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养殖常见病害及中草药产品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疾病,严重影响了大菱鲆的生长和养殖,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和治疗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预防措施(1)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适宜,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避免造成鱼体应激,增强免疫力。

(2)合理饲养和饲料管理: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持养殖水体的氧气充足。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3)定期检查观察:定期检查鱼体和水质,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如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褐色的颗粒状斑点、鱼体活动减弱、食欲减退等。

2. 治疗措施(1)药物浴洗:对于已经感染盾纤毛虫的大菱鲆,可以使用盐浴和药物浴洗的方式治疗。

将鱼体浸泡在盐水中,浓度为1%的浓度,每次浸泡15分钟,连续浸泡5-7天。

也可以使用具有良好抗盾纤毛虫作用的药物,如驱纤酮、洁鲆、二甲脒等。

按照药物说明进行使用,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改善饮食营养:合理调整饲料组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增强鱼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加强水质管理:优化养殖水体的环境条件,保持水质清洁、充氧,增加水体流通和曝气设备,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4)隔离和消毒:将感染盾纤毛虫的大菱鲆隔离出来,进行单独养殖,避免感染其他鱼类。

定期对养殖设备和鱼塘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改善饮食营养、加强水质管理、隔离和消毒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大菱鲆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大菱鲆盾纤毛虫病(Microsporidiosis)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大菱鲆等鱼类。

这种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预防与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盾纤毛虫病的病因盾纤毛虫病是由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种寄生虫一般侵染在大菱鲆等鱼类的消化道中。

它能够通过寄主的排泄物或死体释放出来,污染养殖环境,使得整个渔场鱼类都可能受到侵害。

盾纤毛虫在水中的形态是孢子,它能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因此易于传播。

一旦鱼类受到感染,就会出现生长缓慢、食欲不振、体表覆盖白色粘液等症状。

二、预防措施1. 清洁养殖环境保持养殖水质清洁是预防盾纤毛虫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池的清洁与水质的稳定会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经常清理养殖池底的残留饲料和粪便,并保持水质透明度,会减少盾纤毛虫孢子在水中的存活时间。

2. 定期消毒在养殖中,需要定期对鱼缸、输水管道、排水设施等进行消毒。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寄生虫孢子,降低感染风险。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标准浓度进行使用,严格按照消毒剂的指南进行操作。

3. 控制温度盾纤毛虫在低温下的存活时间较短,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水温的方式进行预防。

一般来说,保持养殖水温在26-28摄氏度比较适合,可以有效阻止盾纤毛虫的繁殖和传播。

4. 增强饲料营养给大菱鲆等鱼类提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可以增强其免疫力,提高抵抗盾纤毛虫病的能力。

合理营养及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对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增加其体内抗病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治疗措施1. 使用药物一旦发现鱼类出现盾纤毛虫病的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通常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特布他林、托布拉莫西脱等。

但是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需要按照要求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时间,以免对鱼类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2. 调节饲料在治疗的可以通过调整饲料成分和食用量,增加鱼类的营养摄入量,提高免疫力。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1. 引言1.1 1. 疾病概述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大菱鲆盾纤毛虫引起的寄生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食用感染的海产品或接触感染水源而传播。

大菱鲆盾纤毛虫在人体内寄生并繁殖,导致胃肠道炎症、肝脏损伤等症状。

病症轻重取决于感染的虫量和宿主的免疫状况。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严重,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

加强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了解,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1.22. 病原与传播途径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大菱鲆盾纤毛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由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

大菱鲆盾纤毛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它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并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繁殖和生长。

当人体摄入感染了大菱鲆盾纤毛虫的水或食物时,寄生虫会进入肠道,定位在肠黏膜上,并通过分泌物质吸收养分,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除了水和食物传播途径外,大菱鲆盾纤毛虫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当患者受到寄生虫的污染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清洁和消毒,会导致其他人的接触感染。

在预防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传播方面,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避免食用生熟不分的食物,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环境,避免与患者接触等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病原与传播途径,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发生。

1.3 3. 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大菱鲆盾纤毛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引起的症状严重,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疾病还可能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营养不良相关的健康问题,如贫血、生长迟缓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情可能会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大菱鲆养殖过程中过食症的防治

