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
奶牛泌乳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

对于广大农村奶 牛养 殖户来说 ,在奶 牛饲养过程 中 , 还 挤乳速度 8 0 ~ 1 2 0次 / mi n , 先挤 后 2个乳头 , 挤到一定 程度 , 再挤 前 2个 乳头 , 然后 再挤 后 , 再 挤前 , 直至挤净 ,全过程在 6 - 1 0 m i n完 成 。挤奶 3次 , d , 白天 间隔 7 h , 夜
黄牛配。 5 奶 牛夜 间管 理
期( 通常是产 前 5 0 ~ 6 0 d左 右 ) 怀孕最后 1 个 月的饲 养 , 必须 依据母 牛的食欲 、 消化及乳房 膨胀 的情 况等 , 给予丰盛 的营 养, 争取做到喂得好 、 喂得巧 。
2 合理搭配饲料 喂 给奶 牛 的饲料 以青绿 多汁 饲料为 主和优 质干草 为基 础, 营养 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 和其 他少量添加剂 补充 。按干
3 保 证 充足 的饮 水
前, 刷拭牛体 1 次, 这样既能保持
液循 环 , 调节体温 , 使奶牛舒适过 采用 白色荧光 灯照明 ,使光
. 一 、、
需 在干奶期恢复补充 。因此 , 干奶期0o= 切忌 大幅度减料 喂养奶 牛体皮 毛清洁光亮 ,又能促 进血 o . ∞ ∞ 9 / J _ I S ∽Z. | I . f ● 0 7 r _ 2 0 - I _ 0 ∞_ 0
牛体 能消耗需 要 ,而且还能增强 其抗逆能力 , 使产奶量 明显提高 。
每晚 2 2时左 右 ,在挤 奶之
奶 3次 , 喂料 3次 。饲 喂顺序按精 料 、 多汁料 、 青 饲料 、 青 贮 料、 干草等给予 , 养成 习惯后不要轻易改变 。 奶 牛在产犊泌乳 、孕育胎 儿过程 中体 内的营养损耗 , 均 牛, 除干奶初 期和 临产 前几天可适 当减 少精料 喂量外 , 一定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几种饲养和管理方法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几种饲养和管理方法奶牛是重要的乳制品生产动物,其泌乳高峰期是指在产后若干天至一个月左右,奶牛产奶量达到最高的时期。
对于奶牛的饲养和管理对于高效利用奶牛的乳制品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一、科学的饲料供给奶牛泌乳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产奶。
科学的饲料供给对于奶牛的乳制品生产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泌乳量来确定饲料的种类和量,保证奶牛每日摄取足够的饲料。
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因为不良饲料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还要根据奶牛的需要,适量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饲料,比如豆饼、饲料玉米等,以满足奶牛产奶期的特殊营养需求。
二、良好的饮水条件充足的清洁饮水对于奶牛的泌乳高峰期至关重要。
在产奶期间,奶牛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产奶需要。
需要保证奶牛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应。
注重饮水设施的保洁,定期清洗消毒水槽和水管,避免因为污染引起奶牛的消化系统疾病。
可以在饮水槽旁边放置一些盐矿,以满足奶牛在泌乳高峰期因为产奶而增加的盐的需求。
三、适宜的环境条件奶牛的泌乳高峰期需要一个安静、干净和通风良好的舒适环境。
需要保证奶牛的休息场所干燥整洁,避免因为潮湿和脏乱而引起奶牛的发病。
要保证休息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因为通风不良而引起奶牛的呼吸系统疾病。
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因为寒冷而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保证奶牛有足够的日照时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节律。
四、定期的体检和疾病预防在奶牛的泌乳高峰期,需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因为产奶而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
特别是要注意乳房的健康,定期对乳房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乳房疾病。
要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因为疾病而引起的产奶量下降。
要定期检查奶牛的体重和体况,及时调整饲料供给,并根据奶牛的需要,对奶牛进行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五、规律的泌乳和挤奶在奶牛的泌乳高峰期,需要保证奶牛规律的泌乳和定期的挤奶。
怎样管好泌乳期奶牛

怎样管好泌乳期奶牛
1、根据泌乳阶艘不同,饲喂不同日粮日粮营养要平衡,饲料应质量好、适口性强、易消化。
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
粗饲料可任其充分采食,精饲料要视产奶量情况添加。
