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是cN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欢迎参考~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锁定2017农业发展三大重点【1】按照以往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在这个月召开,会议将部署2017年的三农工作。

同时,市场对“2017年一号文件”的预期也开始升温。

从这个月起,请您高度关注农业,这一时期将出台的政策、土地、补贴、金融贷款等都将与您高度相关!

农村工作会议重磅红利前瞻:新一轮农业商机将开启!

农村工作会议在总结一年农业发展及形势的基础上,对次年农业整体发展战略性规划部署,通常在每年的12月召开。

也就是说,年底的农村工作会议对第二年农业发展方向、补贴力度、政策扶持等全面部署,因此,也被看作是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2015年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决议,成为2016全年农业发展的中心。

而眼看2016年接近尾声,新一届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那么,

★2017农业将有哪些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背后又有哪些重大商机?

★哪些项目将成为2017的火热项目?

★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该怎么赚钱?

★个体农户又该如何发展?

郑重提醒您:

2017农业三大发展机遇,千万要盯死!

机遇1:土地改革与农产品价格改革

此前中办国办已发文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预计更详细的具体措施将很快出台。

三权分置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实现农民集体、承包农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权益;二是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让土地作为要素流动起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释放资金活力。

价改方面主要以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为开端的价格改

革将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叠加种业领域的科技创新。

【引申问题】

1.下一步中央有啥土地政策?如何利用土地赚钱?

2.三权分置后,规模经营成为重大扶持热点。

规模经营究竟怎么赚钱?

3.农产品价改趋势,哪些农产品将成为新一轮热点?

机遇2:惠农补贴全面增涨,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成重点。

补贴是农业发展的重头戏。

明年补贴怎么补?补给谁?怎么发?

别再说补贴拿不着!现在国家补贴已全面改革,因为你不懂,所以才拿不到!

前不久,农业部也表示,惠农补贴只增不减。

而如果按照近三年惠农补贴的涨幅比例来看,2017年惠农补贴总额有望突破2万亿。

这么多补贴,你心动不?

再说第二个问题,很多人问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到底有啥用?举个例子,2016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三项补贴”调整措施,从过去普惠式的直接补贴给农民,调整一部分补给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就是为了更加突出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把上面两个问题总结一下:一是明年补贴总额涨了;二是明年补贴更侧重于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引申问题】

1.补贴增多少?哪些产业将会成为热点补贴项目?

2.经营主体为何更有利?该如何拿到这些补贴?

3.不是经营主体就没希望了吗?从无到有的转型思路。

机遇3:供给侧改革以及三产融合

今年谈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供给侧改革”,包括玉米价跌、要在全国范围内减少种植面积,都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2017,供给侧改革仍将是主旋律。

与之相应的就是大宗农产品的去库存,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

另一方面,无论是今年的一号文件,还是“十三五规划”都将三产融合、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作为重中之重。

农业要走出去,就要跨产业,去借鉴并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引申问题】

1.三产融合一定会放大招:这个机遇怎么抓?

2.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改革,另一方面就是机遇,怎么避免损失而去抓住机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召开:农地改革试点进入总结阶段【2】本文来自独特网:www.depEat.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关的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全文2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及重点解读3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大热点详细解读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及重点解读5201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大热点解读分享到:随着12月临近,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按照惯例,会议将部署下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并将审议新的中央一号文件。

针对明年农业领域的工作重点,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多项涉及农村土地改革的试点将进入总结阶段,好的试点经验将升华为政策或法律,也有些改革措施要进行微调。

多位专家表示,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政府连续出台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多个农业领域中长期重磅规划文件。

从这些文件来看,供给侧改革将作为主线贯穿未来五年农业发展。

明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这方面的部署势必会更具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和往年不同,明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虽然可能也会有一些新的提法或改革动作,但不会是方向性的调整。

近年来,我国针对农村的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价格形成机制等开展了多项改革试点,很多试点已经到了要总结经验的阶段,所以明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把这些经验升华为政策或法律,在继续执行和完善已有政策措施的同时,也要对一些政策进行适度微调。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告诉记者,明年土地制度改革仍将是“三农”领域的一个重点。

