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融危机,简单的故事告诉你

什么是金融危机,简单的故事告诉你
什么是金融危机,简单的故事告诉你

什么是金融危机,简单的故事告诉你

1

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少妇说:家里只有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与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

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少妇家的10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

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

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中只有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完事了~~~

女:......

天亮后,男低着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

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

又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兼吸取教训,遂先用一头猪去换一粒威而钢

事毕,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8头(含少妇家的18头猪)赶

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

企业如果获得金融资本的帮助,自身经营能力将得到倍增。

知道此法男多,威而钢供不应求,逐渐要2头,3头猪换一粒威而

钢。

哈佛导师评论:

这就是通货膨胀。

当猪价格涨到16头换一颗威而钢的时候

哈佛导师评论:

该男已经进入边际成本,除了拥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未来良好愿望以外,实际现猪流已经为零。

但换猪男越来越多,卖威而钢的决定,扩展生产能力,推出一种次级威而钢,如果你缺一头猪,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这个方法大大促进了威而钢销售。

哈佛导师评论:

这就是贷款,让企业可以根据未来的收益选择借支流动资金。

威而钢专卖店后来在即使你一头猪都没有,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

哈佛导师评论:

这就是金融创新,让现在的人花未来的钱,反正等你老了未来的钱你也花不动。

消息一出,换猪男越来越多,有人找威而钢专卖店,这个项目太好了,我们把它变成优质基金,对外销售债券,你们也就可以分享我的收益,如何?

威而钢专卖店觉得甚好,于是该公司把换猪男分三类,一类是拿现猪换的,一类是一部分现猪贷的,一类是完全没有现猪借的,发行三种债券。大家踊跃而上。纷纷购买伟哥专卖店的债卷,威而钢专卖店生意太好,就把债券销售外包给另外一家公司运作,该公司也一并大发其财,公司越做越大,甚至可以脱离实际威而钢销售情况来发行,给自己和威而钢专卖店带来巨大的现金收益。

哈佛导师评论:

这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实体经营到资本运作,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为了防止自己债券未来有损失,该公司决定给它买保险,这样债券销售就更容易,因为一旦债券出现问题,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哇,公司销售这下子太好了,保险公司也获得巨大平白无故的保险收入。

哈佛导师评论:

这就是风险对冲,策略联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换猪男太多,排长队等待,该女无法承受,说老娘不干了,我搬家,一时间有无数拥有威而钢的欠猪男。

哈佛导师评论:

这是个别现象,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不会影响整个经济。

结果该女迟迟不肯搬回。一部分欠猪男没有收入,只好赖账,结果大量债券到期无法换现猪吃,债券公司一看,一粒威而钢16

头猪,这哪里还得起,宣布倒闭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次贷危机,不会影响整个金融行业。

哪里晓得债券公司还把债券保了险,保险公司一看,这哪里赔得起,于是也宣布要倒闭。

哈佛导师评论:

原来这就是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章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爆发是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大机构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收购,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已发生1年零6个月,至今还在持续。这次危机的波及面广,由房贷市场蔓延到了美国的投行、商行、保险领域,2008年10月开始跨出国界,从美国蔓延到西欧、东欧、亚太、拉美等国的商行、投行、保险领域,进而演变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也可称之为次级债券危机,其爆发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 1.1次级抵押贷款导致购房门槛降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居住条件。这个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的房屋拥有率在1994年为64%,而到了2006年已经上升到69%。在这期间,超过900万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领硕学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3717705.html,这主要归功于次级房贷。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族裔。这些利用次级抵押贷款获得房屋的人群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对于这些低收入者,次级抵押贷款不是直接拒绝提供房贷,而是为他们提供了选择权。 正是这种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为这次次级债危机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比如一些贷款机构推出了“零文件”、“零首付”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只要申报其收入情况而不用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完税证明、工资条等,就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同时,这种“零文件”、“零首付”的贷款方式促使很多借款人通过虚报收入获得贷款。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

