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资料

朦胧诗资料
朦胧诗资料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朦胧诗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登上中国诗坛,成为领一代风骚的诗歌主潮.朦胧诗的作者群绝大多数出生于四十年代末与五十年代,这就意味着,他们是红卫兵,他们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红卫兵时期人为地吹出的理想泡沫,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粉碎,他们从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的主人翁变成了同一场运动的弃儿。他们的“上帝”死了,代之而来的是铭心刻骨的危机感和对未来命运的茫然、恐惧。他们的精神危机是亚瑟式的觉醒,打碎上帝的偶像,踏上寻找自我的漫长历程。“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怒做一个人’,(北岛:《结局与开始》),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理想主义;“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的人”(北岛:《宣告》),绝非基督教的自我救赎,骨子里头仍是“铁肩担道义”的“济世”思想。但他们已无“穷则独善其身”这一途了,因为他们在红卫兵运动中砸碎得太彻底,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失落了自己.朦胧诗的“彼岸”出现了:在顾城,是“黑夜”里的“光明”,在梁小斌,是丢失的“钥匙”,在芒克,是要挣断“阳光的绳索”·····一句话,寻找自我,寻找真理,重建社会价值。由于背负着文革十年的十字架,这一群无辜的羔羊在中西文化陡然中断的大裂谷中绝处逢生。他们既无传统的“险”可守,也无西方文学的藤蔓假以援手,奇迹般地在一片文化沙漠上,用十年的青春,开出了夺目的象征之花。这是一朵纯洁的花,它浸透了整整一代人的血和泪水。它的开放是含泪的开放,带着忏悔以证明它的无罪。它完成了中国诗坛上一次灵魂的拯救:将宽广的彼岸留给了新生代诗,它却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最后一节车厢随时代隆隆远去。

一、相信未来:否定的开始

朦胧诗的开端,应该上溯到食指。食指,原名郭路生,其诗歌创作早至六十年代末,对朦胧诗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于1968年12月12日,诗人敏感地捕捉到了车站送别的情绪基点,诗中已经出现了对于感觉的描述:“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全诗比较生动地反映了知青们离开生养自已的城市时一瞬间茫然地想抓住什么的心态,是那个政治淹没了文学的时代里纯洁而真实的声音。使食指成名,并为知青们以手抄形式广为流传的诗作.是他同年创作的《相信未来》,这是诗人在“失望的灰烬”上用血泪写成的动人诗章:

当蜘珠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姻叹乌若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抹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这是理想破灭的真实写照,相信未来,源于对现实的怀疑。食指的这一首诗,应该说是朦胧诗一切否定的开始,可以看作朦胧诗的先声。食指的总体创作皆为四行一节的“豆腐块”诗,从形式到内容尚未完全跳出浪漫主义诗歌的案臼,但其诗中某些意象的运用及其对内体验的捕捉显然已经孕育了新的诗歌形式,显示出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向现代主义象征诗过渡的特征。不少后起的诗人如北岛、多多、严力等都承认受过食指诗作的影响,推之为“新诗歌运动第一人”的评价当不为过。但是,食指“也是七十年代以来为诗歌运动伏在地下的第一人”(多多语),长期以来,他的功绩和诗作几乎已被埋没。许多有影响的朦胧诗集对他的作品所录无几,甚至根本没有收录。对于朦胧诗创作而言,这是必须加以填补的空白。

食指其人其诗的命运都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七十年代中期,这位极富才华的、敏感而痛苦的诗人精神逐渐崩溃,最终放弃了“所谓神圣的人权”,将他的“愤怒”“化为一片可怕的沉默”(((愤怒)))。现在,“未来人们的眼睛”,已“拨开历史风尘”,并“看透”了他所留下的“岁月篇章”,给予了他曾“焦急地等待着”的客观公正的“评定”(《相信未来》),备受磨难的食指已经无所谓了。食指的诗及其悲剧性的命运留给未来一个永远的启示。

继食指之后,将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向前推进了一步的,是另一个完全被埋没的诗人根子。根子原名岳重,与芒克、多多是同龄人,1969年初三人一同到河北白洋淀插队,

不久开始写诗,诗作有《三月与末日》、《白洋淀》、《桔红色的雾》、《深渊上的桥》等。《白洋淀》一诗在知青中不胫而走,许多年后经某青年作家推荐发表时尤未知作者姓名。根子的诗作在当时影响颇巨,1973年因之受到审查,诗人从此搁笔,诗作也大部分散失。山于各诗集均未收录根子的诗,无法见出其创作全貌,仅从能找到的《三月与末日》(全诗共九十八行)局部来以管窥豹,其现代色彩相当浓厚:

既然/大地是由于辽阔才这样薄弱,既然他z是因为苍老才如此放浪形骸/既然他毫不吝惜/每次私奔后的绞刑,既然/它从不奋力锻造一个,大地应有的/才卜素壮丽的灵魂/既然他浩荡的血早就沉淀/既然他,没有智您/没有骄傲/更没有一颗/庄严的心/那么,我的十九次的陪葬,也却已被/春天用大地的肋骨搭成的葬火/烧成了升腾的烟/我用我的元羽的翅膀—冷漠/飞离即将欢呼溺大地.没有/第一次拼死抓住大地—这漂向火海的木船,没有/想拉回它二””俨然一幅“凤凰涅磐图”,只是没有了郭沫若诗中的富丽与堂皇.多了一份凝重与苍凉‘“再生”的只是诗人的思想,是以诗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换取琦纱。诗题“三月与末日”昭示了全诗的哲学内涵:救赎与再生。诗中的“他叮以指造物主或万物的主宰,“他”老了.不能再作出公正的审判,“浩荡的血早就沉淀”.“他”“没有智慧”、“没有骄傲”、“没有庄严的心”,不能“锻造”“大地应有的朴素庄严的灵魂”,那么“他’,必须经历死与生的轮回—似乎象征的是四季,“我”的生命是陪葬品,当然也没有意义,因此“我”将理性地面对这第十九次的死与生。用“漂向炙海的木船,像征一九七二年的中国大地,诗人的时代危机感显而易见。三月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却引发了诗人关于“末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精神上一次脱皓换骨的觉醒一代表着一代人的觉醒。根子更重要的成就也许在于他直接影响了朦胧诗人的两位中坚;芒克与多多。但仅凭一首《三月与末日》,在朦瞬诗创作历程中·也应有一席不争之地。