大菱鲆养殖过程中过食症的防治
尔 马林 1 0 0 毫升/ 米。 ,药浴 2小时 ,连 用两天后 该两 个池 子的鱼摄食 状况稍好一点,其他有三个池摄食又 不 好了,检查鱼体及水质 皆正常 ,鱼聚群 ,投饵时基 本 没反应 ,当时还是认为可能是细菌感染 ,继续用福 尔马林 1 0 0 毫升/ 米。 药浴 2 小 时,连用两天 后该三个 池子的鱼摄食稍好一点 ,其他又有池子摄食不好 。这
2 . 使 用 网片把 黏 涎挂 出来
在 育苗 池 中密 布 网
片 ,黏 涎 粘 敷 在 网片 上 , 多 时把 网片 取 出洗 净 再 放 进
去 ,如此 反复希望挂尽黏涎 ,但效果很差 ,幼体所剩 寥寥无几 ,但 已无 多大 的培育价值 。
总之 ,南 美 白对 虾 发 生 ” 黏涎 ” 的 原 因 是 由于 水
质 老化 ,如 果培育水体 能达到 “ 肥 、活 、嫩 、爽” ,
“ 黏涎 ”病 就不容 易发生 。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邮编
赵春 民
0 6 6 0 0 3
停 ,每次投喂增加 1 0 % 。2 ~3 天 即可 治愈。 三 、预防措施
1 . 投喂切记 不可过量 ,每次投 喂时 7 0 % 的鱼 不 摄
户 的大 菱鲆就发 生 了过食 症 ,近半个 月鱼摄食 不好 ,
降低鱼 生长速度 3 0 % 以上 。现将 这次病害 发生及治疗
措施总结如下 :
3 . 饵料 中适 当拌酵母 、维 C、多糖 、地衣芽孢杆 菌等健 胃促食 的添加剂 ,调节鱼类肠道 ,增 强鱼 的体 质 ,提高防病免疫力。 4 . 保证 水质清 新 ,水质 指标符合 渔业水质 标准 ,
检 查水质指标 正常,检 查鱼体表及鳃 丝也没有发现寄 生虫,当时分析 可能是细菌感 染,摄 食不好的池用福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主要危害大菱鲆等鱼类。

由寄生在大菱鲆皮肤和鳃上的盾纤毛虫引起,严重影响了养殖水产经济效益。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和控制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显得尤为重要。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发生与水体质量、养殖密度、饲料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加强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保障水产养殖的正常生长,还可以有效减少养殖业的损失。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发生,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病因及病理特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由寄生在大菱鲆身上的盾纤毛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这种寄生虫会附着在大菱鲆的身体表面,主要寄生在鱼鳃上,通过吸食宿主的血液和组织液来获取营养。

盾纤毛虫主要通过水体传播,当大菱鲆游动时,寄生在其身上的盾纤毛虫会随着水流传播到其他鱼类身上,从而传播疾病。

盾纤毛虫的卵也可以通过水体传播,引起疾病的传播。

患有盾纤毛虫病的大菱鲆表现出体表覆盖有白色或黄色的斑点或囊泡,鱼鳃出现变色、肿胀和形变等症状。

严重感染会导致大菱鲆生长受阻、食欲下降甚至死亡。

预防盾纤毛虫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保持水质清洁、避免饲养密度过高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浴和药物喂食,但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率,避免对大菱鲆造成过度伤害。

改善饲养环境也是预防盾纤毛虫病的重要措施,保持水质清洁、适宜的水温和氧气含量可以减少盾纤毛虫的传播和滋生。

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帮助大菱鲆有效抵抗盾纤毛虫病,保持其健康生长。

2.2 传播途径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水族宠物身上的盾纤毛虫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接触传播:当受感染的大菱鲆与健康的大菱鲆接触时,盾纤毛虫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的个体。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疾病,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方法:1. 清洁养殖环境:定期清理养殖池的污秽物质,定期更换水质,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2. 适宜的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余粮和粪便的堆积,降低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3. 育苗前消毒:在育苗之前对育苗水池、苗床、水泵管道等进行彻底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4. 选择抗病种苗:选择健康、抗病的种苗进行养殖,降低感染的风险。

5. 种苗质量检测:定期对种苗进行质量检测,排除携带病原体的种苗,避免疫情暴发。

6. 全面防治: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包括药物预防、环境改良、饲养管理等,以确保水产养殖的健康。

7. 正确使用药物:如必要,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引起药物残留和养殖水产品污染。

8. 营养均衡饲料: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增强其抵抗力,提高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9.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养殖池水质和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0. 合理使用草鱼头发素:草鱼头发素是一种天然的盾纤毛虫病防治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盾纤毛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对草鱼头发素的使用要有一定的规范,避免滥用。

