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铁盐和亚铁盐

一、分析教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及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对Fe3+与Fe2+ 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及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2+ 、Fe3+的检验方法,

②理解Fe3+的氧化性、Fe3+ 与Fe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②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课教学重点:Fe3+ 、Fe2+的检验,Fe3+ 、Fe2+的相互转化;

2、本节课教学难点:Fe3+ 、Fe2+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化学小魔术、情境创设等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的是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给学生展示两个小酒杯里茶水颜色的变化的小魔术。运用关于自来水的新闻报道导入新课“铁盐和亚铁盐”,板书:铁盐和亚铁盐

观看魔术,新闻报道,

聆听、分析铁盐和亚铁盐

的性质,有希望展开学习

的意愿

激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吸

引学生以积极

的状态参与到

课堂中。

引导猜想出自来水中含有Fe3+,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检验,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

实验,出不得出实验现象。

巩固前面所学

的离子反应,

为接下来的实

验奠定基础。

根据学生设计得出的现象,引出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三种检验方法。根据已准备好的实验药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探究实验结果。

板书:一、Fe3+和Fe2+的检验

1.观察法;

Fe2+溶液是浅绿色,Fe3+溶液为黄棕色

2.用NaOH溶液检验;

Fe3++ 3OH- Fe(OH)3

3.用KSCN溶液检验

学生分组认真的讨

论,设计实验并动手做实

验。学生仔细思考,讨论

得出:

①据溶液的颜色。

②分别取适量的溶液

于试管中再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

色的变化。

③分别取适量的溶液

于试管中再加KSCN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通过

自主做实验,

增强实验真实

性和可靠性,

同时培养学生

基本的实验操

作技能。同时

根据KSCN溶液与铁离子的反应现象,解释魔术的原理。接着展示苹果的变色的生活现象,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观看图片,聆听、分

析,认真思考,大胆猜想。

得出是铁离子的颜色。

提搞学生

的观察探究能

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铁元素有变价的特征,并提出新知识点“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板书: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

析实现Fe2+、Fe3+相互转

化的途径

前后知识

衔接,自然过

度到新知识学

习,提高学生

总结归纳知识

的能力。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Fe2+、Fe3+相互转化的实验设计方案

以四人为以小组讨论

完成一个设计方案,并将

方案用图示的方法画在白

纸上,以备会报交流

培养学生

的设计和动手

操作能力。

让学生会报设计方案,组织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会报本组设计方案,

聆听他组方案,参与讨论,

最终确立出可行方案。

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交流、合

作能力

组织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疑问

动手操作,细心观察、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判断

自己的实验是否成功。

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

力,观察分析

能力

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聆听各组汇报,思考

每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

题。

汇总实验

结果,让学生

对Fe2+、Fe3+

的相互转化形

成完整印象。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实验结论,进行Fe2+、Fe3+的相互转化小结。板书:

1、Fe2+转化成Fe3+

加氧化剂Cl等

2、Fe3+转化成Fe2+

加还原剂Fe等

总结归纳Fe2+、Fe3+

的化学性质,并对常见物

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

对强弱形成感性认识

透过现象

引发学生深层

次的思考,培

养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

七、板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

一、Fe3+和Fe2+的检验

1、观察法;

亚铁离子溶液是浅绿色,铁离子溶液为黄棕色

用NaOH溶液检验;

Fe3++ 3OH- Fe(OH)3

用KSCN溶液检验

结论:最好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二、Fe3+和Fe2+的转化Fe3++ Fe Fe2+

Fe2++Cl2 Fe3+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图文稿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课本P57——P58)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些热情。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3+的两种方法:加碱法和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接着,将学生分组,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Fe3+和Fe2+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Fe3+和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3+和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离子的检验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难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五、教学准备 事先准备一张涂有FeCl 溶液的纸片,用KSCN溶液喷湿的的小木剑药 3 溶液、KSCN溶液、NaOH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氯水、酸品:FeCl 3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铁盐和亚铁盐 一、分析教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及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对Fe3+与Fe2+ 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及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②理解Fe3+的氧化性、Fe3+ 与Fe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铁盐和亚铁盐

