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直线导轨副反向器的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运动精度测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

滚动直线导轨副运动精度测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直线导轨副作为一种重要的运动控制装置,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运动精度和控制系统设计的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滚动直线导轨副运动精度测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动态特性分析1.直线导轨副的动力学模型直线导轨副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运动控制系统运动特性的基础,对于系统动态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建立导轨副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为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2.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根据导轨副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进而分析系统的频域特性和时域响应。
通过对传递函数的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动态性能,为后续的控制策略提供基础。
3.系统的阻尼特性分析导轨副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尼的影响,阻尼特性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运动性能,并在优化设计中加以考虑。
二、优化方案提出1.传感器选型优化传感器是测控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了系统对运动状态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时,应综合考虑其分辨率、采样频率、灵敏度等参数,以保证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
2.控制算法改进控制算法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控制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如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
3.结构参数设计优化导轨副的结构参数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合理设计结构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表现。
通过优化轨道、导轨、滚珠等部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选择,可以降低系统的摩擦、振动和噪音,进而提高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结论滚动直线导轨副运动精度测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优化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运动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为实现高效、精准的运动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导轨的设计与选择

一、导轨的设计与选择。
1、对导轨的要求1)导轨精度高导轨精度是指机床的运动部件沿导轨移动时的直线和它与有关基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无论在空载或切削工件时导轨都应有足够的导轨精度,这是对导轨的基本要求。
2)耐磨性能好导轨的耐磨性是指导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一定导向精度的能力。
因导轨在工作过程中难免磨损,所以应力求减少磨损量,并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或便于调整。
3)足够的刚度导轨受力变形会影响部件之间的导向精度和相对位置,因此要求轨道应有足够的刚度。
4)低速运动平稳性要使导轨的摩擦阻力小,运动轻便,低速运动时无爬行现象。
5)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导轨的制造和维修要方便,在使用时便于调整和维护。
2、对导轨的技术要求1)导轨的精度要求滑动导轨,不管是V-平型还是平-平型,导轨面的平面度通常取0.01~0.015mm,长度方面的直线度通常取0.005~0.01mm;侧导向面的直线度取0.01~0.015mm,侧导向面之间的平行度取0.01~0.015mm,侧导向面对导轨地面的垂直度取0.005~0.01mm。
2)导轨的热处理数控机床的开动率普遍都很高,这就要求导轨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以提高其精度保持性。
为此,导轨大多需要淬火处理。
导轨淬火的方式有中频淬火、超音频淬火、火焰淬火等,其中用的较多的是前两种方式。
二、导轨的种类和特点导轨按运动轨迹可分为直线运动导轨和圆运动导轨;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主运动导轨、进给运动导轨和调整导轨;按接触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等三大类。
1)滑动导轨:是一种做滑动摩擦的普通导轨。
滑动导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缺点是未形成完全液体摩擦时低速易爬行,磨损大,寿命短,运动精度不稳定。
滑动导轨一般用于普通机床和冶金设备上。
2)滚动导轨的特点是:摩擦阻力小,运动轻便灵活;磨损小,能长期保持精度;动、静摩擦系数差别小,低速时不易出现"爬行"现象,故运动均匀平稳。