奶牛产后16-100天产奶量迅速上升达到高峰,称为“升乳期”,此期精饲料喂量标准为:日产奶20公斤,喂精料10~20公斤/日;日产奶30公斤,喂8.5~10公斤/日;日产奶40公斤,喂10~12公斤/日。
产后100~210天产奶量逐渐平稳下降,称为“泌乳中期”,此时精料给量标准应调整为6-7公斤/日。
产后210天至停乳,称为“泌乳后期”,这时精料喂量可视奶牛体况和产奶量而定,一般每产3公斤奶饲喂1公斤精料。
2、精饲料配方要合理泌乳奶牛精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48.5%,小麦麸25%,花生饼10.5%,豆粕10%,食盐1%,碳酸氢钠2%,骨粉2%,预混料1%。
精料中可加入2%碳酸氢钠混合饲喂,以预防瘤胃酸中毒后酮血病的发病。
3、要调整饲喂方法增加饲喂次数,每天2次上槽,3次挤奶,饲喂时先粗饲料后精饲料,饲料要少量勤添。
同时,在运动场设补饲槽,放青贮料或干草粉,让奶牛自由采食。
4、饲料品种要多样化除供给常规性精、粗饲料外,还要供应充足的块根类饲料(如马铃薯、胡萝卜、甘薯、甜菜等)和糟渣类饲料(如淀粉渣、豆腐渣、酒糟、醋糟等),可起到**奶产量和催乳的目的。
块根类饲料喂时应切成大小
适中的片状或块状,防止牛食道梗塞。
糟渣类饲料配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每头乳牛每天喂鲜糟渣10-15公斤为宜。
5、做到“三稳定一安静”
即每天饲喂时可、饲料品种和饲喂数量要相对稳定,环境要保持安静,防止产生应激反应。
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

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1 泌乳初期的饲养奶牛分娩后15-20d左右为泌乳初期,也叫恢复期,奶牛食欲减退,消化机能差,生殖器官尚未复原,乳房水肿。
为促进奶牛体质恢复,保证恶露排尽,减轻乳腺机能活动,在产犊后3d以内只喂品质优良且易消化的千草,4-5d以后在日粮中加入精料O.1~lkg。
以后每2-3d再增加一些,但每1d增加的精料最多不超过1.5kS。
为了防止奶牛产后瘫痪,产后3-5d内,每次挤奶不要挤净,尤其是产后第一次挤奶,挤1.5-2kg初乳能满足牛犊需要即可。
以后每次逐渐增加,到第5d则全部挤出。
但对低产奶牛或产后乳房没有臌胀的母牛,产后则可挤净。
对于产后水肿厉害的奶牛,挤奶前后均用温毛巾热敷(45℃~50℃左右)乳房,并在挤奶后按摩乳房10~15秒,以防止引起乳房炎。
2 泌乳盛期的饲养泌乳盛期一般在产后20-60天左右,高产奶牛可延续到3个月。
奶牛产犊后20d左右体质巳得到恢复,是提高产奶量的最佳时期。
在此期生产上通常采用“预付”饲养来催奶,即饲喂日粮,除按奶牛实际产奶的营养需要(每产3-4kg,给Ikg精料)供应外,每1d再增加1-2 kg精料来引导奶量上升。
只要奶牛产奶量能随采食量的增加而继续上升,就继续增加饲料,直至增料后奶量不再上升时,开始减料,减料速度要慢,逐渐减至与产奶量相适宜为止。
全期优质粗饲料任其自由采食,并适当给予多汁饲料。
采用“预付”饲料法,也要注意奶牛的膘情,防止过肥。
在泌乳盛期,应加强挤奶和乳房按摩,增强运动和牛体刷拭,并保持牛舍清洁卫生。
3 泌乳后期的饲养泌乳盛期过后至干奶前称为泌乳后期。
此期,大多数奶牛已到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奶牛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以供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在这阶段要保持奶牛有旺盛食欲,饲喂大量青绿多汁的饲料,以稳定产奶量,减缓奶量下降速度,每1-2周调整一次精料给量。
但日粮种类不宜多变,挤奶次数也不宜轻易减少,要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否则会引起奶量急剧下降。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几种饲养和管理方法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几种饲养和管理方法奶牛的泌乳高峰期是奶牛生产周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保证奶牛的产奶水平和生产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在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和管理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饲养管理1. 合理的饲料配方在奶牛泌乳高峰期,奶牛的饮食需要更加关注,饲养场需要根据奶牛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方。
可以适当增加含能和蛋白质的饲料,以满足奶牛产奶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2. 定期饲喂在泌乳高峰期,奶牛需要保持规律的饲喂时间,保证每天都能够按时、按量地喂食。
这样可以保证奶牛的胃肠道健康,防止因为饲料过多或过少导致产奶量下降。
3. 提供充足的水源水是奶牛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泌乳高峰期更是如此。
饲养场需要保证奶牛随时都能够饮用到清洁、充足的水源,以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和产奶水平。