从食指、根子这两位早期朦胧诗人的创作可见出,朦胧诗萌芽于理想的废墟,是埋在废墟下面人性与理性的必然生发。这就决定了朦胧诗一方面有极强的生命力,虽百折而不毁;另一方面它是理性的结晶,而非矫情的低吟。从含苞之日起,朦胧诗就自觉地肩起拯救的重荷,染上了象征的鲜明色彩;在形象的后面,隐藏着思想的巨大现实。

二、回答:面对现实的挑战

整个七十年代,是朦胧诗创作的鼎盛时期,那些自发地运用现代诗歌技巧的诗人们逐渐进人自觉实践阶段。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回城知青们聚集在一些较为固定的小圈子里,互相交换、传抄诗作,形成了实质上的诗歌创作团体。1976年,朦胧诗园地—油印刊物《今天》在北京问世,标志着朦胧诗创作的成熟和朦胧诗潮的形成。《今天》虽然是一个短命的刊物,朦胧诗潮却从此滔滔滚滚,势不可挡地涌向了新时期文学的浪尖。

(一)阳光中的向日葵:

来自生命的启示

创作主体生活的不幸往往是文学的大幸,这一古老的文学徽言在朦胧诗人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置身于广大的中国农村,使他们对生活有了一次再发现、再认识。他们直接面对赤裸裸的大地,感受着原始生命力的律动与启示,从而获得了诗歌创作的原动力一一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全部的情感/都被太阳晒过,,(芒克:了十月的献诗·土地》),是对这一段生活阅历的形象化表述。农村生活(与作家“体验生活”的农村生活有别)给了他们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也为他们提供了活生生的、缤纷的形象:土地、太阳、秋天、庄稼、青草、马、羊……内容与形式自然而然地得到统一,自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魅力,这是朦胧诗有许多绝少造作的优秀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生长于城市,曾经有过在“广阔天地”里实现“大作为”的抱负,因此他们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既是深刻的,也是真诚的,况且他们正处于容易受感动的年纪--一属于诗歌的年龄。

大自然的呼唤使他们身上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性开始复苏:“我遥望着天空/我属于天空/天空啊,你漪醒着/那向我走来的世界。’,(芒克:

《夭空·第六首》)仿佛是第一次。他们发现了“我”的存在,发现了与“世界”相对应、作为人的个体的“我”的存在。这是意识觉醒的第一个层次:人性的觉醒。人性的觉醒首先使他们看向世界的眼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阳光中的那探向日钵了吗/梢;看它.它没有低一头/而是在把头转了过去了/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大阳手中的绳索……

一一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强烈的主体意识仿佛能力透纸背。“同日葵”的生命“是和土地连在一起的”。“它脚下的那片泥土/你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樱出血来。”因此.这是生命的力量,也是人性力量的体现。

人性的觉醒还使他们的诗中贯注着旺盛、活泼的生命力:“我的生命是醉厚的/要流进渐渐发黄的田野/小麦在灌浆/我在挺拔的麦芒上闪烁/束喻着泪水的睫毛/叹结着朴紊的希望”(晓青:《夏天,我心里充满了一首诗》);“你听,你听见了吗/那些从死者骨头里伸出的枝叶/在把花的酒杯碰得叮当响”(芒克:《春天》)。应该说‘这是个体生命与自然生命所产生的回应与共感,绝非那些苍白、贫血的诗歌可以比拟。值得注意的是,在那样一个无性别的时代,已出现少数大胆表现性爱的诗歌,如芒克《来自水而的风》、晓青《天堂的语言》等,其意义恐怕已超越了诗歌的范畴。

人性觉醒的意义不仅止于此,它必然要带来理性的觉醒。在贫穷、落后、愚昧、边远的中国农村,艰苦的劳动,匾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时撞击着他们的心灵,逼迫他们思考自身的命运,关注中国的命运;“也许,枪声不再响起……思考却在另一块土地上开始/比迷茫更沉重”(林莽:《海明威.我的海明威》)。

另外还应该看到,从来没有哪一个历史时期的诗歌,能够象二十世纪现代诗歌那样。大胆地呼唤人性,坦露人性,这是二十世纪人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在文学中的必然反映。人性的觉醒,也成为朦胧诗与象征主义诗歌精神上相契合的一个表征。

(二)失丢的地平线:被放逐的肉体与灵魂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带来了西方文学的巨变。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古老的西方文明所建构的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文化。现代西方哲学转向生命的意义、生命存在状态等的研究,不应该仅仅看作是对十八世纪理性哲学的反拨,同时也是西方社会对新的价值依据的寻求,试图走出笼罩近百年的“上帝死了”的阴影的尝试.西方现代文学植根于西方现代哲学,合理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心理依据,向着开掘人性的纵深迈进—这是象征主义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不可避免地烙上了“世纪病”的鲜明印记,表现出个体生命状态的种种躁动与孤独。

朦胧诗的作者群—大多为“老三届”的学生或文革初期大学低年级学生—基本属于新中国的第一批孩子,具有单纯的信仰,这才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场其实他们并不完全理解其意义的运动中去而成为可能。随着政治斗争的复杂化,当他们的单纯信仰迅速演变成宗教式的狂热,当他们的“革命行动”发展为实质上的“打、砸、抢”时,不管出于哪一种动机哪一种目的,“上山下乡”这一号令事实上起到了把他们遣散、放逐的作用。从1967年7月开始,长达数年的漂泊生活,使他们的肉体与灵魂,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洗丰L。

无论十九世纪末的西方社会与文革时期的中国社会本质上有多么不同,社会所造成的一代人的理想破灭、信念动摇、心理失落等“世纪病”(或称“时代病”)表象却基本相似。反映在诗歌中,表现为创作主体一反浪漫派明净、高昂、“田园牧歌”式的抒情,转而注重内心的现实,构成了现代诗苦闷、忧郁、孤独、躁动的情绪基调。从诗歌发展角度来看,这无疑扩展了诗歌表现力,丰富了诗歌语言、句式等方面的情感信息负载量,实际上开拓了诗歌的创作空间——这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通过以上分析,朦胧诗对于中国新诗的贡献显而易见,心灵的无所依傍使他们意识到个体及个体之外的存在,个体与世界的对立部分打破了传统诗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然