滚动直线导轨副结构与优点

滚动直线导轨副是在导轨与滑块之间放入滚珠,当滑块与导轨有相对运动时,滚珠在导轨的滚道上滚动,滑块与导轨之间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系数为0.0025-0.0035;
1、滚道度HRC58以上,并经过精密磨削,所以滚动直线导轨副具有高效率;
2、动、静摩擦系数相对较小;
3、摩擦特性好,低速时不爬行;
4、导向精度高;寿命长的优点。
此外,滚动直线导轨副还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预加载荷,刚性高;因此滚动直线导轨副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精密电子机械、工业机器人等机械产品。
JSA-LG滚动直线导轨副采用四列圆弧轨道,接为45.,接触点处法线的交点位于导轨内侧,调心性好,对安装基面的误差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对较大的预加载荷,也不会引起滚动摩擦阻力的增大,在得到平稳的运动的同时具有较大的刚性。
因此,JSA-LG滚动直线导轨副具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承载能力相等,刚性高,具有自动调整能力,能吸收安装基面误差,便于设计与安装的优点。
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测试机设计

( 3 )被测滚动直 线导轨 副1 9 测试速 度调 整 : 在龙门架往复运行过程 中,适时旋动控制箱面板上 的调速旋钮 ,直到运行速度调达到模拟工况所要求
速度。
伸 出,输 出轴上 的齿轮2 2 与床 身上的齿 条2 1 实现 啮合。通过变频 电动机和相关 电控元件 可实现0 ~ 1 0 0 m/ m i n 运行速度。
~
2 . 可靠性测试机 的设计参数
该测试机外形尺寸 ( 长 ×宽 ×高 ): 4 4 6 0 m m
×1 0 6 0 mm ×1 3 5 0 mm;可 测试 导 轨 副 规 格 :D 2 0 D 6 5;可 测试 导 轨 副最 大 长 度 :3 2 0 0 mm; 可 同
在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技 术研究方面 ,缺乏系统 化研究成果 ,尤其在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试验方 面基本上还属空 白。作为 “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
的可靠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 MT B F )、平均故 障间隔次数 ( MT B F )和平均修复时间 ( MT T R) 等可靠性指标 。 它不但可以在 “ 高速或重载”条件下测量滚动 直线导轨副 的可靠性指标 ,还可以测量D 2 0 ~D6 5 滚动 直线导轨 副的性 能指标 ( 如加载 力 、运行 距 离 、速度、温升 、噪声等参数 ),同时也可以测量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额定动载荷、寿命等性能指标 ,
速 、重载滚动 直线导轨 副在可靠性 技术研 究方面
同样 也 缺 少 可 靠 性 试 验 数 据 。基 于 此 种 状 况 ,我 公 司 自 主 研 发 了 滚 动 直 线
3 . 可靠性测试机 的总体结构设 计
该 可 靠 性 测 试 机 系统 布 局 如 图 2 所 示 。 由 于 该 可靠 性 测试 机 是 针对 滚 动 直 线导 轨 副 的 “ 高 速 、重
第4章 机床导轨设计_原第六章_

第四章机床导轨设计第一节 概 述一、导轨的功用和分类机床上两相对运动部件的配合面组成一对导轨副,不动的配合面为支承导轨,运动的配合面为动导轨。
导轨副的主要功用是导向和承载,为此,导轨副只许具有一个自由度。
导向原理如图4—1所示。
图4—1导向原理导轨副按下列性质分类。
1.运动轨迹(1) 直线运动导轨导轨副的相对运动轨迹为一直线。
如普通车床的溜板和床身导轨。
(2) 圆周运动导轨导轨副的相对运动轨迹为一圆,如立式车床的花盘和底座导轨。
2.摩擦性质(1) 滑动导轨其中有静压导轨、动压导轨和普通滑动导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导轨副工作面之间的摩擦性质为滑动摩擦。
(2) 滚动摩擦导轨副工作面之间装有滚动体,使两导轨面之间为滚动摩擦。
3.工作性质(1) 主运动导轨动导轨作主运动,导轨副间的相对运动速度高。
(2) 进给运动导轨动导轨作进给运动,导轨副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低。
(3) 移置导轨实现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在机床工作时无相对运动。
(4) 卸荷导轨采用机械、液压或气压办法减轻支承导轨的负荷,降低静、动摩擦系数,以提高导轨的耐磨性、低速平稳性和运动精度。
二、导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导向精度主要是指动导轨运动轨迹的精确度。
影响导向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和接触精度、导轨的结构形式、导轨及其支承件的刚度和热变形、静(动)压导轨副之间的油膜厚度及其刚度等。
2.精度保持性主要由导轨的耐磨性决定。
耐磨性与导轨的材料、导轨副的摩擦性质、导轨上的压强及其分布规律等因素有关。
3.刚度包括导轨的自身刚度和接触刚度。
导轨的刚度不足会影响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导向精度。
导轨刚度主要取决于导轨的形式、尺寸、与支承件的连接方式及受力状况等因素。
4.低速运动平稳性动导轨作低速运动或微量位移时易产生摩擦自激振动,即爬行现象。
爬行会降低定位精度或增大被加工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的值。
三、导轨的主要失效形式1.磨损①磨粒磨损。
这里的磨粒是指导轨面间存在的坚硬微粒,可能是落人导轨副间的切屑微粒或是润滑油带进的硬颗粒;也可能是导轨面上的硬点或导轨本身磨损所产生的微粒。
直线滚动导轨PPT课件

48
2020/2/14
常见的塑料有:
聚四氟乙烯软带: 摩擦系数低,动静摩擦系数相近,低速运动 稳定性好,不易产生爬行。摩擦系数一般为 0.03-0.05,耐磨系数为0.03-0.05。缺点是 粘结时保持平整较为困难。
复合材料导轨板:具有良好的摩擦特性,又 有一定的刚性和导热性,自润滑性能也较好, 但是成本较高。
流体介质摩擦导轨
弹性摩擦导9轨
2020/2/14
滚珠导轨
滚柱导轨
滚动轴承导轨 10
液体静压导轨
2020/2/14
