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001.doc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排版格式及写作要求doc-编

编辑部要求:请将电子稿件发送到:,邮件主题:投稿。
经编辑部初审通过后再交打印稿1份,同时要有导师签名。
切勿一稿多投!重要提醒:为了提高学报的质量,本校研究生投稿,指导教师必须为第一作者,同时打印稿上要有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我部方可接收!联系电话:6邮编:310032通信地址:杭州市朝晖6区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部地址:朝晖校区子良楼A区406室请按以下模板要求投稿。
一种红细胞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的研究(题目为2号宋体,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古辉,吴佳丽(5号黑体)(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小5号宋体)摘要:摘要内容不少于200字,5号字体。
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不少于3个,中间用分号隔开中图分类号:请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3-0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3456)作者简介:古辉(1962—),男,山西孝义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E-mail:×××,联系电话:×××。
请注明写作者的联系电话,E-mail:Research o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d blood cellsGU Hui ,WU Jia-li(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China )Abstract :英文摘要为1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必要时可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也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

学报论文写作与编排规范说明:我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5,即“修订版试行稿”),并按照我刊实际,对向我刊投稿的论文稿件的写作和编排作如下具体规定,请严格遵照执行。
下面所列项目并不完全,未列出者请查看“CAJ-CD规范”。
一、一般稿件应具备的部分或可“自选”的部分的要求文题1.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2.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以正、副题方式表达(一般是正题虚,副题实)。
3.文题中间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若有间断,用空半格代替。
4.来稿文题以宋体加粗的3号字居中排。
作者署名及单位1.作者署名居中,与文题隔1行,用宋体小4号字;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作者名只有2字的中间空1字距。
2.作者单位名称置于括号内,要用全称(第二级称呼可用规范简称,如“红河学院理学院”),后面是单位所在省(区、市)名、城市名(省会城市省略省名)、邮政编码。
3.多作者不同单位,在作者名右上角标1、2、3等,单位名之前标相应的数字;不同单位之间用“;”隔开。
单位名用5号字。
摘要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一般采用报道性摘要,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几要素。
特别要侧重报道和突出“研究结果”和“结论”,即本文的创新结果、独特见解和新颖方法等。
2.用第三人称写,其中不出现“我”、“我们”、“笔者”、“本文”等字样;行文中间一般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符号,也不引用正文中的公式,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3.字数一般200-300字。
用小5号字,“摘要”二字加粗。
关键词1.关键词可以是词、词组或术语,由文题、摘要、层次标题、正文中选出,3-8个。
关键词应能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和概念,选取关键词要选准、选全。
2.各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3. 用小5号字分类号、文献标识码1.分类号:采用《中图法》第4版为标准,一篇文章可作1-2种分类;若是2种分类,主要分类在前,次要分类在后,中间用“;”隔开。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推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学术交流,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文件,并结合学报编排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内容与适应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和高等学校主办的专业性社会科学期刊,也可供其他社会科学期刊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GB/T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788-87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排格式GB 9999-88 中国标准刊号GB 325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11668-89 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GB/T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7408-94 数据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GB/T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新闻出版署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新闻出版署 . 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 1995-06-13新闻出版署 .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1998-11-24CAJ-CDB/T1-1998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01-123基本版式3.1每种学报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3.2采用16 开本,幅面尺寸为188mmX260mm或210mmX297mm。
也可采用其他开本。
所有开本尺寸的误差均为± 1mm。
3.3正文一般采用通栏或双栏横排,也可采用其他版式。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推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学术交流,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文件,并结合学报编排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内容与适应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和高等学校主办的专业性社会科学期刊,也可供其他社会科学期刊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GB/T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788-87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排格式GB 9999-88 中国标准刊号GB 325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11668-89 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GB/T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7408-94 数据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GB/T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新闻出版署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新闻出版署 . 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 1995-06-13新闻出版署 .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1998-11-24CAJ-CDB/T1-1998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01-123基本版式3.1每种学报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3.2采用 16 开本,幅面尺寸为 188mmX260mm或 210mmX297mm。
也可采用其他开本。
所有开本尺寸的误差均为± 1mm。
3.3正文一般采用通栏或双栏横排,也可采用其他版式。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要求国内各有关高校的文科学报和社科期刊参照执行的一份期刊专业技术规范。
最新修订版《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文献编辑、出版的新标准及法规、文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的实际情况,由资深学者、专家讨论修订的。
望作者们在写作学术论文时注意参照。
附: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 —专著,C—论文集,N —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 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 Z ”标识。