观;灵魂与肉体被放逐使他们有许多复杂的情绪、心态需要表达,客观上扩展、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对中国现代诗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需要辨析的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诗中被“天父”抛弃的孤儿情绪,与朦胧诗被放逐的漂泊感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毕竟,朦胧诗人只代表一小部分知识阶层,他们的怀疑、否定现实,都是有限的、单一的、目的明确的,甚至还带有政治斗争的余绪,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文化所形成的价值体系。因此,朦胧诗人们虽然意识到自己被流放到“陌生的季节”里(晓青:《季节的传说》),但“失去的地平线”却有“痕迹”,有可以意会的“距离”(晓青:《失去的地平线粉这是具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心理的反映。说穿了,朦胧诗人们的“放逐”介于过去的理想(已破灭)与新的理想(未产生,但一定有)之间,他们或者很快从屈原那里找到了心理屏障(如肖驰《诗人·历史·传说》),或者以为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并不会持久,总之,为放逐的生命寻找到了意义。所以,朦胧诗中对于死亡的思考远没有对于生存的思考来得深刻,朦胧诗中的“死亡”严格说来并不是“死亡”而是“牺牲”,即被迫献出个体生命以换取更多人更好的生存,这才是朦胧诗“拯救灵魂”的真正内涵。

(三)宣告:被囚禁的理性

当时间重新给历史定位,当劫后的人们能够平心静气地整理、接受中国现、当代的文化思想时,不少人不无遗憾地发现,毛泽东思想在“文革”时期被扭曲到了面目全非的程度。就毛泽东著作而言,不仅对中国现代思想史具有卓越的建树,对中国现代语言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不可否认,这一东方巨人有着非凡的个人魅力。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数十年内一个人的思考代替了几亿人的思考,致使产生了众多杰出思想家的文明大国的理性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也使毛泽东思想遭受触目惊心的歪曲—实际上是一次人为的抹煞。无论哪个方面都只能说明,“文革”使中国现代理性思想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文革”后期,理性精神在以朦胧诗人为代表的知青层中悄悄恢复、萌生,具有悲剧性的必然。因为,“文革”前已成名的思想家,“文革”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牛鬼蛇神”,有的被迫害致死,幸存的也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权利。而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则差不多被遗忘了—也就是说,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尽管这种自由是非常有限的,自身的遭遇也迫使他们作出艰难而痛苦的思考。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他们的思考部分由于红卫兵经历所形成的主人翁精神的惯性所使然,在当时已属难能可贵了。

朦胧诗即是那个非理性时代理性思维的形象化表述。在那个时代,思考便意味着犯罪,朦胧诗的理性觉醒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反叛意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旁形/为了在审判之前/室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北岛:《回答》)、“在英雄例下的地方/我起来歌唱祖国”(江河:《祖国啊,祖国》),可见朦胧诗人们对于严峻的现实具有清醒的认识,也可以说,是现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变得清醒:“自由不过是/猎人与猎物之问的距离”(北岛:《同谋》)、“如果血不能在身休里自由地流动/就让它流出/流这祖国’,(江河《葬礼)))。这显然是“不自由,勿宁死”的民族气节的再次体现。如果说朦胧诗中的人性觉醒出于生命的感召,属于生命力的自然萌动、流露,有着潜意识成份的话,朦胧诗中的理性觉醒则来自于个体与他世界的对坑,上升到显意识的层次,构成了对现实的批判。因此,朦胧诗的理性意识还带有犯罪意味:“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文出自由、青吞和笔/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决不会交出你八L墙璧堵住我的嘴唇吧/让扶条分荆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北岛:《雨夜))),这恐怕不仅仅是对于爱的珍视而发出的誓言,更深层的心理是爱的危机: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为一个“雨夜”要付出的代价。由此不难理解朦胧诗中为什么关于生存的思考都与监狱、囚禁、行刑、遗嘱等有关,也不难理解朦胧诗中的理性觉醒为什么带有“寒凝大地发春华”的性质。

朦胧诗中的理性意识还是一种英雄意识。从其精神实质来看,同鲁迅先生“与民族共忏悔”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在“英雄死去”而“没有英雄的年代”,自己作为“人”代英雄立言,代英雄“反抗被奴役的命运”.本身就是一种英雄行为,或者说,是英雄意识的反映,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识的反映:“我们不是无辜的/早已和镜子中的历史成为/同谋”(北岛:《同谋》)、“我的女儿就要被处决/枪口向我走来,一只黑色的太阳/在干裂的土地上向我走来了·“·我和土地忍受共同的灾难,,(江河:《没有写完的诗·受难》).“我”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传统的一部分,在现实的“同谋”中当然不可能“无辜”:要么去“吃人”.要么“被人吃”。既不甘于“被人吃”,又不忍去“吃人”,那就用自己的良知发出振聋发骏的“声音”一一这就是《回答》、《宣告》等诗作所具有的理性内涵—哪怕这“声音”尚未发出就已被“判决”。作为“英雄”的诗人已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可以坦然面对死亡,等待真正的审判,历史的审判。

对现实抱定“必死”的决心,源于对未来“必胜”的信心,其实也就是对“人”的信心.这是朦胧诗理性意识的最高层次。“在我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北岛:《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朦胧诗的否定现实,到这里获得了全面的飞跃。经过长期痛苦的思考,诗人们重新获得对未来的信心.远远超越了食指迷惘的“相信未来”。北岛“不相信”现实的荒谬不仅止于理想的破灭,而是站在理性的高度看到了“新的转机”: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提,

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城的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北岛:《回答》

这是重建社会价值的呼唤,在否定中已包含着创造的欲望。正是、由午否定之否定,他们才再次相信“人”,相信人的理性力量再造的“未来”,他们才义无反顾地“走向冬天”,肩起拯救的重任,从而完成了中国新诗坛上一次灵魂的拯救:在“文革”的炼狱中,他们深刻地体验了“死”;他们的新生,意味着那一幕历史的悲剧将永远成为过去。

