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GDP)预测与分析

合集下载

26省市GDP排行榜

26省市GDP排行榜

去年26省市GDP增速超10% 总量超万亿省市14个[导读]各地经济数据公布,全国26省市去年GDP增速超10%,总量超万亿省份共14个,广东、江苏、山东超3万亿蝉联前三,安徽新晋入榜;除山西外,所有省市实现“保八”。

2009年个省(区、市)GDP总量图表: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新华社发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记者孙丹)随着全国2010年地方“两会”全部闭幕,各省(区、直辖市)2009年的“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

纵观各地公布的数字,2009年我国又有1个省份(安徽)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4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

去年,我国经济超额完成“保八”目标,而各省份中就有26个GDP增速超过10%,除山西省外(预计GDP增长6%左右),全都实现“保八”。

2009年,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巩固“三万亿俱乐部”的位置,并稳居前三甲(其中广东接近4万亿元),内蒙古去年实现GDP 9725.78亿元,距“万亿”只有一步之遥,增速更是达到16.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8.2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广东 39082亿元增速9.5%广东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见事早、行动快、出拳重,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完成生产总值3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40748元、增长8.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江苏 34061亿元增速12.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折合6475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9亿元,增长1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3805.3亿元,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 2198.5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分别增长9.2%和8.5%。

西藏可行性分析报告

西藏可行性分析报告

西藏可行性分析报告概述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自治区之一,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藏的发展前景。

本报告将对西藏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

经济分析西藏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这对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西藏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开发旅游业来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西藏还有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可以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来增加地区收入。

旅游业发展西藏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藏传佛教文化。

近年来,西藏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重要贡献。

然而,西藏的旅游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等,需要进一步改善。

文化保护与传承西藏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地之一,藏传佛教文化、藏族传统文化等深受世人喜爱。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西藏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保持文化的纯正性和独特性,使其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会问题西藏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贫困问题。

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支持力度。

发展策略为了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西藏旅游。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提升西藏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加大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投入,加强对藏传佛教文化、藏族传统文化等的保护力度,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加强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结论西藏作为中国重要的自治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

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

2004年2003年10年生产总值10年平均值220.34185.093936.95393.695466.1390.29859.77985.977537.11445.3611930.471193.047819.66713.9615372.181537.2181688.491399.8331349.333134.9331677.81426.3434963.093496.3092209.091886.3541281.144128.1143081.912556.0256149.965614.9963034.582555.7259311.65931.163122.012662.0863844.676384.4673110.972578.0366976.626697.6623571.372855.2368785.146878.5143456.72807.4169670.846967.0843433.52821.1169914.266991.4263175.582587.7272771.767277.1763041.072388.3880850.828085.0824750.64057.481181.058118.1054759.33923.1191292.519129.2516033.215007.21107487.4710748.7475763.354983.67109192.7110919.2715633.244757.45116072.0911607.2095641.944659.99116502.7411650.2746379.635333.09127187.9212718.7928072.836694.23132740.6813274.06866726002.54135602.0913560.2098477.636921.29155218.4315521.8438553.796867.7170505.8517050.58511648.79705.02208403.1320840.31315021.8412078.15292518.929251.8915003.612442.87303838.9430383.89418864.6215844.64348201.9334820.1931679231395373252915.04325291.5045416.864501.2104932.743210493.2743218864.615844.6348201.9334820.193220.34185.093936.95393.6957856.036604.07144490.839414449.08394数据0%10%20%30%40%50%60%70%80%90%100%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市天津市江西省陕西省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51015海南省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湖南省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系列5系列6新疆维内系列6系列7系列8系列9系列1000200000030000004000000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年平均值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年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04年国民生产总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1101928陕西省黑龙江省北京市湖北省四川省辽宁省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系列10系列9系列8系列7系列6系列5系列4系列3系列2系列120253035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系列5系列6系列7系列8系列9系列10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吉林省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11年。

