首条全铝易拉罐生产线投产以来到2004年为止的19年内共进口罐料约2000kt,按2004年的平均进口价2400美元t计算,进口金额达48亿美元,可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那样的(1+4)式热连轧线30条。

当然,中国铝加工业的一批有识之士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未建成。

例如80年代后期渤海铝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建的热连轧线即将正式签字,由于1989年众所周知的事件而作罢;90年代中期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与以色列的合资项目都已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后由于合资方掌门人埃森伯格先生的去世而终止建设。

这两个项目未建成的后果是:使中国在热连轧方面的差距又拉长了约20年;增加了约40亿美元的罐料进口量;引爆了目前的热连轧线建设浪潮,导致生产能力形成过于集中。

关键词:铝板带热轧;润滑剂;使用引言随着铝、铝合金板材质量的提高和铝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铝厂致力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铝及铝合金的热轧温度350 - 520℃之间,通常在热轧过程中铝板与强粘结辊表面,在热轧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在轧辊和轧件粘铝层之间,和铝容易和磨料辊表面附着,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轧制后表面。

因此,通过润滑、冷却、洗涤和减少辊磨损来保证轧制产品的表面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1铝热轧工艺润滑的特征及机理当前铝板带箔加工过程中,铝箔对除对内部织构要求高外,对箔面的要求也非常高,由于表面的损伤(例如擦划伤、粘铝、起皮等),都会在后续的腐蚀工序中暴露出来,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铝箔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除了对道次压下、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的把控外,还要对轧制过程中的表面情况进行控制,特别是在热轧工序,一方面是轧制的缺陷具有遗传性,热轧出现的很多缺陷都会在后续工序显现。

轧制油润滑基础及应用

轧制油润滑基础及应用

1.2 油性添加剂

轧制油由基础油和一定浓度的添加剂组成,目前使用多是油性添加 剂,它不仅降低了金属变形抗力,而且使油品分子间聚合力增大。

油性剂是一类带有较强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物质,由表1可知极性 基团分别是-OH、-COOH、-COOR,具有永久偶极。当与摩擦面 接触时,极性基团的价电子与金属表面原子核相吸引,而排斥其核外电 子,使金属表面形成诱导偶极。永久偶极与诱导偶极互相吸引,使极性 基因与金属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力,油性剂分子极性端紧密吸附在金属表 面,非极性端分子朝相反方向与上层分子的非极性端吸引,形成定向排 列的双分子层,如图2
边界润滑
边界润滑是相对运动两表面被极薄的润滑剂吸附层隔开, 而此吸附层不服从流体动力学定律,主要取决于两表面的性质 和润滑剂的化学特性。在边界润滑状态下,摩擦面间存在一种 厚度在0.1um 以下的吸附膜,能够起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 作用。这时摩擦特点既受润滑剂性质影响,也受膜下金属表面 性质的影响,其摩擦系数范围一般是0.05-0.15.

2.0
基础油說明:
基础油介绍
金属压力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基础油是矿物油,其主要成 份为一定范围内不同碳数的烷烃和少量芳烃组成,其碳链的长 短与粘度、馏程有关。馏程越高,烃类的碳链越长,粘度越大。 基础油按组份可分为石蜡系和环烷系两种,一般碳原子在9- 15个,其结构有正构烷烃和饱和烃两种。 粗轧基础油粘度选择在2.2mm2/s左右,中精轧选择在 1.7mm2/s左右。主要依据是粗轧对所轧材料表面光亮度要求 不高,要求大压下量及轧制速度,对轧制油要求是油膜强度高, 承载能力大,故选用粘度较高的基础油。


评价基础油的几个技术指标
粘度(40℃ mm2/s ) :

不锈钢冷轧润滑油的研制与应用

不锈钢冷轧润滑油的研制与应用

2009年8月A ug.2009润滑油LUBR I CAT I NG O I L第24卷第4期V o.l24,N o.4文章编号:1002-3119(2009)04-0026-05不锈钢冷轧润滑油的研制与应用马永宏1,郑延波1,曹进2,郭槐3,王超3(1.中国石油大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辽宁大连116032;2.中国石油华东润滑油销售分公司,上海200122;3.中国石油中南润滑油销售分公司,广东广州510620)摘要:介绍了不锈钢冷轧工艺的特点,同时对该过程使用的冷轧油性能进行了要求;剖析了广泛使用的不锈钢冷轧油S-60,暂定了研制质量指标。

