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底层叙事现实主义风格刍议
主旋律底层电影的叙事特色及表征

主旋律底层电影的叙事特色及表征作者:易义华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12期摘要:主旋律电影除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外,还存在着以底层世界和底层人物为呈现对象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底层人物的塑造来展现新时期主流道德价值观念。
本文试着通过对主旋律底层电影的权威性、道德化以及诗性讲述来阐明主旋律底层是以何种方式感动和教化观众,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共同体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主旋律底层权威性道德化“主旋律”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7 年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上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的讲话,强调文艺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
当时会上提出,“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和表现党和军队光辉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产品,要采取有效措施繁荣这两个大题材影片的作品”。
①新世纪以来,它们大多以各种周年献礼、周年庆典活动为创作契机。
如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点献礼影片,《农民工》(2008)片头赫然写着“谨以此片献给在改革开放30年中默默奉献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梦想就在身边》(2009)片头也标明“谨以此片献给全国农民工兄弟”;《所有梦想都开花》(2009)结尾写道“许多农民工在全国各地寻找梦想”;《嫁给大山的女人》(2009)根是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改编而成;有关矿难救援的《幸存日》(2011)则被冠以“谨以此片向中国1000万煤矿工人致敬”。
相比那些宏大革命历史题材和优秀党员模范题材,底层题材的真实存在性的叙事手法更加贴近平民化的生活,它所讲述的与主流意识倡导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价值观相贴合的底层经验和构建的底层形象更容易使观众获得当下生活情感的共鸣。
比如,希望工程、贫富差距、工人下岗、反腐倡廉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透过一个民族底层的生活状况与民间理念可以窥视一个国家的发展脉络与走向。
现实性的权威讲述主旋律底层叙事的基本目的是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爱国爱民的思想,展现新时代底层生活的美好,从而达到肯定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优越性的效果。
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研究

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研究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研究近年来,国产新主流电影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电影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风格,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认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进行研究,探讨它们的特点、影响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的叙事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以前,中国电影的叙事方式往往强调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而新主流电影更加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社会现实的揭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塑造来营造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和贺岁片《春光乍泄》等影片采用了飘忽不定的时间线和模糊的故事背景,将观众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他们通过电影的美学体验来思考与感受。
其次,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风格多样,展现出了中国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这些电影涵盖了各种题材,包括家庭剧、社会题材、历史题材等,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中的各种困境和问题。
例如,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直观地呈现了农村教育问题;而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则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婚姻和爱情的话题。
这些电影的成功也体现了中国观众对多样化叙事的欣赏和接受程度的提高。
再次,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方式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念之间的碰撞成为了新主流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
例如,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和《艺术家的逆袭》等影片,通过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关系的描绘,反映了中国人在社会变革中的挣扎和追求。
这些电影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心理和社会背景,呈现出了中国社会在变革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国产新主流电影的叙事方式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和口碑,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许多奖项和关注。
例如,贾樟柯导演的《艺术家的逆袭》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由《搜索》看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现实主义特征

由《搜索》看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现实主义特征作为国产电影票房支柱的第五代导演们近年来都将重心放在高成本的大制作上,通过导演和作品的话题性以及密集的前期宣传为影片收获高票房。
然而陈凯歌导演的新作《搜索》从开拍到上映一直鲜有新闻,所拍摄类型也是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比较冷门的现实题材。
但就是这样一部直到片尾字幕出现,观众才惊呼导演竟然是陈凯歌的小成本影片,在收获观众一致好评的同时,也收获了1. 8亿票房,堪称近年来国产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之最。