朦胧诗的理性精神决定了朦胧诗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古典悲剧中的崇高美;

二、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风骨美。与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诗中的荒诞美迥然不同。

集朦胧诗之大成,将朦胧诗创作推向高峰的诗人是北岛。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以及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是北岛对朦胧诗的杰出贡献,并使他的诗作贯注了理性的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展现了象征的艺术魅力,对过去和未来的诗歌都构成了挑战。北岛缩短了中国现代诗歌与世界现代诗歌之间的距离,其诗作理性精神与艺术形式的完形建构,足以使朦胧诗与二十世纪象征主义诗歌比肩而不逊色。在这个意义上,北岛完成了中国诗歌由浪漫主义向现代象征主义诗歌历史性跨度,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并入世界诗歌潮流的历史进程。

(四)黑眼睛:逃向童话王国

与食指的“相信未来”呈反向思维状态,开创了朦胧诗另一创作途径的代表诗人,是有“童话诗人”之称的顾城。顾城的“童话”仍然建立在否定现实的基础上,于回忆中重温童年时代的纯洁与天真。在这里,寻找自我的朦胧诗主题具体体现为寻找失落的童心,其根源乃是对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彻底失望,呼唤纯真的人性。由于诗人有了《远与近》中非正常的人际关系的深刻体验.才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近,于是诗人试着重新用孩子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发现、寻找世界的真、善、美。在顾城的诗中,纠缠着内心的矛盾:他对现实的否定实质上是对于现实的逃避,他建立的童话世界又表现出他对新的价值体系的渴望。虽

然顾城的诗歌缺少北岛、江河等诗中的现实批判力,但他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寻求诗美时却无意间进入了诗歌的必然主国。他对色彩、线条、音响、感觉等诗美元素进行了再发现、再创造,使因袭的诗歌审美受到强烈的撞击。他的诗,仿佛在七十年代灰调的天空中放飞了一串五颜六色的气球,部分纠正了读者长期形成的诗歌欣赏的传统心理和误差。

逃避现实,是朦胧诗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梁小斌、鲁双芹等人的诗中.或多或少都有体现,有童年的回归,更多的是寻求梦幻。但他们没有顾城走得远,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灵世界。

有部分朦胧诗人更注重内体验的外化.对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多多的创作较为突出,在其诗作如《手艺一一和玛琳娜·茨维塔耶娃》、《黄昏》、《歌声》等中透露了他对于诗艺的思考:“尾随着太阳绿色的光芒/又在我徽妙的心里,把哀征点憔:邝1觉,开始出入思怨的林莽/伏在无数狂奔的好兽背上/沐浴在朦胧的夕光中/黄昏金色的尘埃/附上我视觉中的一切影像“·…”(((黄昏》)诗中几乎“再现”了诗歌创作由构思到表现的全过程。显然,多多不仅感受到了,还准确地把握住了创作的潜在机制,诗人对“象征”的理解即是一种创作状态(幻觉)将思想外化为视觉的过程,已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在《歌声》中,“寂静的中心”乃是诗艺的自我关照诗艺的外延无限延展,世界为之动容而“寂静”,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在一只象征的“梨”内获得“一片寂静”,两个世界因此沟通·浑然一体。多多进行朦胧诗创作之前曾注重哲学和理论研究,与他后来对诗歌形式的创新和理性认识很有关系,他的创作较大程度上是其诗歌理论的实践。

严力对朦胧诗的贡献在于增强了朦胧诗的现代意识,即生存的荒诞感和孤独感。他的诗作具有反讽的意味:“你被虚荣照耀八七我习惯这美丽/谢谢/请把头发梳好/我的日光要在上面站齐/然后/齐步走/拔走军旗”(((转移阵地)))‘抒情已被陌生化的语言所代替,加强了诗人对爱情的否定。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朦胧诗在开掘少、性和理性的同时,也推动着诗歌形式向纵深发展。虽然朦胧诗没有明确的诗歌理论主张,}旦其创作实绩对于现代诗的形式建设却不容忽视。相对于“五四”时期徐志摩、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理论,已大大迈进了一步。这既符合现子忆汉民族语言对诗歌提出更高语言要求的发展趋势,也为后起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开辟了道跳

三、历史的误解:舒婷与朦胧诗

长期以来,舒婷被认为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并巨作为朦胧诗人最先为读者和i、肖仑界所接受。现已公认的“南舒北岛‘’的提法.俨然将之推重为朦胧诗的领袖。这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严格地说来,舒婷根本不是朦胧诗人,她的诗作从形式到内容都与朦胧诗有本质的差异。

舒婷善于展开大胆的想象,去捕捉生动、新鲜的诗歌形象,形成明快自然的风陷。她的诗或有一头有尾,讲求情感的起承转合;或注重画面的剪辑一张一驰,举手投足皆在“法度”之内.基本属于传统诗歌的封闭式结构。而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了封闭式结构,这虽然给阅读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却增强了诗歌处延的延展,使诗歌更富一于暗示性,_呈动J态的开放状态,如美困诗人威廉·一卜洛斯·威廉斯的《红色于推乍》、顾城的《弧线》、北岛的《走吧沙等等。舒婷的诗中不乏新颖的形象,她组合形象的方式主要借助于传统诗歌常用的比喻、形容,与通感交叉使用,如“我是你飞天袖中/千百年来没有落在地面的花朵”、‘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我有找红秘{的花朵·,·…象协毛垂的汇叹息”等等.比喻于象征的区别在于前者乃以物喻物的单一互换,为的是为了凸现形象;后者是以形象代替某种抽象的概念、析理内涵,甚至是诗人独特的体验或观照,其指称具有多项性、复杂性、创造性.如艾略特用“荒原”象征危机四伏的欧洲大陆.毕夏甫用“人蛾”象征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小人物.根子用“漂向火海的木、船.,象征“文革”后明的中国等,类似的象征