2010年31个省市GDP排名

2010年31个省市GDP排名

2010年各省市GDP,最终排名各地公布去年GDP数据28省超全国增速1、广东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5、河南预计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达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

6、河北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实现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河北省GDP正式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行列,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7、辽宁预计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到2010年末,预计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8、四川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010年四川省GDP达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西藏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2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70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4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41.6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378.98亿元,增长12.0%2012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沉着应对复杂的维稳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积极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保稳定、促增长、控物价、抓改革、扩开放、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经济增长快、投资增长快,财政税收增幅高、外贸出口增幅高,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全区上下安定团结、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2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70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4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41.6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378.98亿元,增长12.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36元,增长10.4%。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1.5%、34.5%、54.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持平,第三产业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5%。

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3.4%。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3.9%。

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大类看,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分别比上年上涨6.9%、1.5%、4.3%、1.5%、0.9%、1.2%、0.3%和1.4%。

西藏2011年经济发展数据

西藏2011年经济发展数据

西藏2011年经济发展数据(GDP达605亿元)2012年02月01日 08:45 来源:西藏日报[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2011年西藏自治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亿元,增长12.6%,税收突破95亿元,增长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7亿元,增长49.2%。

2011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03月30日1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12年3月15日(点击查阅更多2011年各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沉着应对复杂的维稳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采取有效举措积极应对和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我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605.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3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09.54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21.94亿元,增长11.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77元,增长11.3%。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2.3%、34.6%、53.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0%。

其中: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4.7%。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3%,消费品价格上涨5.2%。

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大类看,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分别比上年上涨9.1%、2.7%、2.8%、1.9%、2.8%、2.2%、0.7%和6.3%。