《铁盐和亚铁盐》 项城一高李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鉴别Fe3+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3+和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 (3)了解铁离子、亚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2)通过小组实验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实事求的科学精神 3)通过补血剂等常见物质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Fe3+的检验 难点: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引入】“白纸变血纸” 上课之前老师表演一个魔术,向一张白纸上喷溶液,白纸变血纸。这个过程中蕴含了什么化学原理?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铁盐的性质,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总结出检验Fe3+的方法。 【学生】汇报本小组讨论结果 【总结】以上几位同学提出了,观察颜色、加入NaOH、加KSCN试剂等3种方法检验离子,这3种方法可以检验任何浓度的铁盐溶液中的Fe3+吗?观察【演示实验1】找出检验Fe3+的最佳试剂。 【演示实验1】

试剂:1mol/L FeCl 3(aq)、蒸馏水、0.1mol/L NaOH (aq) 、0.1mol/L KSCN (aq) 实验步骤取三支试管,各滴入2滴1mol/lL 的FeCl 3 溶液,再向其中分别加入蒸馏水至试管的 1/3,振荡。观察颜色。一支中加1滴0.1mol/L的NaOH溶液,另一支中加1滴0.1mol/L的KSCN溶液,第三支作为参照,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稀释后FeCl 3 溶液接近无色;加入NaOH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黄,这是因为溶液中 Fe3+浓度过小导致生成的Fe(OH) 3 物质的量太少而观察不到红褐色沉淀生成;加入KSCN溶液的试管中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现象明显。 结论:由此可见,即使溶液中Fe3+浓度很小也能和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的Fe(SCN) 3 溶液,说明KSCN试剂检验溶液Fe3+中更灵敏。 【提问】结合上述演示实验,同学们能揭示老师白纸变血纸的过程中运用到的化学原理吗?【学生】...... 【过渡】这位同学分析的很透彻,能够学以致用。白纸变血纸,用什么方法使血纸重新变成白纸? 【演示实验2】向白纸上喷神秘药水,血纸变白纸。这个过程运用了什么原理?从Fe3+化合价角度分析,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 【老师】Fe3+中铁元素处于最高价态,转化为Fe2+是一个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过程,Fe3+表现出氧化性需要和还原剂反应实现。血纸变白纸是因为维c 将Fe3+还原Fe2+,维c是一种常见还原剂,同学们你能总结出哪些物质可以将Fe3+还原为Fe2+吗? 【学生】Fe粉、Cu粉、KI溶液 【总结】Fe粉、Cu粉、KI溶液,Na 2SO 3 溶液,Na 2 S溶液等 【提问】如果没有FeCl 3溶液,只有FeCl 2 溶液以及其他物质能不能使白纸变血纸? 【学生】...... 【演示试验3】向白纸上喷FeCl 2溶液,再喷H 2 O 2 溶液,白纸变血纸。这个过程运用了什么原 理? 【学生】 Fe2+转化为 Fe3+。 【过渡】Fe2+转化为 Fe3+体现了它的还原性需要加入氧化剂实现,同学们你能总结出哪些物质可以将Fe3+还原为Fe2+吗? 【学生】......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课本P57——P58)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之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些热情。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3+的两种方法:加碱法和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接着,将学生分组,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Fe3+和Fe2+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Fe3+和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3+和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离子的检验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难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

全国一等奖教案-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经典)

一、核心素养 1、文化基础:①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②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条件 2、自主发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操作、自主分析现象,最终得出相应结论的过程,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同时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3、社会参与:①通过学习培养自己大胆置疑,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②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③培养自己不怕困难,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体验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价值与快乐。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 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开发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在上一章中,教材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教学。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编者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进一步熟悉理论,增强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 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更成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

