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风雨天一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雨如磐书如侣

——余秋雨《风雨天一阁》赏析

散文《风雨天一阁》是余秋雨1991年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该书并非传统的游记散文,而是以游记的形式,从山水景致所承载的文化视角切入,通过层层递进的短章手法组织布局,对中国的漫长历史与悠久文化进行探寻、思考与推广。《风雨天一阁》作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邃意蕴和作者匠心独具的思想光芒。

一、短章结构:脉络整体感知

全文共六节。开篇设定了特殊的天气——“台风袭来,暴雨如驻”,作者在这样冷飕飕的氛围下登临天一阁,为文章奠定了沉厚凝重的基调。

第二节开头,以“极端艰难、极端悲怆”两词总起,这两词不仅是对范氏家族几百年的藏书事业,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之路的概括和形容。继而抛出成为一名藏书家的五个苛刻条件,一笔略过历史上藏书事业的昙花一现和转瞬凋敝,由面及点,将目光聚焦在了范钦和天一阁。

第三节叙议结合地详写范钦倾其一生建立起天一阁藏书基业,由事及理,抛出“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这一深刻命题,并通过范钦为官轶事以及与其他藏书家的对比进行阐释,佐证范钦“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超越时间的意志力”的人格魅力与天一阁延续的关系。

第四节叙述了天一阁的传承,通过藏书遗产继承、钱绣云悲剧、黄宗羲登楼、为编《四库全书》献书这几个故事,引发了作者对珍贵典籍是“藏”还是“传”的思考。

如果说第四节浓墨重写“艰难”,那么第五节则轻描淡写“悲怆”,近代纷至沓来的失窃、大火和战争,使天一阁风雨飘摇,千疮百孔。

尾节通过议论,以小见大,将文章主题由天一阁藏书升华到中国历史文化产业的高度,一连串的问句收束全篇,文化传承任重道远,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什么、实践什么?

六节既独立成章又气势贯通第二部分

围绕天一阁以时间线索追溯其建立、传承、破坏和重建,而全文又以现在—过去—现在的潜在线索,把情、景、事、理贯通融合,由天一阁兴衰推及对历史文化的赞叹和忧思。

二、文化视角:由文题到主题

(一)文题《风雨天一阁》这一标题可拆为“风雨”和“天一阁”两部分。

“风雨”作为全文的触发点,首先指天气,继而象征着沧桑、动荡和艰难。具体表现为登楼的风雨、藏书阁乃至历史文化延续的风雨。一方面,作者在风雨如驻的天气中登阁,将

其视为“登楼的屏障”和“狞厉的仪式”,引出从古至今登阁之艰难。第四节中通过钱绣云悲剧,黄宗羲等大学者登楼的严苛,充分体现登楼经历的风雨。另一方面,历代藏书不过几代便湮没在波诡云谲的历史变幻中,而岿然独存的天一阁自建成以来也饱受偷窃、火灾、战争的磨难;在近代的飘摇浩劫里,那些历经艰辛保存下来的中国文化也都难逃动荡和艰难。

“天一阁”,指范氏藏书阁,全文围绕这一阁楼的建立和维护挥毫泼墨,而在尾声部分,作者赋予它象征意义(“它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以小见大,天一阁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影射出中国历史的壮丽恢弘与跌宕起伏。它们有同样的呼吸和命运,我们都应对其生存、延续和传扬承担责任,倾注思考和行动。

(二)主题由文章标题和行文脉络,即可深入理解散文的主题。

《文化苦旅》中,“文化”为视角和核心,记录一个学者的人文情思。何为文化?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风雨天一阁》使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藏书这一从前没有特别关注的文化领域;思维回溯到经济重心南移后的明清时期,江浙这一书香气息浓厚的地带;认知上升到“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这一高度。

接下来我将论述我所理解的本篇的四个主题和由此引发的思考。

1.赞叹以范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和人格品位。通过现场说故事的演绎方式,赞扬了范钦刚正不阿的品格、冷峻的理性、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由现象到本质,范钦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纵观《文化苦旅》,处处触及中国文人的文化灵魂——《都江堰》歌颂李冰这样“达则兼济天下”、勇担历史使命的仁人志士;《白发苏州》中卓尔不群、安贫乐道、孤傲超然的唐伯虎……中国文人因有了儒家文化的绵延血脉而自觉地忍受磨难、砥砺人格。