通过对基础油及添加剂的筛选,确定了适合制备冷轧油使用的基础油及添加剂。

最后通过退火清净性、润湿性能、储存稳定性及轧机实验,对产品综合性能进行了考察与评价。

结果表明:研制的昆仑不锈钢冷轧润滑油与S-60的理化及使用性能相当。

关键词:不锈钢;冷轧;润滑油中图分类号:TE626.39文献标识码:AThe D evelop m ent and Appli cation of Col d-R olli n g O il for Stai nless SteelMA Yong-hong1,ZHENG Yan-bo1,CAO Ji n2,GUO Huai3,WANG Chao3(1.PetroChina DaLian Lubrica ting O il R&D Institute,Da li a n116032,China;2.PetroChi n a East China Lubri c ant Marketing Co mpany,Shangha i200122,China;3.PetroChi n a Centre-South China LubricantMa rketing Company,Guangzhou510620,China)Abstract:The charac teristi c of col d-rolling process for sta inl e ss steel is descri b ed,and the properties demand of the oil used in the cold-rolli n g process are put forwa rd.The col d-rolling oil(S-60)w idely used for sta inless steel is ana lyzed, the qua lity index is temporarily made.At the sa me tm i e,the appropriate base oiland additive were selected to prepa re the col d-rolli n g oi.l Finally,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 ted,such as annea li n g detergence, w ettability,stability and lubrica ting property for rolling experm i ent.The result showed that Kunlun cold-rolli n g l u bricating oil for sta i n less steel i s a match for S-60in the phys i c a l property,che m ica l property and serv i c eability.K ey words:sta inless stee;l cold-rolling;lubrica ting oil0前言不锈钢冷轧油是不锈钢板冷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润滑、冷却介质,其主要是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起冷却、润滑、防锈等作用。

润滑技术在金属压力加工中的应用

润滑技术在金属压力加工中的应用

润滑技术在金属压力加工中的应用3河钢集团三炼钢厂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属压力加工工艺也逐渐进步,通过液压系统施加外力作用在模具或相应的轧机设备,使坯料产生形变达到所需要的比例和尺寸的过程。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钢铁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存在会使得压制或轧制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为了抵消摩擦力,采用相应的润滑技术来提高加工的精准度,金属压力加工润滑技术最早是由英国人提出的,随着金属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国内很多科学家也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并研制出种类繁多的润滑剂,如:石墨润滑剂、拉延油等。

随着不断地研究,发现这些矿质润滑油对于环境会造成污染,因此,对润滑剂基础属性又做出了改革,发明出了水基润滑剂,并且成为了未来润滑剂发展的趋势,本文将对润滑技术在金属压力加工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润滑技术;金属压力加工;应用引言金属压力加工主要是对工件上的模具施加外力,这可能会导致分离和变形,从而使您可以获得与零件尺寸和形状相对应的加工方法。

实施金属压力加工时,由于冲压、挤压、轧制、锻造等问题,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它将逐渐向模具方向移动,从而导致模具界面中出现摩擦和摩擦。

对于此摩擦,变形力继续增大,变形不均匀,模具和相应的模具工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从而大大缩短了模具本身的寿命。

因此,在金属压力加工中,摩擦和润滑问题可以完全解决,这与该过程的优缺点直接相关。

1摩擦和润滑的机理在金属压力加工中,摩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吸附摩擦、液体摩擦、干摩擦和其他两种混合摩擦、半液体摩擦和半干摩擦。

在压力加工过程中,金属零件的晶体沿晶体之间的滑动面受外力的作用而滑动。

当多个滑块共同作用时,会发生宏观金属塑性变形。

因此,塑性变形主要是表面金属剪切流动的变形过程。

为此,金属压力加工中的摩擦是克服流动的剪切强度。

如果在金属压力加工期间在工件和刀具之间的间隙处添加润滑剂,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接触载荷,并使摩擦约束保持在较低的状态。