的终生发展而设计“Fe2+与Fe3+的相互转化”这一探究性学习课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教学的良好素材。其次,此处的实验反应原理简单,操作也多是试管实验,适合安排实验探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积累宝贵经验。第三,“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2、学情分析 首先,教材在第一章中就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得学生有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让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可能。 其次,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适合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让学生对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最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课堂上获益。 三、教材把握 1、教学重点: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铁盐、亚铁盐的性质。 ②通过学习,了解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③进一步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提高对理论认知水平。 2、教学难点: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结论得出。

铁盐和亚铁盐

《铁盐和亚铁盐》课上探究学案 一、Fe 3+、Fe 2+的检验 Fe 3+的检验方法 Fe 2+的检验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Fe 3+、Fe 2+的相互转化 【任务一】请按照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设计并进行分组实验,实现Fe 2+到Fe 3+的转化。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方法: 1.明确实验问题:如何实现Fe 2+到Fe 3+的转化? 2.作出合理分析: ①请找出下列所提供的药品中,哪些可以作为该实验的药品? (1)Fe 粉 (2)H 2O 2 (3)KMnO 4溶液 (4)Zn 粉 (5)稀盐酸 (6)维生素C (可抗氧化) ②怎样检验Fe 2+已经转化为Fe 3+? ③实验药品和KSCN ( aq )所加的先后顺序? 3.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化学实验: Fe 2+转化为Fe 3+时,需加入____________使其转化。 【任务二】请按照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设计并进行分组实验:实现Fe 3+到Fe 2+的转化。 1.明确探究问题:如何实现Fe 3+到Fe 2+的转化? 2.作出合理分析: 3.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化学实验: Fe 3+转化为Fe 2+时,需加入_______________使其转化。 三、生活中的应用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教学设计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 计 #TRS_AUToADD_1222222542840{mARGIN-ToP:0px;mARGIN-Bo 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2542840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2542840TD{mAR 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25 42840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 ADD_1222222542840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 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 :"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 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 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 op":"0","margin-bottom":"0"}}--**/新教材化学课实验探究课例: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内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 前辈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铁盐和亚铁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理论上,学生对于铁及其化合物都是比较熟悉的,这样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降低了门槛。通过对Fe2+与Fe3+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不仅为前面的实验部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处于高一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分析能力。这为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学习奠定基础。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比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这为学习提供了动力,但是学生又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降低难度。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2+、Fe3+检验方法。 ②认识Fe2+的还原性以及Fe3+的氧化性,归纳Fe2+与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演示探究Fe2+、Fe3+的检验方法,引导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学生探究Fe2+、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并动手参与,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组实验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树立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Fe3+ 、Fe2+的检验,Fe3+ 、Fe2+的相互转化; 2、教学难点:Fe3+ 、Fe2+的相互转化; 五、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为此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学案导学法、对比实验法、问题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法、思考总结法、自主探究法,具体方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六、教学过程

高一化学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5.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Fe2+、Fe3+的检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基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方法,并将前面所学的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又一次应用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具体体现。教学实施中要让学生能够注意较好的应用以前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正式提供了这一契机,所以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间的转化应该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一,化学知识尚少,很难从化学的角度去认知事物以及生活中的现象,所以也缺乏对化学兴趣。而且刚刚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并不熟练,元素化合物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情境设计上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分析上要尽可能的简单,并一步一步的引导。 4.设计思路: 本堂课书本上的知识点其实不多,但我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知识点、熟练实验操作以及掌握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更重要的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化学且能够用化学思维去分析问题。所以本堂课我以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补铁保健品为线索,引入课题,并穿插对比实验,让学生去感受试剂的浓度和剂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并且让学生学会用实验证明可能原因的思维,并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境) 【引入】(展示)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片 硫酸亚铁片为什么要裹糖衣? 你怎样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说明