*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应当一致。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I]刘国钧,陈绍业,王凤.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6]金显贸,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 33⑷.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纬.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棗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d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GB/T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 1989-07-26 .g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来自网络的:[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 . cajcd . edu. cn/pub/wm1,2006-9-16 .来自光盘的:[12]万锦堃.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DB /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参考文献的页码格式:引用参考文献中的起始页码,在正文內的引文后以[序号]页码”形式标注。
海大学报论文格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规范、制度及管理办法2002年9月制定(2003年第一次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订)(2005年第三次修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宗旨以海洋科学与水产科学为办刊特色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坚持“双百”方针,为海洋、水产科学等理论研究、与高科技开发、转化与发展服务。
刊登理、工、农(水产)、医(药)及环境等学科,包括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科学,海洋药物,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工程,海洋遥感与信息工程技术和海洋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与科技论文。
以理论研究和知识创新为基础,兼顾应用技术与开发工程,及时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读规范1 题目(名):题目是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应具备概念明确、层次分明、醒目的特点。
题名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
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知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标名称。
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副题名:若题名语意未尽,确有必要补充说明其特定内容时以及系列报道文章或研究课题分阶段成果,都可以用副题名对主题名进一步阐明。
层次标题:层次标题应与总标题有相同的要求。
另外,同一层次的标题表达出相互并列的关系;上下层次的标题应显示出直接相关联的关系。
具体要求:同一层次的标题,应表达同一层次的内容;同一级标题应尽量讲究排比(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不同层次标题,有上下关系者,在内容上相互联系。
2 署名:署名是拥有著作权的声明,是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署名的作者为版权所有者,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论文署名应具备的条件:(1)本人直接参加该课题研究或实验,对该课题作出重要贡献;(2)本人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并负直接责任;(3)本人直接参与论文的撰写,编译工作。
学位论文的署名:可以由学生和导师共同署名,一般学生在前,导师在后。
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的编排处理

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的编排处理
李东海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1(019)002
【摘要】从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软盘投稿的编辑排版方式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软盘投稿,以提高学报的编排质量.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李东海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学报,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2
【相关文献】
1.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的主体部分) [J],
2.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的主体部分) [J],
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的主体部分) [J],
4.再议软盘投稿的处理方法 [J], 刘彦东
5.打印稿、软盘稿处理中的编排校误区 [J], 王昕;程萍;曾建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报编排规范和学报编辑之我见

学报编排规范和学报编辑之我见
金煜纯
【期刊名称】《《学报编辑论丛》》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谈了对学报编排规范和学报编辑的一些想法。
1994年底至1995年初,我们上海高校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沙龙的几位成员,在老编辑们的鼓励下着手对国外的Chemical & Engineer Tecnology(德国)、Biotechnology Progress(美国)、IEEE Transactions Flectron Devices(美国)、Bioscience,Biotechnolgy and Biochemistry(日本)、Journal of Antibiotics(日本)6种科技期刊作了较为细致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编辑编排规范,同时,也调查了一些国内著名的学报,并参照ISO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写下一些心得体会。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金煜纯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2
【相关文献】
1.体院学报论文摘要的规范化是学报编排规范化的重要环节 [J], 张维一
2.如何规范《规范》--论学报编排规范中的矛盾现象 [J], 陈燎宏
3.增强高校学报编辑执行编排规范的渗透意识 [J], 田虹
4.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编辑在西安聚会讨论学报编排规范化的经验 [J], 伯
5.社科学报编辑的尴尬——以编排规范化为视角 [J], 彭春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学报》撰写及编排要求《燕山大学学报》只刊登首发稿。
文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做到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和图表清晰,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文稿要求采用第三人称,格式规范,项目齐全,按顺序给出:题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其中要求中英文对照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中的图题及表名。
另外,还应提供作者简介及基金项目等信息。
文中插图、表格、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图1、表2、式(4)、定理5。
1 题名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字,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作者按署名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5人。
各作者之间以“,”分隔。
作者属不同单位的,用上标1、2、3等数字按顺序编号标注,并在工作单位处标明各单位编号。
同一作者需要标注多个单位的,编号之间用“,”分隔。
每篇文章应有一个通信作者(一般具有高级职称),硕(博)士研究生的稿件通信作者应为指导教师。
通信作者以上标“*”标注,“*"与数字编号之间也用“,”分隔。
3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区)名、城市名、邮政编码。
多个单位的在单位前标注1、2、3等数字编号,不同单位之间以“;”分隔.4摘要不少于200汉字。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5 关键词应给出4~8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
6 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注文稿的分类号。
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按主次程度给出两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 1位.7 引言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引言部分标题编码为“0”(与正文一级标题序号对应),该部分不再分二级标题。
8正文8.1层次标题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最多使用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
1、1.2、1.3、……;三级标题使用1。
1.1、1.1。
2、1。
1.3、…….序号与标题名称之间空一个汉字距离。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并与正文接排. 8。