一、案情 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继5月19日股价和债市价格大幅下跌后,8月份,国内经济恶化,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实行新的卢布“汇率走廊”,使得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引发了一场俄独立以来积蓄以久的、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俄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即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从8月17日起,这一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前些时候,俄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在自愿基础上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响应者寥寥,同意转换的债券,仅有44亿美元,没能解决内债问题。 3.冻结部分外债。俄商业银行和公司从国外银行、投资公司等处借到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卢布资产。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对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上出现汇市乱、股市跌、债市瘫的局面。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8月17日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 2.4:1,贬值257%,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5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上年的230点跌为约40点;日交易额从危机前的近亿美元跌至最低时期的数十万美元。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俄罗斯14家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0亿美元缩水为160亿美元。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4360亿卢布国债券的重组方案迟迟未能实施,政府债券在国际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2.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婴幼时期”的银行系统,其总资本、存款和贷款均减少了1/3。1998年第三季度,俄1500家银行中有590家亏损。在即将开始的银行系统重组中,近一半银行将被迫宣布破产。 3.金融危机使卢布贬值70%,失业人数大幅上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年初的1/5增至年底的1/3,90%以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波。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将韩圆汇率浮动范围由2.25%扩大到10%,至此韩国开始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新热点。截至12

案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东南亚经济 在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就指出东南亚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P·Krugman )指出,东亚奇迹并不是来源于总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由于过度的投入、过高的投资、过速的资本流入、过量的人工资本输出,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所谓“经济奇迹”是不会长久的。 1995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Larry·Lau)、199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戈尔斯坦(M·Goldstein)都指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 遗憾的是这些中肯的意见并未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经济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经济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 因美元对日元升值不已,使得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强劲,导致泰国贸易账户恶化。同时,被地产市场泡沫掩盖的泰国银行体制坏账问题十分严重。泰国经济高度依靠外资特别是日本资本的大量流入,刺激了股市和地产市场上扬。日本经济衰退,亦严重影响到泰国。一方面日资大量撤出泰国,另一方面,泰国对日本的贸易出口大幅减少,贸易账户更趋恶化。外贸赤字持续上升。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大致相同,

Development Economes(TOKYO):EIU Country Report,1996年、1997年为预测数。 1996年时,光在曼谷就有相当于200亿美元的房子卖不出去,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其实无可避免。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银行业贷款总额的50%。到1997年,一半以上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是坏账!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坏账从1990年的770亿铢猛增到1996年的1420亿铢。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办公楼宇的空置率达 25%,还有大量的在建项目。 同时,东南亚各国的外债迅猛增长,短期外债比重过大。 二、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7年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主要是对冲基金及跨国银行)开始大举沽空泰铢。炒家沽空泰铢,分为三个步骤:(1)以泰铢利率借入泰铢;(2)在现汇市场卖出泰铢,换入美元;(3)将换入的美元以美元利率借出。当泰铢贬值或泰铢与美元利率差扩大时,炒家将获利。 一开始,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投机商、大幅调高利率以提高炒家资金借贷成本,等等。但对泰铢汇率的攻击潮水般地袭来,货币投机商狂沽泰铢,泰铢兑美元的远期汇率屡创新低。1997年6月19日,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一)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一) 摘要: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从1636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到2007年的金融海啸,几乎十年一轮回,危机像摆脱不了的魔鬼,困绕着各国经济发展,并且几乎所有的危机都从流动性过剩开始,接着出现投机热,最终形成泡沫,而后发生崩溃。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从经济发展史上几次典型的泡沫经济入手,分析泡沫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强相关关系,提出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泡沫经济;典型案例;金融风险;防范繁荣和破产,有序和无序,记忆和失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重复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忘记这一点就会自担风险。资产泡沫形成与膨胀导致银行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1980年以来发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次较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有12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然而,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从1634年的“郁金香狂热”到1719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从“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w)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金融创新产品“债转股”实验和大规模的纸币发行。1717年8月,约翰·劳组建西方公司,首先以减息优惠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公众则用银行券购买约翰·劳公司股票。在王室的支持下,约翰·劳一方面大量发行纸币,另一方面大肆扩张公司业务,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因此,信用与实际经济相互促进与扩张,公司的股票急剧上升。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连续疯狂窜升了13个月,涨幅超过了20倍。由于货币的大量供应,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1720年5月股市开始崩溃,连续狂跌13个月,跌幅为95%。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早、最经典的泡沫经济。它最典型、最直接揭示出泡沫的本质特征,在乐观预期的刺激下,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价格上涨相互刺激的典型特征2]。 密西西比泡沫是由货币的大量供应造成的,而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水平,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二)从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从1950年代起,日本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在1956—1973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连年巨额贸易顺差,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缓解美日贸易矛盾,1985年9月,美日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Hotel)签定了“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广场协议”的签定直接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达20%。另一方面,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日本必须振兴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一、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1971 年到1991 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 9 %,1991 年至1996 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8 %,这种持续高出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使得泰国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第五小龙”。而且长期以来,泰国通胀率一直有效地控制在3%~6%之间。国民经济增长和运行绩效可谓骄人。 然而,1997年,泰国却爆发了金融危机。 1997 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于1997 年2 月开始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 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 而后于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 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 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 仅在1997 年2 月份就动用了2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才初步平息。3 月4 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 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82. 5 亿铢(合3. 17 亿美元) ,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 %提高到115 % ~120 % ,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500 亿铢(合19. 4 亿美元) 。泰国央行此举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并增强人们对金融市场信心, 然而不但未能起到应有的稳定作用, 反而使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仅5 日、6 日两天,投资者就从10 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 亿泰铢(约兑5. 77 亿美元)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