一、影片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快节奏多线叙事《搜索》讲述的是在白领叶蓝秋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到死亡的7天之内,与她相关的人身上发生一系列事件。
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分别描写了“公车不让座”事件后,牵涉其中的各路人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
原本不相干的几个人,由于叶蓝秋的缘故,发生了交集,并且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下,偏离了各自的生活轨迹。
事件中每个人物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因此,影片也通过快节奏的多线叙事,分列刻画了每个人物的形象,淡化了传统现实题材中单个主角对于受众情感的导向地位,以贴近事实的客观角度,还原每个人物的生活形象。
影片开头便以一组快速剪辑平行蒙太奇生动地交代了每个人物的职业、性格、生活环境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接下来的事件发展奠定了基础,让事态的发展更加合理化。
影片风格是快节奏并且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在叙事过程中,导演没有简单地讲述事件的发展,而是着力通过表现人际交往的过程来刻画人物形象,由此挖掘人性的软弱面。
事件进程中个人的做法、态度及其产生的影响,远比事件的结果更有意义。
(二)旁观者视角记录与陈凯歌导演以往个人特色鲜明的影片不同,《搜索》中绝大部分采用了类似新闻纪录片式的旁观者记录视角,并通过跳接的方式让观众通过片段自己还原事情全貌。
由于现实题材的影片比较贴近受众的生活,因此,受众对于影片中所叙述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没有导向性地客观叙述视角反而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大类型,逐渐备受世界瞩目。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社会观察,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从类型特征、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
一、类型特征1. 鲜明的社会现实主题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以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为主旨,将人民群众生活中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作为创作素材,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该类型电影所呈现的题材多样,内容鲜活,涉及经济发展、城乡差距、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社会热点话题,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深入人心。
2. 执着的创作精神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以执着的创作精神为基础,鼓励导演和编剧深入实地进行调研,真实还原生活中的幸福与苦难,力求做到情感真挚、情节真实、人物自然。
3. 深刻的社会观察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以深刻的社会观察为特征,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深刻的情感表达和道德观念。
通过镜头下的观察、表达和反思,增强观众思考问题、审视社会现实的能力。
4. 审美和现实的结合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在审美和现实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注重作品在细节处理、导演手法和影像美感上的表现。
也不忽视现实的生动性和鲜活性,使作品即具有审美价值,又有现实生活的内在价值。
二、发展历程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当时,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寻求发展突破的阶段,中国导演开始尝试深入挖掘中国现实生活,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品有《活着》、《让子弹飞》等,这些电影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深入人心,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认可。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中国电影市场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开始走向多元化,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也加入了更丰富的审美元素和艺术手法。
代表作品有《小欢喜》、《送你一朵小红花》等,这些电影既承继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又赋予了作品更多的艺术光彩,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电影《大雨》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刍议

电影《大雨》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刍议
李亦乔
【期刊名称】《数码影像时代》
【年(卷),期】2024()4
【总页数】3页(P0073-0075)
【作者】李亦乔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
【相关文献】
1.国产电影底层叙事现实主义风格刍议
2.潜行的规则——中国新生代导演纪实风格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手法的比较
3.浅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4.浅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四种创作形态
5.肯·洛奇电影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主旋律电影的底层叙事——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声屏世界2020/4改革开放过后,尤其是2000年好莱坞电影进军中国市场之后,主旋律电影为了迎合现代消费主义电影市场的需求,不再强调“意识劝说”和“文化规训”,而是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又以极具感染力的英雄形象和动人心魄的故事激发观众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共鸣。
纵观近年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红海行动》《智取威虎山》《建国大业》等展现中国历史事件与革命英雄的主旋律影片频频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为何这些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能获得如此高票房和好口碑,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当下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主旋律电影的诞生与发展主旋律电影不同于其他类型电影强调艺术性或者娱乐性,它主要是以弘扬时代语境下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传达正能量的文化理念为主要目标,以国家历史潮流中的历史事件或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现实主义故事为主要选材,进而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化受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改革开放初期,片面的政治化一度让主旋律电影陷入困境,也极大地束缚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开放性。