今年决定推进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三权”分置预计会出台更为详细的措施。

除此之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还有几项重要工作将在2017年底告一段落。

按照中央此前规划的时间表,到2017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都将完成。

届时,对实践证明可行的改革措施,全国人大将修改完善有关法律;而对实践证明不宜调整的,则将恢复施行过去的有关法律规定。

目前,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已经达到22个。

这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通过确权颁证,才能确定土地对应的权属关系,展开其他各项改革工作。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此前介绍,这次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可以分为“解决问题、赋予权能、信息平台共享”等三大主要任务。

一是要“摸清家底”,要把承包经营权所涉及的亿承包农户拥有土地的数量、位置、面积搞清楚;二是要明确相关的权能,尤其是承包经营权的权能需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予以认定、完善和确认;三是要通过确权工作建立一个信息平台。

下一步流转和相关的产权市场建设等工作,可以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共享相关信息,这本身也是确权登记颁证的一项工作。

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两权”试点方面,目前全国已经有近3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了相关试点,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

点232个县级行政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59个县级行政区,有13个地区重叠,两项试点共计278个县级行政区,大约占全国县域行政区域的%。

多位专家和基层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很多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抵押物不足,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可以作为有效的融资补充。

但抵押担保机制体系不健全、土地确权没有覆盖、评估机制不完善、抵押物处置难等问题,是目前各地普遍面临的情况,也需要在未来的试点中予以解决。

针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广受关注的农村“三块地”改革,国家部署了33个地区进行试点。

专家表示,“三块地”的试点改革是封闭运行的,目前的步伐可能相对偏慢。

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为例,在试点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再经过征地程序,而能以集体土地的名义上市交易。

基层表示,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但在土地出让收入应当如何分配、集体土地能否和国有土地一样抵押融资等问题上还存在疑惑。本文来自独特网:w

ww.depEat.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3

首页

上一页

2

3

下一页

尾页>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关的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全文2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及重点解读3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大热点详细解读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及重点解读5201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大热点解读分享到:

另外,企业也存在担忧,例如拍得集体建设用地后能不能和国有建设用地一样抵押融资等。

本文来自独特网:www.depEat.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3

首页

上一页

2

3>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关的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全文2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及重点解读3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大热点详细解读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及重点解读5201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大热点解读分享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侯建新 【内容提要】农村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关于农村调查及发展研究倾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20世纪上半叶尤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区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的定县调查;陈翰笙领导的保定、无锡农村重点调查和全国性抽查;国民政府首次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的农村经济普查与定期统计。此外,还有南京金陵大学美国人卜凯组织的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和日本人“满铁”的华北农村调查。这些农村调查的目的不一,深浅有别,但客观上都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英文摘要】 Rural area is the broadest and deepest foundation of Chinesemodernization so that Chinese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havethrown all their energy into their rural survey and research.The author review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ruralsurvey and research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half of20century,especially in the 1920s-30s,including Yan Yangchu'sand Ling shuming's experiment area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investigation in Baoding、Wuxi and other rural area led byChen Hansheng,and general survey and statistics organized by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ddition, Japaneseand American made rural survey. Those investigators left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economic research of ruralChina,even though they had different purpose. 【关键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调查The 20th Century/1920s-30s/rural investig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63;C91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83—0214(2000)04—0125—07 对于20世纪中国农村,我前几年因做中西农村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接触了一批资料,结果印象和感触都很深,其中之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上下对农村的热情关注以及各种形式的农村调查研究,现在似有必要做一扼要归纳与评述(注:新中国诞生于一场新式的农民革命中,而这场革命的社会内容,至少对占中国绝大部分空间与人口的农村而言,就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实践,而且土地改革过程中对中国农村的认识和研究,以及土改过程中逐村逐户地丈量、分配而形成的土地资料和农户分析资料,也是中国经济史上最具开发价值的信息宝库。不论就其社会价值还是学术价值而言,大概是现存旧中国农村研究的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需专文另论,此处不表。)。 20年代至30年代,尤其是1925—1935年的10年间,中国掀起了一股对农村社会经济颇为关注的热潮。农村问题不仅经常见诸书刊报端,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用现代方法对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群。到农村参加调查研究或实施某种“建设”的人们,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3期)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内容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农业不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但是,在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今后随着中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提出,要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关键词:农业对外开放WTO 农产品贸易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受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近10年来,有关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张晓山、崔红志,2002;黄季焜等,2002;钟甫宁,2003;柯炳生,2005;程国强,2005;Anderson et al., 2010;牛盾,2011)。如何评价加入世贸组织10年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与评估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和辨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 *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 究还得到商务部政策研究项目以及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BA1101)的资助。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经济转轨,和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考试快速发展时期。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94年比93年增长4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产值94年比93年增长57.6%,经济实力明显增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治背景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市场农业的以及市场机制对农 业调节作用大为在增强,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 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内部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受社会需 求和市场价格的作用。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94年比93年相比,其比重分别由27.4%和8%上升为29.%和 8.9%,粮食作物种植中,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明显增强。 1993年全国优质稻种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占水稻种植面积 30%以上,压缩种植米质较差的早米山稻1200万亩,同时经济 收益的蔬菜、瓜类、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较多,94年比93年 扩大84万公顷。 2、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 体的农村非农行业高速增长,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 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93年农村