《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随堂教学中应用 美娜;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841100;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第二课时。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铁的重要化合物以物质分类为线索,依次安排了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的盐,第二课时的学习容为铁的盐即铁盐和亚铁盐。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变价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它的一个亮点,更是高考、学考的重点,铁盐和亚铁盐为学习铁的变价的主要载体,在铁的化合物学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这两部分的教学容,教材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运用,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 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的终生发展,将这节课中“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这部分重点、难点容设计成了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可以巩固和加深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练习离子方程式书写。最后,“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在必修1第一章中又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使这节课的实验探究成为可能。 其次,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了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行“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知识基础。 再次,铁元素是学生熟知的金属元素,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操作多为试管实验,比较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最后,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自己做实验,喜欢在实验探究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惊喜即学生对于自己操作实验热情很高,但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Fe3+的检验方法。 ②通过对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案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09化五 一.教材分析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中的一个知识点,是联系“氧化还原”与“金属的性质”的桥梁。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需要用到氧化还原的知识,一次本知识点是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运用与深化。 学好本节内容对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铁盐与亚铁盐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无机物,并且应用十分广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例如,亚铁是补血剂。 二.学生情况 1. 学生心理情况 有关研究表明: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有三块:分布在小学四年级、初三和高二,其中,高一恰好是两个心智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一学生无论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亦或思维发展、认知成熟度上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高一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教师,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焦虑同时产生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学习化学必修一会产生以下影响: ①自己把握不住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深度,无所适从。 ②好高骛远、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自负倾向。往往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平时学习浮躁懒惰、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求慎解;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听就会,一考就慌”,我们戏称为“大明白”。 ③自暴自弃。基础知识准备得不足,太多地方看不懂,、听不懂。缺乏学习动力,从而产生畏难厌学心理,因此破罐破摔; 2. 学生学法分析: 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听命于教师,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阅读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许多学生仍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颇困难,更没有预习、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学时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本节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是元素化合物重要知识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再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在学习金属的性质的过程中复习和应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又能在实验设计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为第四章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1)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有能力书写铁的化合物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能进行简单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通过初中实验的学习和第一章实验基本操作的学习,初步形成了从实验走入化学的思想,能简单地分析实验现象,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或者证明物质的性质。 (4)已经学习了金属单质的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知道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5)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能力、复杂性质的探究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Fe3+的检验方法。 (2)理解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分析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2)通过实验的设计,形成用实验来真知的科学思想,并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应用,用理论知识来预测实验现象,提高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趣味实验和化学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本节重难点 1. 重点:铁的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对比,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Fe3+的检验方法,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2. 难点:铁的氧化物Fe3O4的性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条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铁盐和亚铁盐 说课教案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铁盐和亚铁盐》,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本节课。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本理论之后,我认为教材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综合运用氧化还原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且学生已建立起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应用环节促进发展,才能纳入学生长时的记忆系统。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探究的应用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研究物质性质思路和方法的认识发展。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Fe2+、Fe3+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效果终端体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鉴别铁离子的方法。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案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 《铁和铁的化合物----亚铁盐、铁盐》教案 李艳 一、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是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重点介绍Fe3+的检验方法以及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用多种方法鉴别铁离子、亚铁离子。 (3)了解铁离子、亚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印刷电路板的讨论、补血剂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Fe2+、Fe3+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策略 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不应只追求知识结论,而应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较多的实验探究内容,以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知识并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总结与提升,体验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铁盐和亚铁盐 、分析教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 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及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对3+与2+的检验和转化实 验的学习,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 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及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联系前面知识,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总结归纳知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验 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2+、3+的检验方法, ②理解3+的氧化性、3+与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

公开课教案 高一化学组邓仕梅 【课题】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中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对探究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在试验和探究过程中,积累一些科学假设对比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体验合作和动手的整个过程的积极的情绪。 【教学重点】铁盐、亚铁盐之间的相互转变 【教学难点】铁盐、亚铁盐之间的相互转变 【课型】新课 【实验药品】FeCl3、FeSO4、硝酸、硫氰化钾、铁粉、酸性KMnO4、H2O2、Na2S、淀粉KI 试纸、Cu粉 【教学过程】 【引入】Fe(OH) 2与O 2 反应生成Fe(OH) 3 ,+2价铁可以被氧化成+3价铁,我们可否作这 样一个猜想:+2价的Fe2+的盐溶液也能被氧化生成+3价的Fe3+的盐溶液,反过来,+3价的Fe3+的盐溶液也能被还原生成+2价的Fe2+的盐溶液呢?也就是Fe2+与Fe3+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下面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Fe3+ 被氧化 被还原