与财务公司的股票, 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进入5 月份,国际投资机构对泰铢的炒卖活动更趋猛烈。5 月7 日,货币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从5月8 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突然发难,沽空泰国铢,造成泰国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入市,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叙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 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 94 ∶1 的水平。面对这次冲击,泰国中央银行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力度,动用约50 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并取得日本、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时,泰国中央银行又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 % ,令投机泰铢成本倒增,又禁止泰国银行向外借出泰铢。在一系列措施干预下,泰铢汇率回稳,泰国中央银行又暂时控制了局面。6 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又引发金融界对泰铢可能贬值的揣测,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 美元兑28 泰铢左右。泰国股市也从年初的1200 点跌至461. 32 点,为8 年来的最低点,金融市场一片混乱。7 月2 日,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已坚持14 年的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央行还宣布将利率从10. 5 %提高到12. 5 %。泰铢当日闻声下跌17 % ,创下新低。泰国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案例: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7-1998)

俄罗斯金融危机(1997-1998) 一、进程与原因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三次金融危机。 第一次金融风波发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间。俄罗斯于1996年起对外投资开放,1997年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吸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但是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 1997年10月韩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立即对俄罗斯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结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债市和汇市也纷纷告急。当时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以维持国债的收益率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动发生在1998年5月~6月间。具体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政府危机引起投资者对俄罗斯政局不安;第二、俄罗斯严重的财政、债务危机引起投资者心理恐慌;三是议会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 面对上述不断发生的金融市场动荡,政府当时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保卢布,办法是提高利率,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 第三,延长整个债务的偿还期。 1998年8月,俄罗斯又爆发了更为严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动。这次金融大波动的直接诱因是由于政府贸然推行三项强硬的稳定金融措施: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第二项,延期90天偿还到期外债;第三项,转换内债偿还期。 这三项措施一公布,股票大跌而停摆,卢布汇率猛跌,后来,央行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卢布汇率失守,股市更是一泻千里。到8月28日,俄国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下跌85%。

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目录 一.摘要 二.引言 三.正文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1)对俄罗斯本国的影响 (2)对中国的影响 (3).对本国以及中国以外国家的影响(三).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是 四.参考文献

2014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案例分析 一.摘要:2014年,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受到强烈冲击,卢布在短期内快速贬值,爆发金融危机。这场似曾相识的危机,与1997年—1998年发生于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对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危机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结合1998年俄罗斯的债务危机进行阐述,对于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相似经济危机时的建议与应对举措。 关键词:俄罗斯金融危机原因影响措施 二.引言 2014年,俄罗斯的莫斯科的冬天尤其寒冷。持续的西方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使得俄罗斯经济运行前景不明,其国内也正处于货币汇率下跌、财政收入减少、资本大量外流、经济放缓的煎熬中。事实上,仅今年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对俄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了去年GDP的6%,更令人担忧的是,俄央行最新预测显示,2014年俄GDP增长率仅为0.3%,卢布越来越不值钱了,卢布持续贬值,是现在俄罗斯经济困境中最为显着的一个特点。当年12月15日,卢布兑美元汇率暴跌13%,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自年初以来,俄罗斯6次加息,投入超过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未能阻止卢布贬值49%。 三.正文 长期以来,外资对弥补俄罗斯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和促进投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俄罗斯之所以能跨入新兴经济体行列,外国投资功不可没。很多西方投资者因担心俄罗斯经济前景而大量撤资是该国经济运行的一个巨大挑战。 2014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爆发让人不由得想起发生于1997年的一场金融大风波。苏联解体后,受政局状况影响,经济秩序混乱,开始实行“休克疗法”,进行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改革后的生产连续下降。1996