铝板带热轧工艺润滑剂的使用

铝板带热轧工艺润滑剂的使用
图 1 铝热轧机变形区润滑原理图
前文所述, 铝材热轧乳液中有 80%至 90%以上都是
乳液浓度即乳液中除水外其他成分的含量, 如
表 1 几种有代表的铝热轧制乳化液 乳化液种类 A-100HR 好富顿 PROSOL67 200 号 84 号 59L1 产品粘度 (40ħ) ( / m㎡/s) 油膜强度 (5%) /N 22.0 56.7 55.0 448 390-490 685-715 685-785 685-785 685-785 pH 值 (5%) 浓度/% 使用周期/月 7.8-8.0 7.5 7.8 2-2.5 3-6 5-8 1-3 5 3-7 1 6 6 产地 前苏联 日本 美国 美国 国产 国产
摩擦与润滑理论, 在变形区入口处, 轧辊与轧件表面 形成楔形缝隙, 当向轧辊与轧件喷入充足而均匀的 乳化液时, 由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可知, 旋转的轧辊 和轧件表面将使润滑剂增压进入楔形前区, 越接近 楔顶, 润滑楔内产生的压力越大。轧辊与轧件间的 摩擦也逐渐从干摩擦、 边界摩擦、 过渡到液体摩擦。 在工作辊的入口处喷射的乳化液在高温高压作用下 发生热分离现象, 即轧辊的表面上乳化被破坏, 逐渐 热分离为油相和水相, 分离出来的油相吸附在金属 表面, 与添加剂一起和铝屑反应, 形成一层细密的辊 1.2 铝热轧润滑的关键指标 1.2.1 浓 度
引起润滑过度; 生物活性表示乳液中细菌的含量, 细 废; 当乳液温度过高时, 也易引起乳液变质。
pH 值偏高时, 会导致润滑性能下降, 偏低时可能
[3]肖亚庆 . 铝加工技术手册 .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版社 .2013.
菌含量过高易引起乳化液的变质, 导致乳液大量报
制在 4.0-7.0%范围, 这样既可以保证良好的润滑, 又 在合理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钢板冷轧的润滑
薄板带材厚度小到一定限度时,由于保温和恒温都很困难,很难实现热轧。

随着钢板宽厚比增大,通过热轧保证良好的板型也很困难。

采用冷轧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轧钢过程中,为了减小轧辊与轧材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轧制力和功率消耗,使轧材易于延伸,控制轧制温度,提高轧制产品质量,必须在轧辊和轧材接触面间加入润滑冷却液,这一过程就称为轧钢工艺润滑。

冷轧乳化液就是冷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润滑冷却介质。

二、钢板冷轧对润滑剂的要求
在钢板的冷轧制工艺中使用润滑剂能降低轧制力(尤其是在轧制薄板时),提高轧机生产效率、降低轧辊和轴承的磨损、并能提高板材的几何尺寸精度。

坯料轧制后,卷材一般不经除油就直接进行光亮退火。

为保证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质量,应该减少冷轧后的条材上留存的润滑剂,即润滑剂的化学成分应保证在退火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气化并在条材表面上不产生结焦的炭渣。

轧制工艺中的润滑、冷却有两种方法:直喷法和循环法。

直喷法用动植物油(牛油等)和水的乳化油喷射,负荷较轻的前段轧制用低浓度(8%~10%)的再生油,而负荷较高的后段用高浓度(15%~20%)的新油。

循环法比直喷法省油90%,而且一般只需浓度2%~3%的乳化油,容易处理而费用较低,但所需冷却油设备容量大。

由于工艺要求润滑剂的冷却性能好、散热快,能均匀分布在轧制产品上,并保持轧辊的清洁。

而循环冷却润滑液常被轧屑、铁末、锈渣、铁盐等杂质所污染,因而必须在循环系统中设离心分离机等,对润滑剂进行连续净化,用以除掉杂质。

同时必须要求冷却液乳化油具有在离心机里净化时不会油水分离的性能。

冷轧制润滑油一般要添加极压剂,以满足轧制中实现边界润滑的要求。

冷轧制钢板表面温度高达200℃,接触压力每平方毫米高达几千到几万牛顿,所以在润滑剂中必须添加极压剂。

三、冷轧中厚度钢板使用的润滑剂
各国轧制中厚度碳钢板大多使用通用的乳化液。

针对不同的轧制材料、轧制速度、轧制产品的质量要求、轧制工艺以及轧机的性能等具体条件,加入各种不同的添加剂,对乳化液进行稳定化处理后,配制成专用的乳浊液,对轧制加工进行润滑和冷却。

乳化液大多采用低黏度的矿物油作基础油,采用环烷酸皂、碛基环烷酸皂、脂肪酸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当调配稀释后使用的乳浊液的机械杂质含量等于或超过0.05%时则认为是不合格的。

四、轧制薄钢帶使用的润滑剂
为了降低轧制薄锅带的摩擦力,必須使用高效的、在表面处理前容易从所轧钢带表面上除掉的润滑剂。

在实践生产中常使用低黏度植物油和动物脂或合成的润滑剂。

通常使用油水机械混合物(浓度为10%~30%),直接将其涂在条材上即可。

有时也使用纯的介稳定和不稳定的乳浊液。

几种类型的冷轧制润滑油的成分及其使用性能见表3-50。

具体选用时,以表内数据的10/范围内浮动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