(3)按导轨副的截面形状分 三角形 矩形 燕尾形 圆形
每种又分为凸形和凹形
11
2020/2/14
对称三角形
45o
凸形
900~1200
凹形
12
2020/2/14
燕尾形
550
550
凸形
凹形
13
2020/2/14
矩形
凸形
凹形
14
2020/2/14
圆形
凸形
凹形
15
2020/2/14
(4)按结构特点分为 开式导轨 闭式导轨
16
2020/2/14
开式导轨
借助重力或弹簧力保证运动件与承导面之间 的接触。
开式圆柱面导轨
开式“V”形导轨
17
2020/2/14
闭式导轨:
导轨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主要取决 于导轨材料和导轨配合间隙的选择;
结构工艺性是指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应力求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拆、调整、
维修及检测方便,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25
2020/2/14
直线导轨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研究及过渡曲线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研究及过渡曲线的设计的开题报
告
1.研究背景
滚动直线导轨副是一种用于线性运动的传动方式,其优点是摩擦小、精度高、可承受较大负载等。
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领域广泛应用。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是
衡量导轨副刚性的参数,它对于保证运动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探究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研究及过渡曲线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相关问题,包括其计算方法、影响因素、提高途径等,并将其应用于导轨副的过渡曲线设计中,以提高导轨副的动
态响应性能和稳定性。
3.研究内容
(1)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影响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因素分析,如导轨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滚珠
和导轨的材料和硬度等;
(3)提高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的方法和措施,如采用压缩强化工艺、导轨的
拼接和加固等;
(4)导轨副过渡曲线的设计方法,包括匀加速过渡曲线、S型过渡曲线、余弦
加速曲线等;
(5)基于Matlab Simulink的仿真分析。
4.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导轨副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对于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和过渡曲线设计的
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优化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优化设计贺洋洋;张昌明;冯博琳;郭昌盛【摘要】为了研究提高滚动直线导轨副固有频率的方法,建立滚动直线导轨副有限元模型,通过时域分析,研究导轨副中滚珠材料、导轨材料、滑块材料、滚珠数目、滑块肋板厚度对滚动直线导轨副刚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载荷一定的情况下,为使滚动直线导轨副变形最小、应力最小,应该选择最优的材料参数、最优的滚珠数目,同时选择最优的肋板厚度。
研究结论为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效率。
【期刊名称】《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3)005【总页数】7页(P18-24)【关键词】滚动直线导轨副;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作者】贺洋洋;张昌明;冯博琳;郭昌盛【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502.3与滑动导轨相比,滚动直线导轨副定位精度很高,而且具有摩擦力比较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随着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高速化趋势的出现,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应用变的越来越广泛。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
Chang和Huang[2-3]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滚动直线导轨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进行了建模和预测;日本学者Shimizu[4-6]对导轨副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虽然我国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通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近十年来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江南大学的吴文喜[7]、华中科技大学的杨磊[8]、南京理工大学的衡豪[9]等学者都在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从行业方面来看,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规模不大、而且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国内高精度的滚动直线导轨副产品大多数依赖进口,从中国制造2025角度来看,研究滚动直线导轨副可以对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题目:滚动直线导轨副反向器的设计
