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复习重点汇总公共专项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社会体育的总体奋斗目标分为三部分。实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2、全面健身体系分两大部分:体育服务体系,体育保障体系。本质是服务性和保障性。

3、体育分类: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赛体

4、社会体育的特点:健身性与娱乐性,最本质特点;全民性与普遍性,决定了社体事业的公益性;余暇性与主动性;多样性与灵活性;时代性与永恒性;民族性与世界性。

5、社会体育的地位与作用:①个人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增加技能储备;丰富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素养;调节精神,健全心理。②在体育中的地位。社体的发展总体反映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③社会中地位。社体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社体是社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体力支持和精神助力;发展社体是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6、社体发展新阶段95年3月至今。6月20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期是01年至10年,分两个阶段01-05,06-10

7、《体育法》标志依法行政、依法治体。

8、推行《纲要》重要意义。满足日益增长体育需求;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最有效手段);推进社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体育的权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类的共同进步。

9、10年努力,经常参体活动人数占40%,指员达65万。

10、身体练习方法特点:都有一定练习数量和强度,这是健身强体先决条件;每组练习后要有必要的间歇时间;负荷总量决定于每组练习数量、强度和间歇长短以及总的练习次数;控制运动负荷大小,依据练习者锻炼中的负荷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来确定。

11、负荷外部数据指练习中可观察测量的练习次数、组数等;内部数据主要以观测心律。

12、选择身体练习方法的主要依据:考虑练习者体育锻炼目的;健身项目手段的性质特点;结合个人年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与兴趣;锻炼场所及器械条件。

13、循环练习法运用要求。设计和运用循环练习法要有明确锻炼目的,选择和设计各练习站的内容与形式;选择各站内容要具备相应物质器材条件,合适难度,保证练习者都能完成,保证安全;大众健身站点8-10个,专项练习站点约4-6个;大众健身因人而异确定每站和总循环运动负荷,每站1/3-1/2为宜,2-3轮为适;合理确定各站、轮次间歇;各站设计顺序尽量符合锻炼任务要求。

14、有氧练习,库珀12分钟健身跑,有氧练习强度,心律130-150或180减年龄。

15、健美练习法以改善形体、发达肌肉为目的,以动力性力量练习为主。3次/周。

16、场地器材布置使用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全面性;区别对待;安全性;方便群众锻炼和使用原则。

17、讲解法要求。明确目的性;讲解要正确;简明易懂;与启发思维结合。示范法要求:明确目的性;正确熟练;位置方向有利于观察;示范讲解相结合。

18、完整动作技术包括基本技术和技术细节。

19、区别对待中的讲解与示范。深入了解练习者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从学员人数和锻炼效果实际出发。学员较多,区别讲解和示范的时间次数不宜过多,人数较少和初学,可适当增加区别讲解示范。

20、动作优美性以准确性为基础;经济性以消耗最少能量来获得最大动作效益。动作有效性决定着力量性。力量大小以有效为依据。

21、动作缓冲性,保健学角度,被动用力。

动作弹性,美学角度评定,主动用力。

22、练习数量是否合理是评价健身活动量的重要指标。练习数量要符合练习者身体条件和训练水平实际。数量安排要考虑健身项目的性质与难易程度。测评方法,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23、体育态度3要素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24、人类基本活动能力,动力性和静力性。