在舒婷的诗中几乎没有。如果《致橡树》可算象征待.那么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也属象征诗之列了。浪漫主义诗歌长于抒情,其目的也在于创造浓郁的抒情氛围.诗情之外的哲理思考相对而言就是其短处,故浪漫主义诗歌往住流于空洞的说教。舒婷的诗作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一浪漫主义诗歌的通病,她的后期诗作《会吧歌的鸳尾花》集中了上述特点,前八节是完全“舒婷式”的形象化抒情.美丽、明净;以后便充斥着理想主义者的说教。显得肤浅、直露、生硬而苍白。即使如《四月的黄昏》、《往事二三》、《双桅船》这样较“朦胧”的作况:.也不过局部借用了一些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仍属抒情诗而非象征诗。舒婷诗作中最有价值的是爱情诗。“文一革”造成的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朋友离问给人们留下了普遍的心灵创伤,舒婷从女性角度对爱情的忠贞、大胆的表白.无疑起到了医治这种心灵创伤的作用。而且.舒婷爱情诗的基凋是健康均、含蓄的.反映的仍然是女比对爱情的献身和牺牲精神,完全符合中国传统诗歌l一户的女性角色认同的欣赏心理.并非’‘逆经叛道”的女性意识觉醒。《致橡树》如此.《神女峰》亦如此。朦胧诗产生的重要前提就是意识的觉醒,作为朦胧诗特征的人性觉醒、理性觉醒在舒婷的i寺中并没有得到反映.而诗歌‘}“女性意识的觉醒迟到八卜年代中明涅水明、}于于在矛等女诗)、的诗中才出现,,:〕见舒姑“的涛歌根本没有完成代表“女比意识觉醒”这任务.也就没有构成朦胧诗“意识觉醒”的仃机组成部分。因此.士巴舒婷作为朦胧诗代人诗尹、这一评价,应该于以纠正。

实际上,舒婷的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余唱。她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抒情”手法的适攀把握。她巧妙地避免了浪攫主义诗歌中大喊大叫的直抒胸臆,代之以委婉的形象化少于情,所以其作品里的“朦胧”其实是含蓄。“诗贵含蓄”,本就已切合传统欣赏口味;她又在抒情里加上“优伤”这一佐料,搔到了“诗可以怨”这一痒处,故在诗歌贫血已久的七十年代大受读者欢迎.因此,舒婷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并不因其非朦胧诗人而受影响,应该说,她是新时期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代表。

朦胧诗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诗歌,它以象征为主要表现形式,形象地表述了七十年代人的意识的普遍觉醒,完成了“寻找自我”的时代主题,塑造了一代人的形象。朦胧诗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古典的崇高美和风骨美,它的哲学内涵是灵魂的拯救。朦胧诗群体创作的非功利性决定了它的真率与坦诚,它是新时期人性解放的先声。它接上了“五四”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断层,为中国现代诗歌向多元化发展辅平了道路。

因此,作为一种自发的诗歌创作群体,第一,它以象征为总体特征,但依旧有浪漫主义的某些痕迹,即使诗人个体的诗歌创作,也不能以象征一概而论,这与自觉实践其诗歌理论主张的国外象征诗、意象诗有所不同;第二,朦胧诗不具排他性,在当时的诗坛仍有其他诗歌流派(主要是浪漫主义诗歌)与之并存,甚至产生了象舒婷这样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第三,朦胧诗人中,没有搁笔的诗人后期创作几乎都已转向,打破了象征主义诗歌的格局,向多元化的现代诗创作迈进,北岛、顾城、江河,王小妮等都是这样。这一方面体现了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则不能不归因于时代,历史进程所提供的“契机”毕竞是短暂的。

笔者始终没有将扬炼归入朦胧诗一流,是因为杨炼及江河的后期创作代表了另一个新的诗歌创作流派,即文化诗。文化诗是“文化寻根”意识在诗歌中的反映,理应从朦胧诗中予以排除。关于文化诗,笔者将撰文另述,在此不作赘言。

对于中国现代诗歌来说,朦胧诗是于特定历史时期里“凌寒独自开”的一树早梅。随着严冬的消逝,象征的“彼岸”也消然隐去。朦胧诗的终结,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的春天已经到来。

理想主义者的生命宣言

—北岛朦胧诗《走吧》鉴赏——

!四川李政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床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啊路飘满红罂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诗坛崛起一批走过十年动乱的年轻诗人,他们带着“文革”的累累伤痕,带着与黑暗动荡的过去毫不妥协的决绝情绪,带着刚刚复苏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被遏制多年的人道主义精神,带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使命感,以饱含批判与忧患、充满反思精神的“朦胧诗”,走上诗坛。北岛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勇者。北岛的诗情,深沉忧伤但不失理想之光,幽邃悲悯却具恢宏之气,构建了“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走吧》一诗,就是一位历经劫难的理想主义者悲怆而坚定的生命宣言。全诗共五个诗节,以“走吧”二字贯穿,构成全诗的主旋律,音节铿锵,令人如闻空谷足音,凸现出一位理想主义者“上下求索”的顽强、刚毅形象。一、二小节,以两组冷峻的意象,写行者见闻(“落叶”、“深谷”、没有归宿的“歌声”,寒“冰”、冷“月”、漫溢的“河床”),赋予全诗以悲壮的色彩;三、四小节直接写行者内心的迷惘和坚定的信念,“心敲击着暮色的鼓”,却没有忘记“去寻找生命的湖”,在清冷的背景中展示了前行者内心的孤寂、怅惘和对理想的执著;最后一节,以“红罂粟”的隐喻,显示前行途中林林总总的罪恶和诱惑,再次深化全诗的悲壮色彩。整首诗是饱经文革动乱却仍未失去理想与追求、沧桑而冷峻的一代青年心灵的真实写照。是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懈的追求,在于执著的信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诱惑与阴暗,也充满繁复的挫折与迷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切———这才是我们学习这首诗歌的心灵旨归,以探索之精神,养我浩然之气。大家应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解读本诗,运用个性阅读,提升自己的心智素养,涵养自己坚定、果断、永不自甘沉沦的品质与精神。另外,本诗简短的诗行、匀称的诗节、低沉的韵律与冷静的心志完美的融合,使其具有一种艺术的优美,阅读时应仔细品味。