系 部: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 级: 机制061 学生姓名: 王生伟 学 号: 060114123 指导教师: 程雪利
2009年 5 月 22 日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1 第1章 绪 论 1.1 引言 随着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的普及和发展,机械传动机构的定位精度、导向的精度和进给速度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导向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直线滚动导轨以其独有特点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直线滚动导轨一般有导轨、滑动块、反向器、滚动体和保持器等组成。它是一种新型的作为相对往复直线运动的滚动支承。能以滑块和导轨见的钢球滚动来代替直接的滑动接触,并且滚动体可以在滚道和滑块内实现无限循环。基于结构上的特点,与滚动导轨相比,它具有卓越的特点和优良的使用性能。
1.1.1 摩擦特性 滚动直线导轨副在摩擦特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其摩擦阻力比滑动导轨小的多,摩擦系数u=0.002.0.004为滑动导轨的1/50左右,起动摩擦和动摩擦接近相等。在速度变化时u值稳定,运动轻快、灵活、平稳。因而可实现高速运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1.1.2 运动精度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摩擦系数极小,因此在起动是无颤动,低速下运动无爬行现象。当施加愈加载荷时可以消除间隙,提高刚性和精度。此外具有自动调心补偿安装基面误差的功能。故其整体运动精度高,因此可制成高精度高性能的机械。另外,由于滚动直线导轨具有很好的误差均化功能。
1.1.3 寿命特点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2 滚动直线导轨副具有较好的承载特性,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力和力矩载荷。 大部分的能量以磨损的形式消耗掉,因而磨损快,难以长期维持精度。相反,滚动直线导轨副摩擦小、磨损小及温升小,可以长期维持高精度,具有较长的精度寿命。
1.1.4 承载特性 滚动直线导轨副具有较好的承载特性,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力和力矩载荷,可承受上下、左右的力及颠簸力矩、摇动力矩和摆动力矩等。具有很好的载荷适应性。在设计制造中加以适当预加载荷,可以增加阻尼以提高抗震性,同时可消除高频振动现象。如图1.1所示
图1.1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承载类型 1.1.5 经济性能 滚动直线导轨副因其摩擦阻力小、磨损小以及润滑维修保养容易,故维修成本低廉。此外,滚动直线导轨还有很好的互换性,易行成标准化、系列化,并有专业厂家成批生产,使用户选用十分方便,从而缩短了设计工时。另外节能省油使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又以显著特点。总之,滚动直线导轨副作为一种新型支承部件由于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特点,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精密工作台、工业机器人及医疗器械、检测仪器、轻工机械、运输机械之中,促进了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3 1.2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发展概况
原始的滚动直线导轨副使1932年法国专利局公司公布的一项专利,如图1.2所示。但由于当时设计制造者水平的限制,使得这种新型导轨的承载能力差、刚性低且装配复杂、易出故障等原因,从而使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研究和应用迟缓至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机械化高精度节能及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对滚动导轨的研究。日本THK公司提出了L/B型直线滚珠花键的专利,并应用于各种机械之中。接着便是圆柱型筒式直线导轨的问世。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滚动直线导轨副以日趋成为国际通用的一种支承和传动装置。鉴于此况,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滚动轴承技术委员会成立了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委会。
图1.2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雏形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直线运动球轴承由于承载小、刚性差等原因,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已不能满足要求。从1982年开始,日本精工NSK公司和THK公司对滚动直线导轨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和研究工作,研制出许多新型类型,并在世纪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在导轨制造方面处于仿制阶段,其中汉江机床厂和南京工艺设备厂在产品试制方面已有大量工作,产品基本形成系列化。但由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在实际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靠进口来解决。