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旅游节目广播稿“丝绸之路”第十站——敦煌

合集下载

丝路畅想的演讲稿

丝路畅想的演讲稿

丝路畅想的演讲稿我的家乡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重镇。

它就像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的沙海上。

敦煌,它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是引人注目。

鸣沙山在敦煌城郊十里。

是一座沙粒堆成的小山,最高处约有二百五十米。

登上鸣沙山,坐在山脊上,从高处迅速滑下,沙尘随着身体的移动也飞扬起来,当沙流量不断增大时,会听到嗡嗡的声响,随流沙的增加,声音会逐渐增大到嗡嗡如雷鸣。

山下有一月牙形的小湖,四面都是流沙,而千百年来,湖水从未干涸过,也未被流沙所淹没。

原来细沙在泻到山下之后,晚风又会将它们重新吹向山顶。

风儿轻拂着岸边的杂草,湖水就像一块绿色绿色的绸缎,映着蓝天,映着白云,映着鸣沙山,静静地漾着迷人的微波。

闻名中外的佛窟——敦煌莫高窟,就位于鸣沙山1500米长的陡壁上。

一股清澈的泉水从鸣沙山脚下涌出,逶迤流去,消失在沙砾中。

这儿到处是花草,古木参天,鸟儿争鸣,整个莫高窟掩映在一片绿的怀抱里,景色秀丽而幽静。

呵!多神奇,像被神斧斩过一般的悬崖陡壁上,凿满了大大小小像蜂窝、像鸽舍一样的洞窟,一层层上去直到崖顶。

石窟外面的木构廊檐,悬空的栈道,使整个石窟浑然一体,格外壮观。

据古代碑文记载,公元366年,一位名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到敦煌。

黄昏的时候,他手拄锡杖,行至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下,只见夕阳下山顶上一派金光,仿佛显现出千佛的形象,他相信这片灵山必将是佛祖的圣地,于是决定在山对面的崖壁上开凿一个佛洞,这就是敦煌的第一个洞窟。

紧接着又有僧人,在这座洞窟旁开凿了第二个洞窟。

莫高窟由此诞生。

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陆续修建,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洞窟最多、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艺术石窟群。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雕像的石窟共四百九十二个,彩绘泥塑2410多个,壁画更是浩如烟海,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如果将这些旷世奇珍展开排列,可形成长达50华里的画廊。

在这里游人可以看到轻歌曼舞的飞天仙女,她们是能歌善舞,变化自如,是古代最美丽、最善良的象征,表现了古代艺术家超凡的艺术想象力;还可以看到众多泥塑,有的朴实温顺,有的文静清秀,有的威武强壮,他们形态各异格局,栩栩如生;还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其中的反弹琵琶伎,形象生动,舞姿婀娜,是敦煌艺术的代表作。

大漠敦煌朗诵稿

大漠敦煌朗诵稿

大漠敦煌朗诵稿大漠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珍珠,也是中国的文化宝库和艺术殿堂。

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唯一一个中国的莫高窟和敦煌石窟。

自敦煌石窟建于公元4-5世纪以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和朝圣。

大漠敦煌是一个神奇而壮观的地方。

在这个黄色的沙漠中,敦煌石窟分为735个洞窟和492个遗址。

它们倚崖而修,造型各异,装饰精美,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

尤其是莫高窟,它又被称为“东方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五大石窟之一”。

敦煌石窟是中国佛教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

其中的壁画、彩塑、浮雕等文物,传达着宗教信仰、历史风貌、社会生活、自然景观等多种信息,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和历史。

壁画是敦煌石窟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它们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墙画的代表之一。

壁画的题材很丰富,包括佛教故事、传说、宗教仪式、政治和经济活动、生死转世、民间故事等等。

壁画的画风也非常多样化,有唐风、五代风格、北宋风格、南宋风格和元代风格等等。

除了壁画,彩塑也是敦煌石窟中的重要艺术形式。

它们是木雕或泥塑制成,涂上各种颜色,具有立体感和强烈的装饰性,它们的内容同样包含了佛教世界的各个方面。

浮雕也是敦煌石窟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浮雕不仅在3D视觉效果上有很好的呈现,同时还能起到极好的装饰效果,彰显佛学思想和社会生活。