二、健康管理1. 定期体检在奶牛泌乳高峰期,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饲养场需要定期为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体重、泌乳量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疾病的检测和预防措施的采取。
2. 疾病防治泌乳高峰期的奶牛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因此饲养场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
定期消毒饲料槽、饮水设备等,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的传播。
3. 合理的生产管理在奶牛泌乳高峰期,饲养场需要保持良好的生产管理,包括合理的泌乳间隔、定期更换产奶室的垫料、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奶牛受到过大的压力和惊吓等。
三、环境管理1.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在奶牛泌乳高峰期,环境温度对奶牛的影响非常大。
饲养场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防止高温或低温对奶牛的影响,以保证奶牛产奶的水平。
2. 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饲养场需要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包括干净的牛舍、柔软的垫料、充足的休息时间等,以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和产奶水平。
3. 保持牛舍的清洁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一环。
饲养场需要定期清理牛舍,更换垫料,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牛舍内的细菌、病原体对奶牛的影响。
泌乳盛期奶牛的饲喂技巧

泌乳盛期奶牛的饲喂技巧
在乳房泌乳盛期的奶牛中,饲喂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直接影响到产奶量及品质。
每个奶牛的饲喂都应个性化的安排,通过5种关键的饲喂技巧可以有效的提高奶牛的生产
效率。
首先,要根据每头牛的体型、体重、用奶期限及产期等情况灵活安排奶牛的饲喂,以
保障每头牛每天摄入足量的磷、钾、钙,以及维生素A和D等营养元素。
同时,要求每头
牛每天至少2次进行饲喂。
其次,奶牛设计专属的饲料流质化工程,特别是添加豆粕、玉米、小麦、米麸粉、油
脂等多种天然饲料,使奶牛粮的混合细度降低,可以改善其食用习惯,从而增加牛的饲喂量。
再者,流质化的牧草饲料营养更加全面,丰富的膳食营养可以提高牛的产奶量,有助
于牛的身体健康。
此外,牧场还要注意奶牛放牧时间,给予足够的休息、锻炼时间,丰富环境。
当放牧
质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促进牛的食欲,提高产奶量和品质。
最后,要给予牛足够的药物治疗,保持奶牛的健康。
能够早期发现牛的疾病,以及及
时有效的治疗,保障牛的健康,提高牛的生产效率。
以上就是乳房泌乳盛期奶牛的饲喂技巧,要想保证每头牛的饲喂,并且保证每头牛都
有足够的营养,安排饲喂计划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饲喂牛粮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上述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与营养含量,有助于提高质量和产量,有利于牧业发展及收
益增加。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几种饲养和管理方法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几种饲养和管理方法奶牛的高产期是指奶牛处于泌乳高峰期的时间段,通常为哺乳后60-100天。
在这一阶段,奶牛的产奶量较高,饲养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奶效率和健康状况。
在奶牛泌乳高峰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饲养和管理方法来确保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
以下是几种在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1. 合理的饲料供应在奶牛泌乳高峰期,奶牛的饲料需求量较大,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满足奶牛的生产需要。
合理的饲料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奶牛的泌乳量与其饲料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2)合理的饲料组合:奶牛在泌乳高峰期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因此需要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奶牛的各种营养需求。
(3)定时定量的饲料供应:在奶牛泌乳高峰期,需要定时定量地为奶牛提供饲料,避免因饲料供应不足或过剩而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效率。