2插图1)图应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即放在引用该图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2)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3)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
图注的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New Roman。
图注的字号一般用六号字。
4)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
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
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函数图线框封闭,标线(刻度)、标值的数目一般为3~7个;标线(刻度)朝向图内.5)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6)本刊目前为单色印刷,如原图为彩色应确保转换为灰度印刷后所示内容明晰,正文中也不应出现有关插图颜色的描述.曲线图中多条曲线的区分一般采用线型(如实线、虚线、点划线等)或线+符号(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的形式,不应使用颜色区分。
7)显微图应当以比例尺来表示尺度放大情况。
可保留测量设备原标尺,但需清晰规范。
如为自行插入标尺,应使其保持可编辑状态(图注的文本框和指示性线条等也应保持可编辑状态)。
8)为便于统一描述或进行对比,插图可含多个分图。
分图以(a)、(b)、(c)等序号区分并给出分图名(中文).引用时可表述为“图1(a)”、“图2(b)”等。
序号及分图名不应排在图内部,而应排在图的下方(参考燕山大学学报模板)。
8.3 表1)表应随文编排,先见相应文字后见表.2)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
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3)表应精心设计,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三线表的第一行作为表头。
表头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T/℃”、“θ/(°)”。
4)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
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
5)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6)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8.4 数学式和反应式l)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起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
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
2)数学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符号。
3)反应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符号。
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1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关系符号的上下方。
4)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编排,应遵守有关规定;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别,如单键“—”与减号“-”,双键“═”与等号“="等不应混淆。
8.5量和单位1)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2)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
3)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
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一英文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4)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角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
5)在插图和表格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应当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l/m,m/kg,cB/(mol·dm—3)。
6)指数、对数和三角函数中的变量等,都是数、数值或量纲一的量的组合,如exp(W/kT),lg(p/kPa),sinωt.7)不能把ppm,pphm,ppb,ppt,rpm等缩写字作单位使用。
8)词头不得独立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
如μm,不用μ;pF,不用μμF。
9)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
如kJ/mol不写成J/mmol,MV/m不写成kV/mm。
8.6 数字用法1)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2)日期和时刻的表示.a。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
b.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3—02-18或19930218。
c.日的时刻表示采用GB/T7408—2005的规定写法,如15时9分38。
5秒写成15∶09∶38.5或150938.5.3)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规则。
a. 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b. 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
c。
对于计量和计数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4位数(含4位),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出一英文空格,不用千分撇“,”。
d。
阿拉伯数字不能与除万、亿和SI词头中文名称以外的数词连用。
如1 800 000可写成180万;142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 000元不能写为5千元。
e.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
f. 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1.500,1。
750,2.000"不能写成“1.5,1.75,2”.4)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a.数值范围:五至十可写为5~10;3×103~8×103,不能写成3~8×103.b。
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c。
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mA不必写成1。
5 mA~3.6 mA。
d。
偏差范围:(25±1)℃不写成25±1℃;(85±2)%不写成85±2%。
5)附带尺寸单位的量值相乘写为:50 cm×80 cm×100 cm,不能写成50×80×100 cm或50×80×100cm3.6)汉字数字的使用。
a. 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用汉字书写,如二倍体、一元二次方程、四氧化三铁、十二指肠、十字接头、“九五”计划等。
b。
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点号,如七八公里、五十二三岁等.c. 非公历的历史纪年和日期要用汉字数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1860年11月2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等。
8.7 外文字母的编排规则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
l)外文正体的常用场合。
a.计量单位和SI词头符号。
b. 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和缩写号,如微分号d,偏微分号∂,有限增量符号Δ,变分号δ,极限lim,行列式det,最大(小)值max(min),对数符号lg、ln及三角函数sin、tan等。
c。
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单位i(电工中常用j)。
d.量符号中为区别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和非变动性数字符号角标,如势能EP,宏观总截面Σtot;转置矩阵A T等。
e.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
f。
生物学中表示拉丁文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拉丁文学名。
g。
用作序号的拉丁字母,如:附录A,附录B,附录C。
2)外文斜体的常用场合。
a。
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以及统计学符号等,如:x,y;△ABC;f(x);概率P,均数错误!。
b. 量符号和量符号中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或坐标符号的角标字母,如体积V,雷诺数Re,能谱角截面砌σΩ,E,能量Ei(i=1,2,3),力的x方向分量F x。
c. 矢量(向量)、矩阵和张量符号用黑斜体。
d.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文学名。
e。
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如左旋l-,外消旋dl-,邻位o-,对位p-,顺叠构象sp—,双键的顺异构Z-,反式trans—等。
8.8 化学元素与核素的符号1)化学元素符号均为正体,且首字母大写。
2)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必须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如14N不宜写成14氮或N14.3)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应标注在核素符号的右下角,如14N2.4)质子数(原子序数)可在左下角注明,如82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