非农行业总产值45624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其农村工业总产值35841亿元,增长58%建筑总产值3911亿元,增长44%,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值3345亿元,增长65%。农村非农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增大,科技进步作用大大提高,特别是全国各地区农村非农企业增长推动因素不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加大了农村非农行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同时注重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企业布局,推进企业集团化经营,狠抓企业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为乡镇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中西部地区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和地区的投入增加,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不断扩大,以及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资源不断挖掘,形成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3、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收入 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仍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94年农村家庭纯收入人均为881.3元,比上年增长 30.3%,占总纯收入的72.7%;二是乡镇企业职工报酬收入继续 增长。94年农民从企业所得到的劳动收入人均为328元,比上年增长67.7%;三是农村低收入比重下降,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94年人均500元以下的人口比重达到24.3%,比上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接近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然而,农村增收困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

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

2014.12 -77-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 冯开文1原正军1、2王任1李军1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农村经济》刊文为素材,通过文献统计和分析,揭示了1985~2010年间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以及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演进的基本态势,并从“三农”发展实践等层面探索了农业经济学不断进展的原因。本文指出,投身并服务于“三农”实践的要求,是中国农业经济学取得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原因。而在注解实践的同时,农业经济学研究也为实践提供先导性的引领;在整体不断优化提升的态势中,农业经济学适时采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充分体现了自身的固有特性。 关键词:中国农业经济学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一、引言 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中国经济已高速增长了30余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总结过去,鉴照未来,是今人不能不做的反思。 无疑,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的发展是一幅鸿篇巨制。期刊论文,尤其是《中国农村经济》刊载的论文,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观察中国农业经济学发展的视角。这是因为: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这一农业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奖项,所评选出的在农村政策咨询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方法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作品中,《中国农村经济》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位居其首。该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五届共评选出优秀论文50篇,从图1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经济》发表的论文有12篇获奖,占总数的24%。 相关机构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也体现出《中国农村经济》论文的代表性。在国内三家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农业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评价中,《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力均位居首位。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根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12月30日报道,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依据国际影响力指数、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国家他引影响因子等指标完成遴选并发布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在112种中英文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名列第23位;在经济学类期刊中排名仅仅位居*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期刊论文视角的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学发展研究”(批准号:13YJA79002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郊各类合作社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13JGB057)和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塔里木 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当代中国农垦制度变迁研究”的部分成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董峻、王立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汪洋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