25、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练习的要求。科学计划,循序渐

进;持之以恒,持之有效;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全面

练习,协同发展。

26、地掷球埃及,现代健美操20世纪60年。艺术体操

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交谊舞起源于14

世纪的意大利。体育舞蹈分现代舞和拉丁舞。秧歌起源

于唐。

27、过度疲劳不仅不能提高身体机能,而且容易导致各

种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

28、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运动方式划分,快速

疲劳(短时间、剧烈运动)和耐力疲劳(长时间、小强

度)。疲劳发生部位,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按整体和局

部划分,整体(全身性)疲劳和局部(器官性)疲劳。

29、疲劳产生的原因。①能量耗竭。高能磷酸化合物大

量消耗,血糖含量下降,糖原含量下降。长时间运动可

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能源物质供应不足,诱发运动性

疲劳。②代谢产物堆积。主要代谢产物乳酸,有氧运动

不会生成过多乳酸。③水盐代谢紊乱。④保护性抑制。

30、运动性疲劳诊断。①生理指标测定法。a骨骼肌系

统疲劳测定。肌肉力量,运动引起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

征是肌肉力量下降。肌肉硬度,肌肉硬度增加,自我感

觉和肌肉硬度测试。肌围,肌围增加与疲劳程度正比。

b心血管系统疲劳诊断。心率,基础心率(清晨增加5-

10即疲劳累积)运动中心率、运动后心率恢复。血压体

位反射,大负荷训练后,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下

降,血管运动的调节出现障碍。C感觉与神经系统疲劳

诊断。两点辨别阈,1.5倍轻度疲劳,2倍重度疲劳。闪

光融合频率。D血液指标诊断。血红蛋白(检测高铁氰

化钾)。血尿素,检测运动负荷大小的常用指标,8毫摩

尔/L,疲劳发生。②主观感觉法。③一般观察法。

31、运动性疲劳的消除。生理现象,正常反应,锻炼时

间的延长,症状自然消失。疲劳出现,采用恢复手段,

加速机能恢复,提高锻炼效果,常见手段:①运动后休

息。静止性休息,运动后机体保持相对不运动。最佳方

式睡眠。积极性休息,运动后采用轻微活动消除疲劳目

的。加速循环,利于代谢产物排出。②合理营养。力量

性,蛋白质。耐力性消耗糖,补充淀粉。大强度长时

间,无氧、乳酸,补碱性食品和水。③物理手段。按

摩,牵拉,水疗。④中医手段。

31、运动损伤类型。①受伤组织结构分类,皮肤、肌

肉、关节、骨骼、神经、内脏等。②伤后皮肤或黏膜完

整性。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③伤情轻重。轻、

中、重。④损伤病程。急性;慢性。

32、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①缺乏必要运动损伤知识。

②训练水平不够。③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

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过大;组织方法。④运动者生理心

理状态不良。⑤场地器材护具服装不符合卫生要求。

预防,①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②加强

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③合理安

排教学训练比赛。④加强运动中的保护。⑤加强医务监

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

33、社会体育改革的目标。①管理体制,在明确各级政

府职责的基础上,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全民健身管理

体制,构建起面向大众的、多元的服务系统;②运行机

制,形成国家与社会、个人共同兴办,充满生机和活力

的全民健身运行机制③组织体系,建立并完善社会化的

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国民体质测定系统。

34、合理布置健身场所场地器材的组织方法。组织形式

要有多样性。要确保充足的光线和通风,场地器材的布

置要有较高的利用率和时效性。

35、运动损伤对练习者造成的身心影响。

运动损伤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

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方案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

命,严重者还可引起残疾甚至死亡。对一般体育爱好者

来说,运动损伤将影响其健康、学习和工作,给运动者

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36、循环练习法的运用要点。

循环练习法是指根据锻炼任务需要,设置若干练习内容

不同并依次相连的练习站,练习者按一定顺序和要求逐

站依次练习并可反复循环练习的形式。其特点包括:①

锻炼中有多个不同内容的练习站,按一定顺序形成练习

循环。②循环练习一轮构成的运动负荷总量较大、练习

密度大,对中青年健身者较为合适;老年人和体弱者要

根据体质状况慎用,可降低练习数量或增加间歇时间。

③根据不同练习对象和锻炼需要,对练习站内容形式进

行不同设计。④为增强练习效果及锻炼的针对性和趣味

性,一般要求有专门的器材设备和可利用的场地,设计

循环路线应相对封闭。

循环练习法运用的要求:①设计和运用循环练习法一定

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根据需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各练习