这时候的《小兵张嘎》《离开雷锋的日子》《焦裕禄》等主旋律影片虽然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的“时代精神”与“革命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主义,但极其的严肃和刻板的叙述模式带给大众只是宣教于表,并没有深化到观众的“民族灵魂”之中。
21世纪好莱坞进军中国商业市场,大陆票房大量被海外电影所收割,以至于中国政府和中大型电影公司发现挖掘电影本土化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想法设法的进行商业电影模式的运作。
2003年,内地和香港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 )。
CEPA 的出现加快推进了大陆与香港在电影产业的合作关系,中国内地也开始学习香港电影民营工业的资本运作、产业策略以及宣发模式,主旋律电影在场面调度、视觉表达、声音设计以及叙事策略上也逐年发生变化。
《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叙事研究

《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叙事研究《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叙事研究《我不是药神》是由陈建斌执导,徐峥主演的电影,该电影在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它以“救人医生被诉商贩”为题材,将社会上存在的药价高昂的问题展现出来,同时反映了当下医疗行业的现实状况。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叙事的角度探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如何呈现出其现实主义的特色。
一、现实主义叙事现实主义叙事作为一种文学和电影艺术的流派,其核心是把握现实,并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
现实主义叙事强调真实和客观,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注重艺术手法的自然和真实,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现实的关注。
二、《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叙事特色1.情节真实可信《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是一个救人医生被诉商贩的故事,情节真实可信。
电影里的情节几乎都是按照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的主线和细节都非常真实,并充分体现了当下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真实,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角色形象细腻入微电影中,徐峥饰演的赵磊医生性格沉稳、踏实,用医术拯救病人,尽心尽力,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敬意和认可。
通过这位医生的形象营造,观众可以体会到当下医疗行业的医生们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医生们的责任感。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形象也是通过细节把握,让角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3.现实的社会背景《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叙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它的社会背景。
电影中所描述的情境虽然是独立的故事,但却能突出现实社会中的药价高昂、医药公司权力强大等现实问题。
电影没有趋于过度夸张,而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展现将社会问题呈现出来,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结语通过对《我不是药神》电影的现实主义叙事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电影中精细的角色刻画、情节的逼真还原、社会背景的贴切,这些元素都使得影片显得极有现实感,达到了现实主义叙事的宗旨。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正逐渐成为国内外观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国产现实主义电影通过其真实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深受大众喜爱。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类型,它包含了多种风格和题材,为观众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多元化的图片。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可以从题材分类入手。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多种层面,这为电影的题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可以看到不少作品关注了农村题材,如《我不是药神》、《光荣时代》等,这些作品通过真实地展现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人们的奋斗精神,让观众对农村面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还有一些作品关注了城市题材,如《老炮儿》、《二十二》等,这些作品通过反映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境况,揭示了城市中底层人民的日常疾苦和生存挑战。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还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题材,如《无问西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这些作品通过讲述时代故事和社会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激励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题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传统题材的延续,也有现代题材的创新,让观众在观影中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体验。
新时代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类型书写还可以从风格分类入手。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多样,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注重表现当代生活的真实性和真实感,如《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等,这些作品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代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活泼有趣的生活画面。