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浅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有感 经济社会班2013111372 齐欣 一、有感于《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阅读了《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两本著作,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 《江村经济》一书中,费老将一个比较大的社会性研究问题,通过一个小小的村庄全部折射出来,字里行间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与交易问题,在费老所研究的开弦弓村,它有着天然的交通优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工业,尤其是蚕丝业,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其实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世界,事实上,很多村庄更多的有着小农经济的影子。对于《江村经济》一书的写作方法,十分值得社会学研究者学习。此书是完全建立在实地调查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费老以动态的方式对中国农村的状况进行了全程的跟踪与研究,费老也结合了田野作业的方法,自己深入到农村社区,将一个生动详实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图景表现在众人面前。书中,费老也将自己的观点渗透到字里行间,他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应该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费老用开弦弓村证明了:开弦弓村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水稻的种植和桑蚕的饲养,水稻自然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作物,同时,因交通便利,蚕丝业成为村里居民第二收入来源,费老的这一观点和佐证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大家所认为的中国仅仅是农业大国的说法。另外,费老在造成农村经济萧条的根源方面也有自己独道的见解。一般人认为,农村经济萧条的原因是内外交困及阶级的压迫,费老则认为是农民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程度,人们的饥饿成为我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此外,对于中国农村如何走出困境这一问题,费老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而且这种改革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它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民的痛苦。除了在土地方面的一些做法,还可考虑恢复农村企业,并发展中国式工业。可以说,解决土地问题是根源,而恢复农村企业则是解决土地问题的一种延伸,这两者都对中国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是cN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欢迎参考~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锁定2017农业发展三大重点【1】按照以往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在这个月召开,会议将部署2017年的三农工作。 同时,市场对“2017年一号文件”的预期也开始升温。 从这个月起,请您高度关注农业,这一时期将出台的政策、土地、补贴、金融贷款等都将与您高度相关! 农村工作会议重磅红利前瞻:新一轮农业商机将开启! 农村工作会议在总结一年农业发展及形势的基础上,对次年农业整体发展战略性规划部署,通常在每年的12月召开。 也就是说,年底的农村工作会议对第二年农业发展方向、补贴力度、政策扶持等全面部署,因此,也被看作是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2015年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决议,成为2016全年农业发展的中心。

而眼看2016年接近尾声,新一届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那么, ★2017农业将有哪些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背后又有哪些重大商机? ★哪些项目将成为2017的火热项目? ★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该怎么赚钱? ★个体农户又该如何发展? 郑重提醒您: 2017农业三大发展机遇,千万要盯死! 机遇1:土地改革与农产品价格改革 此前中办国办已发文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预计更详细的具体措施将很快出台。 三权分置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实现农民集体、承包农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权益;二是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让土地作为要素流动起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释放资金活力。 价改方面主要以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为开端的价格改

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该会议深刻阐述了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谁来种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多个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以下是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总体观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比以往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激励农户家庭经营的合作与联合,让农业经营有利可图。以上意味着农业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也会大大上升。 用“四最”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改善农村环境、强化流程监管。强调食品安全将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将给农业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我们对本次会议涉及的农业地位、粮食安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食品安全等几方面重要精神进行解读: 1.农业地位 会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点评:此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一脉相承。加强农业地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目标。 2.粮食安全 会议指出:“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中国农村经济》体例规范

《中国农村经济》体例规范 一、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为A4,每页34行,每行44个字符。 二、论文要素构成 论文依次包括以下要素: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英文题目、英文摘要。 三、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中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排列。如果中文题目有副题,则副题用三号黑体,且另起一行,居中排列。 中文摘要:“摘要”二字为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为五号楷体。中文摘要500字左右。摘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结论。 中文关键词:“关键词”三字为五号黑体,关键词内容为五号楷体。关键词以3~5个为宜,中间以两个空格隔开。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五字为五号黑体,分类号内容为五号Times New Roman。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五字为五号黑体,文献标识码内容为五号Times New Roman。 英文题目、英文摘要置于文尾,即文后参考文献列表或附录之后。英文题目用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居中排列。英文摘要内容用五号Times New Roman,“Abstract”加粗。 四、正文各级标题 本刊行文一般采用三级标题,各级标题编号方式分别为: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 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居中排列,独占一行,不与正文连排。一级标题行距为2倍行距。 二级标题用五号黑体,左缩进两格,独占一行,不与正文连排。二级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三级标题用五号楷体,左缩进两格,与正文连排。三级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五、正文文字 除图、表、公式另有规定外,正文中汉字为五号宋体,英文、数字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全部标点符号均为五号宋体。正文行距均为12磅。 六、图表 正文图、表必须分别连续编号。图的编号方式为“图1、图2、图3……”。如果一个图中包括几个小图,每个小图的编号方式为“(a)、(b)、(c)……”。表的编号方式为“表1、表2、表3……”。图、表与上下文之间空一行。 图的标题(图题)用小五号黑体,位于图正下方,且居中排列。图居中排列,用黑白色描绘(勿用彩色),图中汉字用小五号宋体,英文、数字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如为坐标图,纵坐标轴名称、单位齐全。 表的标题(表题)用小五号黑体,位于表上方,表的编号左缩进两格,表题居中排列。表格一律使用简明型,表中汉字用小五号宋体,英文、数字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标点符号用小五号宋体。表中左侧第一列的内容左对齐,上下居中排列,其余各列的内容均左右居中、上下居中排列。对于描述统计表格、经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格及其他表格,表中所列计算或估计结果的数字如果有小数,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尽量保持一致。表中数字右侧显著性符号“*、**、***”设为上标格式。经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格中如果列有假设检验结果,须将统计检验名称、统计值、p值分为三行从上到下依次列出,其中统计检验名称左对齐,统计值、p值左对齐空一格。 图、表注释、资料来源位于图、表底部,不要设为脚注,左缩进两格,汉字为小五号宋体,英文、数字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对于整个表格的注释,编号方式为“①、②、③……;对于表中具体内容的注释,编号方式为“a、b、c……”,字母编号在表中相应位置处用上标格式。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考试题库及答案 1.(单选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A.城乡一体化战略 B.乡村发展战略 C.乡村振兴战略 D.三农振兴战略 答案:C 解析: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 2.(多选题)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属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是() A.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B.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C.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D.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答案:ABCD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以下八条: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3.(单选题)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A.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C.实施乡村发展战略 D.实施城乡振兴战略 答案:B 解析:本次会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 4.(多选题)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治理有效 E.生活富裕