浮雕主要制作在窟门上,造型具有各种动植物、几何纹饰,以及各种人物的肖像等等。

敦煌石窟的艺术风格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墙画和彩塑的传统。

它们也对世界各地的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敦煌石窟发现的丝 Road 图案以及多起高亢的海 Merchant、祭庙图案等,都成为中国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同传承的重要贡献。

但是,敦煌石窟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

长时间风化、人为破坏和文物贩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它们的存在。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力度保护敦煌石窟,加强公众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普及工作,建立完善的文物保管和管理制度,打击文物走私和贩卖等不法行为。

关于《敦煌》纪录片解说词

关于《敦煌》纪录片解说词

关于《敦煌》纪录片解说词【篇一】《敦煌》纪录片解说词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

说完了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

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

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

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好了,敦煌莫高窟游览结束,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篇二】《敦煌》纪录片解说词最近看了纪录片《敦煌》,拍的很用心很规整的一部纪录片。

看的时候小小地感动了一下:因为题材本身,因为许巍的主题歌,因为张楚何勇的配乐,因为镜头的整洁,因为周兵许巍张楚何勇都生长于古时的丝路上更是因为:周兵一直在做纪录片,张楚许巍他们一直在做音乐。

导演周兵是原《纪事》的制片人,所以积累了大量拍纪录片的经验。

在此怀念下《纪事》,它是《东方时空》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子栏目,每期都会播出一个纪录片或专题片。

但是,《东方时空》先是改版又是改主持人最后改播出时间,把自己改的渐渐淹没于荧屏里。

大学生艺术鉴赏作业旅游景点导游词敦煌导游词

大学生艺术鉴赏作业旅游景点导游词敦煌导游词

敦煌云参观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此次莫高窟之旅的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导。

希望在我的介绍之下,可以让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莫高窟是被开凿于鸣沙山断崖之上的佛教石窟寺院的总称。

公元前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其保存壁画和佛像的石窟达到了492个,其中有近一半都是在唐朝时期建造的。

这里汇集了大唐王朝的美术精华,支撑着各族人民的装扮和风俗习惯,都被封存在了这里。

让我们先来到这最有代表性的57号洞窟。

这是七世纪建造于唐朝的小型石窟。

我们可以看到壁画还保留着当时的胭脂色。

被称为被称为美人窟的第57号窟,石窟中到处都画有美丽的菩萨形象,有掌中托有花的菩萨。

她美艳的目光倾洒在右手的莲花上。

这是思惟菩萨,左手托着脸颊若有所思,在美人窟中还有一尊格外引人注目美丽的菩萨南墙上的,树下说法圆上所画的菩萨,优美柔和充满温柔的表情,眼睑和脸颊部位重叠有较淡的颜色,这种技法被称为晕染法。

挂在脖子上的璎珞还有手镯,还有冠饰,都是将白土何金箔混合,做成立体的样式。

周围的菩萨个个都美艳动人,文淑艳丽的菩萨身姿,其中蕴含了唐朝人心中理想的美。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第220号洞窟。

大家可以看到入口的左右画有问答之图——维摩经变图。

印度的在家信者,维摩,其觉悟境界颇深,并论述“空“的思想。

这位是文殊菩萨为了倾听问答,这里集结了众多君臣。

身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式各样民族服饰的是各国的国王,站在最前列的是,大唐的皇帝,这位皇帝是唐太宗,是首屈一指的明君,被各族部落称为“天可汗”我们再来到了建造于公元698年的第322号洞窟,正面排列着七尊佛像。