还有一部分作品注重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如《战狼2》、《红海行动》等,这些作品通过宏大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向观众展示了时代英雄和国家力量的崛起,激发了人们对于国家复兴的热情和向往。
还有一部分作品注重表现生活百态和人性情感,如《后来的我们》、《妖猫传》等,这些作品以精致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生活百态,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情感世界的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产电影底层叙事现实主义风格刍议
作者:孙大志
来源:《电影评介》2018年第13期
底层电影概念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其时的中国社会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阶
层已开始出现明显分化;随之而来文化阶层亦开始出现分化,由此渐渐形成了后现代基本完形
的底层社会。最初提出底层电影概念并开始倾心关注底层社会的是中国第六代电影人群体,底
层性质使得这一群体正在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意义的话语表达。
一、 电影底层叙事
(一)质朴叙事
边缘化已成为底层电影形象的一种标准配置,同时成为底层电影创制的标准化格局与格
调。底层电影叙事较难做到以本色出演而实现拟真生活与切近现实的叙事表达,因此,本色演
绎反而成为了中国电影人孜孜以求的质朴无华本质。例如《光棍儿》作为一部独立制片的国产
喜剧电影,其光影所映现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底层社会的普通人物:在距离首都北京仅150公
里处,张家口市万全县顾家沟的四个底层社会典型的老光棍儿。影片以区区30万投资,即在
豆瓣上获得了8.1的惊人高分,并且,更在FilmEX与全州电影节分获评审团特别奖与亚洲电
影促进奖。这部纯粹原生态的影片以其几无表演痕迹的光影与近乎无限接近拟真生活的反映,
由渺小卑微却质朴无华的底层人物在底层叙事的表达之下,展现出真实的动人心魄的强大力
量。该片的叙事表达破天荒地采取了国产电影罕有的四线叙事的后现代技法,不仅四位角色各
具特色,且主次分明、主副得当、主辅相成,为底层电影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典型化的精彩叙事
表达。
(二)幻灭书写表达
底层电影的具象化与表象化叙事书写着社会草根阶层小人物的凄惨命运,因此,底层电影
叙事在某种程度上较难摆脱本质上的阴暗基调与阴暗基质;同时,其亦较难摆脱底层叙事书写
过程中俯拾即是的幻灭性表达。例如,影片《路过未来》即以其所聚焦的底层叙事书写将貌似
远离观众的生活拉至切近,令观众置身其中无法自拔。这种底层叙事书写以更高超的技法实现
了叙事中的抽象化升华;影片中的女主角深圳厂妹,为每月多一点微薄的薪水,为把父母接到
城里过上稍好的生活,不惜以身试药试到需要肝移植。这种苦难沉重到茫然无觉的非鲜明对立
独特叙事表达,令观众在感同身受的彻底沉浸移情之下被视听语言挤压到无法呼吸,直到影片
中的女主角最终获得彻底的解脱。从叙事视角而言,该片以非鲜明对立的独特叙事令观众已然
处于燃情爆绪的临界状态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对象与渠道,这种形而上的幻灭
书写表达,以其强烈的移情性,而将观众浸入到了底层社会的视境当中。[1]
(三)现实主义叙事表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电影市场上曾充斥着极尽视觉表达的华丽光影,这种徒有其表的空壳式的单纯视觉刺
激不仅将国产电影的时代表达进行了极度弱化,且将观众带入到了麻木的群体无意识的“娱乐
至死”的状态当中,而中国的底层电影作为国产电影的中流砥柱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生活的实感
与质感的深入人心的艺术化表达。例如,影片《三峡好人》即以一种罕有的双线近乎绝对平行
的叙事架构,书写了一幅底层大众的众生相,相较同期上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超级大
片”,《三峡好人》票房完败。这两部影片在对决舆论上更倾向于是中国第六代与第五代导演
的对决,然而,这场对决实质上却是中国社会现实主义精神导向的对决,当然,结果明显,坚
持以底层叙事强烈表达文艺性、人民性、群体意识性的《三峡好人》,在票房上被彻底辗压,
而不幸中的万幸是,《三峡好人》一片大获知识界的首肯,相比《满城尽带黄金甲》极尽奢华
铺张之能事的空洞性表达的饱受质疑,《三峡好人》底层电影现实主义叙事的意蕴无疑更具人
民性、思想性、探索性。
二、 底层叙事的抽象化引申表达
(一)价值内涵叙事
底层电影以其价值内涵叙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更全面且直观审视中国社会万象的窗口。透
过这扇窗口,人们不仅能够看到中国社会的繁华盛景,且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
的深重苦难。例如,影片《盲井》即以内涵叙事建构起了一种远比任何恐怖剧都更加恐怖的叙
事表达;该片以针对底层人物的由传统的俯身关注,转而直击指斥;由传统的无限同情与怜悯,
转而恨其卑劣怒其作恶,以此书写了一幅底层人物之间的残酷影像。60余人合谋杀害28名无
辜矿工,仅为了骗取52万矿难赔偿,为每条人命1万余元的代价即不惜妄加杀害……这样的
残酷与冷酷的现实令人无法呼吸。这种“杀猪匠”的盲井式底层犯罪,已将底层叙事的所有泛道
德底线彻底击穿,可见,盲井并不是人性的盲区。影片以近乎不可能出现的荒诞折射出了后现
代社会的巨大隐患,盲井的出现,恰恰是后现代社会一系列链条与环节失灵、失职、失察的合
谋所致,这种漏洞才是“杀猪匠”盲井犯们人性彻底泯灭的关键。[2]
(二)人文情怀叙事
人文精神与文化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赋予者是中国社会的普通大众,而唯有底层大众
才能为社会带来基于人文情怀的人性观照,同时,这种观照亦是人文情怀自然而然的袒露。例
如,反映香港本土生态的影片《一念无明》即以自然袒露的人文情怀建构起了异常扎实的叙事
表达,从而使得该片成为代表香港乃至亚洲的特立独行的底层电影。影片强悍的艺术生命力与
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亦在于以这种特立独行的底层叙事,而无比细腻地映现了香港底层大众的边
缘化人生。该片代表中国香港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击败了所有的中文创制作品,并以其
典型化的后现代清流叙事,代表着正在试图崛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影片中所构筑起来的市井
叙事自始至终在表现香港的人文情怀与灵魂,香港真实底层社会中大众的生活百态在一个原生
家庭的样本剖析之下,既清晰又深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三)纪录式叙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底层电影的价值内涵与人文情怀叙事为纪录式叙事演绎提供了最佳的表现与表达基质。中
国底层电影的纪录式叙事更易摒弃拖沓与繁冗,而彰显出纪录式的直击风格。例如,《卡拉是
条狗》一片在叙事表达方面,即以其毕露的锋芒,巧妙地运用了渲染下的烘托、暗示下的象
征、对比下的强化、暗喻下的隐喻等技法,以客观与再现为“比”,以主观与表现为“兴”的
“比”“兴”双重纪录式技法的深度融合,而不卑不亢地直面权力机构与不公正体制,毫不妥协地
以感性叙事裹挟理性批判的投矛,从现实社会中抽取一个微小如“狗”的样本,却使得影片整个
叙事如同史诗一般立意高远,映射了宏观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分野之始与底层社会形
成开端;并通过描摹可悲可叹的现实,聚焦微观个体,并将其个体命运置诸时代的滚滚洪流之
下。影片叙事采取了切近性、亲民性、在场性、鲜活性的演绎,以象征性的“狗”的隐喻喻人,
而实质上却在以同样的暗喻直斥阶层分野的社会现实,这种形而上的叙事表达了针对底层大众
命运的,基于影人们内心世界倾尽情感的关切与抚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