站的内容和形式。②选择设计各练习点的内容形式,一

是要具备相应物质条件;二是要确保练习者都能独立完

成,不要有太复杂、技术难度大的练习手段;三是要注

意完成练习时的安全性,各站之间有一定间隔。③用于

大众健身的循环练习站数量,一般可在8-10个左右;

用于改进提高技术和发展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站,可略

少一些4-6个。④大众健身的锻炼活动,涉及人群广,

个体差异大,应因人而异地确定每个练习站和总循环的

运动负荷。⑤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练习站之间和每个循环

轮次之间的间歇时间。⑥各练习站的设计顺序要尽量符

合锻炼需要,一是多从简易动作开始并要与难易动作练

习交替;二是上下肢、胸、腹、背部练习交替;三是发

展不同身体素质、能力的练习要间隔出现;四是先从负

荷强度小的局部性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全身性、协调

性、强度较大的练习结束

37、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主题?

38、按照不同的锻炼目的与任务划分,身体练习方法包

括哪几种?重复,间接,循环,持续,变换,竞赛,游

戏,综合练习法。

39、《纲要》的主要特点?

1、通过政府行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2、用系统工程的办

法建设全民健身事业3、整体性的建设全民健康事业

4、通过社会化的路子建设全民健身事业

5、用整体规

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40、比较分析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与慢性闭合性软组

织损伤处理原则与处理方法。

41、讲解法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讲解要

正确3.讲解要简明易懂4.讲解应与启发思维相结合。

1、游泳是一种靠自身肢体动作的配合,利用水的自然特

性,使身体在水中移动的技能。

2、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游泳被列为比赛项目。北京奥

运会增加两项公开水域项目,使游泳比赛项目增加到34

项。

3、游泳的意义。①保障生命安全。②促进身心健康。改

善心血管系统机能;改善呼吸系统机能;肌肉系统机

能;塑造健美体型;改善体温调节机制;预防疾病,促

进健康;磨练意志培养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和智能发

展。③促进生产和国防建设。④开展休闲和娱乐活动⑤

开展竞赛活动。

4、竞技游泳竞速为目的。大众游泳健身目的。

5、游泳常用术语。动作周期;划水次数;动作频率;动

作节奏;动作效果;身体姿势;身体位置;划水路线;

两臂动作配合;完整动作配合。

6、游泳阻力。波浪阻力(低速波阻最小,高速波阻仅次

形阻),水位越深,波浪阻力越小;形状阻力(压差阻

力)投影面积越大,形状阻力越大。减小形状阻力,避

免身体左右摇晃,减少挡水面积,直线游进;摩擦阻

力。

7、推进力游泳中推动运动员前进的动力。阻力推进力

(蛙泳翻掌),阻力方向与肢体动作方向相反。升力推进

力。

8、游泳教学特点。①安全是首要问题②重视熟悉水性教

学③呼吸是教学重点④重建条件反射⑤用力习惯不一

样。⑥无视觉和听觉的辅助⑧体能是基础⑨要克服恐水

心理

9、屈臂高肘划水的优点。划水过程中肘关节的位置高于

手和前臂。有利于手臂的曲线划水,使手和前臂形成合

适的迎角和姿势,从而产生较大的推进力;最大限度减

少了手臂在入水是直接下压和出水时直接上划的动作幅

度,有效避免身体的上下浮动,利于保持较好的流线

型,从而减少游进中的阻力;不仅能够缩短力臂,加快

划水速度,而且能够有效的动员更多的肌群参与运动,

从而增加手臂划水的力量。缩短水对手臂各部分反作用

力合力点到身体纵轴的距离,利于使身体保持直线游

进,减小游进时水对身体的阻力。

10、游泳技术的学习过程。①粗略掌握动作阶段②改进

与提高动作阶段③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11、试论游泳的学习过程,并谈谈每个过程中学生的学

习特点。①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扩

散,内抑制不足,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为缺乏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