学习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18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分析形势问题,部署工作重点,为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此,我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获得以下感受: 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点 (一)聚力完成明后两年“三农”硬任务 会前,习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而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落实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一是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二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头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也是会议明确的另一项硬任务。 三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以及在农村改革、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会议也

提出一系列硬任务。 可以说,把这些方面明确为硬任务,既是因为相对城市和农村其他领域来说,这些方面明显滞后,也是因为这些方面关系到农民福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把硬任务完成好,才能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色和含金量。 可以说,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之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农业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职能。这些硬任务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攻坚克难,取得实效。 (二)聚焦部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举措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的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撑。基于此,这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讨论的这份意见,通过各项工作部署,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 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 原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卢向虎,重庆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朱淑芳,重庆工商大学; 张正河,中国农业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以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经济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第二,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导致城镇失业增加的原因,而城镇失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第三,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是复杂的,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随着制度约束的减弱而逐年增加。 「关键词」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实证分析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成分的日益多元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抑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性壁垒逐步削弱,农村人口的迁移权利不断扩大。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也迫使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谋求出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推动着中国人口迅速城市化。1978~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8%上升到40.53%,城镇人口也由1.8亿人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近3倍。但是,由于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的困扰,迄今为止,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研究仍是空白。本文将在测算历年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基础上,试图以托达罗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并对此展开实证分析,以期为促进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行文之前,首先做以下说明:①本文中的城乡迁移仅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鉴于汉语表达习惯,本文未采用“乡城人口迁移”的说法。②中国官方公布的城市化率是用城镇常住人口与全国总人口的比值反映的。本文中的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也是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础测算的。因此,本文中的农村人口城乡迁移仅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并不包括以打工为目的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短期流动。 一、基本假说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简要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简要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 ※“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历数中央农村工作思路的“一二三四五六” 透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信息 “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历数中央农村工作思路的“一二三四五六”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人民财经通过梳理会议公报内容,历数中央农村工作思路的“一二三四五六”。 把握一个重要原则 本次会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强调两个安全 本次会议强调了“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会议强调,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三个1亿 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四个重视 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会议指出: 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 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要认清农村经济的现状,关键是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能够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点。想要让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定高度的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认清农村经济的现状,关键是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能够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同样,作为中国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能够给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不容忽略的一种有效经济成分。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有效资源,调整好发展方向并适当放开经济政策就能够将羸弱的农村经济扶持起步,使之为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 要看清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首先要从各个方面仔细分析,再具体深入调研、实践查看,才能根清、彻底地了解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状况。 在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我们得到的相关资料情况如下、 劳动力资源、全乡镇的人口约为24万人,常年外出人口约为16万人,其余为家庭留守人员;留守人员中青壮年占35.73%,其余为老人儿童,约为64.08%,还有一部分社会流动性人口。 土地资源、全乡镇共有可利用土地资源约为83万4千多亩(09年统计),其中包括宅基地、可利用耕地、水塘用地、生产用地和林业用地等,其中可利用耕地约为74.8%。 水力资源、张营乡北靠泉河、南邻颍河,加上内部的八公河、流鞍河(河道名称)等内河支流,沿线总长度超过24万