02-11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02-11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2002年各省GDP排名(不含港澳台)总GDP排名GDP值(亿) 人均排名人口(万) 人均GDP值(万)1 广东11000 6 8642 1.27292 山东10500 8 9079 1.15653 江苏10000 5 7438 1.34444 浙江7400 4 4677 1.58225 河南6000 16 9256 0.64826 河北5500 12 6744 0.81557 上海5400 1 1674 3.22588 湖北5000 11 6028 0.82959 四川4800 23 8329 0.576310 辽宁4600 9 4238 1.085411 湖南4200 15 6440 0.652212 福建4100 7 3471 1.181213 安徽3500 20 5986 0.584714 北京3130 2 1382 2.264815 云南2300 26 4288 0.536416 黑龙江2200 18 3689 0.596417 江西2200 27 4140 0.531418 广西2200 28 4489 0.490119 吉林2100 13 2728 0.769820 山西2000 17 3297 0.606620 陕西2000 25 3605 0.554822 天津1900 3 1001 1.898123 重庆1800 21 3090 0.582524 新疆1600 10 1925 0.829925 甘肃1100 29 2562 0.429426 贵州1100 31 3525 0.312127 内蒙古950 30 2376 0.399828 海南600 14 787 0.762429 宁夏330 19 562 0.587230 青海300 22 518 0.579231 西藏150 24 262 0.57252003年GDP数据1、广东——13449.93——13.6% 7954.22万人1624.39亿美圆2、江苏——12451.80——13.5% 7405.8万人1503.84亿美圆3、山东——12430.00——13.7% 9125.0万人1501.21亿美圆4、浙江——9200.00——14.0% 4679.6万人5、河北——7095.40——11.6% 6769.4万人856.93亿美圆6、河南——7025.93——10.5% 9667万人848.54亿美圆7、上海——6250.81——11.8% 1341.8万人754.93亿美圆8、辽宁——6002.50——11.5% 4210万人724.94亿美圆9、四川——5456.30——11.8% 8700.4万人658.97亿美圆10、湖北——5395.91——9.3% 6001.7万人651.68亿美圆11、福建——5241.73——11.5% 3488万人633.06亿美圆12、湖南——4633.73——9.6% 6662.8万人559.63亿美圆13、黑龙江——4433.00——10.3% 3815万人535.39亿美圆14、安徽——3973.20——9.2% 6410万人479.86亿美圆15、北京——3611.90——10.5% 1456.4万人16、江西——283017、广西——2733.21——10.2% 4857万人330.10亿美圆18、吉林——2521.80——10.2% 2703.7万人304.57亿美圆19、云南——2458.80——8.6% 4375.6万人296.96亿美圆20、山西——2445.60——13.2% 3314.29万人295.36亿美圆21、陕西——2398.58——10.9% 3689.5万人289.68亿美圆22、天津——2386.94——14.5% 1011.30万人288.78亿美圆23、重庆——2250.11——11.4% 3130万人271.75亿美圆24、内蒙古——2092.86——16.3% 2379.61万人252.76亿美圆25、新疆——1875.00——10.8% 1933.95万人226.45亿美圆26、贵州——1344.31——10.1% 3869.66万人162.36亿美圆27、甘肃——1301.06——10.1% 2603.34万人157.13亿美圆28、海南——698.30——10.5% 810.52万人84.34亿美圆29、青海——390.16——12.1% 533.8万人47.12亿美圆30、宁夏——385——12.2%580.3万人46.5亿美圆31、西藏——184.59——12.1% 270.17万人人均GDP达6874元2004中國各省(31個)GDP排名2004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GDP總量排名(香港澳門台灣除外)名次名稱GDP總量(RMB)比上年增長1 廣東16040億元14.2%2 山東15490.7億元15.3%3 江蘇超過15000億元14%以上4 浙江11243億元14.3%5 河北8836.9億元12.9%6 河南8815.09億元13.7%7 上海7450.27億元13.6%8 遼寧6872.65億元12.8%9 四川6556億元12.7%10 湖北6320億元11.5%11 福建6053億元12.1%12 湖南5612.26億元12.0%13 黑龍江5303億元11.7%14 安徽4812.7億元12.5%15 北京4283.3億元13.2%16 江西3500億元13.2%17 廣西3320.10億元11.8%18 山西3042.4億元14.1%19 雲南2959.48億元11.5%20 吉林2958.21億元12.2%21 天津2931.88億元15.7%22 陝西2883.5億元12.9%23 內蒙古2700億元20.0%24 重慶2650億元12.0%25 新疆2203億元11.4%26 貴州1591.9億元11.4%27 甘肅1540億元11%28 海南790.12億元10.4%29 青海465.73億元12.3%30 寧夏460.3億元11.%31 西藏200億元2003年為150億元2005年中国各省GDP排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单位(亿元人民币)01.台湾28544左右02.广东21701.2803.山东18468.304.江苏18272.1205.香港14000-15000(2004年为12820亿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06.浙江1336507.河南10535.208.河北10116.609.上海912510.辽宁792011.四川7385.112.北京6814.513.福建648714.湖南623715.湖北600016.黑龙江551017.安徽5375.818.江西407019.广西4063.320.山西4000(超过)21.内蒙3822.722.陕西3674.7523.天津3663.8624.吉林3614.9225.云南3400(预计)26.重庆3069.127.新疆2680(预计)28.贵州1910(预计)29.甘肃1894(预计)30.澳门900-1000(2004年为827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31.海南903.632.