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合集下载

试论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

试论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

试论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试论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论文摘要:目前,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一、绪论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语言学概论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以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必须要有坚实的语言学基础。

在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语言学概论也往往被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据观察,目前该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课程教学目标没有结合对外汉语专业实际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任务是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对外汉语专业开设,应注意联系汉语教学的实际。

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对外汉语专业和中文专业的差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程测试等方面没有做出区分,使用同一套教案进行教学。

这必然造成教学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对外汉语专业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没有协调好与现代汉语课的关系《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与《语言学概论》(叶蜚声、徐通锵着)的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几个章节内容重复较多。

如语音部分都讲语音单位、语音要素、语音的属性、元音辅音的发音、音位划分,而且举的例子都是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材料,这就使教师和学生认为语言学概论的一些章节内容是现代汉语课内容的重复。

对于这些内容,有的教师只简单串讲一下,做一个复习,有的教师则干脆省去不讲。

我们知道,不同课程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现代汉语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有完整的了解,从而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现状和教学改革探析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现状和教学改革探析

课 ,理论 } 生 、专业性较强,在新 时期 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 目 标的教 育改 念 和术语 ,对 学生来 说是 陌生的 。 “ 组合 关 系” 、 “ 聚合 关系 ”、
革和发展的要求下 , 该课程 的 教 学面临诸 多问题 。为了改变 “ 无趣 、
“ 畏难 的现状 ,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语 言学教 学中
做 了一 些 改革 和 尝 试 。
关键 词 :语言学概论 ; 教 学现状;语料 ; 教学 蝉
“ 语 法 手段 ” 、 “ 语 法范 畴 ” 、 “ 社会方言”、 “ 亲 属语 言 ” 、 “ 洋 泾浜 ”、 “ 克里 奥 尔”等等 ,这些 全新 的概念 和理论 与部分 学 生追 求故事 性 、趣 味性 的轻 松学 习形成 极大 的反差 ,往往 会使 学生 产生 畏难情 绪 ,失去学 习的兴趣 ,从而 导致 厌学 ,甚至放 弃对 这门
课程 的学 习。 2 . 学生对 “ 语言 学概论 ”课程 的认识 ,直接 影响着其 学 习态 度
语 言是人 类社会 中传递 信息 的重要 载体 , 语 言对 于人类 如 同人
类 生存 离不开 空气一 样重要 ,个体 的语 言素质 是其 整体 素质 的重 要 方面 。为 了更 好地掌 握语 言 、运 用语言 。非 常有必 要将语言 学 的基 本 常识 ,作 为全 民的一种 基本素 质得到 重视 和普及 ,而 中小学语 文 教 师承 担着语 言素 质培养 的基础 教育 ,这也就 是在 师范 院校 的汉语 言文学 专业 ,为未 来 的中小学语 文教 师在大 学学 习期 间开设 “ 语 言 学概论 ”课程 的初衷 。 “ 语言学 概论” 课程 的定位 和教学现 状 “ 语 言 学概 论 ”是 高 等 院校 汉 语言 文 学 专业 一 门重 要 的 必修 基础理 论课 程 ,它是语言 学理论 的入 门课 ,具有 专业性 、基础 性和 理论 性的特 点。该 课程 重在于 阐 明语 言学 的基础 知识 、基本概 念和 基 本理 论 ,是 “ 从理 论 上对 全 人 类语 言 的共 同规 律 进 行研 究 的学 问。” “ 语 言学概 论 ”作 为汉语言 文学 专业 的主干课 程 , 是 在学 习了现代 汉语 、古代 汉语等课 程 的基 础上 ,将学 过的语 言概念 、语 言 知识 和 语 言理 论 加 以系统 化 ,从 而 整体 提 高 我们 的语 言 理 论水 平 ,为深 入学 习和研 究语言 学相 关课 程 奠定基础 。 因此 “ 语 言学概 论 ”被列 为汉语 言文 学专业十 门专业必修 课之一 。其 学科地 位是毋 庸 置疑 的。 “ 语 言学 概 论 ”的 学科 教 学 实施 情 况是 怎 样 的? 一般 高 等 院 校 的汉语 言文 学专业 课程 大致分 为语言 和文学 两大类 , “ 语 言学概 论 ”是相 对于 “ 文学 概论 ”而言 的基础理 论课 程 。同样是理 论课程 的 “ 文 学概论 ”和 “ 语言 学概论 ”理应是 并举 的 ,但 从学 生写作 学 年 论文 的实 际选题 范围来 看 ,喜 欢文 学的学 生远 比喜 欢语 言的 多得 多 ,这 不仅 因为文 学 以其 巨大 的形象魅 力 、情感魅 力和人 性魅 力左 右着人 们的选 择 ,而且还 因为语 言学 内容抽 象和缺 乏趣 味性 的特 点 使得不 少学 生望而 却步 ,以至于 形成 了 “ 文学概论 ”和 “ 语言 学概 论 ”两学科 的 巨大 差异这 样一 种不争 的事 实。 因此 ,长 期 以来 ,语 言学概 论课程 教学 难度 大 ,人 们常视 “ 语言 学概论 ” 为畏途 。形 成 了 “ 语 言学概 论”课 程难 教 、难 学的现状 。 罗耀华 、柳春 燕 曾向学生 进行 了关于 “ 语言 学概论 ”课程 的态 度和满 意度 的 问卷 调查 ,结果 显示 :5 5 %的学生 认为该 课程难 度较 大 ,1 5 %的学生认 为课程 枯燥 、乏 味 ,3 0 %的学 生认 为难度 适当 ; 5 6 %的学生 认 为学 习目的是 为了获得 学分 ,3 2 %是为 了考研 ,1 2 % 是缘 于学 习兴趣 。可见 ,对于 “ 语 言学概论 ” ,大多数 学生 缺乏学 习 的兴 趣和 主动 性。 “ 语言 学概论 ”课程 的教学 现状 和课程 的学科 地位 并不相 称 。造成该 课程教 学现状 的原 因 ,细 分析起 来有 以下几 个 方面 : 1 . 学科 的性质 和 内容 决定 了本课程 的理论 性 、抽 象性较 强 “ 语言 学 概论 ”作 为一 门语 言课 ,和汉 语 言 文学 专 业 的文 学 类课 程相 比较 ,显得抽 象 、枯燥 ,缺 乏生动性 和形 象性 ,学 生学 习 起 来 自然缺乏 兴趣和 吸 引力 ;作 为一 门理 论课 , “ 语 言学概 论 ”重 在 于阐释 抽象 的概念 、术语 和语言 学 的相 关原 理 ,具 体的语 言事 实 相 比较 来说较 少 ,因此学 生不容 易理解 和吃透 。 比如 我们现 在使 用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越来越发展,语言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语言学相关课程之一,《语言学概论》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针对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对《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材选用方面的改革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普遍存在过时、陈旧等问题,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因此,在教材选用方面进行改革,选择一些新颖、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教材将会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的改革1. 教学方式当前,《语言学概论》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普遍较低,存在较为枯燥、缺乏实践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改革,采用一些实际操作性强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实验等,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 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在《语言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音像教材、互联网实践、虚拟仿真等,利用多种途径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语言学的精髓。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言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2.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触多种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国际化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这包括了对语言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介绍,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等内容,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3. 个性化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需要有所区分。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可以设置一些多样性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所需。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37美眉 2023.11下教研与美育教学研究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叶小莉(南宁理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100)摘 要:课程思政视野下,本文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途径等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与具体落实。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上课之前,上课期间,下课之后”教育全过程,在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育中,注重专业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使其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人格、职业道德和理想信仰。

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提升了课程的质量和内容,也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注入了正确价值取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引言《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对多种语言的一般性质及其共同规律进行调查与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语言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解释,训练学生用科学方法审视和研究语言现象,增强学生语言理论素养。

该课程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理论,同时具备一定的应用和思考的能力。

但是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后一种情况尚未实现。

一、《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的特点(一)体现语言知识学习和应用并举的教学观鉴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中文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删减了目前教材中太过繁琐的内容,以“精而不繁”为基本理念,构建了知识库。

另外,适当地增加一些与语言应用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能够对语言现象进行解析,并且长于口语、阅读和写作,掌握语言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二)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集中表现为教材,所以应充分重视教材建设,强调教材的新鲜、简洁、实用。