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4 1.3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研究现状及设计内容 滚动直线导轨副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品,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较大的投资才能大规模生产。目前世界上只有先进工业国家(日本THK/NSK/IKO公司、瑞典的SKF公司、德国的INA公司及美国的汤姆森公司)在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生产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而且各企业都有内部制定的标准、产品的性能等级,形状也千差万别。基础研究文献也十分罕见由此说明基础研究十分不成熟。在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有些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已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华中理工大学的孙健利教授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完成了刚度理论及其计算研究。导轨的寿命计算研究、基本定载荷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反向器的设计逐步趋于完善成熟。 反向器是滚动直线导轨的一个重要功能部件,也是目前对滚动导轨研究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工作的重点就是在理论上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反向器的结构设计,从而进一步完成整个直线导轨副的设计打下基础。 本设计工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滚动直线导轨的发展情况及其研究现状; (2)以回珠效率为基准选取了回珠曲线的曲率半径,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3)对反向器回珠曲线进行了设计; (4)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的进行了设计,包括反向器的结构、滑块与导轨、润滑和密封装置。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5 第2章 滚动直线导轨副反向器回珠曲线的设计 2.1反向器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2.1.1反向器的作用 在直线滚动导轨副的滑块两端装有使钢球循环滚动的端盖,称为反向器。其作用使将从受载滚道中出来的钢球的运动平稳的改变180°,使钢球沿滑块中的直线回程道返回滚道入口处。在反向器内加工有相应的回珠滚槽,钢球就通过回珠沟槽实现方向过程。反向器是循环回程的重要环节,是产生摩擦力、振动噪声等现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当摩擦力过大时回产生钢球堵塞现象,影响滚动导轨的传动效率,特别是回球槽开设的不合理时钢球有可能产生自锁,无法实现循环,从而加剧对导轨副的磨损,应绝对避免。因此,反向器的设计和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2.1.2 反向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反向器回球槽与承载滚道及直线回程道的连接部分相切,接口平整,使传动时滚珠无跳动,并避免产生楔紧,以降低噪音和摩擦阻力,提高运转灵活性和平稳性。 二、反向器回珠沟槽应避免急剧的转弯,并尽可能设计的短些,减少回珠沟槽中滚珠数目,以减少滚珠对回珠沟槽的摩擦及滚珠之间的摩擦,提高传动效率。 三、滚珠进入回珠沟槽和离开回珠槽前要逐个卸载和承载,以减少滚珠的冲击与拥挤,过渡缓慢可减少对钢球和导轨副的磨损并可减少噪音。 四、反向器的结构要简单,并要求具有良好的刚度,以避免承载的变形,影响滚珠运转的流畅性和导轨的正常运行。 五、反向器外形尺寸要求小,使滑块结构紧凑,节省安置空间,并且也有利于缩短回珠沟槽。 六、反向器加工工艺要好,以便于模具制造,降低成本。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6 2.1.3 回柱曲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反向器设计的核心使回柱曲线设计,回柱曲线即钢球通过反向器的回柱沟槽时,其中心的运动轨迹。一般地说,回柱曲线使一条空间曲线。对于理想的回柱曲线,应使钢球咋回柱过程中传动受力小,同时还要求滚柱中心的运动速度无突变和加速度尽量缓慢,无冲击作用,以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损失。保证钢球的运动流畅性和平稳性。 回柱曲线在反向器中应该具有唯一性,即要求滚道与钢柱的间隙要均匀。
2.2 反向器回柱曲线的设计 2.2.1 对原有反向器的质疑 原有的设计中回柱曲线是平面圆弧,这种曲线具有设计计算方便、加工简单等优点,但存在一个突出缺点:两滚柱中心线的距离是不均匀的。这就使得与挡块紧邻的钢柱面与挡柱块间的间隙不均匀,因而对滚珠反向器产生不良影响。如图2.1所示。 另一方面,由于滚柱导轨的传动速度慢,在很多地方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提出一种更新的方案,具体如下:
图2.1 间隙分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7 基于滚珠导轨的优点启发,在导轨与滚柱的原有的长线接触更改为短线接触,也即在保证滚柱导轨刚度和寿命基础上,由原来的“长线接触”变为两个“短线接触”。其优点是保证滚柱导轨具有快速的运动速度,其速度介于滚珠导轨与滚柱导轨之间,同时其噪音小、摩擦阻力小,运转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当滚柱体回转到换向器端盖时,其平稳地卸荷与加载。由于滚柱的特殊构造,使其在换向器内换向更加容易,从原来的长线接触到短线接触,对换向器端盖的构造再进行适当的改造,把回珠曲线的“平面圆弧”改为“短线圆弧”,由此可解决圆的投影一般为椭圆问题。而挡珠块为半圆环在垂直于轴线的投影上万为半圆,垂直于挡珠块轴线的投影面投影后发生变化,使得与挡珠块紧邻的钢柱面与挡珠块的间隙发生变化即从∆1~∆2,解决了这种情况容易产生卡球与堵塞现象。
2.2.2 对改进后的设计进行验算 一、参数方程的建立
xyz
o 图2.2 空间交线
xy图2-3 投影分析
图2.3 投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