青海543.233.宁夏525(预计)34.西藏250.4最新2006年各省GDP对比排名2006年各省GDP对比!名次省份GDP(亿)增长率01 广东省25969 14.1%02 山东省21700 15.0%03 江苏省21548 15.0%04 浙江省15649 13.9%05 河南省12464.09 14.0%06 河北省11631.7 13.2%07 上海市10297.17 12.2%08 辽宁省9257 13.0%09 四川省8367.82 12.3%10 北京市7720.31 12.1%11 福建省7501.64 13.4%12 湖北省7497.17 12.1%13 湖南省7493.17 12.0%14 黑龙江6216.84 12.0%15 安徽省6141.88 12.9%16 广西4801.99 13.5%17 山西省4746.52 11.7%18 江西省4609.85 12.3%19 内蒙古4790.11 18.6%20 陕西省4382.83 12.5%21 天津市4337.74 14.4%22 吉林省4249.22 13.0%23 云南省4001.86 11.9%24 重庆市3840.84 12.3%25 新疆3063.15 11.2%26 贵州省2259.67 10.1%27 甘肃省2246.00 10.6%28 海南省1052.43 12.5%29 宁夏706.98 12.4%30 青海省641.05 12.2%31 西藏290.05 13.4%2007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含港澳台省市年GDP(亿人民币)增长率% 人均GDP(人民币/美元)1 广东30673 14.5 32475 /42732 台湾26611 4.46 /160003 山东25887.7 14.3 27723 /36484 江苏25560.1 14.8 33652 /44285 浙江18638.4 14.5 37110 /48836 河南15220 14.4 15000 /20037 香港14350.6 6.3 /298008 河北13863.5 12.9 20033 /26359 上海12001 13.3 65000 /855210 辽宁11021.73 14.5 24645 /324211 四川10505.3 14.2 11613 /152812 福建9160.14 15.1 25424 /334513 湖北9150 14.5 15000 /197314 湖南9145 14.4 14405 /189515 北京9006.2 12.3 56044 /737016 黑龙江7077.2 12.1 19000 /250017 安徽7345.7 13 12005 /158018 内蒙6018.81 19 25352 /3335.719 广西5885.88 14.9 12300 /161820 山西5696.2 13.6 1458521 江西5469 13 1201022 陕西5369.85 14.3 1338523 吉林5226.1 16 1915724 天津5018.28 15.1 45767 /602225 云南4721.77 12 955026 重庆4111.8 15.6 15200 /200027 新疆3494.42 12 16425 /216228 贵州2710.28 13.7 735929 甘肃2699.2 11.5 991730 海南1229.64 14.5 1482431 澳门991.7 27.3 /3600032 宁夏834.16 12.5 1336833 青海760.96 12.5 1329134 西藏342.19 12 12000 /1579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含港澳台:1 广东35696亿元2 山东31072.1亿元3 江苏31000 亿元台湾3932亿美元4 浙江21486.9亿元5 河南18200亿元6 河北16188.6亿元香港2238 亿美元7 上海13698.15亿元8 辽宁13461.6亿元9 四川12506.3亿元10 湖北11330.38亿元11 湖南11156.64亿元12 福建10863亿元13 北京10488亿元14 安徽8874.2亿元15 黑龙江785616 内蒙古7600万亿17 广西7171.58亿元18 山西700019 山西6851.32亿元20 吉林6424亿元21 江西6480亿元22 天津6354.38亿元23 云南5700.1亿元24 重庆5098亿元25 新疆4203.41亿元26 贵州335027 甘肃310028 海南1466亿元澳门192亿美元29 宁夏1070亿元30 青海960亿元31 西藏3922009年GDP数据名次GDP(亿元)增长(%)常驻人口(万人)人均GDP (元)1 广东37775.49 5.83%9449399782 山东33621.328.20%9367358933 江苏33478.76 10.45%7625439074 浙江22716.98 5.73%5060448955 河南19724.737.16%9360210736 河北17067.99 5.44%6943245837 辽宁14696.239.18%4298341938 上海14344.73 4.72%1858772059 四川14050.7812.35%81271728910 湖北12566.05 10.91%56992205011 湖南12299.85 10.25%63551935512 福建11855.08 9.14%35813310613 北京11469.28 9.36%16337023414 安徽10191.48 14.85%61181665615 内蒙古8967.52 15.55%24053728716 黑龙江8257.24 -0.63%38242159317 广西7903.4710.21%47681657618 陕西7752.2013.8%37482049719 吉林7072.2510.09%27302590620 天津7068.569.52%11156339521 山西7050.38 1.62%33932077922 江西6954.127.32%43681592123 云南6178.258.39%45141368724 重庆5693.58 11.73%28162021925 新疆4005.41 -4.70%20951911926 贵州3662.43 9.88%3975921427 甘肃3373.78 6.23%26191288228 海南1585.19 8.65%8451876029 宁夏1198.15 11.98%6101964230 青海1012.69 5.38%5521834631 西藏434.3410.80%284152942010年GDP数据1、广东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篇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篇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篇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篇值此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回顾历史进程,展示伟大成就,全面立体的向全国人民展现社会主义新西藏。

