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目录及医生分级使用权限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doc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doc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1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领导小组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09〕38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领导小组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及奖惩制度一、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2.具有中级以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3.具有初级以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二、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20份处方、医嘱。

医院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医院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持续改进。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院将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

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三、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医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院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逐步树立良好的执业风气和合理用药氛围。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暂停执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规定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X 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线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建立抗菌药物分线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第二章抗菌药物分级原则第二条将常用抗菌药物划分成一、二、三线:(一)第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抗菌谱相对较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二)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昂贵的药物,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应控制使用。

(三)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例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恶唑烷酮类等,应严格控制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一、二、三线药物名录(附件1),并定期调整、更新。

第三章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第三条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线药物,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三线药物,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在值班或急诊时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可用二、三线药物,但需报医务科备案。

第四条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一线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第五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二线抗菌药物治疗时,由药敏结果证实;若无,应由主治以上医师签名。

第六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三线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科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或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批准。

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从严控制,须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现象,根据《指导原则》将抗生素分三级管理:一、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处方医师开具。

2、限制使用——主治以上医师开具3、特殊使用——主任医师开具二、分级管理办法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如青霉素、氯霉素、先锋5号等;2、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相对于非限制抗菌药物来说的。

在疗效、安全、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药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这类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如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

3、特殊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的药品。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以下为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使用误区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本意,但由于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误区,这就是很多抗生素被滥用的源头所在。

针对这种现状,两位专家一一剖析了消费者在使用抗生素中的9大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总结抗生素分级及使用权限

总结抗生素分级及使用权限

文件编号: DB -97-66-04-CE整理人 尼克抗生素分级及使用权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是抗菌药物管理的核心策略,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降低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延缓细菌耐药性上升趋势。

我院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的分级原则,明确各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征,落实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级: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级: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制定根据江西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向九江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

因特殊治疗需要,需使用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并每半年将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向九江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处方权限与临床应用1、医院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医师经医院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ppt课件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ppt课件
10
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分类 青霉素类
非限制使用级
限制使用级
特殊使用级
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 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美洛西林氨苄西林/ 舒巴坦磺苄西林
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 唑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阿莫西
林/舒巴坦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头孢克肟、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西丁
4.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肺炎, 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其中“头 胞他定”目前作用于抗铜绿假单胞菌最强的抗生素。
14
头孢类的分代---第四代
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
•1.广谱、高效、对某些革兰阴和阳性菌均有较强大 的抗菌作用。
•2.对B-内先胺酶稳定性最高。
•3.无肾毒性。
•4.主要用于难治感染。
• 2、对18岁以下儿童,所有喹诺酮抗菌药物都属 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科主任权衡利弊同意,签 名后使用。
• 3、林可、克林霉素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颅内感 染者不宜使用。
• 4、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只限于使用:阿莫西林、甲 硝唑、呋喃唑酮、克拉霉素。
• 5、腹腔感染一般以G—杆菌多见,阿奇霉素不宜 用于腹腔手术病人。
• 2、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人员才能开具限制类抗菌药物处方,同时 因患者病情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 该类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使用,并有相 关记录和签名。
3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3、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具 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必须经具有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或科主任签名并应 有相关记录,或经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 严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或科主任将 处方权限下放下级医生。

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现象,根据《指导原则》将抗生素分三级管理:一、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住院医师开具。

2、限制使用——主治以上医师开具3、特殊使用——主任医师开具二、分级管理办法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的一线用药,一般作为住院医师用药权限。

2、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相对于非限制抗菌药物来说的。

在疗效、安全、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药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这类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如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的二线用药,一般作为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用药权限。

3、特殊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的药品。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三、分级管理临床应用临床上轻度或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者或己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性或特殊抗菌药品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或特殊的抗菌药物。

患者若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若需要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若科室上述级别的医师不在,则需要科主任签名。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品,但仅限于1天的用量,要做好相关的病历记录。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医师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二)适用范围医院科室/部门、员工、患者。

(三)定义指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和价格等因素,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四)基本要求1、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和价格等因素,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

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和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并定期调整。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全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库,按照规定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

4、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流程。

(五)内容1、抗菌药物分级原则: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本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级。

(1)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且价格较贵的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的药物;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药品。

2、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轻度及局部感染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

(2)重感染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

(3)特殊使用抗菌药严格控制。

(4)围手术期用抗菌药:按《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方案》执行。

3、抗菌药物分级授权:(1)临床医生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2)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目录及医生分级
使用权限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余杭骨科医院抗菌药物目录及医生分级使用权限
分 类
非限制使用级
(10类19种)
初级资格的执业医师:
杨胜相、宋 杰、刘文

宝、

代正祥、林 科、郑 标
罗晟斌、孙玉祥、
肖爱国、申 鑫、章瑛之

限制使用级
(4类6种)
中级资格的执业医
师:

程栋、焦利斌、范连
兴、王少俊、张 广、
裴绍龙、

特殊使用级
(4类4种)
高级资格的执业医
师:骆生法、魏社
军、于涛

(温铁镔)

普通青霉素类 青霉素针 160万U
广谱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胶囊×24粒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定胶囊×24粒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呋辛针 头孢呋辛(酯)片.25g×6粒 头孢克洛胶囊×6粒 头孢尼西针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针 头孢噻肟钠针 头孢他啶针

头孢哌酮钠 g
头孢克肟片×10
头孢菌素复方制剂
( -内酰胺酶抑制
剂)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g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针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分散片×6片 罗红霉素胶囊×6粒 阿奇霉素针

林可酰胺类
克林霉素针
林可霉素×2ml

氨基糖甙类 庆大霉素针 8万u×2ml 阿米卡星针×2ml 硫酸妥布霉素针2ml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针:100ml 左氧氟沙星片×12片 诺氟沙星胶囊×12粒 帕珠沙星针:100ml
糖肽类 去甲万古霉素
硝基咪唑衍生物 甲硝唑氯化钠针:100ml
替硝唑氯化钠针:1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