11. 水体透明度管理:保持水体的透明度,避免浑浊和高密度养殖所造成的光照不良,减少盾纤毛虫的滋生和繁殖。

预防和治疗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养殖环境的清洁、饲养管理的科学、药物使用的合理等。

只有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提高水产养殖的健康水平。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影响大菱鲆的健康和生长。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一些措施。

预防措施:
1. 饲养管理: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及时清除饲养池中的废料和污染物。

2.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氧气溶解度、pH值等,避免水质过度恶化。

3.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并确保饲料的卫生和新鲜度,以提高大菱鲆的免疫力。

4. 控制感染源:阻断盾纤毛虫的传播途径,避免与已感染盾纤毛虫的鱼种接触,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5. 定期检查:定期对大菱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患病个体并隔离,防止疫情的扩散。

治疗措施:
1. 药物治疗:使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硝普钠、氧氟沙星等,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 温度治疗:将感染盾纤毛虫的鱼种转移到温度为30-35摄氏度的水域中,可以有效抑制盾纤毛虫的生长和繁殖。

3. 水质调节:调节水质参数,提高水质的溶氧量和清洁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4. 饲料调整:调整饲料组成,增加营养成分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提高大菱鲆的免疫力。

5. 环境处理:清除鱼缸中的废料和污染物,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环境卫生。

预防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环境卫生,并定期检查和阻断感染源。

在治疗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温度治疗、水质调节和饲料调整。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好咨询兽医的建议和指导。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预防与治疗措施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进口性寄生虫病,引起病症的的盾纤毛虫主要寄生于大菱鲆鱼的皮肤和肌肉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与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1. 检疫:加强进口水产品的检疫工作,特别是大菱鲆鱼等易感染盾纤毛虫的水产品。

对于从盛产疫区进口的水产品,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以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2. 加强养殖管理:对于大菱鲆养殖场,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和消毒,及时清除虫卵和成虫,减少盾纤毛虫的滋生和传播。

3. 检测方法:开发和使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可能携带盾纤毛虫的水产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者,防止疫情扩散。

4.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向养殖业者和消费者宣传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针对盾纤毛虫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药物有硝硫胺、吡喹酮等,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2. 隔离和消毒:对已经感染的大菱鲆等水产品进行隔离,防止感染扩散。

对养殖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杀灭寄生虫的虫卵和成虫,降低二次感染的风险。

3. 烹饪处理:将大菱鲆等可能携带盾纤毛虫的水产品进行充分烹饪,确保内部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杀灭寄生虫,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4. 监测和报告:加强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进口水产品的检疫、加强养殖管理、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以及药物治疗、隔离和消毒、烹饪处理以及监测和报告等措施。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
2 由纤毛虫引起 的盾纤毛虫病
2 . 1 病 因
1 . 1 . 3 流行情况
该病发生于养成期和 亲鱼培育
病原主要为盾纤毛虫或蟹栖异阿脑虫 , 可通过 多种途径进入养殖系统而导致发病 。
2 . 2 症 状
期 ,一般感染率不高 ,个别养殖池的感 染率可达 5 0 %, 较少 出现死 亡 。
大菱美 、 可摄食人工饲料 、 易于集约化养 殖等优点 ,在我国其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在山东 、 辽 宁等北 方 沿海 一带 , 并且 日益 成 为我 国海水 养 殖 的

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并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 1 . 2 病毒 性红体 症 1 . 2 . 1 病因 病原为虹彩病毒 , 通常由于摄食带有 该 病毒 的饵料 鱼 而感染 发病 。 1 . 2 . 2 症状 病鱼鳃丝贫血 , 呈暗灰色 ; 鳍基部肌 肉组织和脊椎骨沿线组织出现淤血 , 严重者整个身 体呈现皮下弥漫性 出血而发红 ; 血液稀薄 , 凝 固性
加 强 常 规 管 理 ,诸 如换
3 . 2 . 4 防治 及 处理 措 施
养殖 、育苗用水要经过严格过滤或消毒处理 , 避免 虫体 随 水带人 养殖 系 统 。加 强 吸污 和换水 等 日
常管理 , 清除有机碎屑 , 以保 持 池 底 、 水体清洁 ; 保
基溃 烂 , 镜 检 可见 大量 虫 体 。纤 毛 虫 可感 染 大部 分 包 括脑 组 织在 内的 内脏器 官 。
2 . 3 流 行情 况
随着病情的发展 , 病灶 中间产生黄色脓状 物 , 最后 表 皮 出现 黄 白色 、 圆形 溃疡 性 伤 口。溃疡 伤 口多集
中在 鱼 的躯 干部 肌 肉厚 实 的地 方 ,可 形成 深 窝 ; 严 重 时伤 口可洞 穿 整个 鱼 体 , 伤 口处 充满 脓状 物 和大 量 细菌 。内脏 团一 般无 明显 的变 化 。 病 鱼活 力下 降 ,
苗期 间小鲆苗驯化投喂配合饲料时期 的高死亡率
疾病 ( 弧菌性肠炎病 ) , 鱼种培育期抗病力下降 、 病 害频发等 。这些问题均能导致大菱鲆大规模死亡 , 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现将大菱鲆养殖 过程 中常 见 病 害及 防治 技术 叙 述 如下 , 以期 为养 殖
户提 供建 议 。
痴 富