2. 精细的管理和观察在奶牛泌乳高峰期,需要进行精细的管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问题,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效率。
精细的管理和观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的体温测量:定期测量奶牛的体温,及时发现奶牛是否有发热现象,如有发热现象则需要及时处理。
(2)定期的产后检查:定期检查奶牛的产后情况,包括产后恶露情况、乳房发肿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并发症。
(3)观察奶牛的进食和饮水情况:观察奶牛的进食和饮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奶牛的饮食问题。
(4)观察奶牛的产奶情况:观察奶牛的产奶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乳房发炎等问题。
3. 保持舒适的生产环境在奶牛泌乳高峰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以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效率。
保持舒适的生产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牛舍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对奶牛产奶的不利影响。
(2)保持牛舍的清洁:定期清洁牛舍,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以预防奶牛疾病的发生。
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奶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种类之一,奶牛的泌乳期是牧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泌乳盛期的饲养与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饲养与管理两方面对奶牛泌乳盛期进行详细介绍。
一、饲养(一)饲料供给1. 添加高蛋白饲料。
泌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泌乳和生长,因此在饲料中要添加一定比例的高蛋白饲料,如豆粕、玉米饼等。
3. 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奶牛在泌乳期需要大量的饲料来支撑高产的泌乳,因此饲料的新鲜和干燥对于奶牛的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要定期清理饲料存放地点,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二)水的供给1. 保证水源的清洁。
奶牛在泌乳期需要大量的水来支持泌乳和生长,因此需要定期清洁饮水设施,保证水源的清洁和卫生。
2. 不断补充水源。
奶牛在泌乳期的饮水量会比平时增加,因此需要不断补充水源,保证奶牛的饮水量充足。
(三)饲料管理1.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避免发霉和变质的饲料被喂给奶牛。
2. 合理安排饲料喂养时间和次数。
合理安排奶牛的饲料喂养时间和次数,保证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供给充足,避免过量或者不足的饲料喂养。
二、管理(一)环境管理1. 保持牛舍的干燥和通风。
泌乳期的奶牛需要一个干燥和通风良好的牛舍环境,这样可以减少奶牛因潮湿和闷热而生病的机会,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
2. 做好草料的存储和管理。
泌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饲料来支持泌乳和生长,因此需要做好草料的存储和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
避免发霉和变质的饲料被喂给奶牛。
(二)健康管理1. 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
定期对泌乳期的奶牛进行体检,保持奶牛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饲养管理技术
• • • •
•
•
2、泌乳奶牛主要生理变化 2.1泌乳变化规律 2.1.1奶牛产后产奶量一般逐日增加。 2.1.2产后20天左右出现产奶高峰,一般奶 产量比初乳期提高30%左右。 如果按奶牛泌乳期计算,产奶高峰期一般在 第二个泌乳月(大约8~10周),但个体差 异较大,高产牛可持续到100-120天。 2.1.3高峰后3~5个月,为产奶平稳期,高 产奶牛产奶量基本保持不变,但营养状况较 差或中低产奶牛每月可能下降3%~5%。