身穿薄衣的菩萨,漂亮修长的眼睛,笔直高挺的鼻梁,将编得很细的发辫盘在头顶,是西域草原人民的习俗。

爱我敦煌演讲稿

爱我敦煌演讲稿

篇一:“我爱敦煌”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敦煌敦煌市位于我国河西走廊的最西段,地处甘、青、新三省的辖区交汇处,南有祁连山,北有马鬃山,东西两面为大漠戈壁。

历史沧桑风雨,饱经历史风霜的敦煌在世纪之交迎来了自己发展和建设的新高潮,目前敦煌是闻名全世界的旅游城市,其特殊的自然环境,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风情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敦煌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华夏文明一体相连的共同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风格独具异彩纷呈的个性魅力,充满着神秘传奇的色彩。

敦煌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不断显示着自己的博大精深,折射着夺目的历史光辉,阳关,玉门关,长城,廷障,烽燧,白马塔,悬泉等历史古迹遗址,逾越千年黄沙漫漫,景观历史沧桑,仍展示着敦煌昔日的辉煌,鸣沙山、月牙泉、渥洼池、三危山大漠风光等则充分体现着敦煌山川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敦煌淳朴的民风,好客的人民,塞外的风土人情,丰富的名优特产和风味小吃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人士的光顾。

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敦煌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立足有事,扬长避短,艰苦创业,进一步推出了敦煌的开发与发展,使敦煌正迅速走向新的繁荣。

目前,敦煌人民正立足实现,面向未来,加快发展重点,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为建设“国际旅游城、文化艺术城,大漠光电城”和鲜果葡萄基地,即三城一基地而努力。

而我又能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我想要做到爱家乡、爱敦煌,为自己的家乡尽到一份责任,就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

我是一名敦煌宾馆的服务工作者,敦煌宾馆是敦煌文化内涵的窗口,为了这个窗口更加明亮,为了敦煌宾馆的发展努力工作,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敦煌宾馆人应尽的责任。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和高速发展,许多行业都进入微利时代,我们的酒店同样如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客人对饭店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目前如何生存,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发展,就成为我们目前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丝路朗诵稿子四年级

丝路朗诵稿子四年级

丝路朗诵稿子四年级
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丝路朗诵稿子四年级,仅供参考:
陆上“丝绸之路”,笼罩历史烟云,
披千年风霜,是那样遥远漫长。

我们多么渴望穿上汉服,披上唐装,
唤醒我们的先贤,一起乘坐“沙漠之舟”,
重走“丝绸之路”,再闻驼铃叮当响。

我们满载丝绸、茶叶、瓷器,从长安出发,
直奔西方。

向西,出潼关,
向西,穿河西走廊,
再向西,过敦煌,
再向西,越沙漠,过楼兰,
再向西,来到中亚友邦。

莫要说,八千里路遥远漫长,
不走河西走廊,哪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去敦煌,哪知半壁石窟尽藏中华文化宝藏?
不走茫茫戈壁,哪知“大漠孤烟直”的壮丽景象?
不去楼兰,哪知这座古城的壮丽辉煌?
不去地中海,哪知沿岸国家的石榴甘甜、胡瓜爽口、汗血宝马举世无双?
我们来到敦煌,分一路人马,打点行装,直奔南方。

穿越雪域高原,攀登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到南亚造访。

不要说,漫漫征程,饱经风雨沧桑。

不行雪域,哪知天高云淡、藏羚羊飞跃山岗?
不登天山,哪知“三江”同源,雪莲怒放?
不过昆仑,哪知佛教圣地,热带风光?。

敦煌历史文化讲稿

敦煌历史文化讲稿

提纲一、敦煌历史文化二、敦煌景点景区1、鸣沙山月牙泉2、阳关3、玉门关4、雅丹地貌正文一、敦煌历史和文化敦煌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敦煌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这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敦煌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而在尚书的记载中说尧“窜三苗于三危”,史记里面也有过记载,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把当时在中原战争中战败的三苗族,迁徙到了三危山,也就是咱们敦煌的三危山,成为了敦煌最早的居民。