《 水产养殖) 2 0 1 4年第 3期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0 4 - 2 0 9 1 . 2 0 1 4 . 0 3 . 0 1 8
欠 菱 蟹 暮 埴 常 觅瘸 喜 及审 茸 筠产 品 治 技术
谭 夕东
( 青岛东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 青岛 2 6 6 1 0 9 )
1 . 1 . 4 防治及处理措施
选择健康苗种进行养殖 ,
感染初期病鱼体表出现 白斑 、 黏液增多 , 随着
养殖场 内定期用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消毒。该病尚
病情的发展病灶处组织 出现红肿 ,有柔软浮肿感 ,
严重时鱼 的躯干部皮肤也会 出现病灶 ,直至溃烂 、 出血。患病鱼一般体色变暗 , 活力减弱 , 摄食量降
吸困难 、 散群分布 。 感染初期死亡较少 , 但 出现明显 症状后 很快 死亡 , 属 亚急性 死亡 。 1 . 2 . 3 流行情况 该病 以秋冬季 ( 8 —1 2 月份 ) 水 温在 1 8℃左右为高发季节 , 从苗期 、 养成期到亲鱼 培育期都有发生 , 流行范围遍布整个山东沿海大菱 鲆养殖 区域 , 累积死亡率较高。 1 . 2 . 4 防治及处 理措 施 该病 以预 防 为主 , 避免 投 喂冰冻或不新鲜杂鱼 , 以防将病毒和其他病原引入 养殖系统 , 一旦发现病鱼 , 应及时将其隔离 。 死鱼应 掩埋或者焚烧销毁 , 并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等对养 殖系统进行全面消毒。如果刚刚发病 , 可用氟苯尼 考3 g , l ( g + “ 肝胆利康散 ” 1 0 g / k g +  ̄ E 素k 5 g / k s 饲 料拌饵投喂 , 连续投喂 7 1 0 d , 并结合聚维酮碘和 戊 二醛药 浴 。
无完全有效 的治疗方法 , 主要靠预防 , 用“ 肝胆利康 散” 从苗种期开始定期投喂, 剂量为 5 g / k g 饲料 , 可
《 水产养殖} 2 0 1 4年第 3期
痴 富

低, 生长 减 慢 , 在养 殖 池 中散群 , 时 常 出现 打 转游 动
现象。到了病情后期表现为眼球突出, 鳍条发红 , 鳍
差; 胃肠壁 呈 点 状 出血 ; 摄 食 力减 弱 、 活力下降 、 呼
个重 要 品种 。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 , 相关 的疾病问 题也 1 3 渐突出 , 最 近 几 年 出现 了一 些难 以治愈 的病 害, 如腹水病( 大肚子病 ) , 病毒性出血病 ( 红体病 ) , 纤 毛虫 病 ( 盾 纤 毛虫 进入 鱼 肠道 和 头颅 ) , 大菱 鲆育
该病在苗期 、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 。 此病传染快 , 发病率高 , 可引起大规模死亡。大菱鲆
鳃丝 、 鳃 盖 膜和鳍 部 组织 为盾 纤毛 虫 的易感 区域 。
2 . 4 防治 及处 理措 施
摄食较差。 3 . 2 . 3 流行情况
发生 慢性 死亡 。
该病 的感染率不高 , 可导致病鱼
l 由病毒 引起 的病害
1 . 1 皮疣症
1 . 1 . 1 病 因 病原为一种球形病毒 , 主要通过养殖 池水传染。
1 . 1 . 2 症状 鱼 体 背 部 出现 数 个 大 小 不 一 的疣 状 突起 , 周 围皮肤 变 为 白色 。初期 疣状 突起小 而 白, 随 着病 情 的发展 逐渐 变大并 溃烂 出血 。患病 鱼普 遍体 质较差 , 摄食 量减少 , 生长速度慢 , 但 较 少 出现 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