五首经典现代诗及赏析

01.《相信未来》 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诗歌,自“三百篇”、楚辞、汉魏六朝至唐代,各种形式都很完备。在文言的范围内,几千年创造的文体已尽无遗。元明清时期,感时恨别、寄赠唱和、借景抒情、天人感应、五言七言、比兴对仗等内容和手法难出新意。特别是晚清,盛行拟古的形式主义诗风。不少诗人模仿着古人的语言和意境,无病呻吟,专讲音韵格律、卖弄生涩典故,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艺术上无甚新意,严重阻碍着诗歌的发展。 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中国文学开始与西欧、日本文学接触,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发起“诗界革命运动”,主张“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理论,仍没能摆脱旧诗的束缚。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的《尝试集》( 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新诗。俞平伯的《冬夜》(1922年出版)是继《尝试集》、《女神》( 1921年8月出版)之后的第三部个人诗集。 ○代表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唐文英 “朦胧” (ambiguity,又译“模糊”、“晦涩”和“含混”等)是一个本体论范畴。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入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 [1]也就是说,优秀的诗作所表达的东西都是不可名状的,因此,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根本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只有用朦胧的语言,才能引导人们去感受和思考语言之外的东西。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舒婷、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的,回顾朦胧诗远去的一路风尘,我们深深意识到,雷同平庸的标准件艺术终于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下面,本文将从朦胧诗的思维方式、文本结构、语言艺术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之。 一、思维方式:诗歌精神的嬗变 文革十年断裂的艺术空白为朦胧诗提供了恣意纵横的广阔诗意空间,听命于直觉的驱动,朦胧诗人们顿悟到诗歌它不能镜子般被动地再现外在生活,而应曲笔涉入折射外在生活的心理空间,从而抵达诗歌质的本性,进而对人生、社会、自我进行思考和感悟,从他们灵感迸放出来漫天的绚丽烟花里,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2]以此寄托急剧变幻的现实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风暴。 (一)灵感迸放出了意象的火花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经过长时间的“冰川”冻结后,灵感像决口的河堤,从冰缝里迸发出来,晶莹、高洁、绚丽……它使朦胧诗人们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觉、思考和创造。变化莫测的婀娜灵感窜出来时,朦胧诗人们

现代诗:北岛《迷途》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北岛《迷途》原文与赏析 《迷途》 北岛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现代诗《迷途》赏析:七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诗坛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风潮,习惯了新中国政治诗歌样式的读者多用此来指责这一批作者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在一首诗中找不 到一个简洁明了的“中心思想”,也看不到曾经熟知的昂仰气派。在阅读“朦胧诗”的过程中,读者遭遇的一片“象征的森林”,众多意象枝繁叶茂地伸展着,昏暗了原本应该笔直宽阔的道路,读者在“小路上”时刻面临“迷途”的威胁,又随时有着柳暗花明的惊喜。这种阅读经验打击了当时人的期待视野,但似乎更切合诗歌本身的要求。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迷途》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而且由于内容的关系,它几乎也成了我们阅读诗歌的一个寓言。 “朦胧诗”之所以朦胧,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批诗人重新发现了诗歌意象的繁复性和多意性,用形象思维的跳跃、逆转和矛盾共存修正了以往诗歌的单意性和线性思维模式。如在这首诗中,“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而且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 光明与幽暗在矛盾中共存。这一矛盾现象又重现在寻找的结果中,“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似乎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但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至少对诗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是如此。这种亦真亦幻、光暗闪烁的色彩正源自对意象中多意性的展示。第二个原因是,诗作者有明显的怀疑与自省意识,从而更强化了诗歌涵义的暧昧。这首诗中,诗人显然在置 疑常规的寻找一克服障碍一找到模式,而是自觉接受了“迷途”,正是在这一次“理性”的放弃与自我意识的故意沉睡中,寻找的目标出现了。但诗人并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目标,因为它只是水中的“倒影”,只是一双寓意无穷而又空洞的“眼睛”。这“眼睛”,也许是进一步迷途的诱惑,但也是对于下一次寻找的召唤,一如诗歌开首处“鸽子的哨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也是一次寻找。我们受诗人的召唤走上征途,但目标并不明确,一如那双眼睛,只能闪烁在森林深处幽暗的湖泊中。但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因此,这首诗又恍似一篇阅读的寓言,提醒着我们诗歌阅读中的微妙之处。

顾城诗歌赏析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主要作品集有《黑眼睛》《英儿》《灵台独语》等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诗人是天生的忧郁者,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为细腻的感觉,更灵敏的触觉。快乐更纯粹,忧伤也更直接。对待生活更热情,也更偏执。他们的世界,自成一个王国。于是在顾城的笔触里,我们读到一个明亮宽广的世界,也读到一片永远来不及长出草的牧场;读到一个孩子的任性和张狂,也读到他面对现实的忧伤和迷茫;读到坚持,读到慌张;读到梦想,读到绝望;读到天黑,读到天亮。最终,他用他行云流水般的疯言疯语,用一个孩子般的固执天真,紧握住手中的力量,直面绝望,坚持希望。 接下来我们欣赏几首顾城的小诗。 【赏析】《小花的信念》 有很多人喜欢顾城这位诗人,喜欢他在《一代人》当中,写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总喜欢仰着头看树,低着头看花,蹲着身子看蚂蚁。这首诗也许就是他一个人走山路的时候,看到一片黄色的小花,写下来的吧!让我们放开声音来读一读这首诗,找找诗带给你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学生齐读) 你有什么感觉?你一时说不上来,是吧?我也和你一样。一开始读,我们就被带入了一条“山石组成的路”,我们边读,边驻足,因为文字组成的诗句总让我们要停一停,要想一想,例如想:“小花遇到石头怎样的冷遇呢?”“石头真的会发芽吗?”“令它发芽的力量是什么?” 读这首诗,让我们学会了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很奇怪,在脑海里是接连不断席卷而来的,当你读完整首诗,我们又会继续思考下去:小花的信念究竟是什么?是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吗?小花,它像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呢?……这样的思考,就使得读诗有价值了,也使得你有长进了。你还可以模仿着写写《小草的信念》《小树的信念》《小雨的信念》,同样在写的时候,要学着边写边思考哦。 这首诗不长,仅仅只有9句,但是却通过石头的变化巧妙地写出了小花的信念: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真诚地期待真诚,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谢谢那片长在山石上的小花,带给了我们这么多可贵的思考! 【赏析】《星月的来由》是顾城12岁时写的诗。星星和月亮是我们太常见的事物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它们从哪儿来的?我们已经忽略。但诗人以它永远好奇而敏感的心去感受世界,体悟生活,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顾城的这首儿童诗,用清澈透明、亲近自然的语句,表达他奇异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神奇而纯粹的世界,因此,读来让人感到纯净、透明,充满孩子的童趣与好奇。现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孩子的世界,还有这么美丽吗? 【赏析】《调》表达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土块》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诗里,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一切,太阳、月亮、星光、树林、花草……都充满着和谐的美。我们也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相信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有着特别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诗作《回答》《宣告》《雨夜》《古寺》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