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新颖性,形式上要结构新颖、语言新颖、实例新颖;在内容方面,应增加现今语言学界大量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认知语言学,在形式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基础上,将语言学与近代科学相融合。

要注重教科书的简明性,既方便学生自习、复习,又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

同时也应重视教材内容实用性,增加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包括语言教学、法律语言、广告语言、计算语言学等,并注重各语言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与可操作性。

OBE导向下《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OBE导向下《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OBE导向下《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国家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以及“OBE”教育理念的引进,推动了我国新文科的建设和改革,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理论课—《语言学概论》为例,简要谈谈OBE导向下,传统理论课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OBE;《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指出,我国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

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建设“新工科”,也需要建设“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找准方向,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教育理念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进行改革。

而近两年,我国引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OBE(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OBE (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教育理念于20 世纪 90 年代最早出现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一种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理论,它是一种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产出导向教育和需求导向教育。

2016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引进OBE理念,强调要实施成果导向教育。

此后,OBE理念在中国被广泛接受,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之一。

特别是在高校文科教学改革浪潮中,将有利于我们进行“新文科”的建设与改革。

本文将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传统理论课——《语言学概论》为例,谈谈“OBE教育理念”对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导向作用。

《语言学概论》课,是各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其理论性很强,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而教师讲解起来也比较费劲。

随着当前OBE教育理念的引进,以及“新文科”建设的提出。

很多地方高校都向应用型本科方向转型,而且人才培养目标也体现为服务地方,突出实用性。

民办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刍议

民办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刍议
言 的 共性 , 理论性更强” , 一个 “ 更 注 重 语 言 着 学 科 发 展 , 有些 内 容 在 教 材 中需 要 更 新 , 的个性 , 更具体 ” 。 这 一 原 则 也 同样 适 用 于 池 昌海 ( 2 0 0 9 ) t l , 提 出 了 自己想 法 , 值得 参考 。
本 文 分 析 了 中 国知 网 l 9 9 4 —2 O 1 3 年论 实践 能 力 。 路 崴崴 ( 2 0 1 2 ) t 、 谢 荣娥 ( 2 0 1 2 ) I ” 】 、
关 注 如 何培 养 和 培养 什 么样 的 专 业 语 言 学
文中提 出的改革建议 , 多 数 论 文 从 宏 观 谈 甘智 林( 2 0 1 3 ) [ 1 6 等提 出 了实现 此 能力 培 养的 教 师 , 如王佳( 2 0 1 2 ) t 中提 到 “ 教 师 的 角 色
阳蓉 ( 2 O l 2 ) c 、 马 莲( 2 0 1 2 ) c 、 陈 青松 、 张 先亮
( 2 0 1 2 ) 【 、 何 芳( 2 0 1 2 ) 【 、 龙海 燕 ( 2 0 1 3 ) E 】 对教
1 . 3 提倡 课程 内容 的 与 时俱 进
语言 学是一 门不 断发 展的学 科 , 本 门 构 。 关 彦庆( 2 0 l O ) t 2 o ] 指 出“ 广 大教 学工 作者 对
“ 现 代汉 语 ” 的 内容有重复 , 也 指 出 重 复 不 代表 教 学 内容 一 样 , 应 注 重 从 不 同 角 度 的 讲解。 如 吕俭平 ( 2 0 0 9 ) [ 指 出“更新 及活用 教材 教 材 有 几个 问题 值 得 注 意 : 第一 , 语 言 学 教 材 针 对 不 同对 象 编 写 , 如 汉语 言 文 学 、

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摘要]“语言学概论”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自开设以来,在教学实际中一直存在着不少意见和问题。

文章在深入分析该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即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方案,加强课程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人文内涵“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外语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介绍基本的语言学知识、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领域的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心理学、生理学、信息学等,因而语言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然而,从目前学生的学习以及实际教学状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语言学概论”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是研究语言的基本规律,使学习者掌握关于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

目前,各高校“语言学概论”课所用的教材绝大多数都是北京大学出版的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虽然这部教材自问世以来,经过几次修订,吸收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思想,但内容更新的力度还是不够。