今天作者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的优秀内容,感兴趣的快来和作者一起学习吧!希望作者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一西藏的变化岁月如歌却因发展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从城市中心到田间地头从教育新城到产业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改善触目所及这片崛起的高原大地沐浴在改革春风中焕发出勃然生机与活力在照片里回望过去充实现在对新时代的西藏发展怀抱憧憬四十年改革开放西藏欣欣向荣西藏蓬勃发展西藏走进新时代藏族群众在过林卡(1982年6月)阿多摄202X年雪顿节期间拉萨市民和游客在罗布林卡享受假日时光。

洛桑唐斌次旺旦增西旦摄1980年,西藏电视事业有了发展,拉萨市不少居民买了电视机,参木觉一家正在看电视。

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

新华社记者刘东君摄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乂一代的西藏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挥洒青春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城镇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舒心,在便捷的出行里坐上火车去北京。

202X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202X年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2X年12月嘎隆拉隧道贯通拉林高等级公路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奋斗下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为起点从单一公路交通方式到综合交通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一条条神奇的天路正在雪域高原不断延伸开来纵横交错的柳梧立交桥收获,在红火的产业里1985年6月冲赛康市场华润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昌都卡若区生产线一角。

非公有制经济从弱到强市场发育越来越快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来自国内外游客在鲁朗林海观景台欣赏美景202X年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9月初的地球第三极暨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介会上西藏就推出今冬明春冬游西藏优惠政策大数据里,看西藏的 40年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综合实力全面提升202X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1978年增长倍年均增速%人均GDP达到39259元比1978年增长倍年均增速%通车后的拉林[Wj等级公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与分析 摘要:本文以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有关GDP的预测与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和构建西藏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模型,以了解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现状、预测未来经济总量和分析影响国民生产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西藏国内生产总值提出了建议。因此本文建立了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自治区未来若干年的GDP进行了预测,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对西藏自治区1978年~20012年的GDP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对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就注意这几个因素,同时增加出口,适量控制进口,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为了提高GDP产值,本文给出了加强西藏以工业投资为主的长期产业投资、促进农牧业快速发展和加快现代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 GDP ARIMA 预测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被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GDP公布的形式有2种,一种是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1】例如在2008年卷起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准确的分析GDP,便可以准确的把握经济宏观走势。同时自从1985年国家统计局建立起相应的核算制度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准确的分析预测GDP,具有经济宏观战略意义。 伴随着西藏自治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13上半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29.59亿元,增长12.0%,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999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28元,增长12.9%。【2】目前西藏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代化推进的主线基本上是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由第一产业为主导走向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区域成长发展历程【3】,2012年西藏国民经济总量为701亿元,是解放初期的105倍,而关于西藏经济总量分析和预测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对西藏自治区的GDP进行预测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国有关GDP预测与分析的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研究很多。如宋丽红(2012年)用线性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发现东西部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GDP差距并不大,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GDP差距逐渐加大;王小鲁等(2004)通过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考察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和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同时也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何艳等(2007)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我国地区GDP差距原因。 同时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GDP的预测,方法众多,不同的学者研究的方法不同。徐先金等(2004)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上海市实际利用外资,但精度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梅芳丽等(2007)利用遗传算法预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张德志,宫宁生(2008)利用径向函数网络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进行预测研究;利用非参数回归建模预测的,刘亮, 2