到现在敦煌还发现了很多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敦煌的游牧民族大月(rou)氏(zhi)日渐强盛,赶走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乌孙族人,吞并了羌人,成为了敦煌的主人。

一直到了秦汉时期,漠北的匈奴崛起之后,又赶走了月氏,占据了敦煌。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带兵从现在的陇西出发,进军河西地区,大胜匈奴,给了河西地区的匈奴非常沉重的打击。

之后设立了河西四郡,分别也就是现在的武威,张掖,酒泉,还有敦煌。

后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是世界史上最重要的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就是咱们都熟知的丝绸之路,从此才开始了敦煌开发的篇章。

从此,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

欧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玛瑙、奇禽异兽、农作物等长途转运到中原。

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往来不绝,都要经过丝路要道敦煌。

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

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

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

敦煌建郡之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敦煌历史文化演讲稿范文

敦煌历史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这座千年古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今天,我将从敦煌的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为大家呈现一幅敦煌历史文化的画卷。

一、敦煌的历史敦煌,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古称沙州,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时期,敦煌成为汉朝版图的一部分。

此后,敦煌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1. 佛教的传入与繁荣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佛教传入我国后,敦煌成为了佛教传播的重要基地。

公元366年,僧人乐尊在莫高窟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标志着敦煌莫高窟的诞生。

此后,敦煌莫高窟逐渐成为佛教艺术的圣地,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2. 丝绸之路的繁荣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商贸繁荣,文化交融。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络绎不绝,使得敦煌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

在敦煌,东西方的艺术、宗教、科技等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敦煌文化。

3. 唐代的辉煌唐代是敦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时,敦煌莫高窟规模宏大,艺术水平高超。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描绘了敦煌的壮丽景色。

二、敦煌的艺术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是敦煌艺术的代表。

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壁画和雕塑艺术价值极高。

1. 壁画艺术敦煌壁画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壁画内容主要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生活场景等。

在艺术风格上,敦煌壁画融合了汉、藏、回、印度等多民族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雕塑艺术敦煌莫高窟的雕塑艺术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些雕塑作品以佛教造像为主,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三、敦煌的文化敦煌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体系,主要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哉游哉,快乐随行,欢迎收听,这里是《世界正美丽》栏目。
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播XXX。
接着上周去的张掖和酒泉之后,再带大家去敦煌玩一玩。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点,南枕zhen气势雄伟
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持峰
岩突兀的三危山。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天山雪水滋润着
肥沃的土地,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敦煌又位于古代中
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
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
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敦煌曾经是一个荒凉的戈壁小城,但由于信众的执着,岩壁上就
出现了莫高窟,如果说古都西安正在进行修旧如旧的规划,那么敦煌
在这方面则有更深的执着,在这里,几乎都保留着过去的风貌,甚至
连在这里新建店铺的商人,也被这样的历史所影响着,古堡式的外观,
仿古的内装潢,进入其中,都会令人产生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
将手按上黝黑的墙砖,就可以打开通往前世的时光之门,与有缘人再
续前缘。

A:鸣沙山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7
公里处,东西绵亘40多公里,南北纵横20公里,海拔1650米。
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
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
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
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
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
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
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
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
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
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
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
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
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
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
八景之一:“沙岭晴鸣”。
B: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
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
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
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
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
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伏,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
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
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
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
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
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这里
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
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C: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
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
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
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
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
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
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悠悠漫卷。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
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
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
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
D:当地人喜食羊、鸡、牛肉、驴肉,对面食制作尤其讲究,
主要以面和米为主,这和全国大部分地方的饮食习惯是基本相同的。
阳关东路的沙洲夜市内有风味小吃区,可以品尝到各种甘肃风味面
食,烤肉等,价格便宜,而且连附近的小巷也很热闹。如果想找一个
相对清幽的地方就餐的话,可以到鸣山路飞天宾馆附近,那里有不少
中西餐馆,价格适中,饭菜可口。
D: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
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
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
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