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3717705.html, 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作者:陈芳益 来源:《财税月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在借鉴运用前人提出的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危机追溯法,客观还原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分析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继而得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金融自由化、引导外资流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本国发生金融危机的结论。其中,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是催生这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初期,危机发生国的产业结构带来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吸引力国际资本的流入,但是他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就是本国金融自由化被动进行。金融自由化意味着资本自由流入流出。一方面,流入的外资投向股市楼市等泡沫资产,另一方面对外负债增加。这时如果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本国经济就会衰退,自由资本就会迅速撤离本国市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金融危机;演进过程;产业结构 一、引言 早期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在危机爆发之前会有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等经济衰退的征兆,如1992 年爆发的欧洲货币危机影响的范围主要在英国、意大利和芬兰等欧洲国家。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危机的爆发频次增多且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范围广、突发性、损失大等特点,尤其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其突发性、传染性、广泛性更强,并且于后来的韩国等国家的金融危机有很强的相似之处。因此,本文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追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探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为发展中国家防范金融危机在理论层面提出建议。 本文通过客观还原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分析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继而得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模式、金融自由化、外资流入导向、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本国发生金融危机的结论。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 (一)危机的潜伏 1996年年初,索罗斯亲自前往泰国实地考察,发现楼市存在巨大泡沫,于是在6月建立 泰铢沽空仓位;在1997年1月和其他对冲基金联手在市场上大肆抛售泰铢,致使泰铢汇率直线下跌;为了进一步打压泰铢,其在3月买入看跌期权,并采用掉期方式大量买入泰铢。同时,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合约,引导市场预期,制造泰铢贬值压力。最终,在五月份泰铢最低跌至1:26.70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

内容摘要: 摘要:作为经济走向重要参照信号的房地产价格出现拐点给迅速增长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通过对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背景的分析来寻求探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 摘要:作为经济走向重要参照信号的房地产价格出现拐点给迅速增长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通过对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背景的分析来寻求探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次及按揭贷款;风险定价;资产证券化 1 次债危机的形成 要理解什么是次债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人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按揭贷款。银行把发放的贷款捆绑打包进行证券化并在资本市场进行出售,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siv等),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这种业务模式在如今负债累累的英国银行northern rock上表现最为明显。 然而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浮动利率贷款,这种形式的贷款看似提供给贷款者更多的优惠(例如贷款者可以先支付利息不付本金),但事实上由于当时偏低的利率水平,接受这种贷款的贷款者被暴露在利率上升风险之下。而在银行方面看似通过浮动汇率转移了利率风险,但却把自己暴露在一旦房地产价格发生逆转,按揭贷款还款率骤跌的风险之中。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能够解决问题。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案例一旦大幅增加,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导致了次债危机。 2 导致次债危机的原因 (1)错误的风险定价。 作为衡量银行风险定价重要指标的存贷款利率差降至历史低点。而如此低水平的利率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对宏观经济产生丝毫通胀迹象,cpi水平与政府调控目标十分接近。

案例 亚洲金融危机始末-马晓东

案例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已经连续10年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国家的银行信贷额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主要投资于房地产)。此外,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也没有考虑到汇率风险。这些都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1994年以来,泰国经济出现疲软,出口能力减弱,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减少,房地产市场由繁荣走向衰退,这些因素使对泰国觊觎许久的国际投机资本蠢蠢欲动。吃柿子挑软的拿,泰国,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1997年5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面对投机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地,他们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但此时兴奋未免为时过早,国际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筹集资金,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帅印,然而他的黯然离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6月份,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为了稳定军心,6 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发誓归发誓,偏偏泰国金融市场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此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消耗殆尽。就在泰总理讲话两天之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泰铢的大幅贬值,进一步的拖累了泰国的经济,在野党、反对党纷纷指责执政党在防范金融风险和挽救经济上的无能,时任政府在强大的压力被迫下台,泰国的经济危机演化为政治危机。 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的软弱可欺使它成为国际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尝试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波幅,竭力对抗索罗斯。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宽的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战的全面失守。 但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四下出动,寻找可捕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马来西亚央行曾试图拉高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印度尼西亚政府也积极入市稳定印尼盾。但国际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终使两国俯首称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爆发。尤其是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引发其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在这个经济萧条时期,印尼政府却宣布取消粮食补贴政策。此项政策一经发布,舆论哗然。一直贪恋经济红利而忍受暴政的公众再也不愿沉默了,各地区尤其是购物场所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和骚乱,学生运动也风起云涌,整个社会动荡不安。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总统被迫辞职,印尼政府垮台。至此,印尼的金融危机衍化为一场广泛的社会政治危机。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