孙朗成(2009)利用非参数回归建模对我国的GDP进行预测,也有利用蚁群、聚类算法和RBF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比较复杂;2006年海明郭提出了一种新修改的ARIMA模型,并用它预计1978-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预测实验数据表明,改性AR、MA模型可以提供更准确地预测比传统的ARIMA模型。 ARIMA模型是一种著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又称为box-jenkins模型、博克思-詹金斯法。是用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由美国统计学家Box和Jenkins于1970年首次提出,是作为现代数据处理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实际工程领域中,它要求建模所用的观测数据样本不少于20个,而且历史数据越多越准确,建模预测结果也越可靠【4】。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序列,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序列。而模型一旦被识别后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来预测未来值。由于一般预测大多是时间序列,建立预测模型所需要的原始数据不多,容易采集且方法简便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ARIMA模型逐渐成为经济预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目前,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由Box和Jenkins提出的Box-Jenkins递推预报方法;第二种是基于Brockwell和Davis以Hilbert空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提出的射影预报方法;第三种是最优滤波理论【5】。本文采用的ARIMA模型即是Box和Jenkins提出的Box-Jen-kins法中的一种预测模型。而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地区GDP进行ARIMA建模预测,得到了良好的预测数据。因此本文采用ARIMA建模进行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 关于时间预测的软件主要有Eviews、SPSS和Excel。【6】其中SPSS是社会经济统计软件包,在主成分分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能用来做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而Eview是专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时序数据的分析能力较强;Excel有着强大的计算功能和数学处理功能,但前两者都需要使用者具备较好的数学知识。本文主要采用软件SPSS17.0做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数据收集、比较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以了解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现状、预测未来经济总量和分析影响国民生产的因素,在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收集西藏自治区GDP方面的指标数据,通过构建西藏自治区GDP预测模型,以了解了解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因子分析了解分析影响国民生产的因素,并给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为主,在对文献资料和数据收集、阅读、整理、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和借鉴国内外有关就业胜任力及大学生胜任力的研究成果,建立ARMA模型。 同时本文所要建立的ARMA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是研究时间序列和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的一种重要方法。【8】建构的步骤主要分为4步,首先,判断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经常采用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方法来判断该序列的平稳性(如果该序列为非平稳序列,这时应对该时间序列进行差分,同时分析差分序列的相关图以判断差分序列的平稳性,直至得到一个平稳序列);第二步,在平稳时间序列基础上识别ARMA模型阶数p和q,在建立ARMA模型时,时间序列的相关图

问题研究 影响因素研究和数据收集、分析 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 3

和偏相关图为识别模型参数p和q提供了信息;第三步,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下进行参数的估计和检验;最后进行模型预测。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数据收集 借助于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CNKI中《西藏统计年鉴》已有的关于西藏GDP和经济方面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得到了1978年-2012年西藏GDP数据(部分数据见图表1)。 年份 GDP(亿元) 年份 GDP(亿元) 年份 GDP(亿元) 1978 6.65 1990 27.7 2002 162.04 1979 7.3 1991 30.53 2003 185.09 1980 8.67 1992 33.29 2004 220.34 1981 10.4 1993 37.42 2005 248.8 1982 10.21 1994 45.99 2006 290.76 1983 10.29 1995 56.11 2007 341.43 1984 13.68 1996 64.98 2008 394.85 1985 17.76 1997 77.24 2009 441.36 1986 16.93 1998 91.5 2010 507.46 1987 17.71 1999 105.98 2011 605 1988 20.25 2000 117.8 2012 701 1989 21.86 2001 139.16 图表1 1952年-2012年西藏GDP数据部分数据 (二)数据描述性分析和处理

图表2 1978-2012年西藏自治区GDP统计数据图表 在1978-2012年GDP数据的基础上,画出GDP统计数据图表(见图表2),发现GDP随时间的增长呈指数趋势,由于GDP带有很强的趋势成分,而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利用ARMA模型对其周期成分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对此类的数据先进行消除趋势性的处理,然后建立ARMA模型。同时对原始序列(GDP数据)作对数处理和作二阶差分处理,对GDP数据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经单位根检验,得到lny的二阶差分折线图和自相关与偏相关图(见图表3和图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