舒婷朦胧诗赏析

舒婷《双桅船》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地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

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地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高一朦胧诗作品欣赏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赏析:乍看顾城的《远和近》,有一种特“小儿科”的感觉,甚或觉得荒唐。然而,披文入境,好生玩味,方悟出一种幼稚里的成熟、肤浅下的深刻。 《远和近》是一首表现特定心理和审美情趣而有些朦胧的诗,表达含蓄、精炼,而内容深刻。第一节,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是写“你”左顾右盼的行为。第二节是写“我”的独特感觉。“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从表

层形式上看,这种感觉是反常的。因为你、我同处地上,你既然能看到我,说明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方距离并不遥远。而“云”处天际,它与人的距离遥不可及。诗人透过表层形象着意揭示了一种心理距离的远和近。人与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心理却存在各种隔膜与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觉着“很远”。而人与云、人与大自然却能沟通感情,因而觉得“很近”——亲近、融洽。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的不和谐,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追求与向往。总之,小诗《远和近》给人一种童话般的美感,深刻地提示了表面悖谬而实际合理的现象。读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不已。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三个重音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色”,第二节中的“光明”。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己漆黑,眼己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

朦胧诗派简介

朦胧诗派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简介 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关注 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开启了诗歌的多个方向,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它的源头性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来说,朦胧诗始终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一座含金量罕见、挖掘不尽的宝库。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诗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 诗派命名 朦胧诗的命名来自于历史的误会,也可以说是特定时代赋予这一群诗人的一个有意义的称谓。1980年第8期的《诗刊》上登载了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在这篇文章里,章明指出,当前有些诗歌“写得十分晦涩、怪癖,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诗歌被章明命名为“朦胧体”,文章中引述的诗歌例子尽管是“九叶诗人”杜运燮的《秋》和李小雨的《海南情思夜》,但谈及的现象主要是针对“新诗潮”探索者的,“朦胧诗”的名称就此确立下来,并随着以后对有关诗歌朦胧、晦涩等问题的争论而被广泛使用。对这批有独特意向和新颖文风的年轻

“朦胧诗”即代表作家

“朦胧诗”即代表作家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所谓新诗潮,是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一思潮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新诗潮用来定义一类诗歌作品和理论所传达的一种共同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是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声;这一运动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文革”神本主义思想统治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也便是人本主义文学对“四人帮”文化专制的胜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而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我们对“朦胧诗”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本质上也便是对新诗潮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 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朦胧诗内涵及其特点

朦胧诗内涵及其特点 朦胧诗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 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 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疑义。 艺术特征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

北岛及朦胧诗

北岛及朦胧诗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张红顺)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北岛,第一次听见北岛的声音! 比想象的要年轻的多,比想象的也算振作的多! 北岛的名气在当代诗人里算是够大的,据说在海外生活的那些年里,有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里咱不表别的,咱就事论事,简单分析分析北岛早期诗歌的特点。 让北岛一炮走红,或者说让北岛名震天下,也是让读者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的自然是那首《回答》了。这首诗当年一经亮相,就博得喝彩无数。想必喜欢读当代诗歌的人都很熟悉,甚至耳熟能详吧。据说这首诗也是不少诗歌朗诵会的必读诗。的确,这首诗写的非常棒,很出彩。这么说吧,就算是当下,如果你是第一次读这首诗,相信你也有一种平地起惊雷的感觉,那就是震耳欲聋,仿佛你到了七月的壶口瀑布,距离瀑布还有几百米,那就是满耳的咆哮声,满脸飞溅的浪花。你可要知道,这首诗歌写于1976年,反映的是1976年之前大家熟知的那段时期。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现在的90,00后根本无法体会了。别的不说,但就物质方面,那时的人们哪知道汉堡包、烤肉是啥,手机、游戏是啥,啥也不知道,白面馒头都罕见,整天一窝窝头,能吃饱就不错了。至于精神方面,就更别提了,除了满地摊都能看到的那些书,其他的想就别想了,哪里有今天的孩子们想看就看的各种名著、好莱坞大片、想追就追的各种偶像明星呢。物质的困窘与精神的困顿,双重束缚压抑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让人们难以呼吸。怒火就像挤压在岩石中间的熔浆一样,一旦有个裂缝,就喷薄而出了。都说诗人是时代的代言人,也只有诗人,能够将时代的情绪通过自己的笔发泄出来。北岛作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正好是一个热血青年,也有那个叙写的能力,所以,他就写出了《回答》这样一首体现时代特色的诗歌。 回到《回答》这首诗,这首诗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最根本的还是它喊出了当时积压在众多人心中的那股怒与怨。这首诗整体的基调概括一下那就是诅咒,反抗与决裂!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从诗歌的章节词句里清楚的看到。比如诗歌的开首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写的看起来似乎有些突兀,因为这两句相当于一个结论,本应当由过渡或推演而来,但是没有,什么也没有,没有前提,上来就是这冷冰冰,阴森森的两句,打个比方,仿佛清晨开门,门前被别人丢过来一只腐烂的土狗似得,让人恶心的同时又有些战栗。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表达呢,事实上,这正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的一种专门修辞,作者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修辞来造成一种石破天惊的感觉,让读者深思,反思,带着深思、反思在诗歌中间寻求答案。可以说,这两句劈头盖脸,横空出世的表达,就给诗歌本身营造出了一中强烈的