国别经济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 李 翀 内容提要: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但是,美国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正逐渐走向复苏,再次发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在2010年将出现较低比率的正增长。在美国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一是美国政府重新采用久违了的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二是美国政府首次准备动用政府的全部资源推动美国出口的增长。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政策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国内不少学术文献将美国2007年的危机称为次贷危机,将2008年的危机称为金融危机,将这个发展过程描述为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金融危机,美国2007年3月大量出现不能偿还次级抵押贷款的现象,到2008年9月美国多家规模巨大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实际上是美国金融危机激化的过程。 美国金融危机属于银行危机。金融危机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是银行业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所导致的金融危机,货币危机是本国货币汇率大幅度贬值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是本国不能偿还规模较大的外国债务所导致的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从大量出现不能偿还次级抵押贷款开始的,但因为抵押贷款被证券化,许多金融机构都投资了这种以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证券,所以银行业的危机迅速波及到投资银行业和保险业,演变为整个金融业的危机。 金融危机是金融业的危机,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的危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的衰退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美国金融危机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 第一个途径是银行破产。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除了房利美公司、房地美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花旗集团等规模巨大的银行陷入困境以外,美国的中小银行出现了倒闭的浪潮。据2010年2月25日中国证券网报道,2008年和2009年,美国分别有25家和140家地方银行破产。由于企业的闲置资金存放在银行,在银行破产的时候企业只能得到部分赔偿,再加上社会需求收缩,企业产品难以销售,部分企业将随之破产,从而对美国的生产和就业造成不利影响。据路透社2010年1月5日报道,美国2008年破产的企业是64584家,2009年达到89402家。 第二个途径是资金融通。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银行对发放贷款采取更加保守的态度,整个经济的信贷将会收缩,企业获得资金将变得更加困难。一般来说,企业除了从商业银行融通资金以外,还可以从货币市场融通资金。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金融资产贬值,投资者不愿意购买金融资产,企业同样难以在货币市场筹集资金。这样,企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以货币市场企业短期融资的主要工具 商业票据为例,美国2008年新发行的商业票据是61.97亿美元,2009年新发行的商业票据下降到36.69亿美元,下降了41%。 第三个途径是社会需求。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方面融通资金的困难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投资环境恶化导致企业不愿意增加投资。另外,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在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的情况下趋向下跌,造成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财富减少,并在财富效应的影响下导致个人减少消费支出和企业减少投资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例如,发生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 125 经济学动态 2010年第6期

阿根廷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年) 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2001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月份危机终于爆发。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 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一、危机的过程 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 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 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8月份阿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 人存款的11%。 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 300%的天文数字。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12月,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2002年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1月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此后,在国会的授权下,阿终于宣布放弃了比索与美元1∶1挂钩的货币汇率制,阿比索贬值40%。目前,由杜阿尔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正号召全国团结起来,积极配合国际经济组织,寻求国外援助,尽快摆脱经济崩溃的厄运。但阿政府 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经济措施的实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危机的影响 尽管阿目前的债务危机没有如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那样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政府和银行信用降至最低。阿目前政府外债已达1322亿美元,其中946亿美元为政府债务,其余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且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仅2001年上半年财政赤字就接近50亿美元,由于一再突破国际货币组织规定的财政赤字指标,其与各国借款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谈判举步艰难。与此同时,阿银行面临挤兑危机,各大银行门前纷纷出现排队提款的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 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其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梅尔瓦股票指数几经反复,政府公债价格一路下跌,在纽约