作为一门入门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知识,自然离不开准确、有说服力的语言事实。

“语言学概论”的内容一般是以语言基本原理为主,辅以语言事实。

以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为例,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三章语音;第四章语法;第五章词义;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①从上面所列九章的标题不难看出这部教材是以语言的基本原理为内容的,单就本书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基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W#XYX[ JoretntotYnoertUtneaeenh,Vot242,No22 Fab22020第42卷第2期20202?@'()6*/+,-./彭有明(宜春学院文传学院,江西宜春334600)摘要:语言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虽然课程很重要,但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却不是很理想。

首先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和专业不是很匹配,其次是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较难,较抽象,也很乏味,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强。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种教学改革措施:制定适合的教学大纲;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日后的考研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课程的刻板印象。

[\]:国育;言学论;;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5-3&)X(2620)22-2101-04A Discussion oO the Curriculum-Teaching Reform oO Iitryduchon toLinguistics Based on Chinese IiterrahonaZ Educution MajorsPENGYor-mntr(School of Literature&Journalism,Yichun University,Yichiba334600,China)Abstrrct:TUe intronaction h ancuistics is the bastoof CUitese Internationat Edacdtion in colleaes ant ant-versities.P is v Uighty theoreticolThe c onne is ere importatt,bat the corrent sitadtion of stuaebts'coe-enortrm tanetntrnetoheae,enhnetnohoe,2Teatneehnehenhheahanoentrmnhaenntereadb,heaehrdathedotohmnhoe the ms ore ere w elt,ant the second is the stuaebts ueneralty reVect thvt it is more diticoa,anstraci,ant boe-ntr,ntdheantnhnnhneaottanetntrnetoheheotr2Ptenawothenepeatomatot,waprhtoewnedtneaantdeothanoentr meashres vccordinc I o the a ctral sitration of the stuaebts:To fonnulate v shitante syllanas;To supplemebt rete-ent teacoinc content;Combination futare Demant foe taVinc admindtions foe a eddnhe pronramme;CUancinc traVitional tevchinc methons;CUance the stereotype of the cynrse.Key words:CUitese Intemational Edacotion;Intronaction te ancuistics;C opcvs;Teacoina reform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理g E,Y Z'RS[o[w理论课,还是这两个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 言 学概 论课 程课 堂教 学改 革 刍议
0张秀松
摘 要 :语言学概论是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 言文学专业的一 门专业必修课 、提 高课 ,向来以理论性强、内容相 对艰 涩枯 燥而著称 。为 了使语 言学概论课在保持其理论性强的特点的同时提 升 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其 内容 的可传 授性和可学性 ,语言学课课 堂教 学改革势在必行 。语 言学概论课 的课 堂教学改革可以从 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①完 善教 师的知识 结构 ,从而深化教 学内容 ,使 得知识传授和能力培 养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科学性;②改进教学方 法。找准讲授 切入 点,善于以生活现 象作 譬喻 ,综合运用启发式教 学、情境教 学、讨论 式教 学等多种方法。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课堂教学 内容深化 方法改进
释 ,这影 响到教师的课堂教 学。或者教材 已经作 了较 为全 家 M r i对 符 号 学 的三 分 ( 法 学 、 语 义 学 、语 用 学 ) , o r s 句
面 的 阐 述 ,但 教 师 因 研 究 范 围 较 窄 而 在 课 堂 教 学 中犯 断章 以 日常 生 活 的 现 象 为切 入 点 , 比如 讲 “ 示 符 ” ,从 云 对 指
师要在课 堂教学 中讲 出新 意,不 限于照 本宣科 ,就要 不断
汲取专业知识 ,完善 自身 的知识结构 ,这样 ,才能在课 堂 论性 很强 。教师在 教学过程 中应 该结合事实和个案对 有关
教 学 中作 延 伸 和 深 化 讲 解 , 让 学 生 学 到 一 些 新 知 识 ,产 生 论 断 作 深 刻 的剖 析 , 以 激 发 学 生 的求 知 欲 和 学 习兴 趣 , 提 耳 目一 新 的 视 听 冲 击 力 。 比 如 , 笔 者 在 讲 授 “ 么 是 语 高 学生对课堂教 学内容的理解 ,否 则学生就会感到 枯燥 无 什
于强调 “ 言是人类特有 的、最重要 的全 民性交 际工 具” 语
似符 ” ,从 日常 生活中的照片与 实物 、图像与实物 、地 图
的一面 ;如果 教师只关注认 知语言学 ,就会 过于强调 “ 语 与 实物 之间 的示例讲起 ,讲到拟声词 的意义和语音之 间的 言是思维 的工 具”的一面 ;如果只关注文化 语言学 ,就会 相似性 ,让学生理解 “ 相似符的 能指和所 指之 间存在相似 过 于强调 “ 言是文化 的载 体 ”的一面 ;如果只关注社会 性 ,相 似 性 有 程 度 高 低 之 别 ” 。最 后 , 讲 到 语 言 使 用 中 也 语 语 言学 ,就过 于强调 “ 语言 是一种特殊 的社 会现象 ,是社 有很 多相似性 。比如 ,语音结构和语义 结构、语法结构 和 顺 会 发 展 的产物 ”的一 面 。殊不 知 ,语 言 的本质 是 多维度 语 义结 构之 间存 在 相似性 ,从而 简要 介绍 “ 序相 似动 的,从 自身结构的角度 、外在 功能 的角度 、历史来源 的角 因”、 “ 数量相似动 因 ”、 “ 距离相似 动因 ”等认 知因素 度 、反映 内容 的角度等不 同角度看 ,会得 出不 同的认识 , 在语 言的语音和句法 结构形成过程 中的促 进作用 。讲 “ 象
则 的音 义结合 的符 号系统 ”呢 ?笔者 在讲授过程 中从符 号
先 说 “ 面 性 ” 。 某 些 语 言 学 教 材 往 往 因 为 编 者 的水 的定 义 讲 到 美 国 1 世 纪 哲 学家 P ir e 符 号 的 三 分 ( 示 全 9 eec对 指 平 有 限 、 阅读 面较 窄 而 对 语 言 的 本 质 作 出狭 隘 、 片 面 的解 符 、相 似 符 、 象 征符 ) ,再 讲 到 13 — 9 0 代 美 国 符 号 学 9014年
三正所 谓 “ 横看 成岭侧成峰 ,远 近高低各不 同 ”,我们不 能 征符 ”时,从手势 、身姿、旗语等示例讲 起,让学生 自己 至