泌乳周期与泌乳曲线 泌乳奶牛主要生理变化 --泌乳量变化规律 --干物质进食量变化规律 --体重变化规律 饲养管理目标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复习思考题】 1、奶牛泌乳变化规律是什么? 2、奶牛产后最大采食量对产奶量 有什么严重影响? 3、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目标 4、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包括哪 几个方面?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2.1.4到了第6~10个泌乳月,奶牛产奶量 都有所下降。但高产奶牛不下降或下降 的很少;营养状况较差或中低产奶牛每 月可能下降3%~5%甚至7%~8%。 高产奶牛 根据我国奶牛评定标准,初产牛305天产 乳量达到5000kg,成母牛达到7000kg 以上,乳脂率3.4%,称为高产奶牛。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
3、饲养管理目标 根据产奶曲线,适时调整粗精饲料 搭配,平衡营养,科学饲养。 保证奶产量高产稳产。 减少疾病发生。 保证产后奶牛适时发情、配种受胎。 延长奶牛使用年限。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
4、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 4.1日粮组成多样化 泌乳期间,奶牛日粮组成必须多样化, 才能满足产奶需要。 粗料组成不少2~3种,混合精料的组成 不少于3~5种。 4.2精、粗饲料搭配合理 奶牛的日粮,以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为 基础,供应不足的营养物质,用精料和 其他饲料添加剂进行补饲。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4.8防暑防寒 奶牛最适外界温度为12~15℃。 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奶牛采食量 明显减少,日产奶量下降33%。 当环境温度高于40℃时,日产奶量下 降50%。因此夏季特别注意防暑。 冬季必须搞好牛舍的防寒保温工作,饮 水温度在12℃以上;日粮比平时饲养 标准高10%~20%。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2.3体重变化规律 泌高峰期,由于产奶量上升快,而奶牛最 大采食量滞后,奶牛能量处于“负平衡”。 为了维持产奶量,奶牛必须消耗体重以满 足产奶量。 据测定,每消耗1kg体重,约产7kg奶。 能量“负平衡”,奶牛就会掉膘减重,严 重者体况与产奶量都会减少,甚至患病。
•
• • • •
1.2母牛泌乳是一个繁殖性状,与 其发情、配种、妊娠、产犊等生产 环节密切相关,并互相重叠。 1.3泌乳阶段的划分 奶牛的一个泌乳周期包括两阶段 泌乳期(约305天) 干奶期(约60天)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1.3泌乳曲线 奶牛在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 过程中,产奶量呈一定规律性的 变化。 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 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泌乳期奶牛 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为泌 乳曲线。
谢 谢
奶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尚文博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1、泌乳周期 1.1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了成年 母牛阶段,开始了周而复始的生产 周期。 乳用母牛主要生产性能是产犊与泌 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是围绕着产 犊与泌乳进行的,因而一般称为泌 乳周期。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 •
4.5充足饮水 日产奶50kg的奶牛,每天约需饮水100~150 L,一般奶牛每日也需50~70L,如饮水不足, 就会直接影响产奶量。 4.6适当运动 奶牛每天一般应有2~3小时的户外运动。 4.7刷试牛体与修蹄 刷试牛体有利于牛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定期修蹄能减少蹄病发生。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2.2干物质进食量变化规律 奶牛产后20天左右达到产奶高峰。但 产后的最大采食量在产后70~100天达 到,比产奶高峰迟到50—80天。 奶牛采食量迟到,营养物质远远满足 不了产奶的需要,往往要消耗体组织 (体重)满足奶牛产奶需要,因次能 量会“负平衡” 。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
4.3科学饲喂 “定时定量,少喂勤添”。 按不同泌乳阶段牛群及其平均体重、 平均产乳量和平均乳脂率配合日粮。 并灵活掌握,适当调整。 4.4饲喂次数与顺序 每天3次挤乳、3次饲喂。 饲喂顺序一般是“先粗后精”、“先 干后湿”、“先喂后饮” 。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3.9注意挤奶卫生 擦洗按摩乳房后,要立即挤乳,并且 每头牛在6~10分钟内挤完。 每挤完一头牛的乳,应分别称重,作 好记录。 患乳房炎的牛应在最后挤乳。 挤完奶用消毒液浸泡乳头消毒。
•
•
•
• •
第五节 泌乳奶牛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
• • • • • •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