案例分析:三星如何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崛起

案例分析:三星如何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崛起 三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负债高达180亿美元,这家当时几近破产的韩国企业,如何在短短10余年间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国际巨星”?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8年7月,赤字超过1700亿韩元的三星电子,在1999年摇身一变,实现3.17万亿韩元纯收入逆转。“新经营”运动让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三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负债高达180亿美元,这家当时几近破产的韩国企业,如何在短短10余年间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国际巨星”? 关键时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韩国,众多韩国公司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三星也面临着生死时刻,公司业务全面告急,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 关键抉择:早在1993年,三星集团会长(董事长)李健熙为了使三星实现向世界一流企业的飞跃,倡导了后来引起极大关注的三星“新经营”运动。 关键策略:“新经营”运动先从抛弃二流的产品形象入手,提高产品以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并确立三星独创的设计风格。为了保证革新不间断地推行,李健熙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各个进修项目,实行体制化的人才管理革新。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又在1997年启动第二期“新经营”改革,以6项措施应对危机。 策略结果:1998年7月,赤字超过1700亿韩元的三星电子,在1999年摇身一变,实现 3.17万亿韩元纯收入逆转。“新经营”运动让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韩国,众多韩国公司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三星也面临着生死时刻,公司业务全面告急,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

(完整版)金融学案例分析

任课老师:金道政姓名:徐姗姗学号:091847194 班级:金融0942

目录 一、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2) ——案例内容概要 ——案例讨论:如何理解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必 然趋势 二、“中国装点金融市场”“中国应发展债券市场” (4) ——案例内容概要 ——案例讨论:1、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和优 势 2、中国的债券市场面临怎样的任务和挑战 三、整体上市 (5) ——案例内容概要 ——案例讨论:什么是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及整体上市的意义 四、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6) ——案例内容概要 ——案例讨论:分析研究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教训。 五、塞尔维亚的通货膨胀 (8) ——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1、根据上面的资料分析,通货膨胀发生后,社会上哪些 人是主要的受害者 2、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我们该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案例一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案例内容概要:1、机构投资者的概念2、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发展3、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案例讨论:1、如何理解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答:①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机构投资者的性质与个人投资者不同,在投资来源、投资目标、投资方向等方面都与个人投资者有很大差别。 ②机构与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点:一、投资管理的理性化。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研究、投资理财方式等方面都配备有专门部门,由证券投资专家进行管理。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资金比较集中,而且能够有效地搜集到信息,在分析行情、判断走势,也拥有足够的资料数据分析。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对比较理性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投资行为规范化。机构投资者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投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监督,相对来说,也比较规范。一方面,为了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资金安全,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投资机构通过本身自律管理,从各个方面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自己在社会上的信誉。三、投资机构组合化。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入市资金越多,承受的风险就越大。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进行合理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庞大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和多方位的市场研究,也为建立有效地投资组合提供了可能。风险共担即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小一点。 ③从机构投资者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是基于高度专业化和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是投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产物,也是金融信托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和证券市场良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可以看作是国际证券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深刻革命。 所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 案例二“中国装点金融市场”“中国应发展债券市场” 案例内容概要:1、中国装点金融市场2、中国应债券市场3、债券市场的作用 案例讨论:1、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和优势? 答:(1)融资功能。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的功能。与股票市场一样,债券市场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政府和企业先后发行多批债券,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和支持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筹集了大量的资金。2002年,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发行超过9000亿元,支持了多项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2007-2012全球金融危机分析

金融10-1 1016030108朱晓同

一、简介 2007年-2012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英国称其为信贷紧缩,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1],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二、历史背景 北岩银行2007年挤兑人潮 最初的流动性危机可以在事后被看作是由于早期次级房屋信贷危机所引发的。北岩银行是首批遭遇冲击的对象之一,它是英国的主流银行。[2]该行已借不到额外资金来偿还2007年9月中旬产生的到期债务。由于没有持续现金注入,其所经营的高杠杆性质的业务无法支撑,最终导致其被接管,并形成了很快降临到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灾难的早期迹象。 在松弛的签名承受标准下的过度借贷为美国房贷泡沫的特征之一。信用泛滥并导致大量的次级按揭(次级贷款),投资者认为这些高风险的贷款会被资产证券化而缓和。从1989年以来,美国发行MBS的主要机构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Ginnie Mae)所发行的MBS殖利率平均高于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137个基本点,吸引许多法人投资。雷曼兄弟MBS指数显示无论利率升降,自1996年以来该指数连续十年都是正报酬,最差的1999年也有2.1%的报酬率,同时期MSCI全球债券指数在1999年、2001年、2005年却是负报酬率。这个策略似乎以骨牌效应扩展和散布。 由失败的资产证券化计划,导致的损害横扫了房屋市场及其企业,继而引发了次级房屋信贷危机。这危机令更大量的银主盘被银行在市场上抛售。这些过量的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