公里。正常年份下河中水量充足,加上水库或池塘蓄水,为养殖业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源利用情况、可利用耕地的利用率仅为87.3%左右,人力资源利用率接近42%,水力资源利用率不足50%,等等。有相当一部分的良好资源被荒废舍弃掉,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 全乡镇人均经济收入情况、乡镇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为1.3万元,去除外出劳工的成分,纯农村经济年均人收入仅为402元(包含经济成本)左右。 总的来讲,目前张营乡农村经济建设一直处在高成本、低收入的状态,而且经济发展失衡比较严重,弱质人口资源及劣质土地资源等并不能积极调用起来,这在资 源上就造成了最重要的浪费;其次是效率低,交通不方便,剩余积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出售;另外就是技术太过落后,不能及时引进、更新,赶不上时代经济生产步伐;最重要的是人才,农村经济基础及相关设施太差,人才引进困难。总体上来看,张营乡农村经济仅处在极端低下的自给自足状态。 二.农村经济能够进行的调整 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关键是对其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调整,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战略性积极调用一切可调用的相关有利资源来进行经济建设。 发展方向调整、在我国的农村,农、林、牧、副业占主要的优势,所以向这些方面发展比较合理些。对于土地资源来说,中国的土地集中在大多数人的手中,这是中国的人口决定的,很难改动,但也可以逐渐向少数人的手中转移;水利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但也要加强规划,逐步实现绿色合理生产利用,坚决不提倡以环境换效益的做法;劣质土地资源也可以实现部分林业的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环保、实效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等。 总体上来讲,抓环保,求效益,尽利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五大新信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五大新信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四是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五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全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制度,创新农业对外合作方式。 面临挑战前所未有 破除“天花板”“紧箍咒”迫在眉睫 会议提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我国农业生产正遭遇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压力加

大两大‘天花板’,以及环境资源双重约束两道‘紧箍咒’,若继续这样下去,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需要打上问号。”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然而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压力明显加大: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的投入,造成土壤地力的下降,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靠什么破题‘天花板’、破解‘紧箍咒’?只有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靠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说。 农业已成四化“短板” 推进农业现代化刻不容缓 会议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 “与飞速行进着的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四化’的同步发展。此次会议对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表述,凸显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李国祥说。

浅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浅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我国农村人口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仍然还会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前进的步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经济。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这严重的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且在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的城市经济很发达,城市化发展遇到了瓶颈,外向型经济遇到了瓶颈,投资红火,但是消费层面严重乏力,这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必然大调整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发展农村经济已刻不容缓,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在农村,农村的发展潜力,定将实现中国经济未来数十年的繁荣。 一、中国农村经济现状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研究农村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目前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量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充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治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 在市场农业的以及市场机制对农业调节作用大为在增强,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国民经济从农业支持工业过渡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全新阶段,工农关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副食品生产和供应丰富多样,农业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为 48.4%[1],比1952年下降了37.5个百分点。农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适当调 减了粮食面积,增加了经济作物面积,特别是1978年以来,积极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2008年蔬菜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比改革初期的1983年提高28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上升,林业的发展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008年,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比195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林业内部,林产品产值比重逐步提高,占林业产值比重由1983年的23.4%提高到2008年的35%;由于实行退耕还林,2003年林木培育和种植的产值比重为33.3%,是历年来最高的;2008年竹木采伐产值的比重为35.1%,比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前大幅度下降。畜牧业比重上升,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2008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5%,比1952年提高了24.3个百分点。随着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畜产品结构也不断调整。在2008年肉类总产量中,猪肉所占比重为63.5%,比1985年下降22.4个百分点;牛羊肉比重为13.6%,比1985年上升8.1个百分点;禽肉比重为21.2%,比1985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在传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各种小动物饲养为代表的特色畜牧养殖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渔业快速发展,实现从“以捕为主” 向“以养为主”转变。2008年,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比1952年提高7.7个百分点,渔业产值中养殖业产值占64%,比199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