【问题1】要实现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需要加什么物质?你怎么知道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了呢? 【科学探究】现在给你们提供一些试剂:F eCl 3、FeSO 4、硝酸、硫氰化钾、铁粉、酸性KMnO 4、H 2O 2、Na 2S 、淀粉KI 试纸、Cu 粉。请同学们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Fe 2+ 到Fe 3+ 的转化。 (学生活动)做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分享成果。 【教师点评】Fe 2+可以被氯水、酸性KMnO 4、HNO 3、O 2、H 2O 2等氧化剂氧化成Fe 3+,由此证明Fe 2+具有还原性。 【板书】 Fe 2+ →Fe 3+ 2Fe 2+ + H 2O 2 + 2H + === 2Fe 3+ + 2H 2O 2Fe 2+ + Cl 2 === 2Fe 3+ + 2Cl - 【问题2】要实现铁离子转变成亚铁离子,需要加什么物质?你怎么知道铁离子被还原成了亚铁离子了呢? 【演示实验】完成实验Fe 3+ 到Fe 2+ 的转化。 (学生)观察现象、探究本质。Fe 3+ + Fe === Fe 2+ 【教师点评】Fe 3+ 可以被铁粉、锌粉、铜粉等还原剂还原成Fe 2+ ,由此证明Fe 3+ 具有氧化性。 【板书】 Fe 2+ Fe 3 氯水、酸性KMnO 4、HNO 3、H 2O 2 、O 2

《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的性质和转化》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自备)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Fe2+与Fe3+的性质和转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研究的Fe2+与Fe3+的性质区别和转化,根据新课程内容特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者情况的分析,可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Fe2+与Fe3+的区别和转化。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最后由学生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重点介绍了Fe2+与Fe3+的区别和转化。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增加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可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观察、分析实验后,总结铁的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换的知识分析和解释,以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铁离子的检验 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铁离子的检验 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3、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初中科学中已经学习了铁的物理性质和基本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硫单质、酸的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在专题2中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在本部分第一课时学习铁的化学性质,了解了铁与不同的氧化剂反应可能生成二价铁也可能生成三价铁以后,自然会产生“Fe2+和Fe3+有什么区别,Fe2+和Fe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问题,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抓住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学习心理,结合学生已经接触的常见氧化剂和常见还原剂,通过对Fe2+和Fe3+的性质、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更好地理解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同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提出假说、设计探究方案、获得探究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使学生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使学生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铁盐和亚铁盐 教学反思

《铁盐和亚铁盐》教学反思 本堂公开课下来,我认真地做了教学反思。总体来讲,既展现出了进步,也暴露出了不足。现将过程反思如下: 1、设计思想 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系统。刚刚接触化学才一年的孩子进入高中,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由于在思维方式上有了较高的要求,高一的学生最容易感到迷茫,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会对化学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作为从事高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研究新教材教学内容,也要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恰好在初高中的内容衔接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指导原则,即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实施中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革过去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一的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无论在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在高考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需要先了解学生初三学习及掌握的内容,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再通过实验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达到较好的效果。 2、教学过程总结 本节课采用“问题一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教学取得了如下效果: (1)各个环节的衔接紧凑,过渡顺畅。 (2)学生兴趣浓厚。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探究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过程,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又能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整节课上学生一直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兴趣浓厚。 (3)知识掌握牢固。在本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听同学和教师交流讨论、动手做实验等“视、听、动、想”融合的方法接受信息,通过对比、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结论,对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比较扎实,能将所学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课堂组织合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形式多样且学生参与活跃。 (5)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科素质。对每一堂课,教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了解什么知识,理解并掌握哪些技能,会解决什么问题,避免犯什么错误,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行拓展、创新等。 (6)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为学生准备了探究学案,引导学生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