墨 2 1 】 O ] 】

归纳 出象 征符 的特 点 :能指和所指之 间 的关系是约 定俗成 阻 部 位 对 气 流 的 阻 碍 , 让 学 生 能 轻 松 理 解 塞 音 、 擦 音 和
言——语 言的本质 ”的时候 ,综览 了关于语言本 质的各种 比,如坠云雾 。比如 ,教师如何才 能让学生理解 “ 言是 语
著作 ,尽 可 能使 自己关 于语 言本质 的讲解 显得 全 面、深
刻 、科 学 。

种 以 语 音 为 物 质 外 壳 、 词 汇 为 建 筑 材 料 、 语 法 为 结构 规
壳 、词汇为建指之间存在 自然 联系 ,两者之 间有 相关性 ( 别 特
系统 ”的 一 面 ; 教 师 如 果 只 关 注 功 能 主 义 语 言 学 ,就 会 过 是 事 理 上 的 因 果 、 引 发关 系 或 时 空 上 的相 邻 性 ) 。讲 “ 相
取义 之错 。比如,教师如果只 关注 索绪尔 倡导形成 的结构 雨 、 烟 对 火 病 兆 对 疾 病 、脚 印对 行 动 的 指 示 讲 到 方 音
主 义 语 言 学 , 就 会 过 于 强 调 “ 言 是 一 种 以 语 音 为 物 质 外 对 说 话 人 家 乡 信 息 的 无 意 流 露 ,让 学 生逐 渐 理 解 指 示 符 的 语
的 ; 最后 ,指 出语 言符 号绝 大 多数 是 象 征 符 。
塞擦 音 在 成 阻和 除 阻方 式上 的差 异 。在讲 解 元音 和辅 音


教 师 知 识 结构 的完 善 与课 堂教 学 的 内容 深 化
偏 执于一端 。否 则,学生对语言本质 的认识就会有 盲人摸
再 说 “ 刻 性 ” 。 语 言 学 概 论 是 一 门 理 论 课 ,其 理 深
俗 话 说 : “ 给 人 一 碗 水 , 就 要 拥 有 一 桶 水 。 ” 教 象 之 感 。 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