2.回顾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感叹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渴求的悲怆和神圣。联想《道士塔》、《莫高窟》等篇目,其主旨是一脉相承的。这部作品从始至终不局限于地域空间,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透析中国文化的内核,史诗性地再现一个“极端艰难、极端悲壮”的文化苦旅。

3.呼吁保护、传播天一阁乃至整个中国的优秀文化。作者在对范家的世代坚守表示感佩的同时,也提出了善意的质疑——“藏”不是终极目的,藏书的关键在于将其广泛传播。在多元文化竞争的社会转型期,挖掘范氏家族的灵魂史,将其袒示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同时我们又面临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传统文化到底该用何种方式健康地传承?不禁联系到对待韩国泡菜申遗事件,与其计较泡菜的原产地在不在中国、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没有韩国的好,不如将目光着眼于挖掘、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采取封闭的态度,更不能不问目的,简单、愚忠式的传递责任,而是要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将其艺术魅力弘扬于现代世界。

4.倡导宁心静气地阅读,从中体会乐趣、汲取文化的养分。这篇写于上世纪末的散文对当今生活充满借鉴意义。正是中国这个历史上满腹经纶的国家,近年来统计数据中人均读书量远远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物质世界斑斓炫目的今天,行色匆匆的快节奏生活、高科技时代快捷化的信息获取,蔓延了浮躁,也使我们和书卷疏离。天一阁的存在,提醒我们自己最

基础、最本真的精神需要——阅读的泥土,让生命有厚度。正如梁晓声散文《用阅读抵抗寂寞》的意旨,唯有宁心静气的阅读才能填充生命的苍白,无论是步履如飞还是百无聊赖,记得给自己留些空白与书独处。阳光正好,微风不躁,于这样的一个午后把心灵叫醒,让墨香流连于指尖,静听思维的奏鸣。

《风雨天一阁》读罢,思考与惊叹并存。无论藏书者所采用的极端方式是否受到世俗大众的理解认同,我们都没有理由去否认藏书者莫大功勋。他们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颠沛流离中有了个歇脚的地方,而这种不遗余力的文化忠贞,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于乱世中余脉延存的支柱力量。但小小的天一阁,承载不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靠一座藏书楼来寄托追思的时候,这个民族的文化,就陷入相当危险的境地了。也许余秋雨推崇天一阁,就是因为它孤独地显现出藏书者极强的文化韧性和它对文化传承者们巨大的示范意义。

三、情趣与理趣:余秋雨式散文风格赏析

(一)多种表达方式错落有致

语言优美,描写、议论、抒情、叙事多种表达方式并用。余秋雨式散文是融学术性、思想性、文化性于一炉的大散文。大散文在取材上不受时空限制,既不拘泥于抒情的滥觞,也不停留于论据的堆砌。散文富有一定哲理性,散发着知识分子的理性意识。同时,语言的清丽典雅,结构的工巧精致,使文章意境深邃充满诗意。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余秋雨式大散文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用这种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二)联想和想象

历史现象还原似的虚拟,如《风雨天一阁》中“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调停了几处官场恩怨……这一切的重量比不上收集来的旧书”作者通过对范钦日常公务的合理想象,虚实结合,增强散文的文学性。又如此文由作者到访天一阁时遇到台风暴雨,联想到历史上学者的登楼之难,想象成天地主持的狞厉的仪式。(三)将历史、文化话题通俗化

他的语言具有理性思辨和审美感悟相融合的风格,不像文学语言那么浪漫,也没有理论语言那样空泛。同时还综合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在大众与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四)独特的视角

他的大多数散文投入了对历史文化的哲学思辨、判断和审视。如在《山居笔记》中的《一个王朝的背影》一篇指出,“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虽然堂皇地传之久远,却包含极大的不公正”;再如评价沈括、秦桧等历史人物,给予客观的审美意识和恢弘气度。

附:我看余秋雨——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