顾城简介

很多年轻人如今已不知道顾城是谁,也不知道20多年前,中国文艺界有一个如日中天的大明星,名叫顾城,他的地位甚至完全超过了当今所有的天王与天后。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听说过顾城的名字,大概也有很多人已经不太清楚顾城的人生故事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中国以前一个有点名气,但名气不算太大的“职业”诗人,名叫顾工。据说顾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艺术天才,12岁时就接过了父亲的传承,开始写现代诗,并且很快超越了他的父亲。对此,顾工从来没有表示异议,甚至很开心。 改革开放之后,现代诗如同一声号角,一面旗帜,成为了当年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食粮。北岛、舒婷、顾城成为领导中国现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三人之中,顾城最年轻,他的那些名句也一直流传至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还有:“人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等等。 中国现代诗歌之所以获得“朦胧诗”的称号,也与顾城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年,一篇评论文章针对顾城的一首诗指出:太朦胧,看不懂。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朦胧诗”这个名词也由此而确立。顾城的诗很有特色,也比较容易辨认。由于他的诗中有很多超现实的想象,顾城个人也获得了一个“童话诗人”的桂冠。 当时的顾城和现在的国际巨星一样,拥有大批的粉丝,而他的妻子谢烨也是他狂热的崇拜者之一。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诗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其中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寻求姐姐当他“一

文学名词解释 整理版

1、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潜在写作(又称为地下写作):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一种是作家们自觉的创作,如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和食指的诗;另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朦胧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朦胧诗”作者的简介

“朦胧诗”作者的简介 80年代初被称为“朦胧诗人”的青年作者,一般都是“文革”期间就开始写诗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五人,当时经常被看成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者(注:如作家出版社1986年出版了他们的诗合集《五人诗选》)。他们都在《今天》上发表诗,并在围绕这一刊物所形成的集结中,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因而后来也有将他们称为“今天诗群”的。芒克、多多等在白洋淀“插队”就写过不少诗,芒克又是《今天》的主要创办者之一。但在“朦胧诗”运动中,人们对他们所知不多。这与他们在“朦胧诗”热潮中相对沉默,而他们“文革”间的创作又不被更多读者了解有关。1985年《新诗潮诗集》(注:《新诗潮诗集》(内部交流,老木编选)上、下两册,由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编辑出版。上册中收芒克、多多的诗各近三十首。)的出版,芒克、多多等在“文革”中的诗才有较多的汇集。另一值得考虑的因素是,多多等70年代的更带“个人性”特征的诗作,与当时的社会性情感和问题的诗歌主题存在距离。他们的创作在时代潮流的选择中被“遮蔽”。“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在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反思潮流中,并不是所有的主题和表达方式,都会获得较充分的继续生长的条件。除了上举的五人以外,70年代末才开始写作的梁小斌、王小妮等,这一时间也被归入“朦胧诗人”的行列。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市。“文革”时曾在闽北山区“插队”,开始写诗和散文时,得到当时“流徙”在闽西北山区的诗人蔡其矫的指导。70年代末,结识了北方的北岛等作者,成为《今天》的撰稿者,她的诗也开始广泛流传。开始,诗界对她的态度也犹疑不决。不过,在朦胧诗这些有争议的诗人中,她最先得到有限度的认可,也最先得到出版诗集的机会。(注:舒婷的诗集主要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诗合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五人诗选》等。她的《双桅船》出版于1982年,并获得中国作协的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19799~1982)。而北岛、顾城、杨炼等在大陆正式出版第一部个人诗集,都要迟至1986年。)她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线索──而这在50年代之后一直受到“压抑”。舒婷的诗,或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或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中国当代读者久违了的温情的人性情感在她的诗中的“回归”,以及人们较为熟悉的浪漫派诗歌的艺术方

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区别

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的不同点: 一、语言风格上: (一)北岛的诗歌主调是沉重、悲壮和冷峻,但也可以明显分出两个时期,80年代的直白、对抗和90年代的隐晦、平静。 北岛的诗歌创作是始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因而刚开始的作品带着对文革十年浩劫的强烈否定,他的诗刚健沉雄,熔铸着广袤的民族苦难和厚重的历史思考,以人道主义为支点,关注作为个人命运的人的权利和真实的生存状态,坚持理想,拒绝向现实投降。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方式,即出奇得冷静和深刻的思辨,带着这一代人特有的沉思,带着对社会的怀疑、否定和反叛的思想。而90年代的诗歌则更多地体现朴实的预言风格,如《局外人》中“一代人如帷幕落下,下一代人在鼓掌”北岛站在历史高度上思考,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他的哲思。 (二)顾城诗的语言既不像北岛的深沉,冷峻,具有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英雄人格,也不像舒婷那样人道,充满浪漫情调和奉献精神,他只是以童真的孩子形象确立自己诗歌和人格的独立性,在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述说着成年人的忧伤。 顾城被称为“儿童诗人”,他多以大自然和儿童世界为描写对象,营造唯美、纯真的童话世界,因而语言更显得清新、纯净。无论是早期的天然明丽、率真热情,中期的高度凝练、流畅和神秘莫解还是后期的孩童心绪、淡泊心境,都有着童话的印记。(三)舒婷的诗多抒发她自己对情感、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和经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相对于顾城和北岛来说,少了声势力竭的“我不相信”“我不满”的呐喊,更多的是在言语中表达叹息与怜惜。 二,表现手法上: (一)北岛善于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出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整体上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在价值内涵上处于对立的位置。前期北岛多用预言、判断、宣告的语式,在80年代旅居国外后则改为陈述,反省,对话的语式。 北岛诗的意象的象征指向明确,形成可以作明确意义归纳的象征符号体系。他以鸽子、五色花、星星、山谷、天空、浪花等,来暗示一种人性的、值得加以争取的理想生活,以夜、乌鸦、栅栏、网、深渊、残垣等,作为对人的合理生活进行分割、阻滞、破坏的力量的象征。 (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通过一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诗人的情感往往藏得很深,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而要进一步体会“幕后”的心灵世界,需要一段路程。他也擅于运用联想和通感,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他总是能自由地将声、光、色、味融为一体。 (三)舒婷善于从具体的事物出发,运用想象、联想和意象的拼接和组合,表达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舒婷的诗,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她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舒婷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女性情怀将朦胧诗的核心思想: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展示得更加真切。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张扬,是她诗歌的核心,如《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

舒婷诗歌赏析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释】 [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

朦胧诗及其代表作品

回答 ——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一切 ——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致橡树 ——舒婷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